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作者,三国志和后汉书董卓的结局一样吗
后汉书作者,三国志和后汉书董卓的结局一样吗?
三国志和后汉书董卓的结局一样。三国志和后汉书的作者不是同一个人,记载方式不同但是结局是一样的。董卓是东汉末期最强大的军阀,废除汉少帝,拥立汉献帝刘协,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致十八路诸侯起兵讨伐,后来是王允实施美人计和离间计,使得董卓和吕布的关系恶化,最后成功诛杀董卓
五马分尸和车裂是一回事吗?
“车裂”又称“五马分尸”,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鞅就是被施以极刑“车裂”。
车裂是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民间称为五马分尸。人们认为,此刑的执行方法,是将受刑人的头与四肢分别系于五车之上,然后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将肢体撕裂。
“车裂”的由来古人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极为看中,很多罪孽深重之人得知自己将被处死,都会祈求留个全尸。
“车裂”这酷刑就是为此诞生的,此酷刑让人“身首异处”,连四肢都各在一方,难怪一些罪犯想起这一刑名,都会不寒而栗,因为这酷刑不仅让死者其受身体分裂之苦,还要让其精神崩溃。
此等酷刑它专用于谋反、篡逆等大逆不道之人。
在汉朝之前,此酷刑只叫“车裂”,那么“五马分尸”之说从何而来呢?有人指出,自汉景帝改革刑法后,景帝以前一些死刑的真相慢慢使人淡忘,最终失传。
一些古书几经后人妄改,如《 南燕录》中有“车裂嵩于东门之外”一句,在《太平御览》中已被改为“五车裂之”,中华书局的影印本中又成了“以五车裂之”,读者以今视古,难免产生种种误解。
此外,民间文学、古典小说对这一刑罚的描绘,起了直接传播作用,如《东周列国志》说商鞅被“五牛分尸”,这是五马分尸俗说的近源,什么时候五牛被五马取代更不可考。
但至少在近代,“五马说”已广为流传,以至于洪秀全将“五马分尸”刑当作太平天国正式刑名颁于天下,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独一无二之例。
古代哪些名人被“车裂”致死1.商鞅
商鞅原名卫鞅,只因为秦国数次立下大功,被秦孝公嬴渠梁分封到商地,故又名商鞅,封地百姓亲切称呼商鞅为商君。商鞅为了让秦国富强起来,在政治、军事、经济、农耕等各方面进行了大力改革,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商鞅变法”。
在嬴驷还是太子的时候,一度触犯了禁条。商鞅说对秦孝公说,国君真要实行法治就要从太子开始。太子若不能受墨刑就让太子的师傅处罚他的师傅公子虔,这样一来,法令便畅行无阻。
商鞅也因此得罪了太子嬴驷。秦孝公去世后,太子登位立马就找商鞅治罪。商鞅被迫逃往魏国,魏人不愿意收留他,无奈只能会秦国发动兵变,但战败而亡。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极刑,当时是用牛拉的车,所以又称“五牛分尸”。
2.嫪毐
嫪毐如果老老实实地做一个“魏丑夫”,他的人生也许就完全不一样了。但因为其为吕不韦表演了一项特长,被吕不韦所利用,将其献给了嬴政生母赵姬,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后来还生了两个孩子。
秦始皇起初对这些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毕竟在赵国时赵姬和他两个人经过了千辛万苦才能活下来,秦始皇在心里对这个母亲就算有万般不满,还是有一定的情分的。
只要赵姬和嫪毐不要做的太过分,他都不会对他们有太多干涉,可是后来嫪毐越来越膨胀,嫪毐后来在人前说他是秦始皇的假父,甚至还说,等到秦始皇驾崩后,就让自己的孩子继位,这正应了那句话,不作不死。
公元前238年,嫪毐趁秦王住在雍城,盗取了秦王和太后玉玺,调用了军兵进行叛乱。秦王派相国昌平君平息叛乱,后来嫪毐被抓,被处以“车裂”极刑。
3.赵高
众所周知,秦朝的覆灭,和赵高的篡权夺位有着不可磨灭的联系。名垂千古与遗臭万年,赵高选择了后者,成功地让大秦王朝二世而亡,成为一个改变历史的风云人物。
赵高是秦始皇非常信任的宦官,任职中车府令。时常陪伴于秦始皇的身侧。秦始皇在巡视的中途病逝,被赵高隐藏真相,并逼迫丞相李斯篡改始皇帝遗诏,立胡亥为秦二世。逼死始皇帝长子扶苏自尽,逼死与扶苏关系莫逆的秦国大将蒙恬。胡亥继位以后,赵高气焰嚣张,满朝文武都要看他的眼色。
赵高用“指鹿为马”的招数大肆排除异己,在害死李斯以后,取代了李斯的位置做了丞相,并想更进一步当皇帝。于是逼死胡亥,选了看似傻子的子婴为王,却被韬光养晦的子婴设计杀死。
在赵高死后,子婴命人将其尸体行以“车裂”极刑!
4.李存孝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中原大地一片狼藉。在战乱年代曾经有过很多故事,也有过很多英雄人物,颇负盛名的就是“十三太保“。
最早的“十三太保”就是唐末藩镇割据将领李克用的十三个力大无比的养子们。
其中最为出门的当数李存孝,此人是一个与西楚霸王齐名的人,有人说:“将不过李,王不过霸”,说的就说李存孝的能力。
此人打仗从来没有败过,他手下有五百飞虎军,让敌人闻风丧胆,飞虎军一出现心理上就摧毁了对方。
致其死亡的就是他的赫赫战功,功高盖主在任何时代都不是一件好事。李克用利用儿子们的嫌隙,设计陷害他,扣上罪名,采用极刑“五马分尸”赐死。
但李存孝天生神力,以一人之力拉回了正在奔跑的五匹马,连续十来次都是这样。李存信上前劝道:“十三弟,你这样挣扎又有什么用呢?你是必死无疑的,放弃吧,我也好去交差。”
李存孝也是爽直之人,说这样杀不死他,除非先挑断自己的手筋、脚筋,行刑之人照做,才终于杀死了他。
结语:五马分尸,也就是车裂,这种刑罚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刑罚就更加普遍。
除去一些谋反、篡逆等大逆不道之人,还有不少死于车裂的都是名人,他们大多都是生前扶摇直上,建功立业,但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受到这样的待遇,这就是所谓的伴君如伴虎。
“五马分尸”间接性地反映了古时候残酷的酷刑。各位能够想象,那时候的剥削阶级是多么的惨忍,并且古时候的酷刑是远远不及这种。
不由感叹,我生活在和平年代是多么的幸福!
中国的四大文著?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巨著。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各书简介
1.《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具有争议,目前最广泛认可的说法认为作者是施耐庵。历史上还有其它几种观点,包括了罗贯中说,施惠说,郭勋托名说,宋人说等。
介绍:《水浒传》的故事源起于北宋宣和年间,出现了话本《大宋宣和遗事》描述了宋江、吴加亮(吴用)、晁盖等36人起义造反的故事,成为《水浒传》的蓝本。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话文写成的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版块结构小说,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生动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
2.《三国演义》
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
作者:罗贯中,名本、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作家,戏曲家。罗贯中生于元末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同于流俗,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
介绍:《三国演义》是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的《三国志》、范晔《后汉书》、元代《三国志平话》、和裴松之注的史料,以及作者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写成。现所见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则。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故事开始黄巾兵起义,结束于司马氏灭吴开晋,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汉、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并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3.《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西游记
介绍:西游记以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的故事和有关话本及杂剧(元末明初杨讷作)基础上创作而成。
《西游记》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有大闹天宫等故事。此后写孙悟空随唐僧西天取经,沿途除妖降魔、战胜困难的故事。
书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画生动,规模宏大,结构完整,并且《西游记》富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隐含意义非常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可以从佛、道、俗等多个角度欣赏,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4.《红楼梦》
原名:《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风月宝鉴》等
作者:曹雪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小说家、诗人、画家。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石头记
高鹗,字云士,号秋甫,别号兰墅、行一、红楼外史。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
介绍:《红楼梦》是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早期仅有前八十回抄本流传,八十回后部分未完成且原稿佚失。
临淄劳耿古文作者?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是写光武帝刘秀表彰大将军耿弇的一段话。他先表彰耿弇的功劳,以淮阴侯韩信作衬托;再用“有志者事竟成”激励之。出自《后汉书》。
《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史类文学作品,属“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议的预言家?
西汉时期有个叫做许负的女相师,因为学习易学而精通相术,给很多王公贵族相面都十分灵验,受到了汉高祖刘邦的赏识,被他封为鸣雌亭侯,是中国古代为数不多的被封为列侯的女子之一。
许负一生传奇,还没出生就得到了秦始皇的赏赐,怎么回事呢?
前221年,秦国大将王翦啸,消灭齐国,俘虏了齐王建,至此六国全部被消灭。秦始皇得知消息后大喜,于是下令全国各地官员,寻找神异祥瑞之事物,以庆祝消灭六国这不世之功。
各地官员闻风而动,临兆郡郡守就发现了十二个身高五丈,脚长六尺的巨人,他们从穿着戎狄服饰,突然出现在中原地区。秦始皇听说之后很高兴,认为这是好兆头,所以下令仿造那十二个人的模样制作了十二座金人,以作纪念。
不久之后,河内郡郡守也上报说,温县县令许望的夫人生下一个女儿,手里竟然拿着一块有文王八卦图的玉,很神奇。更为神奇的是,此女一百天的时候就可以说话,这是绝世罕见的。秦始皇听说此事后也很高兴,于是赏赐了许望黄金百镒(计量单位),让他好好抚养女儿。
因为许望已经有三个儿子了,所以他就想要个女儿,他曾去求送子娘娘,结果还真就应验了。此事居然惊动了秦始皇,还得到了黄金赏赐,许望为此十分高兴,对秦始皇感激涕零,便为女儿取名莫负,意思是不要辜负秦始皇的恩德。
然而,神奇的事情还在后头,尚在襁褓之中的许负,她的哭声和笑声,居然可以预言人的吉凶!
许望的妻子生了一个神异的女儿,还得到了秦始皇的御赐,这件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强烈好奇,所以他们纷纷跑到许负家,想要见一下许负。所以,许望家门口每天都是车水马龙,里面甚至不乏达官显贵。
时间一长,许望就发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许负在看见陌生人的时候,不是开心地笑就是大声地哭,很是奇怪。
不过许望后来却发现,那些见到许负笑的人,后来都有好运,不是发财就是升官;而那些见到许负哭的人,后来就都走了厄运,要么生了病,要么遭受家庭变故,甚至有人还丢了性命!
时间一长,许负的这种用苦笑来预言人吉凶的本事,就传播开来,有些人因为胆小就不敢再去见许负了,于是许望家门口的人就逐渐变少了。
许负年少成名,预言秦朝将要覆灭。
许负有此天赋,许望自然对她十分重视,于是在她四岁的时候就请了一位学富五车的老师教她,许负竟然过目不忘,很快就被可以轻松地背诵《周易》,《连山》和《归藏》等书,而且她对这些书的理解深刻,她说的一些东西,很多连老师都不知道。
许负的老师逐渐觉得自己的学识已经无法教授许负了,于是就辞职了。许望接连又找了好几个老师,但都无法教授许负,他们纷纷表示,许负的才学远在他们之上。要知道那时候许负不多只有几岁,这简直太神奇了。
后来,许望又带着许负去找黄石公,拜黄石公为师。黄石公这人可不简单,他与鬼谷子齐名,在收了许负做徒弟之后几年,他还将《太公兵法》和《黄石攻略》传给张良,让张良成为刘邦的得力助手。
在黄石公的教导下,许负对相术有了深刻的钻研,再加上她自己学的周易学,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系统。许负后来在推演中发现,秦朝恐怕不长久,于是将自己的名字许莫负改为许负。
那时候许负年纪不到十岁,但是她跟着黄石公只学习了很短时间,黄石公就觉得她已经学有所成了,于是就让她回家去了。
有一天,许负看到自己的哥哥在与他的朋友在一起玩,许负打量了那个朋友一番,于是对他说,你快回家去,你母亲突然染上了重病,现在去看医生,或许还有救。
那个朋友将信将疑地跑回家,果然发现母亲病重,于是及时带她去看医生,后来还真就治好了。
这件事在温县很快就传播开来,大家便都知道了许负善于相术,还把叫做活神仙。久而久之,连外地人都知道了许负,于是都跑去找她相面。秦始皇在听说了许负的事情之后也很好奇,于是派人去请许负到咸阳去给他相面。
许负得知郡里的官员即将来请她,于是就假装生病,卧床不起。郡里的官员看到许负快要病死了,于是就走了。许负的父亲问她为什么不接受邀请,她却说,秦朝的气数就要尽了,没必要再去了。
许望对秦始皇很有感情,见许负说这话,就骂她大逆不道,还不准她再给别人相面。许负也不反驳,只是坦然接受。
没过多久,秦始皇就病死于沙丘,赵高,李斯和胡亥合谋杀死扶苏,后来胡亥又登基当了皇帝。不过胡亥和赵高残杀忠良,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引起了百姓的不满。
第二年,陈胜吴广起义就爆发了,他们还建立了张楚政权,而且全国各地的农民也纷纷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秦朝政权顿时陷入到大厦将倾的局面。
许望这才明白了许负说的话是是对的,于是就问她该怎么办。许负说,应该坚决与暴秦决裂,但是现在朝廷的兵力还很强盛,不应立马亮出旗帜。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广纳贤良人士,并私下招兵买马,静观时局变化。
许望和他的三个儿子对许负的分析表示赞同,于是开始暗中策划,很快就将实力发展壮大了,而秦朝也已经走向了覆灭的边缘。
许负对大汉天子的神奇预言。
秦二世二年,刘邦率兵攻打咸阳,他在途经温县的时候,刘邦听说许望招兵买马有反秦的意图,于是就想拉拢他。后来,刘邦又听说许望的女儿许负是相面大师,于是更加想去许望家看看。
一天,刘邦带着陈平,周勃,曹参和萧何乔装打扮之后就往温县县城赶,但是最后却发现县城的大门已经关闭了。
刚好那时候许负就在城门楼上,他看到刘邦等五人之后,大为惊奇,因为她觉得这五个人都是奇人,领头的那一个有帝王之气,其他人也都有当宰相的资质。
许负不敢怠慢,于是将五人引入城中见许望,并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父亲。许望自然相信许负的判断,于是就跪在刘邦面前,还准备将县令的大印交给刘邦。
刘邦见许望如此,也很惶恐,便问许望为何如此。许望边说,是我的女儿许负判断秦朝即将灭亡,我们必须另投明主。当她见到你们之后,通过看面相,觉得你日后会必定是九五之尊,并且你的四个随从也都是人中龙凤,以后不是大将军就是宰相,所以我才决定投靠你。
刘邦十分高兴,便欣然接受了许望的投诚,并将大印还给他,让他继续担任县令,只是向他要了一千士卒之后就走了。
其实,刘邦那时候并不相信许负的预言,因为他那时候实力并不强,起码在面对项羽的时候,他可是没有任何优势的。所以刘邦只是将许负的话看成是一种奉承,并没有放在心上。
没过几年,刘邦就攻克了咸阳,被项羽封为汉王,不过两人很快就陷入到了楚汉相争的局面。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又发生了一件事,魏王豹的岳母,也就是薄姬的母亲魏媪把许负请到了魏王宫,让她诶薄姬相面。
许负在见到薄姬之后,说她是大富大贵的面相,她的儿子以后必定是天子。我们知道薄姬后来嫁给了刘邦,并生下了儿子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不过魏王豹那时候以后薄姬将会为自己生下儿子,并且还能做天子,所以野心就开始急剧膨胀,于是反叛刘邦与项羽结盟,不过很快就被韩信击败,他本人也被杀死,而薄姬则被刘邦得到。
前202年,刘邦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他也成为汉朝的第一位皇帝。刘邦想起了许负当初的预言,觉得实在是太神奇,于是就召见了她,并封她为鸣雌亭侯,此时她也不过十九岁而已。
刘邦称帝之后,薄姬也进入宫中,但是她并不得宠。有一次,许负在与刘邦谈话中说薄姬将会生下一个富贵的儿子,刘邦深信不疑,于是临幸了薄姬,薄姬后来果然生下一个儿子刘恒。
不过刘邦在位期间,刘恒并不突出,所以他最终被封为代王,并在刘邦死后与母亲薄姬一起到代国就国。代国是一个边国,十分贫瘠,而且时常遭受匈奴的袭击,所以并不是一个好的封国。
不过也正是因为刘恒的不显山流水,所以他逃脱了吕后的清洗。
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等人发动政变,消灭了吕氏一族,刘恒作为刘邦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再加上薄姬做人十分低调,不太可能发展成强大的外戚势力,所以刘恒得以被大臣们推举为新的皇帝。
再后来,许负又预言了周亚夫的下场,再次准确无误。
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他原本只是个河内使,看起来不显山不漏水,但是许负在见到他之后却对他说,你三年内必定封侯,封侯之后八年必定是出将入相,但是你的寿命不会长久,位极人臣后就连就会饿死。
周亚夫听许负这么说,有些不信,所以他就说,我的哥哥周胜之已经继承了我父亲的爵位了,即使他不在了,爵位的继承人也应该是他的儿子,轮不到我。我既然无法成为侯爵,那就不会出将入相了,况且我有财富,也谈不上饿死吧?
许负说,我看你嘴角有横纹,这就是饿死的面相啊。周亚夫自然是不信的,而且还有些生气。
不到三年,周胜之因为犯法被剥夺爵位,汉文帝没有让他的儿子继承爵位,反而让周亚夫继承爵位,封为条侯。这虽然不合理,但是确实就这么发生了。
再后来,周亚夫因为帮助汉文帝平定八王之乱,被封为丞相;但是又过了不到九年,周亚夫的儿子因为私自囤积御用品和军用品被治罪,周亚夫受到牵连,因为性格孤傲觉得受了委屈,所以绝食而死。
许负的话再次灵验,这让汉文帝都觉得十分神奇,于是对她越来越尊重,在她五十岁的时候还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但是她也借此机会向汉文帝请辞,回到自己的老家相夫教子,八十四岁的时候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