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氏征,历年护士资格考试最容易出题的知识点有哪些

2023-05-30 05:00:06 96阅读

墨菲氏征,历年护士资格考试最容易出题的知识点有哪些?

2020年护士资格考试已经确定推迟了,但是复习不能停,小编大家准备了知识点,助您顺利通过护考!

一、输液滴速

墨菲氏征,历年护士资格考试最容易出题的知识点有哪些

1. 膀胱冲洗时,滴速为60-80d/分。

2. 急性心里衰竭,肺癌病人术后滴速为20-30d/分

3. 子宫收缩乏力,宫缩素的滴速为40d/分

4. 化脓性骨髓炎开创引流时,滴速为50-60d/分

二、链球菌感染的疾病

1. 风湿性心瓣膜病: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A组贝塔溶血性链球菌

3. 猩红热、风湿热: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4. 急性蜂窝织炎:溶血性链球菌

5.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化脓性链球菌

6.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

三、肿瘤之最

1.子宫肌瘤: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2.宫颈癌: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3卵巢癌:妇科中死亡率最高的肿瘤

4.膀胱癌: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

四、恶性肿瘤的确诊方法

1.支气管肺癌:纤维支气管镜

2.胃癌:胃镜

3.大肠癌:乙状结肠镜或直肠镜

4.食管癌:食管镜

5.膀胱癌:膀胱镜

五、瞳孔变化

瞳孔变化是颅脑疾病、药物中毒、昏迷等疾病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自然光下瞳孔直径约为2.5-4mm。

1. 直径大于6mm称为瞳孔散大,双侧散大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颠茄类药物中毒等。

2. 直径小于2mm称为瞳孔缩小,双侧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

3. 双侧不等大常见于脑疝。

4. 对光反射消失常见于神魂迷惑危重患者。

六、不同浓度乙醇的作用

1. 20%~30%乙醇:急性肺水肿湿化给氧,从而降低肺泡内泡沫表面张力。

2. 30%乙醇:湿润、松解头发缠结

3. 50%乙醇:擦浴降温、皮肤按摩

4. 70%乙醇:供皮区的消毒

5. 75%:皮内注射和新生儿头皮静脉、脐部消毒

6. 95%:用于燃烧消毒法和静脉炎湿敷,痰液中查找癌细胞。

七、不同情况下的适宜温度

1. 病室:18-22℃

2. 足月儿室内温度:22-24℃

3. 早产儿室内温度:24-26℃

4. 新生儿沐浴:38-40℃

5. 新生儿腹触:26-28℃(足月儿)早产儿(28-30℃)

6. 蓝光疗法:32-35℃

7. 洗胃:25-38℃

8. 温水拭浴:32-34℃

9. 鼻饲,膀胱冲洗,要素饮食:38-40℃

10. 床上洗头,沐浴,温水坐浴:40-45℃

11. 温水擦浴:50-52℃

12. 湿热敷:50-60℃

13. 热水袋:60-70℃(婴儿,老年人,麻醉未醒,末梢循环不良和昏迷患者温度<50℃)

八、碳酸氢钠的作用

1.1%~2%的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去污防锈。

2.1%~4%的碳酸氢钠可用于口腔真菌感染。

3.2%~4%的碳酸氢钠可用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阴道灌洗。

4.2%的碳酸氢钠可用于额口疮患儿口腔的清晰。

5.美曲膦酯(敌百虫)农药中毒者禁忌使用1%~4%的碳酸氢钠洗胃。

6.急性溶血时,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九、先后次序

1.搬运时,按上半身、臀部、下肢的顺序向平车移动;自平车移回床时,先移动下肢,再移动上半身。

2.半卧位摇床时,先要床头支架呈30°~50°角,再摇膝下支架;放平时,先放平膝下支架,再放床头支架。

3.温水擦浴时,协助病人脱下衣服(先脱近侧,后脱远侧;如有外伤则先脱健肢,后脱患肢);擦浴完毕协助病人穿上清洁衣服(先穿远侧,再穿近侧;先穿患肢,再穿健肢)。

4.雾化治疗时,先开电源开关,再开雾量调节开关。治疗完毕,先关雾划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5.使用氧时,应先调节氧流量,再插管应用;停用氧时,应先拔管,再关氧气开关。

6.冬眠疗法时,先按医嘱静脉滴注冬眠药物,待病人进入冬眠状态,方可开始物理降温。停止治疗时先停物理降温,在逐渐停用冬眠药物。

十、护理常见首优问题

首优问题指会威胁病人生命,需医护人员立即行动解决的问题。首优问题和生命息息相关,是历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的常考点之一。

1. 清理呼吸道无效(或窒息):支气管扩张(病人出现咯血时)、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癫痫发作、破伤风

2. 气体交换受损:心力衰竭、COPD、哮喘等。

3. 低效型呼吸形态:急性感染性喉炎、气胸等。

4. 体温过高:肺炎链球菌肺炎、阑尾炎术后等。

5. 组织灌注量改变:肾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

6. 体液不足:常见疾病有小儿腹泻、烧伤、上消化道大出血、异位妊娠、产后大出血等。

7. 急性意识障碍:有机磷中毒等。

8. 体液过多:肝硬化、子痫、肾小球肾炎、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等。

9. 疼痛:心肌梗死、消化性溃疡穿孔等。

10自我形象紊乱:乳癌术后、造口术后等。

十一、医学英文及缩写

1. 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PES公式) :P(problem)即护理问题,E(etiolgy)即相关因素,S(sign and symptons)即症状和体征。

2. 护理记录单(PIO格式):P(problem)即护理问题,I(intervention)即护理措施,O(outcome)即效果。

3. 心肺复苏的ABC:A(airway)即开放气道,B(breath)即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即胸外心脏按压。

4. 护理管理中的PDCA循环:P(plan)即计划,D(do)即实施,C(check)即检查,A(action)即处理。

5.Hamman征:左侧少量气胸致纵膈气肿时,与左心缘处闻及与心跳一致的气泡破裂音。

6. Ewart征:见于渗出性心包炎,于左肩胛骨闻及浊音,左肺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7.Beck征:见于渗出性心包炎,静脉压升高、动脉压降低、心音遥远。

8.Kussmaul征:见于缩窄性心包炎,吸气时颈静脉怒张。

9.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见于胃泌素瘤,胰岛G细胞分泌大量胃泌素,表现为难治性多发溃疡

10.Plummer-Vinson综合征:见于缺铁性贫血,表现为吞咽困难。

11.Meador综合征:小结节肾上腺皮质增生,为直径<5cm的色素性结节。

12.Garney综合征:Meador综合征伴随皮肤、乳腺、心房粘液瘤及睾丸肿瘤。

13. 阑尾炎检查:Psoas征(腰大肌试验),Obtuutator征(闭孔内肌试验),Rovsing征(结肠充气试验),每项试验部有不同作用,需区别。

14.周围血管神经损伤检查:Allen试验检查(检查尺动脉或桡动脉是否通畅),Tinel征(检查周围神经生长情况)。

15.慢性软组织损伤检查:Finkelstein试验(检查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Mills征(检查肱骨外上踝炎即网球肘),Phalen征(检查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受压)。

16.神经根型颈椎病:Eaton试验(+),Spurling试验(+)

17.髋关节结核:Thomas征(+),“4”字试验(+),膝关节疼痛。

18.半月板损伤:McMurracy-Fouche试验(半月板旋转试验),Apley试验(+)。

19.Murphy征: 为诊断胆囊疾病重要体格检查实验,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均可出现墨菲氏阳性。

十二、妇产科的一些数据

1、骨盆经线的正常值

① 髂棘间径:23

② 髂嵴间径:25

③ 骶耻外径:18

④ 坐骨结节间径:8

均为最低值,若低于该值,则属间径异常,用于骨盆和中骨盆的判断

2、产后子宫恢复

产后1日底平脐,10日降至骨盆里,内膜修复须4周,胎盘附处6周闭

3、① 流产:妊娠不足28周,体重不足1千克

② 早产:妊娠27周到37周

③ 足月产:妊娠37周到42周

④ 过期产:超过42周

4、流产鉴别

从宫口是否扩张,有无组织胚胎物流出来分析

① 先兆流产:宫口未开,妊娠产物未排出

② 不全流产:宫口已扩张,妊娠产物部分流出不断有血液自宫口流出

③ 完全流产:宫口关闭,妊娠产物完全排出

④ 难免流产:宫口已扩张,妊娠产物未流出

5、放液量

① 尿潴留、胸腔积液积气:每次放出不超过1000ml

② 羊水:每次放出不超过1500ml

③ 腹水:每次放出在4000-6000ml

6、羊水

>2000ml:羊水过多<300ml:羊水过少

7、小儿、孕妇、成人缺铁性贫血:首选口服硫酸亚铁,餐后服

8、① 产后出血:指产后24h内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

② 晚期产后出血:指产后24h后,也有产后6周发病的,主要是胎盘、胎膜残留

9、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不同肛温,患儿箱温设定值和复温时间

① 肛温>30℃,复温6-12h

② 肛温<30℃,箱温比肛温高1-2℃,复温12-24h

10、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

① 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活动

② 尿内红细胞减少,血沉正常可上学,但要避免体育活动

③ Addis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生活

右上腹疼痛是什么原因?

在我看诊过的患者中,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肝炎,或者是肝硬化和肝癌,都经常会有右上腹痛的情况。他们的右上腹痛,有时并不单单是肝脏的原因,还可能是胆,或者十二指肠、食道、肠道,甚至是由肺、胸膜、神经、血管等和肝胆没有关系的疾病引起。

而经常有患者,一些肝病患者,问我说有腹痛,担心肝病有什么变化,关心需要怎样治疗之类的。今天,在此就聊聊这个话题。由于腹痛的范围很广,本文主要谈右上腹痛。

腹痛和肝胆疾病

肝胆等内脏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皮肤疼痛的性质不一样,前者定位不精确,对针刺和温度高引起的烧灼感觉不灵敏,不像皮肤,针刺或者火烧一下,马上就能感觉到剧痛。

肝胆的感觉神经,对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更加敏感,这就是为什么肝穿不怎么痛,而肝炎或者肠炎却可能很不舒服的原因。

肝脏或者胆道系统的疾病,引发的疼痛通常位于右上腹,比如肝癌、一些大的血管瘤和肝囊肿、胆结石、胆囊炎等。有时候这些疾病导致的疼痛,会放射到后背、右肩膀以及上腹部的正中等部位。

“肝痛”

正常的肝脏,外面覆盖的一层膜比较致密,弹性不是很大的。肝包膜的表面有敏感的神经,但肝内并没有敏感的痛觉神经,因此普通的肝炎发作,一般来说不伴有疼痛,只有在肝脏肿大的时候,导致肝包膜被拉伸时才有疼痛的感觉。

有脂肪肝的时候就是这种情况。由于脂肪肝的人肝细胞内有多量的脂肪滴蓄积,肝细胞肥大,导致整个肝脏显得更加“丰满”,肿大的肝脏对肝包膜形成了一种牵拉。这种牵拉在运动的时候更加明显,而在休息的时候可缓解,但依然可能挥之不去。

急性肝炎、肝癌的时候,肝脏的体积也会增大,可以出现右上腹的不适或者疼痛,而其他导致右上腹疼痛的疾病,大多数和胆道系统有关。

右上腹痛如何检查?

右上腹痛发生的时候。可以做一些检查来鉴别。比如,血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或者降钙素原之类的检查,用来看炎症的指标有没有升高,帮助判断感染情况的。

基础生化检查

可以了解到血清电解质、血糖水平、尿素氮和肌酐等肾功能指标,还可以知道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和胆红素水平,了解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水平帮助判断是不是胰腺的问题。

B超检查

腹部超声属于影像学检查,能够比较直观的判断肝脏的大小,以及胆道有没有阻塞,有没有结石,有没有囊肿和血管瘤等等问题。

比B超更清楚的是CT检查,对于无法判断疾病性质和范围的人,可以快速的做一个CT平扫检查,初步判断整个腹腔里面有没有严重的病变。

但这些检查毕竟不是直接用肉眼观察脏器的情况,仍然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诊,特别是在某些疾病的早期,更是如此。在疾病还不足以导致结构的改变的时候,更容易误诊的。

当以上所有的检查提示肝胆系统有感染的时候,尤其是发现有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和阑尾炎时,需尽快转诊到普外科评估手术的需要,以免耽误病情。

胆囊、胆道的原因

胆石症引起的胆绞痛是典型的症状,包括右上腹、正中上腹,甚至胸骨后区域的强烈钝痛,可放射到后背,尤其是右肩胛部位,患者同时可有恶心、呕吐和出汗的表现。

这种疼痛持续时间久,一般持续30分钟到一个小时才能逐渐稳定下来。给患者检查身体的时候,通常并不能发现严重的体征,结石的诊断通常做B超就能确定。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包括超过4~6小时的、稳定而剧烈的右上腹痛和上腹正中痛,伴有发热,按压腹部的时候腹部的肌肉有抵抗动作,墨菲氏征阳性和白细胞增多。

墨菲氏征阳性,这是很容易做的一个检查操作。患者平躺在床上,腹部肌肉放松,缓慢的呼吸。检查者用大拇指固定在腹直肌与右肋弓的交界处,几个正常的呼吸之后,在患者呼气时,拇指逐渐往下按。当拇指触碰到发炎的胆囊的时候,患者会因为疼痛而停止呼吸。

这就是墨菲氏征阳性,你学会了吗?点赞加关注,可以了解更多肝病和感染病知识哦!

急性胆管炎

急性胆管炎是不太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具体的原因,很多人也听过一些,是胆管梗阻引起扩张和继发细菌感染的时候,出现的一种疾病。

急性胆管炎的主要特征,是发热、腹痛和黄疸。这三种表现合在一起,又称为Charcot三联征。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同时有这三种表现,同时有这三种表现的,大约占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三左右的病例。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这个疾病人们听得比较少,就是指在没有胆结石和炎症的情况下,Oddi括约肌的功能障碍。这也是右上腹疼痛的重要原因。疼痛常位于右上腹和上腹正中。

Oddi括约肌是指环绕胆总管末端和胰管末端汇合处,穿入十二指肠壁处的肌肉结构,这个括约肌的功能障碍有机械性和功能性异常之分,可导致胆道或胰管的梗阻。

肝病相关的右上腹痛第1种是肝炎

肝炎患者除了右上腹痛之外,一般还伴有乏力、疲劳、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和食欲减退等表现。

肝炎是一系列肝脏疾病的统称,既可以是甲肝,也可以是乙肝和丙肝,还可以是酒精肝和药物性肝损害。有一些肝炎病人还会出现黄疸,导致尿色深如浓茶色,或者大便的颜色变浅。

肝周围的炎症

这个疾病的叫法不太常见,但在临床上还是偶尔能看见的,是指围绕肝周围出现炎症和渗出的一类疾病。年轻的女性多见,特别是同时伴有盆腔炎症性疾病的女性,会因为肝脏周围的炎症,而出现右上腹痛。大约百分之十的急性盆腔炎症性疾病,可以伴有肝周围的炎症。

这个疾病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右上腹痛伴有明显的胸膜炎性疼痛,类似于胸膜炎性疼痛的表现,有时候可放射到右肩部,深呼吸或咳嗽的时候,对疼痛有一定的影响,往往会被认为是胸膜炎。

肝脓肿

肝脓肿分为细菌性的肝脓肿和阿米巴性的肝脓肿,一些真菌也有可能会导致肝脓肿。患者通常会表现为发热、腹痛,糖尿病和有基础肝病疾病,或胰腺疾病,或者肝移植的人比较容易发生肝脓肿。

巴德-吉利亚综合征

这种疾病,是由于肝静脉的流出道梗阻引起的。这种梗阻,并不是由心脏疾病、心包疾病,或者肝窦阻塞综合症和肝小静脉闭塞病引起的。

本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部外观膨隆。由于有腹水,常引起腹部膨胀、下肢水肿、黄疸、胃肠道出血、肝性脑病或者肝昏迷。

门静脉血栓

门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门静脉阻塞的程度和发生的快慢,或者说是急性还是慢性。本病主要见于肝硬化的患者,和肝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门静脉血栓的患者可以毫无症状,也可能会出现右上腹痛、消化不良,或者突然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小结

右上腹痛的病因,其实远远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些。龙医生只是从肝病专业的角度来探讨一些常见的引起右上腹痛的原因。

在所有的原因当中,有一部分人的原因可能很难弄清楚。有时候,医生会考虑和心理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在患者转移注意力之后,疼痛会明显缓解。还有一些人,在服用一些抗焦虑药,或者夜间睡眠前服用安眠药之后,疼痛会突然消失一段时间。

但是,肝病患者的右上腹痛,或者右上腹不适,又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否则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为此烦恼了。

总体上来说,个人认为肝病患者右上腹痛的原因,主要有肝脏肿大、和胆汁淤积相关的胆管炎症、肿瘤性疾病、结节、心理因素的影响,等等。

我是一位热爱科普的临床医生,看病、咨询,答疑、解惑,科普医学知识,在匆忙的临床工作中,体会温暖文字的力量!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想了解更多的医学知识,敬请关注龙医生!

胆囊炎怎么治疗?

胆囊炎是腹部非常常见的一种腹部疾病,顾名思义,就是胆囊这一器官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炎症,胆囊炎一旦发作,患者往往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上腹部疼痛,而且如果治疗不及时,是可能引起胆囊穿孔、坏疽等各种并发症的,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对于胆囊炎,及时进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今天刘医生就和大家讲一讲胆囊炎的相关知识。

首先给大家讲一讲胆囊炎都有哪些症状?

这里主要讲的是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的症状,因为一般情况下出现了症状的胆囊炎,往往都是急性胆囊炎。

对于急性胆囊炎来说,最为常见的症状,可以说是每一个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就是上腹部疼痛。一般位于右上腹或者中上腹,因为我们的胆囊就是位于上腹部靠右侧的位置,肝脏的下方;而疼痛的性质,一般是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这种疼痛感往往表现为绞痛性的,而且常常是在进食饱餐之后出现,特别是有的人吃了过于油腻的食物、脂肪含量太高的食物,晚上睡到半夜出现突然的腹痛,这个时候就要高度警惕是胆囊炎发作了;很多人对于胆囊炎腹痛的特点不是很好理解,刘医生通俗地给大家讲,胆囊炎的疼痛就有点像刀割样的疼痛,而且还会随着体位变化或者呼吸变化出现疼痛加剧的现象。当然,如果患者用手去压迫腹部,还会感觉到比较明显的压痛以及反跳痛。

除了腹痛,恶心、呕吐也是胆囊炎常见的症状,大概70%的患者会出现反射性的恶心、呕吐,一般情况下呕吐物不是特别多,但是常常可能含有胆汁;如果胆囊炎还合并有胆道结石,那么可能呕吐更加频繁和严重。

另外,发热和寒战也是胆囊炎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一般来说,胆囊炎的发热程度和炎症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只要是炎症性疾病,无论是哪个部位的,都有可能出现发热,所以胆囊炎也不例外,发热的初期常常是化学系刺激或者细菌性感染引起的低热,而随着病情逐步进展,炎症逐渐加重,那么体温可能出现逐渐升高,特别是有的患者如果出现了化脓性或者坏疽性的炎症,那么是有可能出现高热反应的。

接下来再给大家讲一讲诱发胆囊炎的病因都有哪些?

引起胆囊炎的病因是非常多的,刘医生在这里给大家例举几种最为常见的病因。

首先就是胆道结石。很多胆囊炎患者都合并有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等;因为如果你胆囊内或者胆管内部存在结石,那么这些结石是很容易引起梗阻或者卡顿的,一旦出现梗阻或者卡顿,那么就容易导致胆汁淤积,进而刺激胆囊壁,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会建议有多发胆囊结石的患者及时手术治疗的原因,因为如果你结石很多,是很容易诱发炎症的,经常诱发炎症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甚至还可能引起一些严重并发症。

其次就是不良的生活或者饮食习惯。很多不良的生活或者饮食习惯都是会增加胆囊炎的发病几率的。比如有的人长期不吃早餐,这会影响胃酸的分泌,也会影响胆汁的排出,进而诱发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生;还有的人经常吃过于油腻的食物,这也容易导致胆囊炎的发生;此外像经常不运动、经常熬夜等影响抵抗力和免疫力的行为,也是会增加胆囊炎的发病率的。

再次就是一些化学性的因素、感染性的因素。比如寄生虫感染、细菌感染等,都是会让炎症通过血液、淋巴管、肠道、胆道等波及胆囊,进而诱发胆囊炎。

那么胆囊炎究竟应该怎么治疗呢?

对于胆囊炎,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

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在输液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尽量让患者禁食,进行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电解质,对于有酸碱失衡的人群,还需要纠正酸碱失衡,对于疼痛难忍的患者,还要积极解痉止痛。

而手术治疗主要就是胆囊切除术。一般来说,对于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是有效的根治疗法。因为你如果采用保守的输液治疗,是很可能出现反复复发的情况,所以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那么就要进行手术切除。一般来说,刘医生建议如果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定要积极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1、急性胆囊炎反反复复发作人群;

2、胆囊炎诱发了坏疽或者穿孔,进而引起了弥漫性的腹膜炎;

3、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病情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胆囊切除一般都是在腹腔镜下进行,是一种微创的小手术。术后患者的伤口很小、恢复也很快,所以一般来说如果是急性胆囊炎发作,如果没有明确的手术禁忌,那么建议是可以手术切除进行根治治疗的。

总结

胆囊炎虽然是常见病,同时一般治疗效果也不错,但是大家还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怀疑是胆囊炎,还是要积极到医院明确诊断,同时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而对于治疗方法如何选择,建议找专科医生进行详细评估,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墨菲氏点名词解释?

墨菲氏点应该是莫菲氏点:指的是人体右上腹肋缘与锁骨中点垂直线的相交点,是检查胆囊是否肿大的反应点。

胆囊炎能自愈吗?

有些到过医院去就诊的朋友肯定会发现医生在病历本上写到的体格检查情况,医生的书写方法不一,整齐也好,潦草越好,但是有一点你仔细看,就会看到,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会写到M氏症。

这个M氏症是什么呢?

它是Murphy's征的简写,也称墨菲氏征,临床上常用这个体征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胆囊炎,急性胆囊炎疼痛明显,慢性胆囊炎疼痛轻一些,也可能完全不疼。

简单了解胆囊炎

胆囊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在肝脏的下缘,是一个囊状结构,可以储存和浓缩胆汁,当进食时,就会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当急性胆囊炎发作的时候,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发烧、恶心、黄疸等症状。胆囊炎的疼痛部位一般是右上腹,右侧肋骨下缘,有时疼痛会向右侧肩背部放射。

检查方法是患者平卧床上,医生站在患者右侧,将左手拇指放在胆囊部位,其余四肢放在右胸前下方,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动作,吸气时肝脏下移,发炎的胆囊与拇指接触,患者如果感觉疼痛就会突然屏气,就可以说明墨菲氏征阳性,这是诊断胆囊炎时必须进行的一个查体动作。

胆囊炎出现的原因

胆囊结石是最容易导致急性胆囊炎的一个原因,通常是由于胆结石突然出现梗阻或者嵌顿到胆囊管上出现的剧烈疼痛,在以前寄生虫病流行的时候,寄生虫及其代谢物也可能出现梗阻的症状,胆囊管扭转、肿瘤、细菌感染也是胆囊炎比较常见的原因之一。

近年由于肥胖人群的增加,血脂升高,也是胆结石多发的一个因素。

我的一个朋友的亲戚,280多斤的体重,每年都要犯几次胆囊炎,每次发病都是在餐后,当找我的电话响起来的时候,我看看时间就可以判断他找我是不是因为胆囊炎又犯了。

每次发病他都会问我,我这胆囊炎能治好吗?

其实他已经是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了,每次发作的时候长短不一,轻重不等,有时忍忍就好了,忍不了的就要到医院输几天液,挨几天饿,疼的时候下决心减肥好做手术,把石头取出来,不疼的时候又随便吃喝,眼看着体重逐渐升高。

他这种情况,胆囊炎肯定是不能自愈的。

胆囊炎的症状和治疗情况

胆囊炎分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病变时会疼痛特别剧烈,出现发烧、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这些起病比较急,进展比较快,属于急腹症范畴,那种疼痛为刀绞样痛,一般是很难耐受的,需要尽快到医院来处理。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相对比较轻微,有时会出现疼痛的情况,但有些人会单纯表现为腹胀,进食后不舒服,食欲不好、恶心等症状。在查体中心,有时会看到有些查体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也会发现一些慢性胆囊炎的表现,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症状。

可以自愈的胆囊炎存在吗?

这些人群可能就是自己认为我胆囊炎已经自愈的情况。这时只是症状轻微,但是胆囊的形态基本已经发现了异常,可以表现为多发的胆结石,胆囊壁增厚等炎性表现。

这些症状轻微的慢性胆囊炎,在患者看来,可能认为没有症状就是治愈,但是对于医生来说,还是会劝你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因为存在慢性胆囊炎的患者,如果暴饮暴食,油腻的食物进食过多等因素就会诱发急性胆囊炎的发作,成为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这种症状和急性胆囊炎的发病危及情况是一样的,非常危险,甚至出现急性胆囊穿孔,诱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等而危及生命。

慢性胆囊炎如何才能自愈

对于慢性胆囊炎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预防非常重要。不要认为我存在慢性胆囊炎,但是我没有任何症状,就不需要特殊注意,那么你可能就会离急性发作不远了。

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减肥、低脂饮食、不要抽烟、饮酒,坚持锻炼,减重,这些因素都非常重要。

胆结石形成原因

因为胆囊结石是胆囊炎的主要的发病因素,而胆囊结石的成分根据成分分析认为胆固醇结晶更为多见。

缺乏运动:有些人运动和体力劳动少,胆囊肌肉的收缩能力也会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形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就容易形成胆结石。

不吃早餐: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出现胆囊炎。坚持吃早餐,胆汁流出,就可以降低一夜储存胆汁的粘稠度,降低患胆结石的风险。

高脂、高糖饮食:肥胖者爱吃高脂、高糖的饮品或者零食,这些都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

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胆结石,避免胆囊炎的出现

胆结石治疗办法

结石数量不多,患者无疼痛和胆囊炎情况,可以在以上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定期进行胆囊的观察,如果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则要积极治疗,如口服消炎利胆片,熊去氧胆酸等进行治疗。

如果经检查存在胆结石数量比较多,胆囊壁增厚比较明显的情况,医生一般都会建议还是要进行积极的治疗来防止急性胆囊炎的出现。

治疗方法一般采取外科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现代医学的发展使我们也能够保留胆囊,如果胆囊功能正常。

在肝胆外科的早期,没有进行保胆取石的技术、设备,因此基本上采取的都是直接切除胆囊的治疗。但是存在即合理,任何脏器存在总是有它的道理的,胆囊切除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提高肝总管解释的发病率,会造成十二指肠也和胃液的反流,对胃粘膜、消化腺会造成损害。

现在采取的微创保胆手术,体表创伤比较小,内镜下直视进行,能够提高胆囊结石的成功率,基本不伤害人体的组织,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胆囊内结石的残留,减低结石的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

胆囊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不能自愈,需要尽快处理,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很多急性发作是在慢性胆囊炎的基础上出现的。慢性胆囊炎有自愈或者长期保持的可能。胆结石是现在比较常见的导致胆囊炎的原因,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胆结石的发生。因此预防结石的发生非常重要。如果反复发生急性胆囊炎,可以采取微创保胆手术进行治疗。

我是孙医生,关注孙医生讲糖,持续了解更多优质健康知识,有帮助请点赞,有疑问请留言,必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