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开朗的豁是什么意思,怎么评价孟浩然为求官所写的那句坐观垂钓者
豁然开朗的豁是什么意思,怎么评价孟浩然为求官所写的那句坐观垂钓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的名作。关于这首诗的写作对象及时间历有争论,但对其主旨则主流意见认为是一首干谒之作。而写作对象的说法有二 :一说张丞相指张九龄,一说指张说。通常认为最后两句是孟浩然自荐给张九龄求出仕之做。
结合历史文献和孟浩然的归隐之心,单纯的把最后两句看做是“自荐”是值得商榷的,很可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或者简单的理解了大唐的隐逸之风。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其实“羡鱼”之典的渊源有二:
其一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以“织网”为落脚点,其理解就是空有愿望而不付诸行动。《望》诗的干谒说就出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理解。而考证下来,其意并不仅此。以《汉书》为例,《董仲舒传》《礼乐志》都记有这段材料:
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
此处临政者指汉武帝。可见此处典故侧重点在于“退”而非“织网”。同书《杨雄传》又记载了杨雄对成帝的规劝:“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还,上《河东赋》以劝。”张衡归田赋有:“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意思殆同。
其二出自《庄子·秋水》那段著名的“濠梁观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日:‘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这段诡辩留给人的印象除了智慧,就是从容的“观鱼之乐”了。后人每在诗文中提及“观鱼”、“看鱼”、“鱼戏”、“鱼鸟”时,其实不乏对道家逍遥自在状态的向往。
于此,庄子的“观鱼”与说林训之“羡鱼”便有了契合,那么不妨这么理解:“羡鱼”常是羡鱼之乐而非就是要织网来捕鱼,这就归人中国仕隐文化的一种倾向:“鱼鸟之乐”。
所谓“鱼鸟之乐”是一种对自然、自由的向往。《诗经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大戴礼记》有:“鱼游于水,鸟飞于云。”即引申为归退、归故里、归自然之意。唐前诗文多用此意。曹植《情诗》:“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遥役不得归。”潘岳秋兴赋有:“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陶渊明有“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中归田、归隐之意很明显。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羡鱼”完全等同于“鱼鸟之乐”呢?翻检唐诗,“鱼鸟之思”、“鱼鸟之叹”颇多,这是“羡鱼”之解在唐代的文化生活背景,请看: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王勃:《仲春郊外》)
观鱼碧潭上,木落潭水清。日暮紫鳞跃,圆波处处生。(李白:《观鱼潭》)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杜甫:《白露》)
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常知罢官意,果与世人疏。复此凉风起,仍闻濠上居。故山期采菊,秋水忆观鱼。一去蓬蒿径,羡君闲有余。(韩翊:《赠张五授归濠州别业》)
身觉浮云无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潇洒疏朝市,不要崎岖隐姓名。尽日观鱼临涧坐,有时随鹿上山行。谁能抛得人间事,来共腾腾过此生。(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杨十二博士》)
下面,我们再来看“羡鱼”一典在唐诗中的使用情况。“羡鱼”在唐诗中出现了二十余处,侧重捉鱼之意的多与“结网”、“织网”并用如:
不逐浮云不羡鱼,杏花茅屋向阳居。(刘商:《归山留别予侄二首》其二)
翻然羡鱼鸟,畅矣山川游。(李群玉:《将之京国赠薛员外》)
肯羡鱼须美,长夸鹤氅轻。(李昭象:赴举出山留寄山居郑参军》)
明显就是羡慕鱼鸟之乐,借以表达归隐之志、复返自然之心。
孟浩然有两首诗用了“羡鱼”之典,除本诗外,还有一首《西山寻辛谔》: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推敲其中“羡鱼”实为“观鱼之乐”。可见,看见“羡鱼”便以织网捕鱼之意相解不免简单。那么我们现在回头探讨一下本诗表达的意思。诗的前半部分气势雄大,境界浑茫,这前人论述已备,此只谈一点,即读后之感。试想谪为荆州长史的张九龄读后会是怎样的心情?一定精神振奋,豁然开朗,尽扫颓气,哪怕只是一时作用,但堪慰藉和兴奋了,这难道不是诗人赠诗的初衷吗?
再看后半部分,全是由己及人的笔法。颈联即由“我”写起,自己看似落魄的处境,因无人引荐,而无从实现理想,因此进退维谷,想隐居又不甘心,觉得对不起皇上,对不起圣明的时代,所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孟浩然所言的纠结不正是张九龄的心灵困境吗?
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解为“我坐观垂钓者,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其意便显豁了,构思也多了层灵动,不失于平板。诗人坐观,这种清醒、冷静、从容在上句所言的纠结之下尤显得难能可贵。诗人为什么能够坐观?
结句道出了原委:那些垂钓之徒,也要羡慕游鱼在江湖之中的自由和快乐啊!此中“垂钓者”,可以指在位的朝官,指贬谪张九龄的人。而“鱼”正可指张,张居庙堂,乃在钩之鱼;此来荆州,如鱼入洞庭重归江湖,其乐大矣!反观那些自鸣得意的在位者又焉知鱼之乐,多么愚昧可叹!
这个理解对前半部分写景的回应更好,与阔大的气象相辅相成,显得契合,而不失之于气格卑弱。另外,诗人对于张,也是鱼与垂钓者的关系,此为另一层意思,不深究。
总之,此诗的主旨当是朋友间宽慰之意,其构思巧妙,颇可玩味。探讨一个诗人的情志要从复杂的、变化的情感里梳理出主导思想来,要从行动上判断,从归宿上判断。以此论,孟是个隐逸诗人,这个前人的结论是无须怀疑的。所以,顺其自然、依恋故乡、乐于田园的诗人又怎会到晚年还写出一首干谒诗呢?
202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生字组词?
六年级上册《竹节人》组词如下:
豁(豁达)(豁免)(豁然开朗)
凛(凛冽)(凛冬)(凛然)
疙(疙瘩)
瘩(疙瘩)
卡(卡车)(卡片)(卡住)
棍(棍子)(棍棒)(冰棍儿)
悟(悟性)(悟出)(悟空)
裁(裁缝)(裁衣)(裁剪)
筹(筹备)(筹集)(筹措)
橡(橡皮)(橡胶)(橡树)
雕(雕像)(雕刻)(雕塑)
磕(磕头)(磕碜)(磕碰)
跺(跺脚)(跺足)(跺打)
颓(颓丧)(颓废)(颓然)
沮(沮丧)(沮伤)
趴(趴着)(趴下)(趴在)
心胸豁量写出意思相近的成语?
心胸豁量意思相近的成语
豁然开朗,胸怀大志,宽宏大量
什么然开郎的成语?
豁然开朗----豁:宽阔。然:的样子。开:宽阔。朗:明亮。 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瓢和飘和豁和逛和逊的组词词?
瓢和飘和豁和逛和逊的组词:瓢虫,瓢鞋,瓢泼大雨,水瓢,瓢子,飘香,飘扬,香飘飘,飘窗,飘飘欲仙,飘柔,飘逸,飘忽不定,风雨飘摇,飘浮,飘散,飘泊,飘零,飘渺,飘忽不定,飘流,飘带,飘忽,飘动,豁免,豁达,豁然开朗,豁口,豁子嘴,豁出去,豁达大度,豁然贯通,逛街,逛公园,东游西逛,闲逛,逛灯,逊色,谦逊,逊位,逊色,鲁宾逊,稍逊风骚,略逊一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