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式是什么意思,64和96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96式是什么意思,64和96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64可以分解成2*2*2*2*2*2*1
96可以分解成2*2*2*2*2*3*1
从以上的分解式可以看出,
64和96有共同的约数2,2,2,2,2,1
那么,64和96的最大公因数是
2*2*2*2*2*1=3264和96的最小公倍数是
2*2*2*2*2*2*3=192因此
192就是64和96的最小公倍数,
32就是64和96的最大公因数
脱式计算是什么计算方法?
脱式计算,即递等式计算,把计算过程完整写出来的运算,也就是脱离竖式的计算。在计算混合运算时,通常是一步计算一个算式(逐步计算,等号不能写在原式上),要写出每一步的过程。一般来说,等号要往前,不与第一行对齐。也就是离开原式计算。
举例:
①25+65+98
=90+98
=188
②100-100÷25
=100-4
=96
③ 250÷50+12×4
=5+48
=53
96式主战坦克炮塔后部的筒子有什么作用?
那个圆筒其实就是96式主战坦克的进气管。
军队装备上的每一件配置都不会是无用的,只不过有时我们只对其整体外观和性能更多的关注,却忽视了许多看似不起眼的配置,就像这个96式主战坦克炮塔后的圆筒一样。
炮塔后部的圆柱体是坦克潜渡时给坦克内部乘员和发动机提供空气的的进气口。只不过设计更加的合理,在不用的时候就收缩固定在炮塔后面,潜渡时,就把这个圆筒伸长固定在车长炮塔门上,可以说既保证了坦克的整体性能、外观,同时也兼顾了野战条件下其渡水性能,可谓设计考虑详细。
96式主战坦克是人民军队现役的准第三代主战坦克,在其定型前称之为88C型主战坦克。
该坦克装备一门125毫米滑膛炮,自带弹药41发,采用自动装填系统,该系统有自主检测故障以及自动选择弹种的功能,能在极短时间之内完成输弹、装弹、发射等一系列动作,作战强悍。主要弹药为改进型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如果发射贫铀穿甲弹其威力更加强大,整体火力由于很多国外主战坦克。
96式主战坦克装备一挺并列机枪,口径7.62毫米,弹药2250发,该机枪能随炮塔一并旋转,并与主炮共用一套瞄准设射击系统;一挺12.7毫米高平两用机枪,弹药500发,可对低空或者地面火力进行压制。
该坦克战斗全重39吨,车长9.3米,宽3.3米,高2.3米,乘员3人。可以抗衡像“豹2”以及俄制T72、T80等诸多现役主战坦克。但较之更为先进的MIA2以及豹2A5 等还有一些差距,当然96式主战坦克也并不是目前我军的最为先进的主战坦克。
请批评指正!
96除以几等于12?
8
96÷8=12
12×8=96
举一反三:
96÷1=96
96÷96=1
96÷2=48
96÷48=2
96÷3=32
96÷32=3
96÷4=24
96÷24=4
96÷6=16
96÷16=6
96÷8=12
96÷12=8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竖式,指的是每一个过渡数都是由上一个过渡数变化而后,上一个过渡数的个位数乘以2,如果需要进位,则往前面进1,然后个位升十位,以此类推,而个位上补上新的运算数字。
竖式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列一道竖着的式
新型15式坦克和老59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59坦克不论怎样改进也不能和15式轻型主战坦克进行比较,因为它们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们之间的年龄相差55岁,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这个差距是无法追赶的。
59式坦克的原型是苏制T54A中型坦克,它是二战之后世界上第一型新研制的现代坦克,由于结实耐用,对于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来说制造相对简单,所以T54A和它的改进型T55生产量非常的巨大,基本型号还各种改进型、底盘变形车…一共生产了8~10万辆之巨,是世界上制造最多的坦克。
洛阳拖拉机厂是除包头617厂之外制造的59式坦克的另外一个厂家,而我国制造59坦克及其改进型也近10000辆之巨!59式生产量巨大与我国幅员辽阔有关,也与当时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有关,在与世界坦克设计和制造强国相比,我们当时技术水平有限,只好用数量弥补技术劣势。
那么,59式坦克为何不适宜现代化战争了?因为对它来说坦克三大技术指标:动力、火力、防护已经全面落后了,与现代战争的要求越来越远。
首先就是59式坦克的发动机,B54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88千瓦,而T54A升级后B54–6型也才433千瓦,这两型发动机均没有涡轮增压系统,不但功率低,还不适宜高原作战,因为苏联没有高原作战的需求,所以59坦克驶上4000米高原之后发动机功率就下降40%左右!严重的增加油耗和降低坦克的机动能力。
与59式落后发动机相比15式坦克的发动机完全是21世纪标准的动力包,它是把发动机和变速箱组合在一起,而不是单独布置,在维护保养或者战损时可以整体吊装,并且拆解维修也很方便,它最大功率735千瓦(1000马力)超过B54–6型发动机60%还多!这使得15式坦克最大公路巡航速度到达了60公里/小时,并且有涡轮增压系统可以在海拔5000米以上高原条件下作战。
59坦克的加速系统,要使用两根操纵杆,这对于驾驶员来说臂力要惊人!
比59坦克驾驶系统更先进的是15式使用液体助力驾驶系统,也就是通俗易懂的“方向盘”驾驶,坦克是很重的家伙,让它较轻松的转向、变速、前进后退…没有先进的液压系统是很难办到的,由于液压助力系统可以节省驾驶员相当大的体力,但59式坦克研制时间太早,并且苏联在液压传动和液压助力方面的研究很滞后,所以苏俄坦克直到T90和T14采用上液压助力系统。
T54A的车体正面装甲,30°角100毫米厚,理论上相当于200毫米40Cr钢板的厚度。
59坦克的最早型号采用铸造式炮塔,最大厚度150毫米、车体正面相当于200毫米,这样的厚度抗击不了西方最普遍的105毫米线膛炮在1500米处的打击,虽然它最新改进型增加了外挂式,但也只是相当于300毫米的厚度。
相比较59式炮塔的铸造装甲,15式采用全焊接装甲,并且使用了多层复合装甲,抗弹能力明显好于59式的单一钢制材料,另外15式还安装了模块式反应装甲,估计防弹能力相当于450毫米40Cr钢板的水平,这对于30吨左右的轻型坦克来说非常的不容易!这表明我国的装甲防护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最新型的59D坦克安装了一门94式加长的105毫米线膛炮,但是受到了改装成本的限制,59D火控系统很一般,只是使用的第三代微光观瞄器材,从图片上看它的光学测距仪和光学观瞄装备比较简单,大概其相当于T72M1的水平。
15式坦克虽然火炮的口径也是105毫米,但是它观瞄器材要比59D先进了许多,使用了先进的热成像观察仪,对比于微光夜视仪,它基本不受恶劣气象条件的影响,并且观察距离更远分辨率更高,是目前最先进坦克必备的装备,还有就是15式坦克还可能安装了99大改型坦克的一些装备,比如说:双向稳定猎–歼式火控系统,在高速计算机的控制之下能在剧烈运动当中火炮始终对准目标…所以,15式坦克的观瞄器材和火控系统要比59D先进2代。
西藏军区重装合成旅的15式轻型主战坦克在海拔4700米的高原上进行演习,动力澎湃、行驶自如、打击精确…这都不是59D坦克可以做到的,因为它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15式总体来说相当于坦克界的法拉利,而59则是“桑塔纳2000”之间的对比。
59式坦克进入到1980年代后就已经难以适应现在战争的要求了,到了1990年与时间先进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虽然通过改进也是“廉颇老矣”,随着我军新型坦克的出现开始逐渐远离一线部队,数量也从接近万辆逐步减少到现在的300多辆,绝大部分退役估计在今后5年全部退出现役,但是59式坦克是人民装甲兵的起点!正是因为有了它,人民装甲兵才由弱变强,在完掌握它的设计原理和制造工艺之后才会有了:69、79、80、85、96、99,乃至现在的15式这些逐步先进坦克型号,59式坦克作为“祖辈坦克”虽然将要全部的退役,但是看见这些后辈坦克接过使命的一定会很高兴!而它为人民军队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记载在光荣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