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人间李纳被老师叫家长第几集,毛主席最认可中国历史上哪位名人

2023-02-22 04:52:03 123阅读

换了人间李纳被老师叫家长第几集,毛主席最认可中国历史上哪位名人?

在中国古代人物中,曹操得到毛泽东的点评是最多的了。毛泽东肯定曹操的政治功业,称赞曹操的军事才能,还欣赏曹操的文采风骚……同时也指出曹操存在的缺点。据统计,毛泽东对曹操各种形式的评价共达32次之多!

换了人间李纳被老师叫家长第几集,毛主席最认可中国历史上哪位名人

毛泽东年轻时就对曹操十分推崇。他读书时就曾经在《讲堂录》中写道: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尚已。

据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记载,周士钊对1918年的《过魏都》记忆犹新。周士钊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班同学,关系甚好。 1918年8月,毛泽东路过河南,特地与罗章龙、陈绍休三人到许昌瞻仰魏都旧墟,凭吊曹操,并与罗章龙作《过魏都》联诗一首:横槊赋诗意飞扬(罗),自明本志好文章(毛)。

萧条异代西田墓(毛),铜雀荒沦落夕阳(罗)。

诗中表达出毛泽东对曹操的钦佩之意。在毛泽东看来,曹操是中国古代少见的一位集政治、军事、文学才能于一身的人。因此,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及曹操,读史时多次点评曹操,并给予高度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更是多次评价曹操。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视察河南安阳,参观殷墟。他对随行人员说: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还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1954 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吟诵曹操《观沧海》一诗后,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1954年夏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这样写道: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是毛泽东给曹操定论的名篇。寥寥数语,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1954年7月23日那天,毛泽东特意给女儿李敏、李讷写信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

时任毛泽东国际问题的秘书林克写过这样一段回忆:1957年春季,毛泽东离开北京到天津、济南、徐州、南京、上海等地视察。3月20日下午,毛泽东乘飞机由南京飞往上海,途经镇江上空时,毛泽东触景生情书写了宋人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这首词。写完后,围绕这首词的内容,毛泽东又讲了许多。在说到“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时,毛泽东说是借引曹操的言语。接着,毛泽东讲到《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说到这里,毛泽东继而发挥说,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曹操的这句名言,毛泽东一直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子里。直到晚年,他在练习书法时,还时常很有兴致地一次又一次地书写。

毛泽东反对贬损曹操,对把曹操看做奸臣的传统观念十分不满。1957年4月10日,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为曹操辩诬: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

1957 年11月2日,毛泽东正在莫斯科访问。当晚,他请胡乔木、郭沫若到住处一道用餐,边吃边谈中,毛泽东首先提起《三国演义》的话头,他们夹叙夹议,谈得很热烈。毛泽东忽然转向翻译李越然,问:“你说说,曹操和诸葛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些?”李越然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毛泽东说:“诸葛亮用兵固然足智多谋,可曹操这个人也不简单。唱戏总把他扮成个大白脸,其实冤枉。这个人很了不起。”

1958年8月中旬,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召集各大协作区主任开会,他在会上说,我们与劳动者在一起,是有好处的。我们感情会起变化,影响几千万干部子弟。曹操骂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有道理的。毛泽东以这则故事来告诫领导干部不要脱离群众,可谓恰到好处。

还有一次,毛泽东同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梅白谈起领导干部子女的教育问题。毛泽东问梅白:你记得曹操评汉献帝的话吗?梅白答道:记得。有这样两句:“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毛泽东称赞说:不错,你读书不少。现在有些高级干部的子女也是“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娇生惯养,吃不得苦,是温室里的花朵,有些是“阿斗”呀。中央、省级机关的托儿所、幼儿园、部队的八一小学,孩子们相互之间比坐的是什么汽车来的,爸爸干什么,看谁的官大。这样不是从小培养一批贵族少爷吗?这使我很担心呀!

1958年11月,毛泽东在接见河南安阳县委书记时谈到曹操,他说:“曹操这个人懂得用人之道,招贤纳士,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派。他还注意疏浚河道,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同月20日,毛泽东在武汉召开的座谈会上又谈到曹操,他说,《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是不同的。《三国演义》把曹操当做奸臣来描写,《三国志》则把曹操当做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来叙述。他还说:曹操是天下大乱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可是因为《三国演义》又通俗又生动,所以看的人多,加上旧戏上演三国戏都是以《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这一点可以说在我国是妇孺皆知的。“说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两千年也要翻。”

毛泽东十分喜欢曹操的诗。他有一次与身边工作人员谈话时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和他的子女们的一次谈话时这样说过:“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毛泽东不仅爱读爱吟曹操的诗,而且在练习书法时也常书写曹操的诗。《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就收入了两首曹操的诗,一首是《观沧海》,一首是《龟虽寿》。

毛泽东很欣赏曹操的养生之道。1961年8月,他向因病休养的胡乔木推荐曹操的《龟虽寿》一诗说,曹操诗云:

盈缩之期,不独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此诗宜读。1963年12月,他又写信给因病休养的林彪推荐《龟虽寿》,说:“此诗讲长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一读,可以增强信心。”

在 1958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说:把曹操看做坏人,这是不正确的。几天后,毛泽东在武汉召集柯庆施、李井泉等座谈《三国志》,说:《三国演义》是把曹操看做奸臣来描写的,而《三国志》是把曹操看做历史上的正面人物来叙述的。但由于《三国演义》通俗生动,看的人多,加上旧戏上演三国戏都是按《三国演义》为蓝本编造的,所以曹操在旧戏舞台上就是一个白脸奸臣。现在我们要给曹操翻案。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错案、冤案,都要翻。说曹操是奸臣,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冤案要翻。

史学界闻风而动。郭沫若、翦伯赞等历史学家纷纷发表文章,从而在1959年形成了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1959年8月11日,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又说:曹操被骂了一千多年,现在应恢复名誉。从此,曹操被恢复了历史名誉,京剧舞台上的曹操,在眉心添加了一红点,以示是好人。

1958年12月,毛泽东读《三国志集解》中卢弼对《让县自明本志令》的注文时,针对卢弼对曹操的指责,写了这样一段批语:“此篇注文,贴了魏武不少大字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太白云:‘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此为近之。”

毛泽东在读《魏书·刘表传》时还写了两条有关曹操的批注。

《魏书·刘表传》裴松之的注中,有一段说刘表初到荆州时,江南有一些刘姓家族据兵谋反,刘表“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毛泽东读到此注,对“皆斩之”的做法是不赞成的,所以,他在“皆斩之”三字旁划了粗粗的曲线,又在天头上写下了这样一条批语:杀降不祥,孟德所不为也。

孟德是曹操的字。刘表在对待俘虏的做法上与曹操是大相径庭的。曹操所以能取得全局的胜利,这与他对俘虏的豁达大度是分不开的。曹操“不杀降”,敢于用人,史书有不少的记载。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在兖州,任用毕谌,后张邈叛,将毕谌的母、弟、妻劫去,曹操对他说:“卿老母在彼,可去。”毕谌去后就没有回来。及至讨平张邈,毕谌被捉,大家都为他的性命担心。曹操说:“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不仅没有杀毕谌,反任为鲁相。魏种本是曹操推荐的孝廉,张邈攻陷兖州时,曹操说:“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岂料魏种却投降了。及至打败了张邈,魏种被擒,曹操并没有杀他,说:“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毛泽东的这条批语,既表明了他对刘表做法的蔑视,又表明了他对曹操“不杀降”和爱才的称赞。

在《魏书·刘表传》中,卢弼也有一段注释,刘表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攻张怿平之”,有“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祭祀天地,自立为帝。毛泽东读了这段注释又在天头上写了一条批语:做土皇帝,孟德不为。这里,毛泽东又一次称赞了曹操。

1959年2月,毛泽东读了《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翦伯赞写的《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一文后说:曹操结束汉末豪族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为后来的两晋统一铺平了道路。

现当代有哪些人的古诗词造诣不逊色于古人?

毛泽东

毛主席是兼具现代,当代较长古诗词影响力!毛泽东既能写诗也会填词,而且每首诗词都是经典!

七律 长征

一九三五年十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菩萨蛮 大柏bai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ao)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zhao)更好看

杨路维李娜是什么电影?

没有杨路维李衲一同出现的电影。

在年代剧《换了人间》、《东方红1949》中有李讷这个人物。

《换了人间》是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倪祖铭、杨晶、迟旭、姜瑞林联合执导,唐国强、刘劲、马晓伟、郭连文、王伍福、卢奇主演的革命历史剧。

该剧讲述了1949-1954年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风云,以及国共两党在军事、政治、经济、统战等各个领域之间殊死较量的故事。

该剧于2018年1月8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视频同步播出。

《东方红1949》是由苏舟执导,唐国强、杜雨露、孙维民、王伍福、郭连文、李中坚、于震、殷桃主演的年代剧。

该剧讲述了在风云变幻的1949年,从城南庄敌机偷袭到西柏坡投毒、从香山兵变到玉泉山刺杀、从先农坛暗杀到炮轰天安门,国民党军统特务多次企图刺杀毛泽东的故事。2009年9月28日,该剧分别在浙江卫视、黑龙江卫视、安徽卫视、吉林卫视播出

爱情不过是一种疯病?

此句出自莎士比亚的《皆大欢喜》,原文是:“Love is merely a madness”。译为:“爱情是一种疯。”或“爱情是一种疯狂。”我搜索了一下,网络上有的人说是出自电影《莎翁情史》,有的说是出自《罗密欧与朱丽叶》。

提及莎士比亚,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里面非常经典的一句话:“不要指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我的爱情启蒙之书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它是我的爱情观的引导者,它告诉我爱情的色彩和基调。

我喜欢这句话,“爱情是一种疯。”疯言疯语,疯疯癫癫,疯狂盲目,疯魔毁灭。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保持清醒的唯一方式是偶尔发一点疯。”爱情的疯超出了“偶尔”的量度,有时甚至达到极致。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活着、我们曾经活过,才能清晰地感知生命的脉搏跳动得如此强健有力。

爱情让人疯,让人癫,让人狂。它像月亮一样变化无常。它的疯狂是注定的,它有物种起源的背景,有进化论的基础,有人类在动物界脱颖而出的优势,多巴胺、催产素、荷尔蒙,更有心理成长的需求。这一切的一切都预示着,爱情终将令人着迷、令人渴望、令人追逐、令人不惜一切。爱,是宇宙混沌走向清明的初始力量,是生命延续、生生不息的养分。而爱情,是将爱投注在了特定的对象身上,故此,失去了大爱的平静广博,多了变动不居。

爱情也有其阶段性,并非从头疯到尾。它的阶段性决定了它的浓度和持久性。让人疯狂的爱情,多半处于爱情的浪漫期、磨合期和权力争夺期。之后的整合期、承诺期和共同创造期则渐渐归于平和,并加入了亲情、习惯、友情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等因素。

浪漫期的爱情,是玫瑰色的天空,是月亮的光晕,是蜂蜜里的糖和撒了白糖的蜂蜜。它造就了《特洛伊》的神话,信奉“毒药也是治病的良方”。它浓烈而盲目,同时催生勇敢和希望,让陷入其中的人们视彼此为最完美的存在、各自世界里的神。

磨合期的爱情,是“神”走下神坛,回归人的过渡阶段。渐渐地,彼此认识到各自还有人的本性在身上。此时矛盾不断滋生,但却依旧怀抱希望和对美好的幻想。

权力争夺期的爱情,又一个极致的疯狂。这时相爱的人们彻底发现了对方人的身份和本质,所有的光环都已消失,爱情的海洋上掀起惊涛骇浪。怀疑、背叛、不信任、猜忌、忌妒、控制等夹杂着狂风向爱情的小船一一袭来。此时,信奉:爱情是天下最毒的毒药。

如果人们能够承受住这些风浪,进入风平浪静的整合期、承诺期和共同创造期,那么爱情就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和相携的幸福。否则,就是换一个对象,再经历新一轮的爱情周期。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