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龙,龙抬头英雄

2023-05-07 02:45:04 96阅读

龙抬头的龙,龙抬头英雄?

龙抬头是胡桃这位使用长枪的英雄的特技,效果和伤害都不错

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在北京,山西,河北,上海,福建等城市习俗都是不一样的。龙抬头是个好日子,你们那边有什么习俗呢?

龙抬头的龙,龙抬头英雄

今天是二月二,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龙抬头”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又被称为春耕节,春龙节。古时候,在这一天家家户户敲锣打鼓,放鞭炮,烧香祭祀,为了向龙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家都对“二月二剃龙头”比较熟知,那关于这一天的其他风俗习惯你还知道吗?

二月二龙抬头是我们国家著名的传统节日,深受民间人士的喜爱,使得中国节日流传深远,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去过的节日,在我国,很多节日都会伴随着一些传说与神话,龙抬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2017龙抬头

2017龙抬头日期:2017年2月27日 农历 二月初二 星期一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

“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霹雳一声惊天地,怎知龙王心里愁。”在这泥土气息浓郁的童谣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很久很久以前,东海龙王生了三个龙子,就缺一个龙女。龙王想,要是再有个公主,儿女双全,那该有多好啊!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就给龙母吃了一颗仙丹,不久,龙母就怀孕了。第二年二月二,龙母果然生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

小公主一天天长大了,对龙宫的生活厌倦了,渴望到人间去寻找真正的幸福。龙母知道女儿的心,她劝公主说:“孩子,龙宫里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要到人间去呢?”龙女说:“龙子龙孙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我一定要到人间去,寻找真正有乐趣的生活。”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悄悄地把她送出龙宫,还送给她一个锦囊。

龙女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飞过九十九条河,越过九十九座山,来到了一座大山下,公主四下里望了望,只见远近土地都干裂着嘴巴,庄稼都低垂着头,太阳正火辣辣地烤着大地,不远处,一个青年在田里吃力地劳动,公主走过去,问道:“这么旱的天,你种地会有收获吗?”农夫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呢?家里的老母亲还靠我养活呢!”龙女很同情他,从锦囊中取出几粒红豆,向地里一撒,一会儿,田里就升起厚厚的浓雾,干枯的禾苗泛出了绿色。农夫一看赶忙向她行了个礼,说:“仙姑,这儿方圆几百里都遭了大旱,还请仙姑救一救穷困的百姓。”龙女非常感动,她想,他真是个好人,一心想着别人。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她从锦囊里抓了一把红豆抛上天,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酣畅地下了下来。雨过天晴,山青了,庄稼绿了,人们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小伙子感激地向姑娘道谢,公主脸上飞起了红云,说:“不用谢我,只求我俩百年合好。”小伙子听了,甜滋滋的把姑娘领回家。

再说公主离开龙宫出走的事被龙王知道后,龙王非常恼怒,还不让龙母去看女儿。龙母天天想念女儿,每年阴历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头来向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她的哭声变成了雷声,她的眼泪化作了春雨。

祭龙

祭龙是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之一。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撒灰

龙抬头习俗中的撒灰,由来已久,直到今天,许多乡村地区仍然流行。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大致做法为:将灰撒在门前,谓之“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圆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杂粮,称做“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将灰撒在井边,呼“引龙回”,以求风调雨顺。撒法各地不尽相同,一般是从井边开始,一路逶迤撒来,步入宅厨,环绕水缸,灰线蜿蜒不断,甚为有趣。

理发

汉族民间有种说法:正月剃头(理发)死舅舅。此说虽无根据,也很荒谬,但影响却极深,因此,在春节前无论多忙,人们都要抽出空来理一次发,然后就要一直等到 “龙抬头”的日子了。二月二理发,俗称“剃龙头”,据说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因此,“多剃发”就成为流传千年的龙抬头习俗。

吃龙食

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吃面条叫食“龙须”,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强烈愿望。

金龙摸头

龙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象征之一,常用来象征祥瑞,而老龙头是巨龙之首,自古民间就有摸龙头的习俗。老年人摸龙头免灾害、寿延年;中年人摸龙头万事顺、百业兴;小朋友摸龙头保平安、学业成。正是应了那句俗话“二月二,龙抬头。上龙亭,摸龙头,吃喝不愁。”

接“姑娘”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引龙

在山西,最重要的习俗是“引龙”,在晋西北叫“司钱龙”,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引钱龙时不准说话,以免吓走钱龙。

在豫东一带,农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必用炉膛里的灰在院子里及大门外打囤,即把草木灰放在长柄铁锨上散落成圆圈,然后圆心处放上不同的粮食,这实际上是庄稼人对粮食丰收的一种祈愿。

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如在桂东客家地区。

土地神古称“社”、“社神”,传说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人类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进入农业社会后,又把对土地的信仰与农作物的丰歉联系在一起。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习俗内容丰富,主要活动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不能做针线活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最后,将祝福送给每一个人:

二月二里龙抬头,

鸿运当头好兆头

祝你好运成双,快乐成双

送你举世无双的祝福

愿您

福禄双至,名利双收,

智勇双全,才貌双绝,

快乐成双成对,

幸福双双而至!

二月二 好事成双日

我祝愿我最牵挂的你:

拥有甜甜美美的爱情

拥有长长久久的友情

拥有轻轻松松的工作

拥有大大方方的领导

拥有快快乐乐的日子

拥有大把大把的票子

所有的好运成双结对向你奔来

所有的福气纷纷向你发出邀请函

祝福你,你的美梦会成真

祝愿你,你的心想会事成

收到这份祝福的你真是太走运了

所有的好事都会成双成对

你的爱情美满甜蜜“比翼双飞”

你的事业步步高升“名利双收”

你的儿女机智聪慧“德艺双馨”

你的亲人平安健康“福寿双全”

你的友情长长久久“双心一意”

最后还要祝你

好事成双、双喜临门

所有的福气都向你涌来

怎么看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剃头。

三月三龙抬头的来历?

龙抬头的说辞,来自古老的天文学,上古时代人们曾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星辰的位置,据此判断季节。

“龙抬头”,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们认为这天剃头会鸿运当头、福星高照。孩子要“剃喜头”,保佑健康,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要“剃龙头”,辞旧迎新,希望能带来好运,从“头”有个新开始!

为啥叫龙抬头?

古人将天上二十八星宿分成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对应四个星宿,东方四个星宿通称苍龙。在农历二月二这天早上的五点到七点,正好是苍龙的角宿从地平线升起之时,因此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农历二月二,正是春回大地,万物萌发之始,也开启了一年的春耕,因此,在此春耕之始,为了有一个好的开头,人们就将二月二作为一个吉祥的节日来庆祝,以求一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于是每年农历二月二,就定为春耕节。同时呢,在天象上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龙是我国古代最为崇敬的动物,预示着强壮、富贵和吉祥,我们古人也一直宣称是龙的传人,龙也一直是我们的吉祥图藤。因此二月二也被称为青龙节。

正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春第一节,自然要采福纳祥,祛邪避害,图个好兆头。于是,我国各地,在二月二这天,就形成了不少的习俗。我们中原地区这里过二月二,自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宜忌习俗。

在二月二这天,适宜做的有三项:一是宜剃头。二月二也正是惊蛰之时,沉睡一个冬天的万物,开始复苏,植物返绿,动物苏醒,据说也是蛇类、虫类等冷血动物结束冬眠,开始抬头苏醒之时。蛇俗称小龙,蛇的苏醒抬头,就是龙抬头。人们从过大年开始,一个正月里都不宜理发,因此头发自然又长又压头,趁着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大人小孩剃头理发,有借龙抬头的吉利,以崭新的面貌来开启新的一年生活之意。因此,二月二这天宜剃头理发。二是宜呼吸采气。据说龙是强健无比的,威力惊人,正是所谓的神龙摆尾,翻江倒海。人们借龙抬头之日,在早起六、七点之时,到户外活动,迎着朝日,大力吸纳新鲜空气,这样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增添一年的福气、财气、运气、喜气和人气。三是宜吃龙食。龙是神秘吉祥的动物,人们将一些食物冠以龙的名称,吃进肚子里,有交好运之意。如吃饺子,叫吃龙耳;吃用韮菜摊做的煎饼,叫吃龙鳞;吃米饭叫吃龙子;还宜吃炒玉米或炒黄豆,叫吃龙豆。据说吃龙豆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在唐朝时期的某年初夏,玉帝严令管雨的青龙下雨,以惩罚民间对玉帝的不尊重。大旱两个月,民间干旱地裂,庄稼眼看都要旱死。人们跪求玉帝慈悲,龙王显圣,赐下甘霖以解旱灾。青龙不忍民间受苦,就违背玉帝旨意,偷偷为人间下了场甘霖。老百姓得救了,青龙却被玉帝压在了大山之下。为了拯救青龙,万民跪求,众仙伏拜。玉帝就说:“只有人间金子开花,才能释放青龙。”人们知道后,哪里能让金子开花呢?苦思冥想之下,就家家开始在二月二这天遍炒玉米或黄豆,一时间人间一片金黄。为玉帝探看民情的太白金星,老眼昏花,就误认作金子开花了,马上报告给玉帝,于是玉帝就释放了青龙。久而久之,民间便有了吃龙豆的习俗。

二月二禁忌的事有四项:一是忌做针线。据说二月二,龙抬头,做针线容易刺伤龙的眼睛。伤了龙眼,龙还怎么行云布雨,造福人间?二是忌磨面。常言道:“虎磨龙碾”。二月二这天磨面动碾盘,恐伤龙头,伤了龙头,更不了得。三是忌洗衣服。据说这天到河边或井边打水洗衣服,洗衣服的脏水容易污染河水,龙喝了脏水会伤身体的。四是忌吃面条。虽然说有的地方说吃面条叫吃龙须,但我们这里是忌讳吃面条的。据说这天龙抬头,正是蛇结束冬眠出窝的时候,谁家吃了面条,蛇就喜欢爬到谁家去。蛇是让人很恐惧的阴冷动物,谁都忌讳爬到院中屋内,因此还是在这天不吃面条为好。

我们的传统节日,多带迷信色彩,那些节日宜忌,让现在的我们颇感可笑。但这正是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们过传统节日,享受民间节日习俗,更拉近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