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之再生结,有什么影视好看的
雍正之再生结,有什么影视好看的?
你好,我推荐以下七部优秀影视做品。
一、《怪房客》
导演:罗曼·波兰斯基
主演:罗曼·波兰斯基、伊莎贝拉·阿佳妮。
你内心所恐惧和讨厌的生活,尽管你一直在逃避、抗争,最终却依然会降临在你的身上。著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自导自演的这部电影,从人性与社会学的角度,再次重复了这个魔咒一样的现象,并通过影片的内容,让我们反思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在巴黎独自生活的波兰青年塔尔科夫斯基黎,在租下一间公寓前,得知这间房之前的房客跳楼自杀。他在病床前看着这位房客脸上厚厚的纱布后面充满恐惧的双眼,似乎想要表达、倾诉,那样感觉让他不寒而栗。
住进这间公寓后,吵闹的邻居、压抑的生活气氛、无处不在的人性之恶开始侵蚀塔尔科夫斯基原本正常健康的精神状态,尽管与女性朋友斯特拉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的这种负面情绪,他也极力在对抗着这种企图撕裂自己精神的环境压力。但随着他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他渐渐被逼上了绝境。最终他重蹈覆辙,与上一位房客一样跳楼自杀,躺在病床上,已能不能言语的他,用同样恐惧和绝望的眼神,望着病床前的下一位房客。
二、《小丑》
导演:托德·菲利普斯
主演:杰昆·菲尼克斯、莎姬·贝兹、罗伯特·德尼罗、弗兰西丝·康罗伊。
在DC电影的历史上,可能从未有一个反派角色,可以如小丑一样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与穿透力,他的形象、他所代表的符号,就那样深刻而生动的存在于每一位观众的脑海中。
这部戏中,亚瑟·弗莱克饰演的小丑原本是梦想成为一名脱口演员,并将欢乐带给世界的普通青年。他和母亲在一间公寓里相依为命,平时装扮成小丑从事商业推广活动。但似乎城市中的阴暗面总是笼罩在他的头顶,在街头儿被混混们欺负暴打,工作中被同事算计被炒鱿鱼,在社会暗黑面的压力和他自己原本就患有的精神疾病下,他的生命中原本健康阳光的一面开始崩塌。
在地铁上怒而杀人后,他偷拆了母亲的信件,从内容得知自己原来是城市首富的私生子,然而当他满怀希望去寻找自己的生父时,所受到的却是冷漠与近乎讽刺的真相。于是,他人性中原本就脆弱的善念消失殆尽,他开始彻底成为一个魔鬼,同时成为了城市中许多对生活不满的人的精神信仰。
在这部2019年最为出色的DC电影中,杰昆·菲尼克斯给我们奉献了与《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希斯·莱杰同样精彩的“小丑”这一角色形象。表情、眼神、肢体语言,这是一个足以震撼我们内心、引发我们思考和反省的角色形象。也许,小丑这个形象所能给我们的最大意义,就是让我们可以认识到那些生活和社会中的阴暗而,并用我们的良知与爱,与之对抗。变成魔鬼,并不能让我们更快乐。
三、《碧海蓝天》
导演:吕克·贝松
主演:让·雷诺、让.马克·巴尔。
潜水员杰克天生就有对大海的热爱,潜水不仅是他的爱好,也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尽管他的父亲在潜水时被大海取去了生命。在与同样优秀的潜水员恩佐相识后,不打不相识的他们成为了有对大海共同爱好的挚友。
在好友佐恩的建议下,杰克参加了潜水大赛并取得冠军,同时获得了乔安娜的爱情。但杰克与佐恩性格中的差异性逐渐体现出来,杰克喜欢潜水是由于骨子里对于大海的热爱,而佐恩所更多的在意潜水所获得的名誉与成就。
在多年后的一次潜水比赛中,两人再度相遇,恩佐在潜水中不幸溺水身亡。看着曾经好友的尸体,在大海与陆地,爱情与理想之间,杰克毅然投入了大海的怀抱。
1988年的这部法国电影,被誉为是成人世界中的一部童话。蓝天、大海、挚爱、友情。而杰克敢终所坚持和选择的,却并非成功、名誉、爱情,而是内心中那个从少年时代就一直坚持的自己。
四、《禁闭岛》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克·鲁弗洛、本·金斯利。
在传奇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执导生涯中,本片是难得的一部并非黑帮题材,也没有使用他的黄金三人组,却依旧经典的一部悬疑题材电影作品。
本片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的侦探泰德·丹尼尔,到一座位于孤岛上的精神病医疗中尽管调查一起杀人事件开始。他与助手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这家医疗中心的内部似乎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在本片暗黑、压抑的气氛渲染中,泰德·丹尼尔开始遇到更多的意外与疑团。而当一切真相大白时,最终的真相却是一场让人难以接受的悲剧。
五、《荒岛余生》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
主演:汤姆·汉克斯。
又是汤姆·汉克斯,还是励志题材故事片,从《阿甘正传》、《幸福终点站》到《绿里奇迹》、《洛城故事》,不知道每次看到汤姆·汉克斯饰演的角色,会不会让朋友们感觉到一丝审美疲劳,但显然,2000年他所主演的这部《荒岛余生》,虽然依旧是励志片,但无论从任何标准来说,本片都无疑是一部质量上佳的经典电影。之后李安的那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多多少少都有这部电影的影子存在。
影片主角查克是一名联邦快递的工程师,在一次旅程中,由于飞机故障,他被困在南太平洋中的一座无人孤岛上。靠着和他一同漂落在岛上的一些私人快递包裹,他用冰鞋底上的冰刀做出了一些简单的工具,自己打鱼、生火开始了长达四年的鲁滨逊式的生活。他在岛上慢慢实现了生活自给自足,在精神层面,依靠一只用排球画成的玩偶陪伴自己。四年的时候,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对生命的意义也有了全新的体会和领悟。
最终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回到了美国,当初的女友误以为他去世,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妻子。影片结尾,经过命运的洗礼,已经对生命无所畏惧的查克告别自己的前女友,站在十字路口,带着坦然走向自己生命中那未知的前方。
六、《回归》
导演:佩德罗·阿莫多瓦
主演:佩内洛普·克鲁兹、劳拉·杜纳丝、卡门·莫拉。
阿莫多瓦的电影作品,总是用细腻、真实的感性手法,用表达角色性格与情感生活,在看似荒诞的剧情下,用完全不被社会约定俗定规则所桎梏的情节,表达着人物内心深处的爱与善良。.
本片中,美丽勤劳的女主蕾木妲生活在马德里,而在她的家乡村庄的老宅内,已经去世的母亲总是阴魂不散,会偶尔出现在老宅和村庄附近。蕾木妲的现任男友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渣男,不但没有任何的家族责任感,还总是骚扰蕾木妲逐渐成年的女儿宝拉。在一次冲突中,宝拉失手杀死了母亲的男友。蕾木妲隐瞒了此事,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在马德里安定了下来。
但随着故事的发展,蕾木妲和她的母亲以及女儿,一家三代女性所经历的相似悲剧被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出人意料之外的真相下,影片通过蕾木妲的一家的故事建立起一个女性精神世界缩影。电影用近乎喜剧的方法讲述了一家三代女性的悲剧人生,构建起了一个女性世界中坚韧的精神高地。
七、《卧虎藏龙》
导演:李安
主演:周润发、杨紫琼、章子怡。
拿下包括最佳外语片在内的第73届奥斯卡上的四个奖项,本片是华语电影在奥斯卡上的首次胜利。
在李安的镜头下,我们看到了那个原本只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充满真实感的江湖。这里有道义、情感、人心、恩仇。。。但想象中的江湖,其实本质上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样的,最难以得到的,还是自由。甚至于,很多人追求了一生,但自由的含义到底是什么,都很难说清楚。
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大侠李幕白与俞秀莲年轻时也曾无比勇敢的抗拒过传统规则的束缚,但中年之后的他们,却成为了传统道义与规则的化身。玉骄龙的师傅碧眼狐狸一生快意恩仇、做恶多端,但她的恶,似乎也并不是每个年轻人内心的向往。而代表着自由与叛逆的玉骄龙,江湖却没有可以承载她内心追求的容身之处。
每个人年轻时候都会在内心中对爱与自由有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偏执,但在江湖之中,伴随着经历与成长。如果不和现实妥协或者和解,那些所坚持的执念最终的归宿,也许只有面向万丈深渊的那纵身一跳。卧虎藏龙的不仅是江湖中的那些武功高手,更是人心里的千百丘壑。
为何只有熹妃和裕妃得以善终?
一说到清朝时期雍正皇帝的后宫,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此前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在这部影视作品中,雍正的众位后妃,为了争夺雍正的宠爱以及后宫之中的地位,可谓是绞尽脑汁、百般算计,将后宫争斗的残酷与皇家的无情可谓是彰显的淋漓尽致。而对于此,雍正皇帝似乎也是“乐在其中”,不仅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在了主持后宫事务之上,更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在沦为了宫斗的“棋子”,被各种利用。
当然,这也仅仅是影视作品的演绎,历史上的雍正后宫,所呈现出的却是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一种非常难得“和谐”局面。
一方面,雍正实在是太忙了。在其正式登基之前,忙着“九子夺嫡”,争夺皇位,而在其登基之后,其又全身心的投入到政务之中,成就了一番“克俭勤政”的美名,并不迷恋后宫之事,这就使得雍正皇帝诞育的子嗣数量并不多。再加上其在很早的时候就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指定了接班人,极大的缓解了因皇子争储带来的后宫及其所属外戚势力之间的矛盾与争斗,也进而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后宫的“安宁”。
而另一方面,雍正在登基之后,非常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进行了后妃的册封,及时有效的调节了后宫的势力与地位,这也使得后宫之间的关系趋于平衡与稳定。
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的雍正朝时期,几乎没有出现对于后妃的惩治,再加上乾隆皇帝“至孝”的性格,使得雍正后宫之中的后妃也都能够寿终正寝,以善终收场。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当之无愧的“后宫之主”。不同于《甄嬛传》中,雍正有两位皇后,即所谓的“纯元皇后”以及乌拉那拉氏皇后,这样的剧情人设,历史上雍正在位时期,有且只册封了一位皇后,那便是雍正皇帝的结发妻子,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乌拉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其父亲为步军统领、内大臣费扬古。费扬古去世后,其被康熙安排在宫中并开始服侍康熙,深得康熙喜爱,于是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的时候,康熙皇帝亲自指婚,让雍正迎娶了乌拉那拉氏。而乌拉那拉氏也就此成为了雍正的嫡福晋,并且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时候,为雍正生下了嫡长子弘晖。
当时的雍正是非常宠爱的自己的这个儿子,然而天命不假,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年仅7岁的弘晖早殇,之后乌拉那拉氏皇后再也没有诞育其他子嗣,因而弘晖也成为了雍正唯一的嫡子。
尽管膝下无子,但毕竟有着王府嫡福晋的身份,再加上雍正与她本就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所以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皇帝登基之后,她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正宫皇后,开始统御六宫,直至雍正九年(1732年)乌拉那拉氏去世。
而在乌拉那拉氏皇后去世后,雍正曾评价其曰:
“历久而敬德弥纯。懋着坤仪,正位而小心益至,居身节俭,待下宽仁,慈惠播于宫闱,柔顺发于诚悃,昔年藩邸,内政聿修,九载中宫,德辉愈耀。”在《清史稿》中,也记录这相关内容:
“结褵以来,四十馀载,孝顺恭敬,始终一致。”从雍正的对于乌拉那拉氏皇后的评价来看,雍正与她之间的感情是非常的深厚,并且乌拉那拉氏皇后不仅是勤奋节俭,更是宽和待人,很好的维系了后宫的安稳。
而也正是因为有了乌拉那拉氏皇后的统御与带领,极大的帮助了雍正稳定了后宫,让雍正没有了后顾之忧,其能力与魅力绝对是堪称一代“贤后”,同时也是为雍正所认可的“贤内助”。
在雍正去世后,乾隆皇帝将其葬入了雍正的泰陵地宫之中,并且对于他的已故的哥哥弘晖以及乌拉那拉氏皇后的家族成员,也都进行了追封与加封,以示尊崇。
敦肃皇贵妃年氏,雍正最为宠爱的后妃。年氏,在影视作品中的出镜率可谓是相当之高,《甄嬛传》中的华妃年世兰,以及《雍正王朝》中的年妃年秋月,都是以她为历史原型,而她也确实是雍正朝前期最为重要的权臣及将领年羹尧的妹妹。
只不过,历史上的年妃,并没有因为与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皇后争宠而关系交恶,也没有因为其兄年羹尧的罪过为雍正所厌恶。
历史上的年氏,可以说是雍正最为宠爱的后妃。
首先,是雍正对其的册封上。
年氏是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被康熙指婚嫁给当时已经是雍亲王的雍正,成为王府的侧福晋,其在王府的地位是仅次于雍正的嫡福晋乌拉那拉氏皇后,远高于乾隆皇帝的生母钮祜禄氏以及弘昼的生母耿氏。
雍正皇帝登基后,年氏又被直接封为了皇贵妃,这也使得其在后宫中的地位也是仅次于正宫皇后乌拉那拉氏,而在王府中同为侧福晋的弘时生母李氏,也仅仅是被封为齐妃而已。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在皇后尚且健在的情况下,将其册封为皇贵妃,其目的便是为了给病重中的年氏“冲喜”。
这些足可见雍正对其的宠爱与看重。
其次,年氏是为雍正诞育子女数量最多的后妃。
年氏先后为雍正诞下了三男一女,并且从年氏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了雍正帝十一年间的所有子嗣。而雍正一生一共生下了十男四女,十四个孩子,年氏就包揽了其中的四个,确实非常的难得。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这四位子女都没有活太久,也是因为子女接二连三的幼殇,让年氏悲痛欲绝,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这也为她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埋下了伏笔。
再次,就是雍正对待年羹尧以及整个年家的态度上,因为年氏而“宽容”了许多。
雍正将年羹尧拿下并给其定下了“九十二条大罪”,但其却并没有将此告知年氏,依旧对其宠爱有加,还将其册封为皇贵妃。直到年氏去世之后一个月,雍正才最终赐年羹尧以自尽。
至于年家的其他成员,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被罢免后很快又被重新启用,而年羹尧的儿子们也被从轻处置。这些都是因为雍正看在年氏的“面子”上,才给予整个年家的“优待”。
而在雍正去世后,乾隆皇帝也对年氏予以了极大的尊崇,并且仿照雍正将怡亲王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葬于康熙景陵地宫的先例,将年氏葬入雍正的泰陵地宫之中,使其享受到了与雍正合葬的殊荣。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母以子贵”的典范。关于孝敬宪皇后钮祜禄氏的身份,一直以来仍是史学界的谜团。对照清朝雍正以及乾隆朝时期的史料,有结论称其本应为“钱氏”,其“四品典仪官钮祜禄·凌柱之女”的身份仅仅是“过继”而已。至于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这里先不做考量。
且不管她的出身到底是如何,钮祜禄氏绝对是极为“幸运”的存在,这一切都源于她生了一个“好儿子”,这便是雍正皇帝的继任者,乾隆皇帝。
钮祜禄氏在雍正尚未登基的时候,称号仅仅是“藩邸格格”。所谓“格格”,实际就是指地位高一点的侍女,其在府上的位置远不及当时已经成为王府侧福晋的年氏与弘时的生母李氏。
然而,就是因为雍正皇帝极为喜爱其所生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进而在其登基之后,直接将其封为了熹妃,并且在雍正八年(1730年),将其册封为熹贵妃。而也就是在这一年,雍正再一次用“遗旨”的方式,确立了乾隆皇帝的接班人位置,于是雍正对钮祜禄氏的加封,更像是为日后乾隆继位的一种铺垫。
当然,更让钮祜禄氏感到“骄傲”的是,乾隆皇帝也是出了名的“大孝子”。
乾隆登基之后,对其母亲关爱有加,极尽封赏,特别是乾隆皇帝的前三次“南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陪同钮祜禄氏前往,以尽孝心。
就这样,在乾隆皇帝的悉心照料,再加上其在后宫之中高枕无忧、安于享乐的状态,使得其最终以八十四岁的高龄寿终正寝,成为中国古代封疆王朝历史上最为长寿的皇太后之一。
不仅如此,乾隆皇帝为了表明自己的孝心,同时为了满足钮祜禄氏的内心中一份“虚荣”的心愿,他还仿照孝庄太后的旧制,在雍正的泰陵旁,为其单独修建了一座“泰东陵”,以示推崇。
弘时、弘昼、弘曕,这三位雍正皇子的生母,均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善待。其实在雍正的所有后妃中,齐妃李氏,无疑是相比之下最为郁闷,同时也是最为寂寥的一位。
李氏的雍正皇帝的皇三子弘时的生母,其初为王府侧福晋。但是雍正登基之后,已经确定了乾隆皇帝接班人的位置,为了避免抬高李氏的身份,进而给乾隆在出身上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只是将其同钮祜禄氏一样,只是封为了妃一级。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氏的儿子弘时,依旧对于皇位有着觊觎之心,甚至还与雍正在“九子夺嫡”时的政敌八阿哥胤禩等人相勾结,进而引得了雍正的震怒。于是雍正不仅将其过继给了胤禩,甚至还将其削宗夺爵,逐出宗室,弘时也就这样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时候便郁郁而终了。
加上此前,李氏为雍正生的孩子皆已早殇,雍正也因为弘时的事情对李氏非常冷漠,李氏也就这样在孤独伶仃之中度过了整个雍正朝。
只是乾隆皇帝登基后,一改雍正时期的政策,不仅为其兄长弘时恢复了身份,还对李氏非常的孝敬,李氏病重期间还对其进行了前往探望。
乾隆四年(1739年),李氏去世后,乾隆皇帝也以非常高规格的礼仪将其葬入泰陵之中,也算是对其尽到了应有的“孝心”。
至于弘昼与弘曕,这两位没有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弟弟,乾隆皇帝对其本人颇为照顾,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放任”,而对于这二人的母亲,更是做到了极尽礼遇。
特别是对待弘昼的生母裕妃耿氏,乾隆更是极尽推崇,在其登基之后就将其封为了皇考裕贵妃,之后又晋封为皇考裕皇贵太妃。而在其去世的时候,其年龄更是已经高达九十六岁,是绝对的高寿之人。
诞育雍正幼子弘曕的谦妃刘氏,其在雍正朝时期仅仅为谦嫔,乾隆登基后将其晋封为皇考谦妃,也算是对其有所尊崇。
而雍正皇帝的其他后妃,也基本都是寿终正寝,以善终收场,去世后也尽皆被葬入了雍正皇帝的泰陵的之中,继续与之相伴。
雍正重生乾隆?
《清色莲华》 雍正是重生的,女主舒宜尔哈(熹妃)是穿越女
求以十阿哥为主角的清穿小说?
1.《清梦十里琴歌》 作者:倚清秋 主角:郭络罗琴歌、十阿哥 ┃ 配角:康熙、四、八、九、十三、十四 注:作者文笔超好,文中的十阿哥非常专情,“草包十”只是他的外表却非其实在的内里,大智若愚说的就是他,这文绝对值得一看! 2.《朝花夕拾》 作者:晚若 主角:呼雅尔·夕蕊/唐落 ,十阿哥┃ 配角:诸阿哥,沈朝 注:这文很轻松,搞笑,结局HE。
。清穿老文。3.《重生之十福晋》 作者:子一十四 主角:十福晋,十阿哥 ┃九阿哥,四阿哥 注:是目前网上很火的一篇清穿文,搞笑轻松文,文中的老十超可爱,还有他那一堆儿女,尤其是后来的三胞胎,哈哈,被描写得超级可爱,9阿哥跟十十的兄弟情令人狂感动 4.《清脂若菲扬(清穿) 》 作者:恩菲 主角:郭罗络·盈珊,胤誐 ┃ 配角:数字军团 注:见的男主是十阿哥,结局HE.。很好看的文,强推! 5.《大清首席女管家》 作者:叶弭 主角:林雪静,胤礻我,林玉涵,胤禛 注:轻松搞笑的文 6.《十全十美》 作者:莲花落定 主角:依尔觉罗氏.萧兰 ┃ 配角:十阿哥为何府邸被世人称为鬼宅?
在今天北京的堂子胡同和石虎胡同之间,有一座规模庞大且历史悠久的宅院。三百过年前,这里曾经是一位地位尊崇的清朝公主的府邸,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富丽堂皇、奢华至极,时不时也会有宾客上门,来往交际。
然而,伴随着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的爆发,一夜之间,这座名满京城的公主府,成为了人人谈之色变的“是非之地”。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府中的人被一个个押赴刑场、明正典刑,只留得公主在府中独自悲伤,其也最终伴随着忧郁与寂落离开了人世。
或许是当年的公主太过于伤感,以至于直到在公主去世很多年后,附近的人声称仍能听到“幽怨的吟诗声”,这也使得这座曾经繁华的公主府,就此成为了许多老北京人口中的“凶宅”与“鬼宅”。
这位命途多舛,让人倍感怜惜的公主,便是历史上皇太极的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阿吉格,而她的另外一个称谓则更加的为人所熟知,这便是“建宁公主”。
纵观建宁公主的一生,可以将此评价为是被政治博弈“毁掉”的一生。
为了皇权统治的稳定,她牺牲掉了自己的一生的幸福,被指婚嫁给了平西王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吴三桂起兵反叛,她却在几乎是“一脸茫然”的情况下的,失去了丈夫和所有的孩子,从而失去了一切;而随后的二十多年,她不仅要要忍受着失去亲人的伤感,更是要独自承担着内心的巨大煎熬,直到其生命走到尽头。
然而,这却也是她作为皇家女儿,一生终究无法逃避的“命运”。
下嫁吴应熊,建宁公主就此成为政治博弈的“棋子”与“工具”。建宁公主生于清崇德六年(1641年),是皇太极的十四女,同时也是皇太极年龄最小的女儿。
当时,正处于“满蒙联姻”最为鼎盛的时期,皇太极本人的五宫后妃全部来自于蒙古部落,满洲的其他权贵也纷纷迎娶了出身于蒙古的福晋,与此同时,皇太极此前所生的十三个女儿,无一例外的全部嫁给了蒙古部落的首领或者是部落贵族。当然,除了满蒙之间的结盟联姻外,当时满洲八旗与汉族官员、将领之前的旗内联姻也是非常普遍。
可以说,在后金时期以及清朝初年,“联姻”成为了维护统治集团内部团结以及争取内外部同盟力量最为重要的方式与手段。
而在清朝入关后,这一举措则是得到了延续与发扬,特别是在对待吴三桂这些手握重兵的汉族降将上,政治联姻成为了朝廷“恩威并施”的重要举措。
清顺治元年(1644年),原明朝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的阵前投降清朝,不仅是开关献城,成为清军入关的重要“带路党”,并且在之后剿灭李自成,攻灭南明小朝廷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对于吴三桂,清朝并不放心,早在顺治五年(1648年)的时候,就以留京任职的方式,把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摁在了北京,将其作为“人质”以牵制吴三桂。
到了顺治十年(1653年),在孝庄太后的主持下,吴应熊迎娶了此时年仅十二岁的建宁公主为妻,而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非常的“高明”。
首先,此前对于吴应熊可以说是简单粗暴的单纯“扣押”,将其作为“人质”的意图太过于明显,而让吴应熊迎娶建宁公主,则是为将其控制在北京找到了一个极富“合法性”的理由与借口。毕竟,此举是将吴应熊抬至了“额附”的位置,进而让朝廷有了舆论上的优势,也平息一定的反对之声。
其次,让吴应熊迎娶建宁公主,可以说是通过联姻的方式,将朝廷与吴三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利益的绑定,进而实现对于吴三桂的拉拢,使得其能够继续为清朝效忠,率兵攻打南明朝廷,而再无其他想法。
再次,将吴应熊招为额附,实际上也是对于投降而来的汉族官员以及汉族将领的莫大鼓舞,进而使得朝廷在安抚降官降将的同时,进一步稳固了新兴政权的政治统治根基,可谓是一手极为漂亮的怀柔之举。
而事实上,不仅仅是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迎娶了建宁公主,早在“吴桥兵变”时期投降而来的“三顺王”,也得到了同样的“待遇”。
接替耿仲明继任靖南王爵位的耿继茂,他的三个儿子都成为了额附。其中长子耿精忠,迎娶肃亲王豪格之女,被封和硕额附;次子耿昭忠,迎娶贝子苏布图之女,被封多罗额驸,后又晋封和硕额驸;三子耿聚忠,迎娶安郡王岳乐之女和硕柔嘉公主,也成为了和硕额附。
至于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则也迎娶了承泽裕亲王硕塞之女和硕和顺公主,成为了和硕额驸。
可以说,通过这一系列的联姻,朝廷很好的控制了这些统兵的汉族降将,让其对朝廷感恩戴德的同时,也就此有了所谓的后顾之忧,而这对于清朝朝廷与“三藩”之间的关系,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的平衡与稳定,有着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三藩之乱”的爆发,让建宁公主见识到了皇权统治的残酷与无情。建宁公主下嫁吴应熊,按照传统的观点,都会认为其是在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为国家和王朝的利益服务,但实际上,建宁公主的“幸福”并没有被牺牲掉,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她的确收获了“幸福”。
一来,尽管她与吴应熊是政治联姻,但是二人夫妻恩爱,感情非常深厚,婚后育有一众儿女,此时的她是家庭和睦,其乐融融。
二来,伴随着吴三桂大军一路高歌猛进,彻底荡平南明最后一个政权——永历政权,并且亲手绞死了永历皇帝朱由榔,吴三桂被加封为平西亲王,并且获得是开藩设府、世守云贵的资格。在吴三桂不断被晋封的过程中,吴应熊也是被朝廷一再加封,直至挂正一品的少傅兼太子太傅衔,而为了与吴应熊的官阶与地位相匹配,原本庶出的建宁公主,也一再被加封,享受到的朝廷礼仪与恩赏也丰厚了许多。
然而,伴随着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的爆发,所有的一切全都破灭了。
早在吴三桂正式反叛之前,就曾安排亲信前往京城,意图接儿子吴应熊以及他的孙子们南下,遭到了吴应熊的拒绝。随后,这名亲信便秘密带着吴应熊之子吴世璠南下,回到了昆明。吴三桂眼见自己的孙子到来,是欣喜若狂,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就此起兵反叛。
此时的吴三桂,可以说不仅是已然将自己的这位公主儿媳之置于度外,就连自己的儿子吴应熊以及其他一众孙子们,也选择了将其放弃,义无反顾的起兵反清。
就这样,吴三桂的反叛,为吴应熊与建宁公主全家带来的灭顶之灾。
吴应熊直接被康熙皇帝拿下,并且在吴三桂起兵的第二年,即康熙十三年(1674年),被下旨绞死,同时被处死的还有吴应熊与建宁公主所生的另一个儿子吴世霖,建宁公主本人以及其他家眷,尽皆被幽禁与府上。
然而,康熙皇帝对于吴三桂的报复还没有就此结束。康熙二十年(1681年),在清军攻克昆明,“三藩之乱”彻底被平息之际,康熙皇帝再一次下旨:
“(吴三桂)二幼孙缢杀,诸庶孙斩首弃市。”于是乎,建宁公主的全家,包括自己的丈夫,自己所生的儿子,以及府上其他庶出的吴应熊之子,皆尽遭到了康熙皇帝的屠戮,曾经热闹的公主府,也只留下了建宁公主一人,直至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宁公主在孤独中去世。
而在她去世后,整个丧仪的规格与级别,也并没有完全按照和硕公主应有的“待遇”进行,可见康熙皇帝本人尽管对她的境遇有着一丝同情,但是终归还是因为其对于吴三桂的“恨屋及乌”,进而带有了强烈的愤恨与不满,这也更加让人感受的是皇权统治下的残酷与无情。
纵观建宁公主的一生,面对指婚下嫁吴应熊,她没有反对的权力;面对自己公公吴三桂的反叛,她没有阻止的能力;而面对康熙皇帝对其家人的屠戮,她则是更加的无能为力。最终她也只能在孤苦伶仃与悲伤叹惋中,结束自己的人生。
她所在的建宁公主府,见证了其家庭的兴旺,也见证突遭变故的前后始末,而存留在府上的所谓的“幽怨之声”,或许是在尽显建宁公主内心孤独与寂寥的真实写照的同时,也在对“无情最是帝王家”进行着愤恨与控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