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汉奸,新城董事长王振华猥亵女童疑涉事酒店离新城总部很近

2023-05-25 14:15:03 95阅读

十大汉奸,新城董事长王振华猥亵女童疑涉事酒店离新城总部很近?

王三万的儿子

王三大靠着经营渔具生意成为常州湾里大队的名人,他是村里80年代最早的一批万元户,人称“王三万”。王三大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同样很成功,五个儿子分别继承了自己商业基因在各自生意上风生水起,其中最厉害是第五子王振华。王振华拥有大学学历和丰富的商业经历,这是一个企业家不可多得的沉淀,新城集团在创始人王振华带领下成为拥有三家上市公司的商业王国。

王三大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可以成为常州首富,王振华也没有想到自己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没有守住财富的底线,企业家成长成为企业公民需要一个修炼,社会道德是如影随形的企业核心价值,法律规范则是不可触碰的底线,王振华猥亵九岁小女孩,丧失了价值观也沦陷了底线,这个事件与科陆电子的饶陆华如出一辙,公众上市公司的创始人道德风险成为新的不确定因素,为什么诸多雷同的事件都发生在老一代创一代身上呢?为什么上市公司和公众公司没有一个科学的接班人制度和风险隔离机制呢?

十大汉奸,新城董事长王振华猥亵女童疑涉事酒店离新城总部很近

道德风险

禹传子,家天下。西方的经济学理论和金融学标准伴随市场经济开放深入到企业运营管理之中,企业主们都以接受MBA教育感到荣耀,可是工商管理课程核心价值观却无法影响到东方企业家固执的家族意识,一个家族企业可以富不过三代但是绝对不让肥水流到外人的田地。新城集团的新任董事长王晓松是王振华公开认可的唯一儿子,王振华对自己这个儿子要求很严格,甚至干涉他的婚姻生活以公司继承权来要挟,后来王晓松带着两个孩子回来才缝合了父子矛盾。王晓松在新城集团成为最佳救火队员,王振华每一次桃色风波都会以王晓松做替补。而这一次也不例外,例外的是王振华挑战了道德和法治底线,新城集团为此损失数百亿的市值,同时面临两位江苏律师实名举报。

王振华曾经是常州的骄傲,他的创业经历和社会公益精神让很多青年企业主效仿,如今光辉形象一落千丈让人叹息。常州的工商界不乏巨匠,近代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的盛宣怀是大家耳濡目染的,盛宣怀与胡雪岩同时期并驾齐驱,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保持了千百年儒商的风范和基因传承。

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他热心公益,积极赈灾,创造性地用以工代赈方法疏浚了山东小清河。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后世。怎么办?

企业家是时代的棋手,他们推动着社会经济生活,我们效仿企业家的造富轨迹,我们也开始注重企业公民的道德与法治,或许我们还没有想好怎么把控这个道德价值与商业利益的平衡点,可是我们却清楚理解人之初性本善。当然人永远是不可靠的,我们需要完善的法治和科学的道德教化来规范我们的三观,王振华的事情是一个典型,这个典型是家风和教化缺失带来的道德沦丧。

为什么汉奸们都喜欢骑自行车?

1988年,一名侵华日军老兵,居然要中国归还他的自行车!

坐落于江苏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里面有许多新四军抗战时期使用过的武器和战利品。其中有一辆缴获自日军的自行车,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捐赠的。

抗战时期的1943年,苏北某地。十多名新四军战士埋伏在庄稼地里,紧紧盯着通过田间的一条道路,准备伏击日军。

几名日军骑着自行车,进入了伏击圈。新四军战士们对日军发起了奇袭,转眼间,日军死的死,伤的伤,溃不成军。有一个反应快的日军,一下就扔掉自行车钻到庄稼地高高的青纱帐里跑掉了(青纱帐,也就是玉米,高粱等作物生长起来,高高的秸秆非常容易隐蔽,故名青纱帐)。

而日军扔掉的这辆自行车,毫无疑问成了新四军的战利品。后来上级把这辆自行车分配给女战士李春华使用,在战争年代,这辆车伴随着李春华,送情报,运伤员,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后来,这辆车就成为了珍贵的革命文物,进入了纪念馆陈列摆放。

1988年的一天,纪念馆内来了一名日本友人。他在馆内东看西看,后来看到这辆自行车,非常感兴趣。他仔细观察这辆自行车,发现自行车上有一串“120424”的钢印数字。于是他又在随身的包里翻出一个旧笔记本查看了一下记载,然后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说,这是我当年的自行车!

原来此人名叫佐田雅人,是一名侵华日军老兵,隶属于日军第十二旅团,在苏北搞侵略。当年从新四军的伏击中非常狡猾,迅速跑掉的那个士兵,就是他。据他说,他们是日军中搞情报的,和他一起的情报队同僚,一共有8辆自行车。

如今45年过去,当他重新看到自己的老自行车,颇有些睹物念旧的情怀。于是他竟然当场就向工作人员提了一个要求,这是我当年的老自行车,我是它的主人。如今我来了,你们应该把自行车发还给我!

这个要求太无理了,理所当然遭到了驳斥和拒绝。废话,当年日军可是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我们能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把你们这些士兵放归故土,就已经是最大的仁慈了。至于侵华日军的一切武器,装备,工矿企业,在华资产,都是要被没收的,用来赔偿我们的战争损失。

更何况,这个还是在战争时期缴获的自行车。要让我说,你丫的是不是嫌命长,脑袋被门夹了不灵光了,要啥自行车啊?要不,自行车给你,我们派几个士兵真刀真枪再打你个伏击再缴一次,这次看你还能不能有命跑掉?

我查了很多资料,日军在二战时期,使用自行车的情况很多,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以自行车普遍装备步兵部队,组成突击力量。

在日军侵略东南亚的时候,由于天气炎热,后勤不济,许多坦克缺油趴窝了。而且在热带地区作战,当地路况不佳,汽车坦克动不动就陷入泥泞地带。

在这种情况下,日军指挥官山下奉文出了个奇招,使用了自行车部队。他让先头步兵们人手一辆自行车,根据统计,当时日军士兵有12000多辆自行车。他们骑着自行车,沿着公路和小路不断骑行进攻。遇到阻碍就停下来打仗攻击,没有阻碍就一直往前骑,占领城市和其他战略要点。

这种进攻方式收到了奇效,英军十几万人一溃千里,被日军的自行车大军一直追着屁股打,日军的攻势一直打到新加坡。

二,以自行车用于日军情报部门,主要搜集传递情报。

比如开头那个故事,日本兵佐田雅人属于日军军队编制,但是装备自行车,主要是用来传递情报,作用类似于通信兵。

以当时日军的装备水平,电台估计也就是装备到联队,联队下面的各个战斗单位要下达命令传递情报,要么用骑马的通信兵,要么就用骑自行车的通信兵。

三,以自行车用于扫荡清剿。

这种情况,就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汉奸骑着自行车在前面,日本兵在后面路上跑的情形。

汉奸骑着自行车在前面主要是带路,然后后面是日军,有时候后面还有伪军。带路的这些汉奸,主要是情报人员,日常工作就是探听消息,下乡的时候给日军带路,起向导的作用。

其自行车,有少量的日军给的,大部分是向城内商户强行征发而来。至于这些自行车事后还不还,估计多数是肉包子打狗。

日军士兵在后面跑,那是因为进入我根据地,步兵那是随时要准备作战的。

当然,这种情况只有短途行军作战才会出现。长距离机动的话,日军往往采用铁路,汽车来运兵。

自行车行驶起来声音很小,用于长距离单人骑行百里也不是难事,所以在抗战时期我军缴获的自行车,很大一部分是给侦查员使用。

比如电影《小兵张嘎》中的侦查员罗金保,电影《烈火金刚》中的侦查员肖飞,都有这样的自行车戏份。尤其以肖飞飞车大战汉奸为精彩。

为了找到这一时期的真实历史图片,小编我费了半天功夫,终于在各种历史资料中找到了几张关于自行车的照片,大家可以看看。

可见,当时我军不论是正规部队,还是武工队,都有自行车的装备使用记录。

在华北军区后勤史中,我也翻到了这样的记录,抗美援朝中,华北军区后勤部支援志愿军的物资清单中,有1740辆自行车的记录。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本文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以及公开资料。侵删。

孔圣人家出过几个民族英雄?

自孔圣人以来到最后一任衍圣公,已有2000多年,朝代变幻都是我大中华自己的起伏兴衰,所以“民族英雄”现在不怎么提了,连文天祥、于谦、史可法、岳飞这些都不称为民族英雄了。所以,封建时代的孔家后人在朝代变幻中的是非功过无论怎么评判,都是没有民族英雄的。但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列强侵害过程中,孔家有没有民族英雄呢?

答案有点令人失望,还是没有。就是因为在数千年王朝更迭中孔家及其后人都是超然的所在,且受到历代竞争式的加封,他们在近代百年大变局中故步自封,甚至千方百计要保持“衍圣公”这样的称号,这就间接造成其家族传承多以孔氏一族的荣宠传续和家族利益为首要,而不是以民族大义为首要。

有人说末代衍圣公孔德成宣传抗日,为宣扬民族主义,激励抗日精神有积极意义,但不能就此认为孔德成便是民族英雄。且看对民族英雄的定义:民族英雄是指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主权完整,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人民利益及民族尊严,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积极献出宝贵生命和作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

理论上看,孔德成抗战期间的表现符合民族英雄的界定,但实际上分析其前后言行,便觉得“积极”两字不甚贴合。原因如下:

其一,孔德成对封建名号“衍圣公”在意多过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在意。

溥仪宣布退位后,“衍圣公”作为封建时代正一品的封号实际上已经烟消云散,但孔家为保持这个称号,城头变幻大王旗,可以说骑墙派,袁世凯称帝,便称“早日登极,以慰民望”。张勋复辟,又大喜:“普天同庆云云……”。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建立后,孔德成仍不愿意放弃“衍圣公”封号,借助媒体抨击蔡元培,勾结孔祥熙对政府施压,最后国民政府弄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特任官,称呼上仍是衍圣公。一个固步自封,妄图凌驾与整个民族之上的家族,配得上民族英雄的称号吗?

其二,国民政府的孔德成和沦陷中的孔令煜的选择,跟过去2000年朝代变革中的选择一致——保持家族传承。

七七事变之前,中日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但孔德成对日并没有表现出愤慨与谴责。七七事变后,基于曲阜孔氏的特殊地位,怕被日本人胁迫,国民政府就派人接孔德成及其夫人离开曲阜,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避免为日本人利用。但此时的孔德成态度暧昧,竟以夫人即将临产拒绝离开。抗战史上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此时仅需要其离开孔府在国统区宣传抗日,孔德成还百般不情愿,此等行径若称为民族英雄,哪些死去的英魂又当如何?

还有人说,他即便留下来也不会跟日本人合作,是的,孔德成在国军的“帮助”下离开曲阜,留下的孔家人,代理的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是怎么做的呢?去日本访问,宴请日军,追随汪伪政府。也有人会说这是维持孔庙、孔林不受破坏,实际上,日本要征服的中国,不光是地理上的中国,也是文化上的中国,因为他们自己也受儒家传统影响。试想,如果留下的孔家代理人不合作乃至英勇抗争,是不是更让日本人的丑恶嘴脸显露于世。事实上呢,没有一个人因此牺牲,在抗战八年中,无论是备受国军保护的孔德成,还是驻守曲阜的孔令煜(代理人),都活得优渥从容,跟他们在过去2000年历史中的地位一样,或许在他们的心中,孔家一脉的荣辱兴衰,始终比国家大义要高出很多。

其三,孔德成本人确有抗日之意,但与国民政府的配合却是相互利用。

都已经民国了,孔德成及其背后的孔家还试图保持封建封号,且一度想成为整个中国的“虚君”(梁启超提出的另外一种形式的君主立宪)。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宣示自己的“法理”和“正统”,便与孔德成相互配合,给予其尊宠,保持“衍圣公”的称呼,但孔德成需要配合蒋介石的宣传需要。

事实上,应该是国民政府的“私心”挽救了衍圣公可能存在的声誉危险,一旦其被日军挟持,沦入到孔令煜的处境,才是传承2000多年孔家的耻辱,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但除了孔德成之外,整个曲阜孔家在北洋、国民政府期间抵抗外敌侵略的行为乏善可陈。所以,如果孔德成都不算民族英雄,那么孔圣人之后,孔家没有一个民族英雄。

当然,本文谈论的是民族英雄的范畴,并无对孔德成个人德行的评判,其对抗日所作的贡献不可磨灭。

除了秦桧吴三桂和汪精卫?

你好,我是@大眼嘚吧嘚吧 荣幸答问。

近代历史上,除了汪精卫,有名的汉奸还有以下几位:

1、陈公博。汪伪二号。自称“乱世能臣”,加入中共不久就转投国民党,一生追随汪精卫。此人一生趋炎附势,1946年6月3日,被执行枪决。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竟被他写入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论文中。可谓是学术造假的鼻祖。

△陈公博

2、梁鸿志。七七”事变后,便组织维新政府,卖国投敌。创办《亚细亚日报》;与日本签订《华中铁矿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要纲》等协定,帮助日本迅速控制华中经济,掠夺中国资源和物资。汉奸罪行罄竹难书,1946年5月,梁鸿志被判处死刑,押解刑场之时其女儿崩溃大哭!

△梁鸿志

3、周佛海。信仰极不坚定,多次叛党。屡教不改。屡次叛逃日本后,最终与最初信仰脱离。下场就是沦为阶下囚。因蒋说情保住了脑袋,后于1948年2月,因心脏病暴死南京老虎桥监狱。

△周佛海

4、傅筱庵。心狠手辣,唯利是图。1927年当选上海总商会会长。1938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长期破坏抗日,杀害抗日军民。从他两个“狗肉朋友”,杜月笙和张啸林,便可知其恶行滔天。 1940年10月10日,其在虹口官邸熟睡之际,被其亲信“两代义仆”朱升源用菜刀取了他的项上人头。成为戴笠所刺杀的最高级别汉奸之一。

△傅筱庵

5、殷汝耕。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曾任蒋介石翻译,参与《淞沪停战协定》、《塘沽协定》,都是丧权辱国的条约,大肆出卖经济主权,一生恶事做尽,1947年12月1日被执行枪决,当天南京朝天宫大殿挤满观看的市民。被押解刑场之时还口念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殷汝耕

6、陈璧君。汪精卫之妻,南洋巨富陈耕基之女,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沦为汉奸。早年参加同盟会,汪精卫死后还妄想统治广东。1945年被捕到1959年死于提篮桥监狱,期间惶惶不可终日,烂病缠身。

△陈璧君

7、李士群。民国十大汉奸之一。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叛投国民党,抗战期间投靠日本,并组建76号特务组织,号称“76号魔窟”,残酷迫害抗日军民,在不足四年时间内,便制造了三千多起血案。1943年,军统戴笠下令周佛海设计利用日本特高课将李士群毒死,终年38岁。

△李士群

8、丁默邨。汪伪政府要员。人称“丁屠夫”,超级特务。抗战期间叛投日本,跟李士群一同组建76号特工总部,残忍镇压爱国志士,手上沾满献血。外媒称其为“婴儿见之都不敢出声的KB主义者”。沉迷女色,被郑苹如色诱暗杀未遂,1947年被执行枪决,临刑前丁逆面如死灰,无法站立。

△丁默邨

9、王克敏。华北第一号汉奸。1937年日本扶植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脑之一。一生狡诈,爱好收藏,攀权附势,野心极大,被称为替北洋军阀政府聚敛民财的“钱鬼子、“活账本”。与汪伪争斗,妄想做“一国之君”,1945年被收押北城炮局监狱,后狱中服毒自尽。

△王克敏

汪精卫等十大汉奸,破坏国家和平稳定,卖国求荣,在动乱年代失去中国人的品格和骨气,就是乱中苟且的鼠蝇,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刻着你们的名字!被后人唾弃!让世人警醒!

国内的汉奸怎么解决的?

在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固然是罪行滔天,犯下了永远不可救赎的罪过,但是比日本人更可恨的,是国内的汉奸,他们背叛了国家和人民,心甘情愿地给日本人当走狗,杀害同胞眼睛都不眨一下,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汉奸成千上万,其中还有很多臭名昭著的汉奸头目,那么在日本战败后,我们是如何处置这些汉奸的,他们是否为自己的罪恶付出了代价。

日伪军投靠蒋公,受处罚较轻,仍难逃人民审判

抗战时期的普通日伪军简直是数不清,这些人中有的是天生的奴颜媚骨,想要通过当汉奸获得好处,有些人则是被日本人用家人的性命作威胁,为了保全家人不得已做了汉奸。这么多的人如果全部杀掉,我们国家差不多就要变成一片尸山血海了,而且那些不得已做汉奸的人也罪不至死。

所以在抗战胜利后,这些汉奸中的头目都被判处死刑,其他小成员被判处无期徒刑,剩下的普通士兵,政府选择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普遍都只判了两到三年的有期徒刑,没有什么犯罪活动的判处一年或六个月,然后就让他们回到社会中去了。

在中国东北还有一支叫做“铁石部队”的汉奸部队,他们是日本人在中国选拔的精英部队,人数居然高达300多万人,这支部队手上沾满了爱国志士和人民群众的鲜血,他们是天生的走狗,对日本军队非常忠诚,主要驻扎在冀东地区,负责围剿当地的抗日武装队伍。

到了战争后期,很多汉奸都嗅到了日本失败的气息,准备提前投靠蒋公,获得将来从轻处理的资本,但是这支铁石部队却顽固不化,一直是日本人忠心的走狗,别人都跑了只有他们还在为日本人作战,等到日本彻底战败以后,他们才感觉到害怕。

但是国民政府对这些人的处置却出乎意料,除了罪大恶极的首领被处死,其余伪军部长以下官员判处无期徒刑之外,剩下的军队居然因为提前投靠,摇身一变成了东北保安支队的人,后来又参加了内战,帮着国民党一起打我方。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这一次落空了,最终胜利的是正义和人民,这些残存的汉奸大多数都被抓了回来,全部判处死刑,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

臭名昭著的顶级汉奸,是否也罪有应得,血债血偿

说完了普通的汉奸,我们再来说说那些人尽皆知的大汉奸。汪精卫一定“如雷贯耳”,他早年还作为一个爱国志士刺杀清朝的摄政王,在狱中也算是有些气节,宁死不屈。但是后来他却投靠了日本人,成立了汪伪政府,做了一个人人唾骂的大汉奸。

让人遗憾的是汪精卫并没有机会迎接人民的审判,他在抗战胜利之前就去世了,但是在他死后,他的夫人陈璧君居然恬不知耻地把他和国父孙中山先生葬在了一处,而且他的棺材里放的,还是青天白日旗,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到了审判汉奸时,人们也没忘了他,何应钦奉国民政府的命令,将汪精卫的墓用150公斤的TNT炸药炸开,然后把汪精卫的尸体连带他的楠木棺材,一起送到火化场火化,之后开动鼓风机,将他的骨灰吹散,这就是“挫骨扬灰”。

死了的人没有意识,挫骨扬灰算是最凶狠的惩罚了,活着的汉奸就没那么容易逃脱了。汪伪政府“76号”魔窟的领导人丁默邨,早年曾经加入我方,后来又叛变革命,成了一个人人喊打的汉奸。

他疯狂的屠杀爱国人士,在他的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命,丁默邨后期想要投靠国民政府,反而被诱捕,当他听到自己要被处死的那一刻,居然吓得浑身颤抖,连站都站不住了,最后被枪毙。

汪伪政府的二号成员陈公博,眼看自己要凉,偷偷的跑到了日本,想要寻求日本人的庇护,可是日本也面临着审判,哪里能保得住他,很快他就被引渡回我国,判处死刑。剩下的周佛海、褚民谊、王克敏、殷汝耕等罪大恶极的汉奸,全部被判处死刑,一个也没有逃脱,只有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因为她并没有犯过什么错,但是一直替汪精卫喊冤叫屈,被判处无期徒刑,后来死在监狱。

历史会证明,做汉奸是没有好下场的,杀人的时候有多残忍,接受审判的时候也要报应到自己身上,尤其是那些罪大恶极的汉奸,他们无论是早死还是晚死,都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不值得一点点怜悯。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