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端午节,2018年节假日放假是如何安排的
2018年端午节,2018年节假日放假是如何安排的?
2018年法定节假日,国务院办公厅11月30日已经有了放假通知。
元旦一天,2017年12月30日~2018年1月1日,连休3天;
春节七天,2018年2月15日~21日,休息七天;
清明,2018年4月5日~7日,放假三天;
五一,2018年4月29日~5月1日,放假三天;
端午,2018年6月13日~15日,连休三天;
中秋,2018年9月22日~24日,连休三天;
国庆节,2018年10月1日~7日,放假七天。仅供参考。转抄百度网!
为什么农村很多人都说自己的子女月入过万?
我就是农村人,说实话:大部分农村父母为了在外人面前争脸,经常喜欢吹嘘子女,实际上月入过万的很少!
农村现在的攀比之风非常严重,比房子、车子,比子女收入,乍一听都很优秀,但是大多数人说的话都经不起细问。
听听就行了,要是真的刨根到底,就会发现很多事都充满了水分,到最后大家都挺尴尬的。
我有一个朋友,前年结婚了,和我们说婆家拆迁了,在合肥一共有3套房子,听了之后挺羡慕的,感觉以后都不用工作了,把两套房子租出去就吃喝不愁了。
去年我一个朋友到合肥玩,去了她家一趟,回来就和我们吐槽,有3套房子不假,但是全在肥西县,从合肥南站到她家,坐公交车得100分钟左右。
很多人说的话都是这样,自己在肥西县买的房子,对外就说在合肥有房;自己在外摆地摊,对人就说在创业;自己月入五千,对外就说月入过万。
如果说他们在刻意骗人,这样说其实就有点过了,谁不想活得体面一些呢?谁不想被人高看一眼呢?谁不想在熟人面前表现得好一些呢?
体面,可体面二字谈何容易?年轻人在乎体面,过惯了苦日子的农村人更在乎脸面,当看见子女有些小成就时,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一、刚进入公司实习,父母对外就说月入过万父母在农村生活一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子女能够走出农村留在大城市,培养子女上了大学之后,父母的心态就开始发生了变化,认为子女是大学生,未来是一片光明,说话底气都足了。
可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期待往往都是基于自己的想象,我大学刚毕业以后进入了一家公司实习,月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
我很失望,父母很无奈,别人家的孩子当美发师都能月入过万,父母碍于脸面都不好意思对外说实话,但凡遇到有人问我的收入,父母都会说每个月一万多点。
后来我转正了,曾负责过某品牌汽车的品宣活动,这件事被父母知道了,以为我在公司当了领导,还以为我和这家汽车公司的人很熟悉。
父母对村子里的人说话又充满了底气,结果就是越传越邪乎,认为买车找我有优惠,还有人找我帮他孩子找工作。
父母吹的牛,还得我自己来收场,还不能让父母没有面子,只能不断地和别人解释公司有规则制度的,不能随便给优惠,也不能随便进来工作。
像我父母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我能够理解,说白了,就是为了让脸面好看一些。
父母说子女月入过万,也就能糊弄一下不懂行情的人,看一眼各行业的平均年收入就知道了,除了程序员和销售,没有几个岗位能够轻易月入过万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1》
我们再看一下各省份的平均年收入,只有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年收入超过了17万元,平均月收入超过1.4万元。
除此之外,就很少有省份的平均月收入超过一万元了,以安徽为例,2020年平均年收入85854元,平均月收入只有71754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统计年鉴-2020》
不过还是有例外的,现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了,修车工、厨师、装修工、美发师等,这些都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收入确实比一些在公司上班的人高多了。
我们村子很多年轻人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基本上都走上了3条路:厨师、修车工、美发师,他们现在收入都挺高的,只不过他们很少对外炫耀。
还有一些不起眼的工作,但是收入也格外的高,我朋友找了一个月嫂,普通的竟然一个月要11000元,据说金牌月嫂每个月要20000元左右。
在我看来,往往认为子女工作很体面的父母,或者自认为高人一等的职业,这些人群的父母往往容易对外吹嘘子女的收入。
而那些月收入过万的,或者年收入过百万的,这些人的父母往往都格外的低调,生怕别人知道子女能挣钱了,真正地做到了财不外露。
二、子女吹嘘,父母信以为真我的初中同学基本上都是农村孩子,大家基本上都是一个行政村的,参加过一次同学聚会,真的感受到了吹牛的魅力,每个人见面的口头禅都是“老板、老总”。
听他们说话,感觉在谈几百万的生意一样,我能够这么认为,他们的父母可能也会信以为真。
去年村子里建设路灯,每家都平摊一些钱,有能力的再多出一些钱,路灯建好以后,大队部门口贴了一张红纸黑字的告示,按照金额高低,所有捐钱的人名字都列在上面。
往日里那些谈上百万生意的人,开着雅阁、帕萨特在村里飙车的人,结果多一分钱也拿不出来。
而平日里比较低调的人群,就是我说的那些干美发和装修的家庭,他们一拿就是成千上万的。
为什么农村很多人都说自己的子女月入过万?说子女收入高,大概有3种可能。
1、为了子女相亲在吹牛。有些父母为了让儿子在相亲市场表现得足够优秀,在外面都说自己的儿子收入很高,就是为了让别人给他家孩子介绍相亲对象,这种现象在农村非常普遍。
2、为了脸面。很多人苦了一辈子,当子女在外小有成就以后就会迫不及待地让他人知道,往往在说话过程中会忽视很多细节,刻意放大子女的收入,以此达到被人高看一眼的目的。
3、子女收入一般,但是会糊弄父母。有很多人在城市里省吃俭用,可一回家就大手大脚地销售,这种行为容易让父母误解,以为自己的子女工资很高。
月入过万的人有,但是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根据我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来看,父母辈在外做小生意的,家里条件都不错。
父母能挣钱,不代表子女就一定能吃得了父母的苦,那些小生意大多数都是早点摊、小吃摊,还有卖菜和卖熟食,这些工作收入都很高,但是子女愿意做的却很少。
我们村子里有一个人考上了安大,后来读研,前几年去了微软工作,据说现在年收入100万左右。
像这种鲤鱼跃龙门的人很少,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如果在公司上班,税后月入一万元挺难的。
写在最后有人说越缺少什么就越炫耀什么,心智越成熟的人,很少晒生活,他的内心已经足够装下许多东西了,不需要晒出来。
我能够理解父母吹嘘子女收入高,但是我却非常反感这种行为,这种吹嘘总是会让很多人信以为真。
有些父母会误认为别人的子女优秀,有些妻子会误以为别人家的老公能力强,往往忽视了自己子女的努力,忽视了自己老公的辛苦。
吹牛不可怕,可怕的是吹牛的人和旁观者都信以为真了,造成的攀比之风才是让人无力招架的。
你见过最美的日出是在哪里?
我见过最美的日出是在巴厘岛,去年结完婚后,我和老婆踏上了前往巴厘岛的蜜月之旅,这次旅游没有经过太多的考虑,原本计划的希腊之行经过360°大转弯变成了南半球的印尼,这也是我和老婆第一次去南半球,再过去的几年里,无数次幻想我和老婆能够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跟随异域的生活节奏,遇见形形色色的人,两颗按耐不住的心,终于趁着这次度蜜月的机会,经历了一小时地铁和6个多小时飞行,跨越了赤道,来到赤道南9度的巴厘岛,满心欢喜的度过了7天,168小时。
巴厘岛占地面积相当于北京的三分之一,从飞机上俯瞰整个巴厘岛,可以看到整个岛郁郁葱葱覆盖着很多植被,岛的东北部为最大最有名的活火山——阿贡火山,2017年底喷发过一回,这座山为巴厘岛全岛的最高峰为海拔3142米,被当地人奉为圣山。
行程第三天我们就去了海神庙,那里可以说是巴厘岛最美的看日出地点,海神庙与其他庙宇不同,只有在大海涨潮时,他是大海中一个小岛上的庙宇,退潮时海神庙才会连接着陆地,这片地方几乎是没有沙滩的,海边黑色的岩石是火山爆发后形成的黑曜石,据说这里可是一个冲浪的好地方,可惜,去的时候碰到涨潮,没有看成海神庙,不过还是可以站在岸边一览海神庙的外部风貌。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吧(图为空中俯瞰阿贡火山)
(来了后悔不来遗憾的乌布皇宫)(蓝梦岛著名景点恶魔的眼泪)
(巴厘岛街边一角)
秀哥观天下,每天带您领略不一样的世界!你认为单位发什么福利比较好?
现在每逢节日,很多单位都会发一些相应的物品,一来庆祝一下节日,二来激励一下员工。
今年我应聘在一家私人公司,老板趁着端午节,连着白糖绿豆茶叶一块发了,外带两包粽子,现金2000.00元。东西不多,钱也不是太多,但是感觉到老板浓浓的诚意。
想起去年,也是在太原一家私企任职,端午节,一天假期没有也就算了,当天以为食堂会改善一下伙食,中午公司回不了家的几十号员工去食堂吃饭,好他个哥哥呀,竟然只有饸烙面和一个凉菜,当时员工们就心凉了一大截,很多人当时就表示了不满,甩手去了外面的饭店吃饭了。
事后,公司负责人也批评了食堂的管理员,但由于管理员是公司老板的亲哥哥,也就没有了下文。只是食堂饭菜质量每况越下,管理人员态度又不好,最终导致很多人离职,也包括我。
想想去年,看看今天,企业管理决策者的格局,眼光,做事为人,决定着这家公司能否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公司能否发展壮大。
单位里,无论领导还是员工,谁都不傻,你付出多少,就会得到多少。端午节你连个粽子都舍不得给员工吃,员工会给你卖力拼命的工作吗?
企业管理,都说有大学问。其实我觉得就是舍与得的问题。
端午节,你舍得给员工吃粽子,发奖金,员工就舍得给你卖力气,拼命的去维护你。
祝愿大家端午安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猪肉降价495?
毛猪下跌59%,猪肉降价49.5%,猪市怎么了?端午后,猪价涨翻天?
猪价已经持续下跌5个多月了,许多养殖企业亏本惨重,有的将养猪红利期赚的钱也吐出来了,猪市怎么了?这是非洲猪瘟惹的祸,也是猪肉价格周期的具体表现。端午后,猪价涨翻天?我认为不可能涨翻天,现在还没有这个暴涨的条件。大家都知道,2018年年底发生的非洲猪瘟疫病的流行导致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大幅度减少,非洲猪瘟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对生猪养殖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常常是全军覆没,猪场周边一旦发生非洲猪瘟容易殃及池鱼,为了控制非洲猪瘟的扩散,通常对附近的生猪都要进行清场处理的,造成一些养殖场的生猪全军覆没。同时,前几年农村养猪政策发生了变化,环境保护、禁养殖区的划定等,新农村建设禁止村庄内养猪,这些因素使农村养猪数量大幅度减少,国内养猪仅由数家规模养殖集团养殖与控制。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定点监测县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7.4%。当年肥猪资源严重缺乏,八月份后国内猪肉销售价格暴涨,猪肉价格翻了几番,我们这里每斤由7元暴涨到45元左右。这次猪肉的涨价,价格远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在养猪的红利期内,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养殖一头能够产仔的母猪年收入超过2万元,不论是养殖母猪还是育肥猪都是赚钱的,由于养猪的高额利润和政府的项目补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跨界投资养猪,仅房地产企业就有1400多家。这些跨界投资养猪企业是擅长于工业、建筑业等的生产与管理,对养猪是不熟悉的,因此在经营过程中犯了大忌,这些养殖企业在不适宜出栏的阶段仍然大量出栏肥猪。今年春节后在这段时间内新投资跨界养猪企业争先恐后大量出栏肥猪,造成肥猪在猪肉消费淡季大量出栏上市,形成了肥猪供大于求的状况,导致肥猪价格持续下降,这是造成肥猪价格长期萎靡不振的因素。其次养殖企业人为地增加市场猪肉消费淡季的猪肉供应量,一些养殖企业在春节后发现市场的肥猪价格持续下降,他们按照工业生产方法囤积可以出栏的肥猪进行继续养殖,渴望在二次育肥期间肥猪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透明不知道大肥猪的出肉量比正常出栏的肥猪多,一般是两头大肥猪的出肉量相当于三头正常出栏肥猪的出肉量,二次育肥使猪肉供大于求,价格就会持续下降。本来春节后就是猪肉的消费淡季,养殖企业的这个不当操作使萎靡不振的猪肉市场更加雪上加霜。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引起肥猪价格下跌的重要因素,在养猪红利期,大量的社会热钱涌入了养猪业,大家都是为了分一杯羹而来,企业多了利润就会相应减少,企业之间就会发生竞争,人为地大量增加春节后的淡季肥猪出栏数量,导致肥猪销售价格持续下跌,在肥猪价格持续的下跌中如果一些企业亏本惨重,养殖没有利润,一些新进入并且资金不雄厚和经营能力差的养殖企业就会因为竞争失败而放弃养殖,就会逃逸这个产业,就会被淘汰出局,这部分企业将退出养猪业,重操旧业,竞争减少了,养猪业就会重新洗牌,形成新的价格暴涨和新的垄断形成。
端午节后,猪价会有一定的好转,我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物价是由市场供求情况来确定的,猪肉如果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如果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升。通常情况下,每年端午节前是一年中猪肉的消费淡季,猪肉消费量低,是一年中猪肉价格最便宜的时期。端午节后,特别是中秋节后气温下降,进入了一年中猪肉消费的旺季,一直持续到春节期间。根据现在肥猪存栏情况和生猪养殖情况,肥猪价将很快就要止跌回升了,但是不会出现价格暴涨的状况。一是现在养殖企业养殖的大肥猪已经出栏差不多了,等待出栏的肥猪数量并不多,只要养殖户忍耐一下,不要匆忙大量出栏,猪价很快就会回升,如果猪市开始稳定,养猪户就急不可耐地大量出栏肥猪,猪价是不会好转的。二是近期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生猪产能也大幅度减少,这就使得这些国家不得不加大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国外猪肉价格上涨,进口冷冻猪肉大量减少,这就会使国内猪肉价格稳定,然后缓慢回升。三是国内生猪养殖数量仍然不足,不要认为现在生猪生产已经是产能过剩,据资料报道,现在国内的生猪养殖数量已经恢复到2017年的95%以上,正常情况下我国每年生猪的正常递增速度是5%左右,只有每年按照一定的增加速度才能满足人们肉食品的需要,所以按照正常发展速度,生猪养殖的缺额在20%左右,只能达到2017年的95%的市场规模。因此,国内的生猪生产并没有饱和,缺口还是大的,到秋季后进入猪肉消费旺季,肥猪供应的缺口就会立即显示出来,猪肉价格是要上升的,现在市场上肥猪供大于求是由于养殖企业经营管理不当造成的和企业之间相互竞争产生的。四是端午节和中秋节即将到来,通常情况下端午节是猪肉消费淡季即将结束,中秋节是猪肉消费旺季开始,猪肉的消费量会逐渐增加,价格会逐渐提高。现在生猪养殖已经逐渐恢复,不会出现肥猪缺乏,市场没有暴涨的条件,不会发生猪肉价格暴涨的,稍微回调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