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赏析,拟古决绝词柬友中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
纳兰词赏析,拟古决绝词柬友中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
感谢恰似春水一流过好友的邀请!
诗词歌赋属于文学作品。文学语言本来就没有一定的注释。就像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就可以出现不一样的形象。更何况各人的角度不同,看法不同,理解不同,说法也就不同,如果引用者别有目的,说不定还能出现出人意料的诠释。
“人若只如初见,”光看这几个字,人要是就像当初认识(的那样多好啊!)也可以看成“早知现在,何必当初”?还可以认为“人,为什么会变呢?”……
从这句话的出处看,作者纳兰性德,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感慨古代班婕妤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致柬友人,主旨在于,人情冷暖,事势多变,应该珍惜当初友情。汉唐到清朝,时过境迁,情理不变。
时至今日,世态万千,快节奏更致使多少人事,瞬息万变——多少痴男怨女,即使走到离异的路口,还会发出“人若只如初见”的叹息。
甚至国际友人在伸手握别的时候,也会恋恋不舍地转上一句:“人若只如初见”。
窥豹一斑!
《三字经》、《百家姓》,《唐诗三百首》在幼少儿童口中朗朗有声;《论语》、《诗经》以及多少经典诗词名篇,在大、中、小学课本里频频出现;“上善若水”、“温故知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人约黄昏后”……多少成语、文言词句、古典文学典故,正在纷纷挤进现代汉语的队伍,充实着现代汉语的内涵,而现代汉语又给它们补充了新的生命。
如今看来,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学,生命力极强的文学语言,越来越丰富多彩,正沿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前发展,不断赋予她新的风韵与精彩。
“不忘初心,”不就是“人若只如初见”的孪生兄弟吗?
(即兴原创,网络图片。)
你们喜欢的优美古诗词有哪些?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7、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9、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20、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2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4、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6、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27、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9、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3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1、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3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6、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3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3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9、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40、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4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4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0、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51、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5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56、今夜偏知春意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58、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5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67、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68、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69、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7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7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74、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7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76、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7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78、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7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0、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8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8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83、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84、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8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86、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87、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9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9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92、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9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希望看完回答的你能点个小小的赞,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认可,也能让系统给你推荐更多优质回答。
我是@马大英俊 点关注,不迷路。
采桑子咏雪花纳兰性德赏析?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纳兰性德 〔清代〕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赏析

该词寄托了天涯行役之苦,如雪花之漂泊无依般,体现了词人心中的清高孤傲无人同与的悲凉之感。词中词人抛开了咏雪的成规,把雪花当作跟牡丹一样的“花儿”来歌咏,营造一种新奇的错位,表现了词人天马行空、自由挥洒而独出机杼的高超才调。
首句倒卷而出。先设想一种责诘,然后对此责难作出答复:自己所爱者不只是雪花的轻倩飘洒,而且更是她那种冰雪精神。再跃进一层,雪花似花非花,她以无根为有根,其六出之姿,空灵莹洁,若有若无,丝毫没有人间富贵花——牡丹那种深根、茂叶和丰腴的体态。这,既是词人的审美选择,又是他对于富贵门阀种种束缚的逆反心态的反射。
下片以谢娘关合雪花。晋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有文才,后代常以谢娘借指才女。又一说,谢娘常用来泛指自己所思念的女子。纳兰词中多次出现“谢桥”、“谢家庭院”,其《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的下片更有“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的描述。蜘丝马迹,似以第二解为宜。词从咏雪转到谢娘,其连接点应是雪花的轻盈妩媚、莹洁玲珑,它令词人联想到和某一女子的纯洁、朦胧的轻怜密爱。以下一转,又从雪花的飘洒联想到自己的天涯飘泊。然后宕开,让这份相思羁旅的悲愁,融入寒月悲笳,浩荡西风,蔽日黄沙的龙荒瀚海之中。
在这里,爱情的憾恨与人生的憾恨合成为一体。爱情得到升华,它决不仅仅意味着某人某事的男欢女爱,它还是一种生命追求的审美化。故而“既轻盈倩丽,又沉郁苍凉”。
这首咏雪词,写得颖异别致,“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超逸了历来咏雪诗词曾经有过的意象格局,神韵天纵。词中对于塞外的茫茫飞雪,别具视角眼界,其中隐含着词人自己的意态情怀:深切的身世心性之慨,在其中若隐若现,一种浓郁的凄楚苍凉,回荡其间。此词景象阔大,气韵沉厚,情境深邃,是纳兰性德边塞词的又一卓异之作
如何赏析寄梁汾并葺茅屋以招之这首诗词?
梁汾是顾贞观的字,明末清初词人。康熙年间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诗词俱工,最初曾与吴兆骞齐名,又和陈维崧、朱彝尊一起,被称为清初词家三绝。其又是纳兰性德的结拜兄弟和知己,两人与曹贞吉合称为“京华三绝”。
纳兰性德的诗词,在技法上与唐宋大家相比,还是有点差距的,但胜在情真。诗言志,词言情,故纳兰词又比纳兰诗要好。而题目所说一诗,论气象、论构章还比不过唐宋精品,甚至比起其如《秣陵怀古》等作品亦要逊色。但情之真挚,还真不是能装出来的,或许这也是当下纳兰作品大受欢迎的原因。
三年此离别,作客滞何方?
平平淡谈的起句,却直击心灵软处,教人感动。一起三年,现在要离别了,你是准备去何处作客呢?
去何处?纳兰性德当然是知道的,梁汾此行是要归乡回家。但他却问作客何方?句子的平淡,说明他是真的从心底里就觉得,我这里才是你的家啊!有友至此,夫复何求?
随意一尊酒,殷勤看夕阳。
拿着一杯酒,看上去很轻松随意,眼神却频繁地去看夕阳。夕阳是一个离别的意象,此句表达害怕分别之意。
世谁容皎洁,天特任疏狂。
这年头,世间还有谁容得下光明磊落?难道天能特许你不受拘束?纳兰性德在其《东西溟》诗中这样写道:“廿载疏狂世未容,重来依旧寺门钟。”
纳兰性德的诗词有很多都与顾贞观这个名字带着关联,说出来都是一个个故事。有个词叫矫情,但读纳兰诗词,你便会发觉诗词中的情,还真是不能矫的。论气象此联肯定不及摩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论真情,分毫不让。
聚首羡麋鹿,为君构草堂。
纳兰性德一共修茸了三间茅屋,其中一间是留与梁汾。因为他们相聚欢谈时曾一起向往过隐居的生活。这句是承上句进一步作挽留。这里的麋鹿是化自孟郊 《隐士》中诗句:“虎豹忌当道,麋鹿知藏身。”
此诗也可与下词一起联读:
纳兰词是我一直想与大家分享的集子。在我的简介里也写下了纳兰词解读的文字,奈近日常受俗事所绊。或者在所建圈子完善后开始写写。纳兰作品用情而写,也宜带情去读,象这首诗,技法上并没太多可陈之处,但用情之深,也只纳兰矣。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伴着这萧萧雨夜,听着这风声、雨声,望着灯花一点点地燃尽,让人寂寞难耐、彻夜难眠?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原文为: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译文:
是谁在翻唱着那凄凉幽怨的乐曲,伴着这萧萧雨夜,听着这风声、雨声,望着灯花一点点地燃尽,让人寂寞难耐、彻夜难眠?
在这不眠之夜,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萦绕在心头,让人是睡是醒都诸般无聊,梦中追求的欢乐也完全幻灭了。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爱情词,抒写了对情人的深深怀念。容若的词有个特点,读起来平淡无奇,但回味心头时,却又百味杂陈。正如梁启超所说的那样,纳兰容若的词是“眼界大而感慨深”。的确如此,纳兰深谙词之大义,他把一个个汉字巧妙地串成最美丽的篇章。
“谁翻乐府凄凉曲?”算是纳兰词中的名句,看似平白易懂,却于深处暗含波涛汹涌的愁绪。在唱着那些凄美的歌曲,歌声萧索,居然令“风也萧萧,雨也萧萧”,而且还凄凉到彻夜无眠,“瘦尽灯花又一宵” 古人的烛火一般是用羊油做成的,烛芯烧着的时候会发出小小的爆裂声,像烟火一样。
所以,在这里容若会用“灯花”来描写,美丽的词汇既能增加词的美感,又能写出意境、相思亦有分类,容若的相思就如同燃烧的灯芯,模模糊糊,看上去并不那么真切,却是持持续续,相思烧不尽。
上片写完相思的凄凉,下片转而写无聊的现状。“不知何事萦怀抱”,思念到深处,依然觉察不出什么事情才是牵绊自己思绪的“罪魁祸首”。凄凉的心境令自己整夜无眠,而无眠之夜和无谓的相思,更是令自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
词写到这里,意境接近尾声,只是读词的人或许还不甚明了,令容若凄苦而无聊的女子究竟为何人,可能是为了解答读者心中的疑惑,或者是为了回答自己这一整夜无聊的思索,容若最后一句便交代为“梦也何曾到谢桥”。收笔之句似乎在字里行间悄悄透露了这位不知名的女子。
夜阑更深,夜晚的静谧代替了白日的喧嚣,相思便也蠢蠢欲动,从心底涌上脑海,整首词看不出任何山盟海誓、海枯石烂的决绝,反倒是处处透着几分聚散无妨,由他去吧的淡然。容若的心在词句中若隐若现,似乎在对这份感情喃喃自语:随风去吧,相思本无期,但凡有一日我不再想起你,那么我们就无需再痛苦了。
戛然而止的诗词并没有隔断容若多情多思的思恋,曾几何昔,晏小山“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道出了相思的轻薄与随意。而相同的词境,在容若的词里,却是透着几分清爽的纯情与率真。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愫,思念中带着自嘲,冷淡中带着自责,想说爱一个人真的不容易,但停止思念已经远去的爱人更难。
一场古时的思念,一个谢娘的故事,或许相思真的是从一座谢桥走向另一座谢桥,在不经意间品味思念似醉非醉的感觉。容若的词,无人能够真正诠释,但这也正是容若词的魅力所在,因为不懂,所以悲悯。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af40ad162d9f2d3152dc7fda7ec8a136327cc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