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欧洲和美洲有什么区别
南美,欧洲和美洲有什么区别?
美国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欧洲则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欧洲国家则相对保守。美国是一个强权政冶国家,欧洲国家则相对灵活。美国环保减排意识没有欧洲强,而欧洲则更尊重个体。
美国和欧洲有太多的不同:
语言不一样
美式英语是美国的通用语言。
而欧洲国家言语种类非常多。大多数欧洲国家(英国除外)会要求学生学习至少一到两门外语。
英式英语又称贵族英语是英国的官方语言,英语也是联合国和欧盟的工作语言,英国人对学欧洲其它国家的语言热情不是非常高。目前英国人认为汉语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外语,很多学生把学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一外语。(这个必须要点赞!)
衣作讲究不一样
欧洲人是比较讲究衣作的,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在商场,办公场所等,女性穿着都比较时尚,男性穿着也是比较英俊。
而美国人的穿着要比欧洲人随意些:你会常看到有人穿着宽松的运动裤,大号运动衫,没有任何风格的牛仔裤等等。
房子、汽车、道路不一样
美国的房子普遍比欧洲国家的房子大;
美国的汽车普遍比欧洲国家的汽车大;
美国的道路普遍比欧洲国家的道路宽且直;
电视广告不一样
美国电视充斥了各种广告,每一小段时间就放广告,看美国电视很不过瘾。
而欧洲,如英国BBC等,是没有广告的。所以英国人看电视那叫那个过瘾!
体育爱好不一样
美国人喜欢的主要体育项目有:棒球,美式足球,篮球,曲棍球和赛车等。
而欧洲人则更喜欢:足球,板球,橄榄球和网球等。
饮食文化不一样
美国人喜欢在电视前吃饭,是一种快餐文化,食物热量极高。
而欧洲人喜欢一家人围着圆桌吃饭,快餐在欧洲(如:法国、意大利等)并不流行。
美国大超市很多,美国人喜欢每周一次把一周的食物都买回来。
而欧洲人更喜欢去小的超市或市场买当天新鲜的食物。
交通工具不一样
美国是高度依赖汽车出行的国家。
而欧洲是铁路、轻轨、地铁、公交、个人汽车、自行车并行使用的国家。
医疗保障不一样
美国公民需要购买医疗保险,费用不菲,目前美国的公共医疗保障并没有覆盖所有美国公民,而且美国的医疗开支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而欧盟国家则为所有本国和欧盟公民提供了免费医疗。
欧洲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也是要高于美国的。
工作时长不一样
美国员工的工作时间要比欧洲员工长。假期也比欧洲人少。
欧洲人更懂得平衡工作和生活。欧洲人极少加班。雇主大多也不会要求员工加班。欧洲员工中午有至少1小时的外出用餐的时间,而美国人中午大多在自己的办公桌吃一些快餐,甚至还要一边吃饭一边查看工作邮件,这不利于食物消化。
欧洲国家星期日商店营业时间很短,有些欧洲国家星期日则是不营业的。
员工带薪年假不一样
美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员工最少带薪年假天数。大多数雇主会给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10天的带薪年假,5年后14天的带薪年假,10年后17天的带薪年假。
而欧洲国家法律规定每个员工至少享有4周的带薪年假,外加10多天的公共假日;同时雇主还会每年给员工增加1天的带薪年假,以鼓励员工长期留在公司任职。
欧洲员工通常会每年用3-4周的时间去世界各地度假。
社会福利不一样
欧洲国家的社会福利是比美国高的。
如育儿福利,欧洲国家会给本国公司发育儿福利,(美国是没有这个福利的),
如:德国每月给小孩发育儿福利,每个小孩一直会发到18岁,(如小孩上大学将一直发到25岁)。补贴金额是:第一和第二个小孩,每月192欧元,第三个小孩每月198欧元,第四个及以上小孩每月223欧元。
住房津贴:欧洲国家会给低收入者提供住房补贴,对无收入者提供免费住房。
度量衡不一样
美国是世界上极少数几个仍然在使用老旧的英制度量衡的国家。
如去加油站给汽车加油,美国油价是按加仑算,而欧洲和世界上绝大多国家价格则按升来算。美国使用:码,英里,磅来度量长度和重量,而欧洲使用千米、千克为主,老式英制单位为辅。
美国温度使用华氏度,而欧洲和世界各地都使用摄氏度。当欧洲人的体温超过38度时为发烧,而美国人发烧的温度是100度!
日期格式不一样
欧洲国家(以及俄罗斯、中美洲、南美洲、北非、印度、东南亚、澳洲等等)都是使用日月年的日期格式 (DD/MM/YYYY)。中国(日本、韩国、伊朗等)则使用年月日的日期格式 (YYYY/MM/DD),而美国几乎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使用月日年日期格式 (MM/DD/YYYY)的国家。(有多少人中学学英语时为这个英语的日期格式困惑过?)
美国和欧洲在细节上有许许多多的不同。
东南亚和南美哪里安全?
东南亚和南美洲哪里安全,笔者认为东南亚最安全,因为东南亚在上个世纪经历了二战,越南战争,直到八十年代未,基本上没发生战争,现该地区国家专注发展经济,和平相处,反观南美洲各国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时常摩擦,美国支持的委内瑞拉反政府势力,阿根廷与英国马岛之争等。
为何说巴西的超级大国之路注定道阻且长?
巴西是一个南美洲国家,面积达到851.49万平方千米,人口2.086亿多,从体量上看它当然是南美洲第一大国,而且巴西还是“金砖国家”和20国集团成员国之一,在国际上还是有一定知名度的。不过这些年来巴西除了以“足球王国”的名号能够搏人眼球外,其它方面不见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以经济发展成绩来说,2018年巴西GDP总量只有1.87万亿美元,虽然略高于俄罗斯(1.647万亿美元),这水平别说与美国相差甚远,甚至还不如法国(2.776万亿美元)和意大利(2.072万亿美元),有意思的是法国和意大利与巴西一样,都是获得过世界杯足球赛冠军荣誉的。
按照巴西现在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要想发展成为超级大国,确实还需要走漫长而艰难的道路。虽然巴西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例如铁矿储量333亿吨、铌矿储量455万吨、石油储量153亿桶、木材资源储量658亿立方米),但国家发展起来却异常艰难,这其中的确有不少主观和客观因素起了作用。在笔者看来巴西发展成为超级大国的道路艰难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没有发生过震撼人们灵魂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历次重大变革,往往都首先起源于思想上的变革,例如西方国家在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中就出现过文艺复兴运动,法国大革命前出现过启蒙运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前出现过新文化运动等。巴西独立后并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能够震撼人们灵魂的思想解放运动,导致殖民时代留下的旧思想、旧体制等很多都能够顽固地存在下去,而循序渐进式的发展很难迫使它们被改造或退出历史舞台,这种情况导致了巴西社会其实存在着不少落后势力、保守势力,它们成为了巴西发展进步的重大障碍。
2、没有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式的发展
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后,并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19世纪中后期巴西在不少方面依附于当时如日中天的英国;20世纪至今巴西与美国关系密切,实际上成为了美国的小伙伴。今年5月8日美国还将巴西定位为“非北约主要盟国”。巴西长期追随英国或美国,无形中使得本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按照英国或者美国的战略需要去发展,而不是根据本国的实际需要去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注定是不可能全面、科学和协调的,而且是容易受制于人的。
3、没有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纵观当今世界真正发达的国家,不管是美国和英国,还是曾经是战败国德国和日本,以及中东“小霸王”以色列,它们无不把优先发展教育视为国家实现发展壮大的优先选项。巴西其实并不是一个不重视教育的国家,巴西的圣保罗大学、圣保罗州立大学、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等高等学府是世界大学500强之一,但由于巴西没有真正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优先选项,导致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很难通过受教育来改变个人命运,同时也使得国家很难拥有数量众多的高素质劳动者,这当然是不利于巴西国家整体发展进步的。许多处于社会底层的青少年无奈只能苦练足球来争取出人头地,但一个国家总不能只依靠足球来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吧?
4、政治体制不够成熟稳定
巴西与其它不少拉美国家一样时不时出现军人政府掌控国家的情况,这实际上反映了巴西的政治体制还不够成熟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不利于国内局势的稳定,它使得巴西经济很难实现稳健而持续地发展,也不利于巴西通过大量吸引外来投资助力自身经济的发展。同时,政治体制不够成熟稳定还可能滋生腐败,给国家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带来阻碍。
5、错误地“去工业化”严重阻碍了巴西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其实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现在世界上真正发达的国家没有谁是不具备强大的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力量的,即使是已经实际上成为二流强国的俄罗斯,它的军工产业和石油工业仍然非常发达。然而近些年来巴西却错误地实行“去工业化”发展思路,导致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制造业发展水平一落千丈,导致巴西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大大下降,30年前巴西还拥有水平不错的军工产业和航空工业,但现在巴西在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闪光点,而且几乎是沦落到了纯粹出口矿产品及初级制成品的水平上了。制造业水平如此糟糕还想成为超级大国?简直就是笑话。
总而言之,巴西想发展成为超级大国确实困难重重,但并不是一点希望没有。巴西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在改变,巴西人需要改变思想,改变发展策略,改变行动方式,事在人为嘛。巴西人能在足球方面有特殊天赋,笔者不相信他们没有发展国家的天赋,只要走对了路子,肯付出努力,肯顺应时代潮流去发展,相信巴西还是有希望发展壮大、甚至发展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的。努力吧,巴西人。
为什么很少人去南美洲旅行?
我去过三次南美洲,十多年前去过巴西、阿根廷,三年前去过秘鲁、智利,去年又去了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哥伦比亚(南美洲)因为有美签所以很多国家都是免签的,也遇到了很多中国人在这里经商,这里亚洲游客都很少,为什么我还敢一个人来呢?首先我觉得世界那么大我一定要有一遍,这是我的人生规划:
1.入乡俗随、不要炫富南美洲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我们时刻保持警惕,穿着上面和他们保持一致,让他们看不出我是游客。
2.景点尽量少拍照 有抢劫因为在南美洲抢劫猖獗,很多无业游民都在景点聚集,一不留神就会被盯上,十多年前是跟团游,导游在车上就告诉大家要保护好自己的包包有抢劫,到了一个教堂门口我们正在拍照、有的聊天就被一伙人盯上了,一个来自深圳的包里有一万元美金就这样被抢走了,他们手里有枪,就只能自认倒霉。三年前是我是自由行一个人来智利,酒店经理一直嘱咐我手机千万别拿出来有抢劫,你说我都来了也不能不拍照吧,只是要左右看看有没有人,去年又去了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的海滨城市卡塔赫纳,司机送我去机场能有80岁的老司机,到了机场他应该找我钱,但是他一直不找,我好奇怪,到了机场他给我拿下行李箱,左顾右盼最后从他的袜子里掏出来一打钱💰,这是个有经验的老司机呀,竟然把钱藏到袜子里,你就知道这里有多不安全了…
3.中国人在南美洲都做什么我智利🇨🇱的瓦尔帕莱索有看到中国人开的大型餐馆,只有前台收银员是中国人,其它服务员、厨师都是当地人。
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地铁和一个来自中国的帅哥聊天他说很多中国人在这开游戏厅、餐馆、小卖店、酒吧
中国人在哪都能适应呀,环境越艰苦适应能力越强…为中国人点赞👍
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基本处于南半球的同一纬度?
谢谢邀请,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基本处于同一纬度,这个认识是不准确的。非洲大陆基本上关于赤道对称,纬度范围大约在南北纬35°之间;而南美大陆确实主要位于南半球,纬度范围介于北纬10°至南纬55°之间。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所以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的气候分布差异很大。
非洲大陆基本都处在热带地区,被称为“热带大陆”,气候类型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同时由于非洲大陆关于赤道南北对称,所以非洲大陆的气候类型也基本关于赤道对称。非洲的刚果盆地地区,地处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刚果盆地南北两侧,广大地区由于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干湿季节明显的热带草原气候。再往南北两侧,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分布热带沙漠气候,最后在非洲大陆南北两端,分布有地中海气候。
南美大陆主要位于南半球,赤道在南美大陆北部穿过,由于南美大陆西侧分布有贯穿南北的安第斯山脉,以安第斯山脉为界,南美大陆的气候分布可以分为东西两部分。安第斯山脉西侧地区,从低纬至高纬,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在亚马孙平原地区主要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地区主要分布热带草原气候,往南分布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