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原型,中国女排为什么要改名夺冠
攀登者原型,中国女排为什么要改名夺冠?
贺岁电影《中国女排》正式更名为《夺冠》,大年三十上映。这部从上半年就开始火热宣发的热血体育大片,以荣誉无数的中国女排为故事背景,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指导,巩俐黄渤吴刚等老戏骨主演,给观众呈现一部展现女排精神的大电影。
但在临近上映之时,片方却突然宣布,《中国女排》改名《夺冠》。
事件起因是电影放出预告短片之后,女排功勋教练陈忠和公开指责电影中部分镜头对他进行了侮辱跟贬低,比如啃鸡腿跟被队员训斥等,所以陈忠和写信要求删除相关镜头,并且抵制该片上映。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网络热议,女排队员也纷纷上线站队。随后,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认为电影存在如此及巨大的争议时,应该暂缓上映。
1月15日,排协发布声明,要求个别企业跟商家停止以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名义进行商业宣传,否则将会以法律渠道追究其责任。
而《中国女排》更名《夺冠》正是这份声明之后,所以外界不免联想,是否这份声明所指就是《中国女排》电影,导致制片方肝颤所以赶紧更名保命呢。
个人认为,这两件事情其实被人故意混淆了,排协的声明针对的是“个别企业跟商家”,而不是电影。而且现在微博上,仍然有两位中国女排队员的粉丝在互撕,其中涉及到两名队员代言的产品,里面都涉及到了“中国女排”标识。
其实这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饭圈进入体育界导致的后果。把运动员当成偶像爱豆追捧,对其一切行为进行无条件支持,并且将名气接近的运动员视为障碍,进行猛烈炮轰和打压,并且不惜造谣诋毁。这其实是饭圈文化的一部分,流量所及之处寸草不生,目前体育界、曲艺界等都被弄得乌烟瘴气。
所以排协声明所指的到底是女排电影,还是女排队员个人代言行为,因为没有后续声明,只能任由外界猜测。
但《中国女排》更名为《夺冠》,并且删除了跟陈忠和相关的争议片段,也算是电影方的正确应对,积极听取外界意见,并且顾忌当事人的感受,尊重功勋教练的个人形象。
而且《夺冠》跟《中国女排》比起来,气势上也一点不差,而且更能反映电影主题。
你看过有哪些是直指社会现实问题的电影?
这里我分享几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
1.《失孤》
上映时间:2015年3月20日(中国大陆)
主演:刘德华 井柏然
影片将“人口贩卖”的话题拉到现实来讲 故事取材于郭刚堂真实的寻子故事——1999年起寻子至今17年 长途跋涉累计40万公里寻子路上曾骑坏10辆摩托车 自己的孩子还未找到 却让7个家庭重新团聚 剧中刘德华饰演的雷泽宽正是以他为原型 寻找被拐的儿子 踏上了长达十五年的寻子之路
此剧中华仔一改以前的形象在剧中演了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 一位寻子父亲 并且他的动作和性格都非常贴切现实中的农民形象 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影帝 能够放下身段演一个默默无文的小角色 演什么就像什么 要知道华仔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 以前演的角色多以老大 打手 或者警察的身份出现 跟这部剧大相庭径
影片直面现实问题 抨击现在社会上“拐卖儿童”这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也才会有人注视到社会上有一群坚持不懈的坚持寻子的失孤父母 从而有机会推动社会真正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2.《素媛》
上映时间:2013年10月2号(韩国)
主演:薛景求 严志媛 李来
故事取材于2008年12月韩国赵斗顺强奸幼女一案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故事讲述了一个8岁少女素媛在经历强奸伤害之后 如何走出心里阴影和家人共同开始新的生活的故事
这部影片在豆瓣上高达9.2的评分 我想每个看过的人都会为之落泪和气愤 恨不得想冲进屏幕把那个变态强奸犯给打死 世上竟会有如此丧尽天良之人
地狱空荡荡 魔鬼在人间
有人说《素媛》这部电影太残忍 不敢看 但是真实事件远比电影残忍的多 因为电影《素媛》 韩国真实的案件才被大众熟知 同时也改写了韩国对于性侵儿童的法律条文 从2009年开始 韩国宣布将儿童性侵犯罪的最高刑期从15年提高到30年 之后更是直接提升至50年 2013年进一步升级到无期徒刑 同时不得假释 这部片子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还有很多 大多是反应现实社会意义的 有很多优秀的影片也是在此给社会带来了一定得影响 意义非凡
给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预估下哪部票房最高?
谢邀!
献礼三杰的质量都不错,都会取得比较不的票房,但是@异点放映 经过分析觉得《攀登者》将会实现国庆档票房的登顶!
目前三者的预售成绩分别是:《攀登者》593.4万;《我和我的祖国》586.3万;《中国机长》583.4万,互相差距都不大。只能通过目前放出的预告片和相关资料进行预测。
这里先分析一下近期热度比较高的《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的优势网上各种宣发已经很详细,这里说一下其它方面:
一是,影片时长影响排片。该片158分钟,比《攀登者》的125分钟长了30分钟左右,比《中国机长》111分钟长了将近50分钟,院线经理面对口碑未知且超过二个半小时的影片内心是焦灼的。
排四场多出来的时间就可以放一场《攀登者》或者《中国机长》,相对减少排片替换其它是大概率事件。
二是,主旋律盖过商业化。这部电影全景展现了建国以来祖国建设和发展和人物在时代中的悲欢离合和奉献,模式化程度颇高。
而从2017年暑期《建军大业》和《战狼2》两者票房的悬殊差距可以得知,现在的观众对这种虽有明星扎堆,但模式化的电影其实态度是微妙的。
三是,“联军”作战有效融合是难点。
该片由七个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导演联合制作,讲述的也是七个不同时代的故事,宣发口一直把它当成一个亮点,但是这个恰恰是一个风险,因为联合执导如何实现有机衔接是一个问题。
这方面的教训就是由十庆、田壮壮、张艺谋联合执导的《王朝的女人》,上映后口碑、票房双双扑街,这还只是三个导演联合,七个的话操作难度将会更大。
四是,摊子太大,容易走马观花。
诚然,该片的七个故事从选题上都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单拿出来一个,充实下内容肯定就是好片。
但是如果蜻蜓点水式的拍,就容易出现内容比较虚的情况,展现时代的电影最好是以点代面,小切口,大时代。比如《横空出世》就肯定比七个故事里面的《相遇》更具体,更感人。更深刻。
说完《我和我的祖国》,另外两部《中国机长》和《攀登者》比较一下的话,我更看好的是后者。原因四点:
一是,吴京出品,自带热度。
截止目前,中国影史的票房“一哥”仍然是吴京的《战狼2》,这引起了业内外一些人的不舒服。
就在前段时间,豆瓣平台上突然出现了二千多条对《攀登者》的差评,其中不乏恶意抹黑甚至搞笑的差评:
这其实反映了一些人不客观,矫情的心理状态的同时也给《攀登者》打了一波活广告,反而让其引发了舆论热度。
部分媒体再宣传二千多条差评同时,往往忽视了其余三千多条好评,有的直接针对差评说吴京经常参与环保事业而且《攀登者》剧组注重珠峰环境保护直接打脸无脑黑。
二是,故事新颖,立意宏大。
《攀登者》原型讲述的是1960年我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一系列故事。故事简单,但如果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会发现意义重大:
1960年对于中国是个特殊的年份,内有困难时期,外有苏联“卡脖子”,“撤专家”,旁有印度、尼泊尔领土争端。尼泊尔更是放出狠话,你中国人都没登上过珠峰凭啥的吗你一半?
中国作为登山队员,第一次登上祖国的最高峰,这是多么豪情万丈,为国争气啊,这个宏大的立意就在这里。现在第一次通过大电影将这个事情表现出来对观众将是一个全新的故事。
相对而言《中国机长》中外已经有同类型电影比如《紧急迫降》和《萨利机长》,无论是新鲜度和格局相对于《攀登者》都显逊色。
三是,角色与时代的充分融合才是商业版主旋律的底色。
通过目前放出的预告片可以看到:训练时候的轮胎和炮弹,登山运动员脸上的干劲,将当时蓬勃向上的一种时代气息集中展现出来。
《攀登者》预告片中有一个场景则阐述了直到今年还在争论的一个话题:
队员:为什么要登山?登山能解决几亿人民吃饭问题吗?
方五洲:几亿人民如果只想着,吃饭,我们民族还有什么希望。
内容不多但是微言大义,体现了远见和短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这个问题其实放在《横空出世》里面,冯石和陆光达也会有自己的回答。这才是一部好的电影能带来破圈的秘诀:有争论,有方向,有思考。
四是,演员阵容具备强烈的票房号召力。
《攀登者》演员阵容全部是一线头牌,而且诸如胡歌,井柏然都是年轻观众这样的观影主力的票房收割机。演员阵容比《我和我的祖国》稍强,远超《中国机长》。
大家觉得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吗?
《八佰》值得一看吗?我觉得值得一看,愿意去买这张电影票。
题主说的哭戏我有看,张译哭戏真挚又有代入感,可以把一个将近两米的糙汉子感动到哭,真是这部电影的一个优秀成分。当然这只是冰山一角,《八佰》还有更多的看点值得欣赏。
他的导演叫管虎一部电影作品的好坏和导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一个导演性格不同,他的电影孩子性格也各不相同,就像提到王家卫,让人想到的一定是那表达手法隐晦又有点深奥的文艺片。
相信有不少人和我一样看到这部戏是管虎导演,心里的期待值会上升几分。他的作品从被小众影迷奉为经典的《斗牛》,到黑色幽默手法独特的《杀生》,再到《老炮儿》《厨子戏子痞子》,无一不让人觉得是精品。从前作品的稳定发挥让管虎的导演水平有了好口碑。
演员阵容有看点导演和演员的合作就像跳华尔兹,需要相互配合互相合作,想拍出好作品二者拍缺一不可。就比如说张译,一个能把导演感动哭的演员,必定是因为走到了导演的心坎里,满足了导演的需求。
影片中除了张译,还有姜武、王千源、黄志忠、俞灏明、魏晨、欧豪、阮经天、辛柏青等等数十位知名男演员。女演员的阵容则是由演技备受赞赏的姚晨为代表,带领刘晓庆、唐艺昕、梁静、徐嘉雯共同组成。这样的演员阵容可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看点。
《八佰》是一部现实版的“抗日神剧”《八佰》的故事原型是“四行仓库保卫战”。420余人进入坟墓一样的四行仓库里,抵抗外部源源不断的日军,“死期”都已经定了下来,结果这420余人最后不仅成功的完成了任务,还剩下350余人。只看战争简介的时候,就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慷慨激昂和热血澎湃。
这样的一个战争怎能不神?
真实是这部电影要给大家的现在来看“八百将士”每个人都是英雄,可他们也是人,也会怕死也会挣扎。所以管虎给每个人都放进去了人性的缺点,把他们从飘浮在空中的英雄拉下,变成了真实可感的人,就比如张译的老算盘,一个从里到外的利己主义者。
为了将“抗日神剧”当时的场景真实的呈现在大家面前,《八佰》耗时18个月的搭建了一个20万平方米的实景,深挖200米苏州河,同时采用了最先进的摄影仪器进行拍摄。
电影作品就像薛定谔的猫也是一个看点在还没有坐在电影院的大屏幕前永远不会知道这部电影打开来是惊喜还是失望。
这部戏的导演是管虎、演员阵容强大、电影背景激动人心为了真实煞费苦心。这些好处看起来属实吸引人。
但是问题也就出现了,以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作为背景格局很大,怎么装进2个多小时的电影而且还很完整?演员阵容强大,怎么处理才会出彩?所谓的真实巨大的场景布置,究竟是电影强有力的助力还是只是花架子?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恐怕就要观看到完整版的电影才能有答案了。
攀登者的人物原型夏伯渝共登过几次珠峰?
攀登者的原型人物夏伯渝总共登共登过5次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