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是正确的吗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是正确的吗?
谢邀。考察一下“绝对真理”。我认为,有关思维科学(广义逻辑学)的原理与法则,都是绝对真理,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唯物辩证法、数理逻辑。注意:“逻辑”是logic,绝不是罗XX的“罗辑”,逻辑学原理就是绝对真理。
为什么?因为人类对自然与社会的所有正确认知,都必须以科学的逻辑思维为基础。这是来自不易的。在文明进步的历史长河中,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是前2000年的集大成,后2000年由马克思集大成,人类至少花费了四千年。
一,形式逻辑是最基础的思维法则。形式逻辑,包括概念体系与概念法则两大部分。
概念体系有四大要素:①概念的定义,②概念的划分,③概念的推理,④概念的证明。任何基础学科,诸如: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数学、法律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都要以形式逻辑的总格局,展开学习与研究,否则就会乱套。
概念法则有四大要件:①同一律,命题或概念不可被偷换。②排中律,命题或概念不可模棱两可。③不矛盾律,命题或概念,不可出尔反尔。④充足理由律,命题或概念,不可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
据我了解,英国小学就专设一门“逻辑”课程,我们考MBA或留学,才学点逻辑学。李约瑟难题——那时国人不懂也不信逻辑。
二,辩证逻辑。我认为,只有唯物辩证法,有资格称作辩证逻辑,包括唯物论与辩证法。
唯物论的主要原理:世界是充满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
辩证法的主要原理:事物是联系的,发展是永恒的,联系与发展互为因果。进而有三大法则: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
科学界,违背唯物辩证法的不少,也断然举步维艰。例如:①宇宙大爆炸理论臆想的那个奇点突变,至少违背量变质变法则。②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就是虚无,违背物质论。③广义相对论主张,空间虚无而弯曲,违背至少物质论。
三,数理逻辑。数学是在形式逻辑上发展壮大的。数学思维的本质——分化复杂,简化替换,量化处理。在“分化-简化-量化”中,简化是关键,因为复杂是简单的复合。数学公理,例如“两点连线直线最短”,就是真理,没有反例。20世纪初,数学独立于物理学后,有点不走初心,搞得物理方程解不了。
物理也是在形式逻辑上发展壮大的。物理思维的本质——提出理性的函数关系,测量足够的样本数据。例如:赫兹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普朗克1900年发现普朗克常数,爱因斯坦1905年解释光电效应取决于辐照频率:ε=hυ,现在也用光电效应反求普朗克常数:h=ε/υ。公式很简单,只要做实验测数据。
有人说,我们不可能认识真实宇宙。这是典型的不可知论,这样的三观是消极懈怠的,也是不懂数理逻辑的真谛。其实,思维的真正意义在于:满足于测量精度,抽象出一般规律,运用于人类文明。
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否定方法的区别?
没有辨证否定方法的名词
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二者之间的区别
1.内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2.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客观实在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3.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4.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唯物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是谁创立的?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具体来说, 唯物辩证法是出自马克思的《资本论》。
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区别?
内涵不同
辩证唯物论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领域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在坚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研究世界的运行状况、形态和发展规律,进一步回答客观世界究竟“怎么样”的问题。
二者所对应的哲学范畴不同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反之,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认矛盾,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属于辩证法;否认矛盾的存在,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回答则属于形而上学。
二者的基本观点不同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又是变化发展的,联系和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而承认矛盾、运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并由此揭示了万事万物发展所包含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方法论要求不同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唯物辩证法从承认矛盾、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出发,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对立统一,就要反对形而上学。
唯物辩证法的通俗讲解?
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主观辩证法或辩证的思维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发展学说。
它包括三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形式与内容等一系列基本范畴,而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它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和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