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官窑,五大名窑之间的联系
五大官窑,五大名窑之间的联系?
宋代五大名窑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同一窑系生产相同的品种,但又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如定窑系以薄胎白釉产品为主流;耀州窑则以青釉刻、划花品种为特点;钧窑系以钧红、天蓝釉为特点;磁州窑系以白地黑花为主;龙泉窑系以翠青釉取胜;景德镇窑系以青白瓷为特点。
同一窑系又各有多种产品,如定窑系除印花白瓷,尚有黑釉、紫釉、绿釉、等品种,形成了黑定、紫定和绿定等独特的风格。而磁州窑系,除了白地绘黑花,还有珍珠地划花,白釉剔花,划花,刻花,宋三彩与宋加彩及其绞胎、绞釉等多种工艺的新品种,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各窑系的产品种类和装饰艺术及图案内容。
耀州窑为什么没进入五大名窑?
这跟耀州窑的的历史环境、朝代都城的所在以及制窑工艺的多从环境有关系。其实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是有瓷器生产的,胎土的好坏,窑工的手艺,执政者的好恶,物以稀为贵的客观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的判断意识。
真品汝官窑瓷器如何鉴定?
真品的汝官窑瓷器极其稀有,目前已知的数量不到一百件,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等单位,国内外其他公、私博物馆和私人手中亦有零星收藏。
北宋晚期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其瓷艺精良,烧造时间极短,创立数十年就毁于宋金战火。是宋代五大名窑之冠,享有“青瓷之首,汝窑为魁”的美誉。我们只能博物馆里去鉴赏真品汝窑瓷器。
1940年以来,现身于公开拍卖场合的汝瓷佳器仅有8件。2010年以来,陆续有3件汝瓷惊艳亮相于拍卖场,强势席卷了宋瓷拍卖排行榜,2017年以2.5亿人民币成交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创造宋瓷拍卖纪录。
这件2.5亿汝官窑笔洗,釉如凝脂,天青犹翠,冰裂莹澈,器形巧緻雅绝,底见三芝麻花细小支钉。为台北鸿喜美术馆旧藏,通器完美臻善,当属汝官瓷之范。
以下图就是2.5亿的汝官窑:
瓷器产地有哪些?
目前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地为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市、福建泉州市德化县。
古时瓷器主要产于五大名窑,分别为“汝窑、定窑、钧窑、官窑和哥窑”。
此外,还有柴窑、建窑、越窑、邢窑、宜兴窑等也是瓷器的产地。
为何不像其他官窑那么有名气?
黄瓷作为皇家御用瓷器,为何不像其他官窑那么有名气?
辽宁省博物馆内珍藏的黄瓷,还有每年宫内的配额,看得出黄瓷是宫内极为重视的。它烧造的特点是什么?窑口在哪里?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黄瓷作为皇家御用瓷器,为何不像其他官窑那么有名气?
辽宁省博物馆内珍藏的黄瓷,还有每年宫内的配额,看得出黄瓷是宫内极为重视的。它烧造的特点是什么?窑口在哪里?
“黄瓷”是“黄色瓷器”的泛称或总称,是不能跟“官窑”这样的具体称谓相提并论的,在逻辑上属于“乱伦”,在语感上属于“忤逆”,在思维上属于“错乱”,在感觉上给人以精神分裂、思维混乱、表达失度之感,建议先缕清思路、弄清概念、分清层次、如实表达为好。
“黄瓷”由于天经地义、顺理成章、众所周知、妇孺皆知的原因而成为“皇家专用瓷器”,其实也由于黄色瓷器的成色剂以及呈色剂“碲”的珍稀、罕见与难得有着莫大的关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仅有的一点米自然也就只能可着皇家合适了,更何况一笔难写两个“黄”字来呢!
正是由于“黄瓷”的专属专用,人们早已司空见惯、理所当然、熟视无睹、无人问津、无人提及,甚或成为了人们的禁忌,所以反而其知名度不升反降,反倒不如其他釉色的官窑瓷器,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不是很正常的吗?为什么会对如此正常之事质疑呢?无知乎?弱智乎?少见多怪乎?
“它烧造的特点是什么?窑口在哪里?”稍有常识就应该知道明清两朝的“官窑”窑口都在景德镇,至于“黄釉瓷器”稍早的特点从温度来说有高温釉如弘治烧制的姜黄釉、鸡油黄釉的单色黄釉瓷器和低温釉如雍正烧制的正黄釉和嫩黄釉单色釉瓷器以及黄底珐琅彩、粉彩瓷器,都属于极其难得珍稀罕见的瓷器品种。
上几件黄釉瓷器,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神级臻品五彩黄地折枝花鸟纹小斗笠杯。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无框六字三行篆书款神级臻品珐琅彩黄地博古蝠纹描金石榴尊。
“大明弘治年制”青花无框六字双行楷书款鸡油黄釉暗刻云鹤纹马蹄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