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割礼,新生儿是否需要接受包皮环切术
男孩割礼,新生儿是否需要接受包皮环切术?
几千年以来,在欧洲社会中,包皮环切术一直都是一种宗教仪式,尤其是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当年希特勒甚至以此用来区分他们。这种割礼会在一岁以内的男孩身上实施,有些父母会把割下来的包皮作为纪念留下来,美剧《拜见岳父大人》就有一个情节,情侣双方父母初次见面,竟然拿出这个东东展示一番,让人大跌眼镜。
但是这事在中国比较鲜有听闻,毕竟国人都比较传统,对于这种事情比较避讳,再者说那么小的孩子,割上一刀,父母也是不能容忍的。
那么包皮环切术究竟有什么好处?包皮就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地方,包皮过长与阴茎癌和女性的宫颈癌有很大的关系。婴儿的这种手术出血少,感染的几率也很小,比起大人的手术要合适的多。
虽然说从医学角度上看,包皮环切使人受益良多,但是以上数据也不足以支撑新生儿包皮环切术的常规化。
父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手术,医生需要详细介绍手术的利弊,尤其是过程中需要的镇痛手段。
太监是中国古代独有的吗?
我是海浮人,我来回答。
太监在古代被称为阉人、宦官。就是被割掉生殖器官的人,他们被剥夺了繁衍后代的权利,成为了阴阳裂变后的“第三性怪胎”。中国古代太监就是代表之一,由太监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宦官制度。那么太监是中国所独有的吗?事实上,太监,或者说是宦官,并不是中国所独有。
(太监影视形象)
在古埃及,古希腊,古波斯,古印度,以及后来的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也曾出现过这一现象。对此,笔者从全球史的角度来谈谈世界太监史或者说是宦官史。
纵观世界历史和文化,就会发现: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时间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宦官。无论是在欧洲,非洲还是亚洲,在海洋国家,游牧民族还是农业国家,在基督教,伊斯兰教还是儒教的发源地,都有宦官的存身之地,所以所太监的存在,在古代世界具有普遍性。
一.埃及—最古老的的太监产地埃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字,历法,艺术等方面对世界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中一个影响就是埃及成为世界上最早产生太监的地方。古埃及是女权掌政,女人掌权的遗风十分浓厚,因此男性都被阉割,成为宫中的太监,为女人服务,实际是女人统治男人的一种表现。
不单单是埃及,其他国家女人掌权时,如中国太后临朝时,都是宦官使用较多的时期。古埃及发达的医学,又解决了制造太监的难题—阉割术,在古代阉礼的基础上,古埃及很早就掌握了阉割术。
阉割由僧侣来执行,先用细长又强韧的线绑住整个性器官,再用毛巾包住,将被阉割的人彻底麻醉以后,用利刃将性器官连同毛巾一同割掉热油和灰止血,以细棒插入尿道,以防堵塞。再把被阉割之人身体齐胸以下埋入热沙之中五六天,以利生存,以此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宦官在女王的宫廷中充当奴隶。
死亡率高达75%。埃及制造的宦官主要来源于在非洲掠夺的土人,又以一个叫巴格的部落最为著名。由于埃及的地理方便,贸易发达,因此埃及生产的宦官并不是主要自己使用,而是销往其它国家波斯、希腊、罗马等其它国家,成为当时主要的宦官生产国。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17世纪。
尼罗河上游地区一直是“全阉”奴隶的主要产地。这种风气也影响到波斯人和希腊人,甚至影响到亚洲。稍后的希罗多德时代,亚洲的希沃斯岛就成为制造宦官的地方。恩格斯就称:“至少在亚洲各城市,阉人来监视妇女,早在希罗多德时代,在希沃斯岛上就制造这种阉人出售,据瓦克斯穆特说,并不是只卖给野蛮人”。
二.两河流域—女王之下的“宠儿”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同样是世界文明起源地,在这里产生了萨美尔和巴比伦等最早的文明,同样在这个地区也是太监产生的摇篮之一。
在公元两千多年前,这个地区有两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巴比伦和亚述帝国,在帝国近东地,有记录显示妇女在打架中有抓男人睾丸的倾向,例如在亚述人的法律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如果女人在争吵殴斗中捏碎男人的个睾丸,要砍断她的一根手指。如果在医师缝合后,另一个睾丸发炎或发现她在打架中将他第二个睾丸也捏碎,那么乳头就要被割掉。这已具有阉割的含义了。这两个国家和埃及相似,多次出现女王和王妃掌权的情况,因此,两河流域也成为宦官最早出现的地方之一。
有的历史学家认为两河流域地区的宦官,最早是巴比伦王国的一个美丽妃子所创造的,并且由于巴比伦文化的广泛传播而进入西方各国,甚至有人认为:这山时期正好是中国最早产生宦官的时期,因此中国的宦官制度是从巴比伦传入的,亚述人继承了巴比伦人的宦官制度,并在建立新亚述的西密拉米斯时代 得到很大发展,而根据公元前1450-1250年的亚述帝国法律,丈夫如发现妻子与别人通奸,他可以杀死两人,或者只将妻子的鼻子割掉及将奸夫阉割。
亚述帝国国家机构及王族后宫服务的宦官不虞匮乏。
三.波斯—残缺的人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居鲁士大帝父子统一伊朗后建立了波斯帝国,随后发展壮大,领土延伸至地中海,地跨亚非欧三个大陆。
领土的不断扩张也伴随着文化的传播,其中就包括宦官文化,波斯宦官的基本职务是在后宫服务,理由很简单,阉割后的男人无法染指女人,一个生殖器被全部或部分割掉的男人,皇帝可以放心地让“他”在后宫四处走动,从事各种服务。还有一个原由,居鲁士大帝认为:宦官和他的家庭脫离关系,自己又无法结婚生子,没有亲情瓜葛,这种人最能效忠他的主人,是最忠实的仆人。
他们虽然不能人道,但是其它方面的能力并不逊于常人。居鲁士说:“在主人遭遇不幸的时刻,没有人比阉奴表现更大的忠诚。”因此在居鲁士身边照顾服侍和保卫他的,都是最信任的阉奴。后来,居鲁士也和这些最忠实的战友起战死在征服埃及的战役之中。在希波战争中,波斯人将监狱中的囚犯阉割为阉奴,只挑选最英俊的年轻罪犯。大流士一世曾经要求巴比伦和亚述的残存王国提供五百名阉割的青年做为贡品,大大促进了贩卖阉奴的风气。
波斯人认为:阉奴比一般人更值得信赖,对其忠诚大表赞扬。波斯的宦官,不只是生活上的服侍,也参与许多其它事情,在波斯帝国,宦官扮演着君主为了控制臣属而设的秘密角色。这表明波斯人使用宦官范围很广泛,并且是由皇帝赐给各级贵族的。
四.希腊—腊维纳斯女神下的“肿瘤”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印度河及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黄河长江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摇篮。但不要忘记,除这些大河流域之外,在地中海地区还闪烁着另一颗灿烂的文明之珠,那就是古希腊文明。
在古希腊又一个众所周知的女神,那就是维纳斯,作为爱和美的女神,成为世界的偶像。但在当时的实际来看,维纳斯是一位具有色情肉欲的爱情女神,因不重视忠诚和贞洁而出名。希腊的宦官也得以在她的怀抱中出生。
(断臂女神维纳斯)
古希腊时期,阉割现象十分严重,英文中的宦官一词“EUNUCH” ,就是最早起源于希腊文“EUNOUCHOS ”,意思是“守护在床前的人”,而后来EUNUCH一词的意思为:“阉人,原为闺中之侍从,或宫中之太监。”可见,希腊是西方国家中宦官最早发源地。西方有关宦官“的词汇只此一个,远没有中国的丰富,也没有中国词汇准确。
因为准确地说“宦官”必须有两个标准,是被阉割之人或是在宫中担任服侍工作。而西方将被阉割之人或阿拉伯世界后来的阉奴,通通称之“宦官”,是不准确的。但不管怎样,希腊毕竟很早就出现了宦官。
(古希腊地图)
在希波战争中,据说希腊统帅马其顿出征时要带800名宦官,供他自己和朋友们使用。因为长期在外作战,妇女很不方便随军,而宦官则具有男人一般的特点,又可以被当作女人使用,更为适用军旅生涯。
此外由于希腊和波斯等国都使用宦官,因此制造和贩卖宦官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职业,在希腊兴盛一时,也成为贸易的一项内容。希腊的原则是不可阉割自己的种族。阉割的意义是为了表示对异族的强烈的征服,是一种神圣的残暴行为。 也是当时各国普遍遵从的一种原则 所以希腊的宦官多是波斯或其它国家的人。
五.罗马—帝国中的“特殊战斗士”在希腊之后,就是罗马帝国,从公元前四世纪前后,罗马开始强大,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而在这个强大的帝国中,宦官也有一份功劳。罗马和希腊先后兴起地中海地区,很多东西一脉相传 宦官制度也是如此,只是阉割上更有特点。
(古罗马地图)
罗马帝国从事阉割行业的人叫做“理发师”,而阉割术也比它国复杂,共分四种:其一是割去全部的阴茎和睾丸:其二是仅将睾丸除去;其三是将睾丸压碎,但不除去;其四是将输精管割掉。后三种方法如用于幼童可完全断绝性欲。
但若用于已经发育成熟的男子,性欲依然存在,至少可维持三年。而且经此手术后,性耐久,又无受孕危险,足以增力 淫乱的能力。因此罗马许多贵妇人或贵族的情妇也支持阉割术。(古罗马斗兽场)
罗马帝国中妇女的地位也很有特点,虽然由于法律的限制和社会的压力,她们无法过问政治事务,但她们家庭和社会中也较有地位。特别是罗马帝国的极盛时期,罗马的上层妇女拥有很大的自由,财富和时间去从事其它的事业。据说许多贵妇人特别钟意末被“阉割干净”的宦官蓄养在家,以增加淫乐。罗马帝国德米钦大帝在位时,下令禁止阉割,但宦官的市场仍然被奴隶贩子所操纵。在其它时期 宦官也同希腊一样,要充当“宫女”。
罗马帝国的兵团长期在外作战 因此要带上大量宦官,供士兵使用,成为兵团中的“ 特殊战斗士”。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的记载,在罗马帝国的晚期,皇帝已将部分权力交给宦官,开始参与政治事务了。史书记载,罗马皇帝克劳第乌斯、尼禄、维特利乌斯的近侍中都有宦官。杀死过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以暴虐放荡出名的暴君尼禄还和宦官斯普里斯“结婚”,并任命宦官纳拉哥主管恐怖突击团。
六.南亚—佛教世界中的神坛侍者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诞生的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很早也存在阉割现象。印度的阉割方法是使被阉割的人先吸食鸦片,坐在陶制的椅子上,以利刃沿竹片快速滑下,以切断性器官,再用热的种子油倒到伤口的周围消毒,用浸过油的油布包扎。
被阉割之人仰卧数十日不许动,每日以乳品进补。但印度却是唯一没有产生和使用宦官的文明古国。有人说这是因为受古希伯来人的影响,认为宦官是冒犯天条而又极其不洁的,因此古印度的皇宫主要以年老的男人和女人看守。但这种解释并不充分,比如说古印度文明先于古希伯来文明存在,又距中国文明更近,为什么没有受到中国宦官制度的影响呢?
(泰姬陵)
这还需要从印度文化本身的特点来探求原因。印度文化特别是印度的性文化和其它的文化相比,特别是和东方文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印度的性哲学并不禁绝凡世中的各种享乐,相反却尽力去发掘种种声色之娱,更把性生活看成享受。印度文化不把“性”贬入不道德和隐私的地位,而是大胆奔放。而其
它的文化如埃及、中国、罗马、希腊波斯等国,尽管对性有不同的评价,但都认为这是一种应该秘密和占有的行为,应该有所掩饰。而宦官和阉奴就是这种文化的产物,是“隐私”、“专有”等性禁忌畸形发展的产物。但印度文化却认为性是自然的,并不应加以掩饰。而且印度人还认为:人虽然是分成许多等级,但不论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都应有享受性爱的权利和机会。也许是印度文化中特有的“两性开放”,“平等观念”,才是阻止宦官现象在古印度产生的真正原因。但印度的历史还有一个特点,是多次受到外族的入侵,使印度成为一个在种族、信仰、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都十分复杂的国家。因此当印度受到阿拉伯民族统治期间,阉奴制度也传入印度。
(古代印度)
信仰伊斯兰教的国王和酋长,后宫人数很多,也采用阉奴制度来管理。在莫卧尔王国统治时期,是印度阉奴制度最鼎盛时期,人数多达数万。至今在印度还有许多风格特异的神庙遗址,由粗短的石柱支撑着拱门,配上砖制的圆屋顶。最有意思的是,在每一所清真寺的旁边,还有一间小的精美的清真寺,里边有阉奴的塑像,十分像守护在神庙旁边的侍者,反映了阉奴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
七.亚洲—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可能每个中国人到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人们在牢记这些发明而自傲时,请不要忘记了,中国历史上也产生了一些其他的“世界之最”。在对人的摧残上,男人方面是太监,女人方面是缠足,而产生最早 延续最广、组织最严、影响最大的就要数宦官制度了,因此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发明”。
(赵高)
在中国历史中,关于太监的称谓有很多常见的有寺人、阉人、阉竖、阉宦、宦官、内侍、内监、内臣、公公、老公等。“太监”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代二十四衙门中的十二头目通称太监,到了清代,一些官员、宫人为了讨好宦官统一称他们为太监。宦官与太监从此混为一谈。太监作为一种被阉割的畸形人,完全是中国宫廷政治的伴生物,这种男权与皇权的双重罪恶几乎与中国历史相始终。按照文字记载,太监在中国出现很早。“自书契以来,不无阍(hūn)寺。”意思是说太监与文字一样古老。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经有负责杂役的“寺人”。“寺人”就是阉人。《礼记·内侧》中说:“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 深宫固门,阉寺守之。”阉人的体能接近男人,但在性角色的扮演上,则接近于女人 ,所以适合于宫廷服务。随着皇权体制的建立,阉人依托皇权,摇身一变,成了宦官。宦官在东亚文化圈长期存在,除过中国,朝鲜、越南也都有,但日本是个例外。中国历史上曾多次要求越南和朝鲜进贡阉人。
中国古代宦官专权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宦官当属齐国的竖刁和宋国的伊戾,他们在宫廷政治中已经扮演起极其重要的角色。管仲临终,齐桓公欲立竖刁为相,管仲曰:“人情莫过爱其身者,竖刁自宫而不爱其身,岂能爱君乎?”齐桓公一生雄才大略,不听管仲遗言,后来果然惨死于竖刁之手,成为死于宦官之手的第一位君主。
(齐桓公)
宦官群体能够以一种体制而进入权力中心,应从秦朝算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庞大的宫廷。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形容,“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妃嫔媵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輦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查不知其所之也。”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修建阿房宫的几乎全部都是阉人,当时征调“隐宫刑徒”高达70多万。一方面,服务宫廷嫔妃需要大量的宦官,另一方面,秦始皇的集权独裁也需要宦官。因此,宦官制度便成为“秦制”的主要特征之一。秦始皇以暴政和宫刑制造了大量阉人和宦官,秦朝二世而亡。从嫪毐到赵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亡于宦官之手,正是权阉赵高杀掉了秦始皇的两个儿子扶苏和胡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两个著名的对话,一是赵高弄权,-一个赵高杀胡亥: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日:“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
二世曰:“吾愿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愿为万户侯。”弗许。曰:“愿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於丞相, 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西汉统治二百多年,宦官参政日甚一日。先是汉高祖刘邦枕着宣官的大腿睡觉,闭门不出,不理朝政。吕后掌权时, 宦官张释平息匈奴挑衅,活跃时。文帝、武帝之时,重用内朝官员,宣官人数和势力大增。著名者有史学家司马迁,音乐家李延年等。到汉元帝时,宦官石显、张恭开始专权,名儒萧望之等死于他们的陷害。东汉是中国宦官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从东汉起,宦官全部由阉割之人担任。从《后汉书》起,宦官在正史中立传,表明宦官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宦官机构的分工和职务也基本明确,属少府管辖,主要有中常侍、中黄门等。东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专权较烈的朝代。主要是因为东汉形成了外戚、宦官、儒臣三大势力,而东汉抑外重内的政策,使儒臣集团的力量很弱,无法涉足官廷深处的阴谋活动,围绕皇权的斗争主要是在宫廷内部的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之间展开。
三国时官职较乱,宦官机构也不相同。蜀国后主刘禅,宠信宦官黄皓,逼走良将姜维,断送诸葛亮奠定的江山。东吴重用宦官,造成内部分裂,使司马氏乘机而入,三家归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各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建立王朝,一方面继承汉族的宦官制度,一方面又受自身游牧民族特点的影响,没有等级制度的限制,许多宦官得以从奴隶而一跃贵为王侯,兴盛一时。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朝代,在官职上上集汉魏以来官制变化之大成,下启唐宋以后各代之开端。建立内待省,成为纯粹的宦官机构,设立内侍,内常侍等官职。
唐朝基本延袭隋朝制度,但事实上有很大出入。宦官可以正式担任外廷职务,可以担任高级武职。唐中期以后,凡有节度使和观察使的地方都设有宦官充任的监军使,负责临时使命的宦官更是屡见不鲜。犹其是掌握禁军的左右中尉、中护军,握有操纵政权的军权,而担任枢密使的宦官,则以内丞相自居,以至发展到随意废立弑杀皇帝的程度。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宦官专权乱政的朝代。唐代宦官之祸,最初缘于女主武则天专权。高力士开宦官专权之端,杨贵妃宠爱安禄山,遂有藩镇割据之开端。表现为女祸、宦官、军阀互为因果、互为斗争的三段循环的局面。
宋朝在形式上继承了唐代旧制,但在内容上有很大改动,官制十分复杂,设立内侍省作为宦官总机构,又设立-一个入内内侍省,统辖更为新近的宦官,与内侍者并称为前后省。宋朝是历史上相对宦官专权乱政较轻的朝代,但宦官参政之广、作用之大,并不亚于其它朝代,如《宋史·宦官传》中的人数和内容,都在二十四史中占首位,可窥见一斑。为祸不烈,主要是因为宋朝允许宦官参政,但禁止专权的法令较严,丞相权力较大,内外危机较多,皇帝比较警觉等。总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有特点的王朝。
辽、金、元各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既继承了汉族土朝的特点,又保持了自己的特点,因此宦官制度比较混乱。这些少数民族沿用游牧民族的惯例,不阉割自己本族人的宦官,男女之防也不如汉族严格。虽然有宦官制度,但皇帝的周围都是本族贵族的子弟,所以宦官的权力不大。
(会吸星大法的太监曹正淳)
明朝建立以后,废除丞相,君主独裁进一步加强,使得宦官得以重用,宦官机构也急剧扩大,达到中国历史的高峰。明代的宦官机构计有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为宦官二十四衙门。此外还有负责财务的内库,负责司法的东厂、西厂、内行长等特务机构。还有地方的守备、监军、采办、矿监税使等。属于临时派出而不是经常性的职务,更是不计其数。从明朝历史上看,宦官机构遍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各个领域,规模巨大,自成体系。在作用上日益凌驾于正常的国家机构之上,成为直属皇帝而平行于官僚机构的第二行政系统,也可以叫做有实权的“影子内阁”。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的高峰王朝,出现许多大宦官,如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作恶多端之辈,也出现了郑和下西洋这样为人赞许的千古壮举。到了清朝,康熙皇帝鉴于历代,特别是明代宦官专权之害,将宦官十三衙门取消,设立了专管宫庭事务的内务府,不与外廷行政机构相混,这对防止宣官专权起了很大作用。另外清朝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没有本族宦官,对汉族宦官一直怀有戒心,也起一定阻止作用。
中国古代宦官名称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与“宦官”同义的名称有::“太监、寺人、著人、栎人、妇寺、阍人、刑人、刑臣、刑余、刑隶、黄门、中宦、中人、中滑、中臣、中使、中玛、奄人、阉人、阉竖、竖阉、阉宦、内臣、内官、内小臣、内竖、内侍、内监、内宠、内参、貂挡、貂寺、宦者、熏余、熏刑、凶竖、司宫、巷职、项伯、老公”,达几十种之多。人们所熟悉的宦官、太监等名称,并不是最早出现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西周的宦官名称很混乱,基本上是根据宦官的职务所来,只有阉人的名称还比较通用。但中国的特点是,名称一旦产生就不会消失,而是历代延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许多新的名称。春秋战国时期,又将宦官称为刑臣、刑余、刑人、内宠等,开始不光以官职为名了。但在当时,刑人、刑余等名,并不专指宦官,也指一般受刑之人。内宠也是如此,帝王所宠爱的后妃,也可称之内宠。秦朝时出现了宦者之名,为一般宦官的名称。秦朝还设有中常侍、内常侍等官职,也为宦官之名。汉代,特别是东汉,是中国历史上室官专权较强烈的朝代,新的宦官名称也较多。宦官这个名称,就是最早在东汉出现的。此外还出现类似宦竖、竖宦等鄙称。尚有内臣、内侍、中官、中贵、刑隶、黄门、中黄门等名称。但所有名中,以宦官一名最为通用。太监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朝。
唐朝设有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机构,设有太监官职。但这些官职既非宦官的专门机构,又非宦官所专有之官职,虽然有个别宦官为之,但多为正常之人。到了明朝,设立宦官二十四衙门,统领全部宦官,各设太监管理,是宦官中的最高官职,太监才成为宦官的专有名称,虽然是以最高代替全体。只有到了清朝,以内务府统领全体宦官,宦官皆称为太监,只在前面加以品衔官阶加以区别,宦官和太监的名称才最后合一。这样我们得知,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产生了许多宦官的名称,其主线是沿着阉人——宦者——宦官——太监而发展的,并最终形成了宦官、太监这两个通称,但其余的名称也没有消失,而是逐代积累,只是不为人熟悉罢了。对宦官的鄙视也产生许多名称。宦官的生理特点违背了儒家的伦理观念,在参与朝政时又往往作恶多端,从而引起士大夫的深恶痛绝和仇恨,称之为阉竖、阉贵、宦竖、熏刑等,民间多称之为老公。反之宦官得势时,又有许多人投之门下,又有许多宦官的尊称。一般来讲,宦官喜欢被称之“师父”、“张爷”、“李爷”等,最普遍的是“公公”。
中国古代阉割现象
中国的阉割现象,在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晚期就已经出现了,但在阉割的目的和对象上却有很大变化。最初是作为惩罚异族俘虏的一种手段。其后,阉割发展为惩罚男女之间不正常两性关系的刑罚,“男女不以义交者,其刑宫。”“女子淫,职置宫中不得出;丈夫淫,割其势也。”从此,阉割的对象和范围有了很大扩展,不仅包括异族人,也包括本民族在内了。从西周以后,中国阉割的对象和目的又有了极大变化,发展为惩罚一切反抗者的一种残酷手段,成为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与其初衷全不相干。中国古代以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说,来说明世间万物相生相克的起源和生灭。阉割的原理是以土来阻水,行刑的时间一般在冬季,因天气寒冷,万物肃杀,人体内精气闭藏,阳气不盛,是行刑的好时节。中国的阉割术的名称也是名堂花样最多的。以“宫刑”的说法最为普遍,因为此刑不同于其它刑罚可在公开场所执行,而只能在隐蔽的宫室中进行。
(公公好大的官威啊)
在中国隋朝和唐朝以前,阉割术主要由官府执行,阉割的对象主要是俘虏。隋唐以后,自愿被阉割者大大增加,以求入宫成为宦官,阉割术也主要由民间来执行了。执行阉割术之人叫“刀儿匠”,一般是祖辈相传,专操此业。手术室叫“净室”,被阉割者来后,经检查身体,查无暗疾,身体健康后,精心悉养数日,丰其食物,减少饮水,终日睡眠,养精蓄锐,严禁伤风咳嗽等疾病,务必神满气足。还要履行证明手续,由被阉割者家长、保人、介绍人等画押签字,并在官府备案。手术时,人躺在手术台上,服短衣而赤裸下体,无论冷暖必穿棉袜,四肢被绳索捆绑,性器官被梁上垂下一绳吊起,再令该人食下一枚煮熟的鸡蛋,当其咀嚼满嘴而未完全下咽时,用利刃将性器官一抹而下,人随之昏厥过去,而鸡蛋堵塞喉中,内脏一气浑原,人绝而五脏不动。否则失声呼痛,气浮血腾,十死其九。乘人昏绝之时,将细管插入尿道,以防堵塞,又敷特制药膏。过数日如排尿正常,则大功告成,宜告手术成功。足见其中的残忍。
结语宦官现象,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存在,几乎在每一个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不同程度的产生了这一现象,历史几乎和人类的诞生一样悠久。然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以至不同的文化风俗,导致了不同的宦官制度,太监作为两性矛盾下的“中介”,在世界上广泛的分布,所以这并非中国独有,只不过中国的更为复杂、影响更为深远。
我是海浮人,你也在漂浮吗?欢迎关注。
女方开口要30万彩礼?
不正常。有钱人家若不在乎这三十万,但是女人及他家人在男方家已经没有地位了。若是三十万对于男人家是一大笔钱,那么他们会盯着她问女人要这笔钱或者老拿这笔钱说事,为婚姻埋下祸根。还有可能男的条件不好砸锅卖铁或者借钱为了给儿子娶个老婆,婚后日子坚难,女人若想离婚,可能吗?全家所有家财换来的得死死看住。既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二家人就该好好商量,和和气气,不能不看现实,乱提条件。
对于个别地方重男轻女你怎么看?
为什么有人会重男轻女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从大清灭亡至今算起来已经过去百余年了。百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类似重男轻女这样的封建陋习却并未得以消除,至今依然影响着国人的内心。重男轻女这种观念的诞生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有着必然关联的,男性在体力、逻辑思维等生理方面天然优于女性,这也就意味着在同等的人口数量下,如果男性人口数量更多获取的资源也就更加丰富,在求生存大于求发展的过去,男尊女卑的观念因此得以确立。拥有更多的男丁,也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劳力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宗族势力。除此之外,在过去家族的传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男性来完成的,一个家庭的主人或者一个宗族的族长必定都是男性,因此重男轻女的观念其实也与家族传承继承香火的传统观念有关。
重男轻女的观念至今仍在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末出生的,也就是俗称的80后。我的家乡在江苏南通,身边同龄人中多半都是独生子女,只有个别人有个弟弟或者妹妹。像我这个年龄的不管是男是女家里父母都很疼,所以说实话从小到大我从来没有感受到像我父母那个年龄的人有重男轻女的观念,至于所因为胎儿是女儿的因此打胎的更加闻所未闻。在我们小时候的那个年代尚且如此,在大家思想更加开明进步的今天重男轻女的现象更加罕见。不过中国大地广袤,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存在的。我曾经接触过一些安徽和山东的朋友,从她们口中得知当地一些地区尤其是农村里面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很重的,一些家庭生了三、四个女孩之后还要生,一直生到男孩为止,听到她们这么说我突然觉得自己生在江苏挺幸福。
重男轻女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生男或者生女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自然规律,通过人为的手段来干预生育其实就是一种违背天理的举动,此外扼杀无辜的生命其实也是一种有违人伦的行为。目前,国家对于非法胎儿性别鉴定抓的比较紧,说明了国家层面也意识到重男轻女观念所产生的一些社会问题,个别地区因为重男轻女甚至导致当地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地区,导致适龄人群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进而再滋生其他社会问题。
随时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重男轻女这种封建传统观念必将被慢慢淡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这种守旧的观念根本不屑一顾,摒弃这种陋习所需要的只是时间问题!我是丹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我的回答不要忘记点个关注也不要随意跟人抱怨你怎么看?
守一瓣心香认为,成年人,工作再累,也不要随意跟人抱怨,是积极的工作作风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成年人的字典里没有容易两个字成年人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事业和家庭一肩挑,让他们身心俱疲。成年人的生活不容易,深知责任重大,思想有包袱。工作累只是假象,主要是因为心累。
成年人随意跟人抱怨不可取抱怨是无能的表现,随意跟人抱怨更不可取。一个随意跟人抱怨工作累的人,会被认为能力欠缺,不能胜任工作。言语中有牢骚,充满了负能量,会令他人避之如瘟神。
提升自己改变现状是制胜法宝首先要分析工作累的原因,如果是因为能力不足,就要想法设法提升自己;如果是工作量大,就要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是工作方法不得当,就要改进工作方法。通过改变,以达到应对工作游刃有余,进而带动周围的同事,改变工作环境。
如果难以忍受远离也是一种解脱如果工作累,是因为他人恶意为之,心情不爽,难以改变,也难以接受。对权谋整人不迁就,权衡之后,选择远离也是一种解脱。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