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的母亲,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是同学
蒋经国的母亲,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是同学?
名人之所以为名人,一方面家庭条件好;一方面喜欢强强联合,这样下来,我认识你你认识我就很正常了。跟有钱的就越有钱,道理是一样的。
一、年羹尧是纳兰性德的女婿女婿——年羹尧:稍微看看电视剧的人都认识这个人,尤其《甄嬛传》火了以后,00后、10后对此人也是印象深刻:及其的傲慢,恃宠而骄的沙场将军。(其实就是功劳太多。)
岳父——纳兰性德:清朝诗词创作的巅峰人物。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诗句惊艳世人。
据说他与他的爱人,就像是曼珠沙华,花叶相恋不相见,对于情爱过于看重,导致年纪轻轻就郁卒而死。
纳兰性德的父亲是纳兰明珠,母亲阿济格是多尔衮的侄女,可谓是家世显赫。
他虽然只活到了30岁,但古人结婚的早,也有三子四女,他的二女儿嫁给了年羹尧做正室,生了几个孩子不知道,但早早就死了。
所以也没有被年羹尧连累多少。
二、秦桧是李清照的表姐夫感觉完全不搭边的两个人,居然也有关系。
李清照的外公是宰相王珪。
秦桧的妻子王氏是李清照第二个舅舅的女儿。
不过据说李清照不喜欢秦桧,也不喜欢她的表姐。当年李清照因告发第二任丈夫张汝舟科举舞弊,要坐牢两年,她也没想到要去求她的表姐夫宰相秦桧。
三、杨敞的贤内助,是司马迁的女儿杨敞能升任御史大夫,身居三公之位,虽不能说全靠他的妻子,但关键时候的决定确实全赖与他那胆色惊人的妻子司马英。
那司马英是司马迁之女,司马迁是什么样的人物,他的女儿必定也不是池中物。
“废除昌邑王刘贺”行动不就是听从了他老婆的话,而后得到皇帝嘉奖么。
四、韩湘子是韩愈的侄子。五、柳宗元是吕洞宾的表叔。六、周武王和商纣王是表兄弟。七、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是表兄弟并且他俩的外公都是同一个人,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独孤信,可惜独孤信一个没看着。
独孤信生在魏晋,喜欢打扮,也喜欢搭配特立独行的饰品,怎么感觉好娘,世人称之为“独孤郎”。
独孤信的四女嫁给了陇西郡公李,生了一儿子叫李渊;
七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文帝杨坚,生了杨广。
七、林则徐的女婿叫左宗棠;左宗棠的哥们叫曾国藩;
曾国藩的儿子叫曾继鸿;
曾继弘的女婿叫梁启超;
梁启超的儿子叫梁思成;
梁思成的妻子叫林徽因。
什么关系叫太太?
过去上层社会官员或有权势富贵的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2、今有对人之妻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来了”。
3、[方言]甘肃庄浪方言,曾祖母(祖父的母亲)。
4、我们中国人称妻子为“太太”,太太这个称呼,是来自周朝开国的三位妇女,因为她们的名字,都有一个“太”字。 “太太”是圣人的母亲的意思。周文王的母亲叫太妊,文王的祖母叫太姜,文王自己的夫人叫太姒。
这三个妇女都是圣贤人,她们教出来的孩子,周公、文王、武王都是圣人。确确实实,她们能把教育的任务圆满达到,尤其是太妊,就是文王的母亲,她从胎教开始教育儿子。
她怀孕的时候,非常留意自己的思想行为,她“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身口意她都注意到了为了影响胎儿。所以,教育从胎教开始。
5、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6、方言:太太泛指爷爷的父亲和母亲,不分男女都可以叫太太
张自忠将军和张治中将军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简单说一说。
张自忠是西北军的名将,张治中则是中央军的将领,两人一个属于军阀部队,一个属于中央军,有很大区别。
篇幅所限,我们就说说张自忠。
萨沙写过张自忠传。
张自忠是山东人,出生在当地大家族。他的父亲张树桂曾任江苏省赣榆县知县,英年早逝。张自忠虽然幼年丧父,但家族势力很强,生活是比较富裕的。
他和普通农民子弟不同,一路求学到高中,毕业于济南法政专门学校。
当年中国人文化程度低,高中生相当于今天的本科生,张自忠是个知识分子。
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做一个老师,安安稳稳渡过余生。
不过,张自忠目睹列强在中国横行,以及清末国破家亡的惨状,主动加入同盟会成为革命党,随后有投笔从戎,进入军队。
他最初的长官叫做车震(第二十师第三十九旅第八十七团团长),是一个军阀军官。有意思的是,车震碍于情面(老乡)手下张自忠,却对他丝毫不看好。
那个年代,军阀部队中都是赤贫农民子弟,靠用命打仗混口饭吃。
张自忠是个富裕家庭的知识分子,怎么适合从军,也不可能吃得了这个苦。
然而,张自忠却不怕吃苦,不怕死,竟然站住了脚。
车震成为师长以后,将张自忠提拔为师部的参谋。
不过,军阀混战中,车震所在部队被敌人打垮,军队瓦解。
张自忠勉强突围逃亡回家,又再次投靠冯玉祥第十六混成旅。
当时冯玉祥也不想收张自忠这种公子哥和知识分子,曾经拒绝他入伍。
好在张自忠身材魁梧,身高1米8几。而冯玉祥对于身材高大的士兵很有好感(他自己也是大个子),也就让他入伍。
张自忠头脑敏锐,学习能力强,加上骁勇善战,很快被冯玉祥重用。
他历任排长、连长、营长。
1924年,张自忠就成为团长,变为高级军官。当时他已经加入冯玉祥部队8年之久,这个提拔并不算很快。
张自忠率部参加了一系列军阀混战,然而冯玉祥几次被敌人击败,西北军一度几乎瓦解,宋哲元成为继任领袖。
当时西北军将领诸如韩复榘、石友三、庞炳勋等人纷纷叛变或者脱离团体。
而张自忠却忠心耿耿的跟着宋哲元。
宋哲元对张自忠非常看重,给予重用,让他担任38师师长。当时西北军只剩下一个29军,师长就是最高层军官了。
张自忠是一员战将,非常擅长打硬仗。他治军严格,训练强度大,麾下官兵颇有战斗力。不过,张自忠因此也得到了一个张剥皮的外号,经常对违反军纪的士兵打军棍。
随后,在日寇入侵长城一线的长城会战中,张自忠和其他将领死守喜峰口,造成日军不小的伤亡。
虽最终也没有守住喜峰口,却也为国家民族立功,由此得到青天白日勋章。
此战后,本来控制河北省的张学良大将于学忠,无力支撑大局,被迫率部撤走。
宋哲元的29军,就成为河北省和察哈尔省的土皇帝。
然而,29军是一支军阀部队,从此刻开始试图保证军阀割据独立的地位,不愿意随便和日军开战,导致自己地盘和实力受损。
直到七七卢沟桥打响时,宋哲元还在尽力和日寇谈判,试图和平解决。
然而,这是日寇的缓兵之计,目的是从本土运来部队。
在这段时间,29军没有进行战前部署,也不允许中央军进入平津地区增援。
最终,日寇集结完毕,发动猛攻。29军虽拼死作战,然而已经陷入绝对的被动中。仅仅10天内,平津地区沦陷,赵登禹、佟麟阁将军殉国。
此时,张自忠作为29军代表,始终同日本人谈判。
当时战斗已经打响,他还在谈判,又不听从蒋介石的命令。
由此,国内舆论大哗,认为张自忠是汉奸、叛徒。
当时,张自忠一度同大汉奸殷汝耕齐名(殷汝耕建立了伪政权和伪军,为日寇服务)。
报纸上这么说:殷逆汝耕,张逆自忠!
全国人民把张自忠骂的狗血喷头。
张自忠自己有苦难言!
作为战将,他当然希望和日寇决战,然而宋哲元对他有知遇之恩,29军是他的娘家,只能奉命行事。
张自忠由此失去军权,逃出北平,前往南京领罪。
好在蒋介石还是懂道理的,认为张自忠只是奉命差遣,将他暂时软禁,没有严惩。
这边,由于宋哲元一再试图保存实力,回避和日军决战。
29军官兵义愤填膺,拒绝听从宋哲元命令,各军长也纷纷脱离团体。
张自忠的59军不服从其他军官指挥,蒋介石就让张回去指挥。
张自忠率领59军脱离29军,成为听从蒋介石命令的西北军。
如果之前张自忠多少有些污点,随后就完全是民族英雄。
59军成为军阀部队中,最战功赫赫的部队,每次都用于硬仗。
他们参加了徐州会战,在临沂誓死狙击第5师团。
如果没有59军的狙击,台儿庄大捷是不可能出现的。此战59军伤亡近半,日军伤亡也不少。
张自忠因此升职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随后,他又参加了武汉会战,在潢川狙击第10师团,造成后者伤亡惨重。
之后,张自忠作为李宗仁第5战区主力部队,参加了包括随枣会战之类一系列大战。
李宗仁直到59军强悍,始终让他顶在最关键的战场。
在最后的枣宜会战中,10万日军攻势猛烈,枣阳一线情况极为恶劣,战局眼见就要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张自忠下定必死决心,亲自率领兵力虚弱的第74师渡过襄水,会同59军其他1万多兵力,攻击日军后路。
这是极为危险的。第74师不是抗日铁军74军,只有二三千兵力。
这点部队,深入10万日军侧后,一旦被攻击连退都退不了,是九死一生的。
但如果张自忠不发动攻击,枣阳一线的国军压力太大,第5战区就可能崩溃。
作为集团军司令,他根本没有必要亲自率部作战,派个师长即可。
但当时如此恶劣形式,张自忠为了鼓舞士气,置之死地而后生,亲自带兵上了战场。
日军后路被攻击以后,被迫抽调主力回头决战。
5月15日,日军第39师团将张自忠将军的第七十四师围于宜城南瓜店十里长山。
张自忠在绝境下,坚决不撤退,率部拼到最后关头,几乎全军覆没。
眼见日军已经杀到眼皮下,部下军官苦劝张自忠撤退。
张自忠对他们怒吼:我的命是命,士兵的命就是土疙瘩吗?今天有敌无我,有我无敌,不许撤退一步。
激战中,张自忠负伤5处,其中2处是致命伤。
重伤之下,他仍然持手枪肉搏,被日本兵刺刀刺中殉国。
作为一个集团军司令还去肉搏,在整个二战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在张自忠最后时刻,他喃喃说道:我这样死,很好,很好。对国家,对长官,对人民,我良心平安。
日军发现张自忠战死,也极为震动,认为他是真正的军人。
日军将张自忠尸体用棺木收敛,留下由国军收殓安葬。
张将军殉国后,国府明令褒扬特予国葬,追晋陆军二级上将。5月28日,灵柩抵达重庆,蒋介石率军事委员会的高级将领与国民政府五院院长亲临致祭,蒋介石更是抚棺痛哭。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2010年5月16日,重庆市举行仪式纪念张自忠将军殉国70周年。
抗战是一场民族战争。牺牲在抗战中的军人,无论什么党派甚至是土匪、囚犯,也都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历史上恶人善终的都有谁?
好的,我来回答!
对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也许有人会选秦桧、严嵩,也许还有人选袁世凯、蒋介石,但我个人觉得,这些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是有一定贡献的。而有一个人,率部下用极其残忍的方法处死我五千多被俘红军,个人私生活混乱不堪,与侄女乱伦,强奸亲外孙女,生下孩子后他亲手杀死。我认为用“大奸大恶”、“禽兽不如”等描述他都不能尽意,他简直就是人渣中的人渣。可就这样一个人,竟然也得以善终了。
他就是马步芳!
由于他所犯下的恶行罄竹难书,我仅介绍他两种劣迹。
一,好色贪淫,泯灭人伦。
解放前,马步芳主青海时,他曾公开说:“生我、我生者外无不奸。”
只要他看上眼的,不管部属的妻女,自己家族的胞妹、侄女、兄嫂、弟媳,甚至自己的亲外孙女,都难逃他的魔爪。
国民党败退后,马步芳长驻埃及,他仍然难改其风流本性,酒店的女侍、舞厅的舞女、随他到开罗谋生的部属的家眷,都被他奸淫。甚至连他的外孙女,也遭其强奸,后生下一个儿子。为了掩人耳目,马步芳亲手将这个婴儿杀死。据后来旅居中东的回族侨民向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控拆,包括汉、回、满、蒙、藏、哈(萨克)、撒(拉)等各族女性在内,被马步芳蹂躏过的,至少5000人。
是的,我没写错,不少于5000人!
有次,马步芳带着一群姨太太去麦加朝觐。阿訇见了大起诧异,认为一个男人不可能有这么多妻妾,必定是他拐了别人的老婆。因此当面骂他道:“你这人带别人的太太来朝觐天房,把天房亵渎了。我要打你的耳光,赶你出去,还要报告政府,驱逐你出境!”
马步芳赶快把太太们就近送人,可别人说养不起,他又贴上一点钱后,他的这帮小妾人家才肯收下。没想到等朝觐结束后,这个无耻的男人竟然又去硬讨回来,被人传为笑料。
马月兰是马步芳的堂弟马步隆的女儿,也就是他的堂侄女,马步芳去开罗时,她和家人一同前往。马步芳这个畜牲,他竟然看上了侄女的美貌,要纳她为妾,于是威胁马步隆夫妇说:“你们不把她给我,我要你全家都活不成!”
就这样,马月兰成了伯父马步芳的玩物。
马步芳来沙特当“大使”后,马月兰被关在吉达海滨的住宅里,不准与任何男人接触,还常遭到马步芳的殴打。不料后来,马步芳又瞄上了马月兰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妹妹,要她写信召她们来马公馆“一同生活”。马月兰无法忍受这种母女姊妹同受蹂躏的耻辱,断然拒绝,于是马步芳更竭力折磨她。
他们之间的矛盾,终于在1961年的春天彻底爆发,并闹出了一个国际笑话。
这天,马月兰当着台湾当局“外交部”的众多官员,站在阳台上用中国话大声斥骂马步芳,随后又用阿拉伯语向围观的沙特行人作公开揭露。当时约有近800人围在现场,造成了交通堵塞。
最后,由沙特阿拉伯外交部出面调停,把马月兰护送出境。接着,从黎巴嫩直至港英当局,马月兰一路控诉,一路为之大开绿灯,竟使马步芳原以为她到了贝鲁特便无法动弹的盘算落空。
如此禽兽,古今鲜见!
二,丧尽天良,杀人禽兽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红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的红军西路军渡过黄河,踏上了西征的道路。
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穷凶极恶的敌人,刚刚经过万里长征,粮弹奇缺的西路军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浴血拼杀。初期,红军进展较为顺利,在干柴洼第一仗,就击溃了马家军的精锐骑五师和马步芳的起家部队一百师。但在攻克古浪后,九军遭到绝对优势的马家军的拼命反击,虽然重创敌军,自己也损失巨大。
随后,马家军对西路军进行了疯狂的攻击。马家军的骑兵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大模样的集结。
对于转战万里、没有后勤补给的红军来说,河西走廊无疑是最不适于作战的地域。地广人稀的、一马平川的地理环境,骑马作战、来去如风的敌人,都使我军最擅长的运动战、夜战、伏击、奇袭等难以施。经过多场血战,在给予马家军多次重创的同时,自身伤亡殆尽,五军军长董振堂、九军政委陈海松、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等先后阵亡,余部退入祁连山。部分部队在李先念、程世才的率领下到达新疆,仅余420余人。
西路军失败后,在马步芳的命令下,马家军诸头目对西路军被俘人员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
据有关资料统计,红军西路军出征时总人数约21800余人;战死者约7000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43人,军、师以上干部20多人;被俘后遭残酷杀害者约5600人;被营救返回延安者约4700人;失散流落在沿途的约4500人。马步芳杀害的西路军被俘战士,仅在张掖,就杀有3200多人。杀人的方法花样百出,有活埋、枪杀、火烧、扒心、取胆、割舌等多种残忍手段,简直丧心病狂!
据后来被营救回延安的西路军战士揭露,马步芳纵容手下残酷虐杀战俘,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如抽肠扒肚,就是把被俘红军的肚皮用刺刀割开,将肠子拉出,拴在马尾上,然后打马奔跑,受害者肠肚拉出,痛苦到死。有些马家军的官兵听说用人血蘸馍吃可以治病、壮胆,就拉出红军被俘战士当场砍死,拿热馍蘸着人血吃。马家军还拿被俘红军战士当活靶打,练习枪法或打赌取乐。对被俘女红军战士,还进行强奸,然后分给部下做妻妾丫环,甚至转卖多处。
1956年修建西宁烈士陵园时,曾从西宁南门外万人坑等处,掘出西路军烈士头骨1800个,其中有女性和未成年者。
刽子手马英(马步芳之表弟),解放后被我军俘获,在审问时他曾有如下口供:
1937年春,他曾两次参与屠杀西路军被俘将士,都在西宁南门外万人坑处。屠杀前数日不给西路军被俘将士吃饭,使其失去反抗能力。屠杀时在深夜,先拿为西路军将士看病为名,将其诱至万人坑处;然后一刀一个,砍入万人坑中。有不死者,补之以枪弹和乱石;再后,以土理之。数日后,坑上浮土仍起动不已。待到夏季,尸臭难闻,又复以土盖之。屠杀时,西路军将士有大骂马步芳匪徒者,有高喊共产党万岁者。
这是一群无畏的革命者,为了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他们将宝贵的生命洒在了河西走廊。
当时的《青海日报》一位编辑曾目睹,剑子手将一名七、八岁小孩,绑在一女红军身上,然后一刀将女红军砍入坑内,小孩大叫一声“妈”也堕入坑中。其惨烈之壮,使人目不忍睹。更有甚者,在抑解西路军被俘将士到青海的途中,马步芳之弟马步瀛竟将三十名红军的“活人胆”取出,做了眼药,真是兄弟一窝禽兽。
马步芳及马家军之凶残,骇人听闻。
虽然到了1949年,彭德怀将军率军歼灭了马家军,报了12年前西路军之仇,但遗憾的是,做为罪魁祸首马步芳却侥幸逃脱了。
就这样一个无恶不作之徒,竟然没有受到人民和天道的惩罚,让他活到了1975年,让疾病夺走了他既肮脏丑恶的生命。
感谢您的阅读,文中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谢谢!
描述长安城墙的句子?
1. 描写古城墙的句子
春节前,我和爸爸妈妈回姥姥家过年的时候路过西安,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西安的古城墙。
我们买的门票背面介绍说,这座城墙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墙高12米,基宽16-18米,顶宽12-14米,城周有观敌台98座,四周均有登城马道,有垛口5984个。城外有护城河,四门跨河外设有吊桥。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封建古城墙。
前面最好先写对古城墙的观感,先写一些整体的印象,如城墙的高大雄伟,有关城墙介绍的数字可以在后面的参观中说出来,也可以通过与妈妈的对话写出来。
我们是从南门上城墙参观的。南门也叫“永宁门”,算是南边的一个主城门。没有见到城墙之前,妈妈给我讲了一些有关城墙的事,(讲了一些什么城墙的事,可以写写)我还以为城墙就是一堵普通的围墙,心想围墙有什么好参观的呢?再说,人又怎么能上到墙上,而且还能打仗呢?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串串的问号。可是等我来到城墙下抬头一看,才知道这城墙好高啊!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而且非常厚,这哪是普通的围墙呀。
我们顺着城门边的楼梯,也就是登城马道上到了城墙的顶上。一上去,我就更惊奇了,城墙的顶上真宽呀,足可以并排开四五辆汽车!上面还长的有树呢?靠着城外的那一面墙很高,大概有两米高,顶部有一个个长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观察敌人用的。如果敌人进攻了,还可以开弓放箭。靠城里的那面墙稍低一些,只起了防护的作用,以免人掉下去。城墙顶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这样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台阶从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墙外的护城河和河上正对着南门的吊桥,还有远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和汽车。
站在城墙上,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古代的人能建造出这么雄伟的城墙,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们一定很聪明,也一定很勤劳。这次我参观西安古城墙收获真大呀!
2. 形容城墙的句子有哪些
1 赣州古城墙,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反映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2. 现保存较完整的古城墙建于北宋嘉佑年间,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墙,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北宋砖墙之一。城墙平均高7米,从东门至西门长3.6公里,垛墙、炮城、马面、城门都保存完好。
3. 中国有四大古城墙:西安古城墙,洪武三年始建。平遥古城墙,洪武三年;荆州古城墙,顺治三年;兴城古城墙,乾隆四十六年。它们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4. 从赣州古城墙西津门出发登上古城墙,沿古城墙,你可以看到郁孤台、蒋经国旧居、八镜台、八镜公园、龟角尾(章水与贡水交汇处)、古浮桥、寿量寺、文庙、皂儿巷、董府(可在此处用餐)。
5. 城墙上的武器展览更是让我打开眼见,有抛石器、攻城塔等,成列在巍峨的城墙上,其中有我最喜欢的火铜,它不但威力大、不浪费火药,还方便携带,我国古代的军队装备说明了,当时国家是多么的强大。
6. 古城墙是原来战争时期防止敌人进攻的建筑,距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了。古城墙外面是护城河,里面是城墙围着的原来的古襄阳城。
7. 荆州古城墙于三国时始建土城,历史上屡建屡毁,现有砖墙为清顺治年间依明墙基础重建,周长10.5公里,高9.8米,厚约10米。
8. 荆州古城墙不仅历史悠久,景色也很美。春天,我到古城墙上去玩,看见墙缝里长满了嫩绿的野草和爬山虎,像碧玉妆扮了似的。
9. 荆州古城墙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是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府城墙。它古色古香,虽然时过境迁,但雄风犹在!
10. 走进城墙,用手轻轻触摸着一块块古老的青砖,真不敢相信它有五百多岁了。听说这些青砖用糯米浆制成,显得坚硬无比。没想到在坚硬的砖缝里还会长出一些小芽,这是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
11. 西安的古城墙是西安最有名的建筑,它环绕着西安的市中心。我们每次开车出去玩,都会从城墙下面钻过,可是我从来都没有上去看过。今年去西安,我终于有机会和西安的姐姐一起去看了。
12. 西安古城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盼望着早日再去西安,再一次触摸那沾满历史痕迹的古城墙。
13. 夜晚,上灯了。整个古城墙就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各种各样的霓虹灯倒映在护城河里,流光溢彩。简直分不清是城中有水,还是水中有城。
14. 荆州古城墙于三国时始建土城,历史上屡建屡毁,现有砖墙为清顺治年间依明墙基础重建,周长10.5公里,高9.8米,厚约10米。墙内依土围,外临护城河。
15. 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16. 西安古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
3. 描写城墙的句子或成语
一、描写城墙的成语:宫墙重仞、铜墙铁壁。
二、描写城墙的句子:
1. 时间摧残出它的沧桑:但他仍雄立一方,如同一位怒目金刚。他经历过多少凄凉有风花雪月的繁华也有人走茶凉的悲伤。青苔是时间逝去的痕迹,古墙阻拦着敌人让城市固若金汤。
2. 四时的古城墙景色常新,极能勾引人们的想往和挂念,对西安人,对异乡人,对中国人,对外国人,没有差别心,同样给予微笑。
3. 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城墙之一。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
4. 城墙原为平砖砌筑,解放后为了防洪,曾将局部墙垣改用石块垒筑,近年,又陆续用石条进行了加固。
5. 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证,寿州人非常珍爱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城墙为宋代重筑,尔后迭有修葺。城墙周长7174米,高为9.7米,底宽18―20米,顶宽6―10米。
6. 在古城南门东墙上嵌着一块石刻,上刻一个做行刺状的武士,这就是“寿州内八景”之一的“门里人”。
7. 伫立在宽阔的城垣上,极目远望。在广阔的天宇下,这古老的砖墙随着群山万壑绵延伸展,跌宕起伏。
8. 千百年屹立于此的长城呵,它是生命的记录,历史的见证。我猜想这地球上最长最坚固最浑厚的灰墙里,一定包蕴着什么。它?莫不就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伟大灵魂?
9. 这城墙修得这样高。修建城墙的国主认为,高耸的城墙给人以坚不可摧的印象,高大即是力量。但如此具象的力量,敌不过一句话,敌不过这一代的卫国国主说:“我们投降罢。”
10. 一面城墙,几块砖。要是没有那些历史、那些传说,它的价值就是我们看到的那样,无需深究。
11. 走过寂寞青春的城,轻抚斑驳的古城墙,试问流年里多少镜花水月,不觉间,悄然落伤心的雨。
12. 中国的礼法书籍规定城墙必须是方形的,坐落必须有致:城墙要开12座门以与12个月份相合,必须要有内城以供皇室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