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原因

2023-05-16 12:45:03 94阅读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原因?

光的色散现象原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应该怎么区分?

散射:向四面八方散开的光,就是散射光。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原因

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

折射: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漫反射: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

怎样做初中光的色散实验?

这个实验还是比较好做的,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以在课堂演示这个实验:

方法一:太阳光、三棱镜。

将三棱镜正对太阳(太阳光为理想的白光),在三棱镜的另一侧会出现七色光带。

(该方法有局限性,不能将分解后的七色光按要求投印在光屏上)

方法二:水槽、水、平面镜。

水槽中盛适量水,将平面镜斜放入水槽中(镜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在太阳光下改变镜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将分解后的七色光带按要求投印在墙璧或者屏幕上。

(该方法就地取材,方法较好,便于观察)

光色散是谁发现的?

光的色散是科学家牛顿首先发现的。

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研究日光,得出结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牛顿的这一重要发现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揭示了光色的秘密。

光的色散分为哪三部分?

光的色散分为三部分:光的色散、色光的混合、看不见的光。

光的色散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波长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色散也是对光纤的一个传播参数与波长关系的描述。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c/n(或折射率n)随光的频率f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光的色散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