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命名,国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是什么

2023-05-17 21:15:03 105阅读

驼峰命名,国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是什么?

抗战期间,国军包括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装备标准就是没有标准,能有什么用什么。在卢沟桥事变中的29军,这个照片比较模糊,但是应该是看到基本的装备,步枪,刺刀,水壶,大刀。当时装备最好的中国军队是滇军。

旧中国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军队,当时的中国武装力量是各显神通,自己想办法,这样子就是各路军阀利用自己的能耐,自己想办法。有的比如阎锡山和张作霖,自己盖兵工厂,自己造,还有的是进口国外的产品,进口货比较多,比如29军以大刀队而闻名天下,但是在长城抗战后,29军占据平津利用这里的财源,29军进口了大量的武器,在卢沟桥事变前,29军的普通士兵的装备是步枪一支,刺刀一把,手榴弹4枚,子弹一般是每人200发,水壶一个,钢盔一顶。这些都是当时希望能够达到的装备,但是希望只是希望实际上没戏。这个是投入台儿庄的西北军,钢盔就没有了,步枪手榴弹还是能有的。当时中国军队普遍使用的是这种布制的子弹袋,这种子弹袋有10个口袋,每个口袋放10发子弹,就是2个5发弹夹,一般是每个中国兵配发2条子弹袋,但是能不能盛满子弹就不知道了,老电影董存瑞里边,用小木棍塞满袋子冒充子弹的事不是胡编的。建川博物馆里边收集的中国军队的水壶,是瓷的。

驼峰命名,国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是什么

这个标准一般是装备比较好的部队,象滇军是当时装备最好的中国军队,一个连还有9挺轻机枪,营还有重火器连,但是这种部队就是只有滇军才有,但是其他的地方军就没有这个水平了,象29军那样的都是好的,装备最差的川军是川造步枪,而且这些步枪很多膛线都磨平了。

而当时处于国军战斗序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装备情况是八路军稍微好一点,而新四军极差,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手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就是这样当时新四军成军时的1万多人,有枪4000余支。

图片来自网络。

有哪些非常会描写吃的作家?

汪曾祺。深夜千万不要看他的书,因为你会很饿。

说起汪曾祺,我对他的最初印象是多年前一次做饭的经历。

当时为了泡把干香菇,友人教我要用冷水浸泡,说是看了汪老爷子的书里说,这样才入味儿。

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用白瓷碗盛了冷水泡了大半天,等到清水成了暗黄色,香菇都像小伞一样打开,菇香果然更浓,直扑鼻尖儿。

从此,每每看汪曾祺的书,都像在寻味儿:天底下竟有这么好吃的食物,我却没吃过,伤心!

他说,“生活,是很好玩的。”

所以天下万千食物,到了他的眼前全是佳肴。世间所有不平事,在他的笔下全化成恬淡。看他写的书,听听他的趣事,你会发现汪曾祺真的是一个好玩的吃货。

吃货的基本技能:什么都看起来好好吃

有一年,汪曾祺去草原林区体验生活。刚好6月的草原绿油油,开满了黄色的金莲花。他好兴奋,做了首打油诗,“草原的花真好看,好像韭菜炒鸡蛋。”

我第一次看到这段故事时,笑得直打跌。汪曾祺该有一颗多爱吃的心,才能看见什么就想成吃的,把全世界都看得好好吃。

爱吃的人,谈起恋爱来也离不开吃的。在西南联大,汪曾祺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爱人施松卿。

那时女生们很流行吃昆明的胡萝卜。它不仅细嫩、水足、微甜,据说还能养颜。施松卿也很是喜欢。

两人常常一起散步,走到一处胡萝卜地时,施松卿就跑去和村民买,然后就嘎吱嘎吱地嚼起来。那时,汪曾祺觉得那样的施松卿秀美可人。也常常将她写进了自己的小说中呢。

果然,爱一个人的时候,是连她吃饭的样子都觉得很美。

吃货的进阶技能:对吃这件事要念念不忘耿耿于怀

汪曾祺对吃这件事,从来都是不忌口的。他什么都要试试,试过了,好吃就念念不忘,不好吃就记过了。这样的人才是心怀坦荡的,因为他从不抗拒生命的更多可能性,充满着对世界满满的好奇心。

汪曾祺一直念念不忘云南的菌子。在昆明住了七年,四十多年后仍然忘不了,还能在文章里一一数遍鸡枞的难以比方的味,白蘑煮成的鲜汤,还有各种长得奇形怪状的菌。

这样的吃货是令人欣赏的,他不是酒肉穿肠过,味道全不知的人。他的舌尖是有记忆的,他在记住那些让他喜欢、感动的味道。这样的吃货,才能真正谈得上爱美食,懂美食。

所以,当汪曾祺在离乡几十年后,在老师沈从文家再一次吃到了茨菇炒肉片后,从此又有了感情。

因为那是他小时候吃过的东西,虽然那时他不爱,嫌苦。但经过兜兜转转的生活,再吃到那股味,如他这般细腻的人,怎么不会想起幼时吃的那碗咸菜茨菇汤?怎么不会想起那些个家乡的雪?

吃货的高阶技能:深夜绝对不要看他写的美食

汪曾祺作为一个高级吃货,最厉害的地方还在于,他不仅喜欢吃、懂得吃,懂得做,还懂得写吃的。

让许多人念念不忘的高邮咸蛋,都是拜他所赐,他说,“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瞬间口水就要流了。

所以,深夜千万不要看汪曾祺写的书,你会饿疯的。

这个可爱的人,写的散文,几乎都是吃的。与友人通信,经常在说做菜的事。

比如,有一次汪曾祺就专门在信里告诉人家,自己新发明一道菜,就是把油条劈开,切成一段一寸长,再把拌了榨菜、葱丝的肉末塞进其中,炸焦,“嚼之声动十里人”。说真的,物道君很想试试这道菜。

这个很喜欢写吃的人,每天的大多数时间还在忙于俗务。据汪曾祺的女儿说,他大多是在上午写作,期间他要去买菜,做两顿饭,偶尔还要偷偷瞒着夫人出去喝酒。中午睡个午觉,再接待约稿的编辑们。

家人们都不知道他怎么安排时间的,而且他“每天都是一种非常悠然自得的精神情绪”,这样的情绪也反映在他的文字里。

他的文字,平淡又不失真情,情深却又不伤感,就像好朋友和你,边喝着小酒边聊天。

有人说,这是因为汪曾祺大器晚成,才积淀了下来。但他的老师沈从文或许更懂他,“‘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正是因为这份宠辱不惊,所以,在他眼中,什么事情都抵不过平常的一菜一蔬来得真实,也让这个世界多了一个可爱的高级吃货──汪曾祺。

有这样天真烂漫的人,世界多可爱,因为总有人比我们多一步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好玩,而且他还会写下来告诉平凡的我们,多好。

文字由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抗日战争有哪些感人的爱国故事?

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进行了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关于抗战期间的损失,各方均有不同的数据,据国民政府抗战赔偿委员会统计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记载:

中国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中国军队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

注意,这份统计的数据只记录了卢沟桥事变以后的损失,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前的六年时间,并未计算在内。

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无数国人为了国家完整和民族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了无数的感人事迹。其中,自然包括层出不穷和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值得我们所缅怀和铭记。

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在抗战中牺牲的最高军衔中国军人张自忠将军和妻子李敏慧之间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张自忠(1891年——1940年),字荩臣,山东临清人,国民政府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期间先后参与了喜峰口战役、临沂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枣宜会战等,英勇殉国。建国后,先后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李敏慧(1890年——1940年),山东临清人,张自忠将军的妻子。她与张自忠虽是家族包办婚姻,二人却情投意合,坚决支持丈夫率军抗日,临终前才得知丈夫早已经为国捐躯了。

张自忠的家境比较富裕,自幼就开始接受系统的封建教育,被家族寄予了通过科举考试以光耀门楣的厚望。不过,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他只能转而接受了新学,进入北洋法政学堂读书。

在此期间,张自忠接触并且投身于民主革命的洪流之中。刚一毕业,他就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凭借战功一步步晋升为第38师的师长,直至成为了第29军的军长。

不同于其他的国民党军官,动辄都有妾室,张自忠却只有李敏慧一个妻子,先后生育了三子一女。分别是,张廉珍、张廉静(早逝)和张卫国三个儿子,张廉云这一个女儿。

九一八事变后,面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张学良率领东北军不战而退入关内。对此,血气方刚的张自忠显得痛心疾首,亲率所部奔赴了喜峰口去阻击日军的南下。

由于得不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张自忠虽然数次击退了日军,但依然无法坚守住长城防线,无奈退守至平津地区。期间,他被迫接受了国民政府“请求国联出面调停”的主张,甚至在卢沟桥事变后也没有死守北平城。

为了寻找一个替罪羊,南京国民政府下令罢免了他的军职。就这样,相当于坐实了张自忠妥协投降的罪名,遭到了举国的痛骂,长期都无法抬起头来做人。

深知丈夫的秉性,妻子李敏慧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张自忠,一直在身边默默关怀和支持他重新振作。毕竟,国家尚在劫难中,日寇尚在肆虐中,有志男儿必须赴国难。

在妻子的鼓励下,张自忠痛定思痛,终于意识到自己绝不能背负汉奸的骂名去死。于是,他开始屡屡请缨,要求奔赴抗日的最前线去洗刷自己的耻辱,担任了第33集团军的司令。

当时,随着战线的拉长,日军兵力不足和资源匮乏的劣势已经显露无遗,“三个月灭亡中国”更是成为了笑谈。为了迅速改变局势,日军决心集中兵力打通连接重庆的陆上交通线,威逼蒋介石政权投降。

面对日军15万精锐兵力的汹汹来势,第五战区的司令长官李宗仁决定正面迎击,在枣阳、襄阳和宜昌等地阻击日军。作为集团军司令,张自忠本不必亲自渡河作战,但他还是在留下遗言后慷慨赴死:

要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在遗书中,张自忠竟然没有对自己的妻小留下只言片语。事实上,由于长期的战乱,夫妻之间已经许久未曾通信了。他不知,自己的妻子已经身患了癌症,只是未曾告知自己而已。

张自忠殉国后,整个国家都陷入了无限的悲恸。只是,躺在病榻之上的李敏慧却被所有人善意地隐瞒了消息。据女儿张廉云回忆:

我们不敢告诉她实情,就只在家中戴孝,痛哭流涕。去医院时,再换上平常的衣服,努力克制着自己悲伤的情绪。

眼看着李敏慧的病情已经越来越严重,所剩时日也越来越少。意识清醒时,她依然在打听丈夫的消息。此情此景下,张自忠的弟弟张自明再也不忍心隐瞒了,只得如实相告兄长已经为国捐躯了。

听完惊天噩耗后,李敏慧变得泪眼模糊,但还是颤颤巍巍留下了一封遗书:

张自忠为国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是一个妇女,也应当有份。

李敏慧病逝的时间,距离张自忠牺牲仅仅3个月。国民政府为了鼓舞全国人民继续抗战的士气,索性报道成了她是“绝食殉夫”而死的楷模。

在数十年后,张廉云还曾专门进行过澄清:

母亲绝食七日而亡,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张自忠为国捐躯后,妻子李敏慧也在三个月后病逝。虽然说,她不是为了亡夫绝食而亡,但夫妻之间的爱情故事却是最真挚的。@文史不假

驼梁历史典故?

驼梁风景区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北部冀晋两省交界处,因山顶酷似驼峰而得名。景区总面积158平方公里,由百瀑峡、三叠泉、飞卢泉、云顶草原等200多个景点组成。主峰海拔 2281米,是石家庄地区最高峰,也是河北省五大高峰之一。

我听说过一个典故,是关于驼梁景点之一的马趵泉的。相传康熙皇帝寻找在五台山出家的父皇顺治,骑龙驹长途奔波,途经此处人困马乏,饥渴难忍,昏迷过去。玉帝被其孝心感动,遂派东海龙王移瑶池之水埋到这里,又让二郎神点化龙驹,让其刨泉救主。龙驹蹶蹄一刨,一股清泉冒出,龙驹衔清泉喂入康熙口中,将其救醒,于是康熙精气倍增,翻身上马,直奔五台山寻父。站在此处,朝远处冀晋交界的西北方向望去,就会明白此山之所以命名为驼梁的原因。那山形正象一匹横卧在天幕下的巨型骆驼,山梁此起彼伏,形成两峰,正如骆驼峰脊。

Java编程中代码规范很重要吗?

在编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代码命名的规范性,否则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将造成很大的麻烦,这也是一种良好的编码习惯。。大家不妨再各种命名的 时候,多下些功夫,尤其向我这种英语很娄的人, 这样别人再看的时候,就很好理解, 不然就会 浪费跟多不必要的时间。

我想到, 自己 在曾经第一次机房的时候 自己格式的不规范, 引以为戒把。给大家展示一下

'应收金额 =充值金额-退卡金额+临时金额

TxtYSJE.Text = Val(TxtCZJE.Text) - Val(TxtTKJE.Text) + Val(TxtLS.Text)

现在让回去看 要不是 有这些注释,我恐怕要看好久。 总而言之,一定要, 在命名上不得 马虎, 不然吃亏的是自己呀。

一些在编码过程中的规则 :

1.方法、类型用 pascal大写规则来命名. public class TextBox { public void DataBind() { } }

2.局部变量、方法的参数 用camel首单词字母小写规则来命名. string userName; public AddUser(string userId, byte[] password);

3.成员变量前加前缀 m_ public class Database { public string m_connectionString; }

4.接口的名称加前缀 I. interface ICompare { int compare(); }

5.自定义的属性以Attribute结尾 public class AuthorAttribute : Attribute { }

6.自定义的异常以Exception结尾 public class AppException : Exception { }

7.方法的命名.一般将其命名为动宾短语. ShowDialog() CreateFile() GetPath()

8.代码的缩进.要用Tab,而不要用space.

9.局部变量的名称要有意义.不要用x,y,z等等. string userName

10.所有的成员变量声明在类的顶端,用一个换行把它和方法分开.

11.用有意义的名字命名namespace,如:产品名、公司名.

12.建议局部变量在最接近使用它时再声明.

13.使用某个控件的值时,尽量命名局部变量.

14.把引用的系统的namespace和自定义或第三方的分开.

15.文件名要能反应类的内容,最好是和类同名,一个文件中一个类.

16.目录结构中要反应出namespace的层次.

17.大括号"{"要新起一行. public class AuthorAttribute : Attribute { }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 还发现了一个命名法,骆驼命名法,

骆驼式命名法(Camel-Case)又称驼峰式命名法,是电脑程式编写时的一套命名规则(惯例)。正如它的名称CamelCase所表示的那样,是指混合使用大小写字母来构成变量和函数的名字。程序员们为了自己的代码能更容易的在同行之间交流,所以多采取统一的可读性比较好的命名方式。

有兴趣的小伙伴 ,大家可以深入了解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