降雪量5MM是多厚,南极的气候有哪些特点
降雪量5MM是多厚,南极的气候有哪些特点?
南极的气候具有以下特点:
1. 极寒的气温:南极洲是世界上温度最低的地方之一,平均气温在零下20°C左右,而南极内陆高原的气温甚至可以低至零下80°C左右。
2. 强风大雪:南极的风力很大,最高的风速可以达到每小时320公里以上。在南极沿岸的某些地区,每年的降雪量可以达到几百厘米甚至更多,还会形成巨大的风雪暴。
3. 干燥的气候:南极拥有世界上最干燥的气候之一,由于气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几乎无法形成降水,只有沿海地区偶尔有降水出现。
4. 昼夜变化大:南极极夜和极昼现象非常显著。从3月中旬到9月中旬之间,南极会进入极长的黑夜——极夜,此时全天都是黑暗,太阳从地平线下面不再升起。在9月中旬到3月中旬之间,南极则会进入极长的白昼——极昼,此时全天都是明亮的。
总之,南极的气候极其恶劣,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相对较少,但极寒、风雪等极端天气和极昼极夜的现象都是南极地区的一大特点。
35毫米降雪量多厚?
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为大雪,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为中雪,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深度低于3CM的为小雪。
降雪由于含水量不同、温度条件不同,积雪深度也不相同。在气象观测上量降雪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雨量筒接雪,然后将筒中的雪融化成水,用雨量杯测量,以毫米为单位,另一种是用专用仪器称重,然后换算成毫米单位。
换算为毫米单位后,12小时内降雪量1-3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2.5-5mm的为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3-6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10mm为大雪。
大雪的标准厚度多少?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0.9毫米为小雪,0.5~1.9毫米为小到中雪,1.0~2.9毫米为中雪,2.0~4.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3.0~5.9毫米为大雪,4.5~7.4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对应关系:
当降雪落地后无融化时,一般而言,在北方地区1毫米降雪可形成的积雪深度有8~10毫米,在南方地区积雪深度有6~8毫米。
目前一些地方大量采用树脂瓦改造农房风貌?
选用树脂瓦非常有讲究,亲身经历为此多花好几万,选择不当不只费钱,还很危险!
近些年,借着国家大力推行“平改坡”的东风,才让树脂瓦这种材料广泛流行,好与不好,用我家的例子一看就明白。
我家的房屋改造经历了两次变迁,一次是90年代初,几乎村村都在建房,一层的低矮青瓦房翻建成二层三层的楼板房,第二次是2010年后,村里又开始兴起了“建房热”,小别墅逐渐流行起来。
2013年,我家和伯父家的新房几乎是同时开工,同时封顶,用的建筑材料都差不多,单单就屋面材料不同,伯父家是树脂瓦,我家用的是琉璃瓦。
开始打地基的时候,我家就已经把琉璃瓦买回来了,而伯父家还没买,当时村里来了好几拨推销树脂瓦的业务员,天天往伯父家跑,说这是新型环保材料,耐高温,价格的优惠力度一再提高,谈到最后费用只有琉璃瓦的一半。
树脂瓦是琉璃瓦之后的新型材料,国家一开始在上海、广州推广,随后进入农村市场。当时伯父家也是经济不宽松,加上村里已经有人家用了还不错,所以就买了。
然而,5年时间还不到,我家的琉璃瓦完好无损,伯父家的树脂瓦已经开始出现裂缝,漏水严重,所以只能拆掉又换成琉璃瓦,折算下来成本是我家5年前的两倍还多一些。
01:树脂瓦是什么特殊材料?树脂通俗一点叫法就是“塑料”,化学上称为高分子材料,主要原材料是聚氯乙烯即PVC,多层复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韧性,防腐性能不错,通常生产时会添加各种染色剂,满足社会的不同层次需求。
我们村的一部分农户也安装了树脂瓦屋顶,情况几乎都是大同小异,跟伯父家差不多,现在选用树脂瓦做屋顶的很少了,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下面会有解释。现在先来回答问题:
02:树脂瓦的优点有哪些?1.安装方便,改造简单
树脂瓦轻捷、单块面积大,只要把内部龙骨架好,安装上固定螺丝,基本上两天时间就能搞定,而我们家安装琉璃瓦前前后后花了将近一个礼拜,不过从远处看,两家的屋顶几乎没什么差别。
2.颜色多样
因为它是化工合成产品,所以在颜色方面可以定制,当时供应商带来了砖红、枣红,灰色等多种样品,现场还有人站上去,一点问题都没有,并且承诺8年内不会产生色差。
当时因为是新型材料,大家都没有使用过,所以都不太懂,只知道树脂瓦在大城市里推广,效果不错。
3.价格便宜
树脂瓦最重要的原因是花钱少,一平米才40多点,这也是伯父家采用树脂瓦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综合算下来确实比琉璃瓦的各种成本要低很多。
说完优点,在这里分享了一个话题。
我一个大学同学家里做的就是树脂瓦,我把伯父家的情况跟他说了,也请教过他,他给我普及了关于树脂瓦的一些常识。
树脂瓦有两种,一种是用的回收材料加工的产品,一种是用全新料做成的树脂瓦,质量会相差很多,很便宜的那种,肯定是回收料做的,既脆又不耐用。价格贵的,是不会出现伯父家的开裂问题。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大城市里的树脂瓦屋顶经久耐用,到了农村却只能用三到五年的原因。
他还给我说了几个分辨两种材质的小诀窍,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折弯性能,用老虎钳去边上翘边,如果可以对折,不会断的肯定是好料。普通型也就是二次回炉的,生产出来的材质比较脆,容易破裂,里面加了大量的钙粉或石粉,一分价钱一分货,贵的不一定好,但便宜的一定不会好。燃烧性能,用火点燃树脂瓦,好的树脂瓦有耐火性点不燃,劣质的,说实话会发出特别刺鼻难闻的气味。敲击听声音,好的材质发出的声音沉闷一些,差的手感很重,敲击声音比较脆。03:再说说树脂瓦的缺点1.产品的优劣较难辨别,很难普及
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根本就没有办法辨别优劣树脂瓦,一些无良生产作坊所以会以次充好。我想,这就是我们这边农村,10年前有一部分人开始接纳并使用树脂瓦,却因为一直以来口碑不好,到后来几乎没人家再用树脂瓦做屋顶的重要原因。
2.耐气候性差
在我们南方,夏天很热,柏油马路也会被晒软,树脂瓦也同样会被晒软,伯父家的树脂瓦在安装两年后,已经出现了一部分凹陷的迹象;冬天又比较冷,夏天和冬天的温差大,热胀冷缩更加剧了树脂瓦的内部老化变形;
南方春秋雨水天气比较多,空气潮湿,固定螺丝容易生锈,进而也会影响它的防水性能。
3.重量太轻,承受不住大风和冰雹
伯父家的树脂瓦经历了三四年多的风吹日晒,已经出现了裂缝和松动的迹象,有一年刮了一场大风,刮跑了两三片树脂瓦,让伯父家的屋面改造计划不得不提前进行。
像北方容易出现冰雹天气,在树脂瓦老化之后完全经受不了冰雹的打击,会出现一个个的冰雹洞。
4.下雪天,容易“雪崩”的危险
这是我一个朋友补充的,原先他们家也安装了树脂瓦,并特意在下面装一层挡雪板,档雪板坏掉之后,只要有一些积雪,就会大片滑落,特别是积雪结冰之后再从楼上砸下来,楼下电瓶车的反光镜被雪打得粉碎。
04:说说其他材料建房所用的屋顶材料,除了树脂瓦和琉璃瓦,还有彩钢瓦、石棉瓦,当然还有80年代以前,很有时代感的小青瓦,因为各种原因,小青瓦已经不允许生产了。
石棉瓦,简单方便,就是太容易渗水了,碰到阴雨天气,下面的木头椽子总是湿湿的,容易腐败,曾经在农村很常见,也基本退出时代舞台了。
彩钢瓦,是在汶川大地震开始兴起,用彩钢瓦简易房建起来特别快,缺点是隔音差容易生锈,里面夹了泡沫又容易引起火灾。
琉璃瓦,防水好,耐用,寿命长,缺点易碎,重量大,施工比较繁琐。
写在最后在农村,辛苦一辈子,盖个房子很不容易,对建筑材料也要讲究,很多地方的钱是不能省的,比如像我伯父家的屋顶,最好还是选用性价比好、高口碑的琉璃瓦。
但说实话,如果树脂瓦一直性能很好,能用10-15年,用的全新料而不是回收塑料,在农村一定很受欢迎,基于一直以来口碑不太好,所以在农村的市场份额不大。
总的来说,树脂瓦还是有用武之地的,搭建临时住房或者老瓦房翻新都是可以选的,但如果是新房子,还是选用琉璃瓦更为的合适。
笔者还是很怀念以前的小青瓦房,可惜再也买不到小青瓦,只能留在记忆里了。
你们家用的是什么瓦?是琉璃瓦、彩钢瓦,还是树脂瓦?欢迎大家在评论处分享。
雪有多大?
积雪深度达5CM的降雪为大雪,或积雪深度达3CM的降雪过程为中雪,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mm,深度低于3CM的为小雪。 降雪由于含水量不同、温度条件不同,积雪深度也不相同。在气象观测上量降雪量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雨量筒接雪,然后将筒中的雪融化成水,用雨量杯测量,以毫米为单位,另一种是用专用仪器称重,然后换算成毫米单位。 换算为毫米单位后,12小时内降雪量1-3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 2.5-5mm的为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3-6mm或24小时内降雪量5-10mm为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