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擅长画什么,写郑板桥的诗
郑板桥擅长画什么,写郑板桥的诗?
郑板桥(1693—1765)清朝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1、《竹石 》—来—郑板桥
咬定自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题半盆兰蕊图 》——郑板桥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3、《江晴 》——郑板桥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4、《峭壁兰 》——郑板桥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郑板桥有哪三绝?
郑板桥的诗、书、画艺术被誉为“三绝”。其为诗,直抒胸臆,寄托情怀,不染时弊,诗文立意高远,富有情趣,通俗易懂;其为书,学古而不泥古,在继承的基础上,独辟蹊径,自树一帜,形成了“隶、楷参半,有时杂以行草,亦间以画法行之”而独具特色的“六分半书”;其为画,师法自然,以兰竹石为主,旁涉梅、松、菊等,兰竹则以体貌疏朗、风格劲健著称,此号为三绝。又常将诗书画融为一体,令人耳目一新。
郑板桥画最大的风筝的故事?
世人皆知的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虽是才高八斗,但出仕不算早,一生为官只有十二载,而任潍县(现之潍坊)父母官就七年,从此与潍县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至今仍被潍坊人津津乐道。
郑老先生虽是南方人,来到潍县后,却迅速适应了新环境,并逐渐爱上了这里。在潍县为官期间,不仅廉洁勤政,而且还善于诗、书、画的创作,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绘画传世作品和脍炙人口的优秀诗句。其中很多事写潍县的生活。在《怀潍县》中写道:“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形象地描写了当时人们在清明时节放飞风筝的情景,漫天如雪飞舞的风筝、嬉戏悠荡秋千的娇女以及满园追逐的蝴蝶,都表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郑板桥墨竹的绘画特点?
文同注重体验,主张胸有成竹而后动笔。他画竹叶,创浓墨为面、淡墨为背之法,学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师”之称,又称之为“文湖州竹派”。
郑板桥独创写意,著意趣味。有画竹兰之特色。
郑板桥擅长画兰竹?
谢邀.分享分享,艺人专美,试对:
上联:古叶公假装爱龙绘
下联:郑板桥擅长画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