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活了多少岁,三国赤兔马活了多少岁
关羽活了多少岁,三国赤兔马活了多少岁?
从三国中的时间记载可以看出,赤兔马死亡时至少35岁,纵横战场的时间超过30年,完全脱离战马的正常范畴。马的自然寿命,一般为25 ~ 30岁,能够作战的时间一般是10年左右,长寿马是极少数的。
关羽多少岁死的?
关羽活了60岁,关羽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20年。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东汉末年蜀国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220年
关羽(?—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亡命涿郡,与张飞从刘备起兵。刘备得徐州后,使关羽行太守事。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进,击破刘备,关羽被俘,遂随曹操于官渡迎击袁绍军,刺袁绍大将颜良于万众之中,封汉寿亭侯,不久辞归刘备,后随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入荆州,刘备率众南逃,关羽与之共至夏口。及曹操败于赤壁,刘备收江南诸郡,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刘备西定益州,使关羽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年(215年),关羽尽逐孙权所置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吏。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拜为前将军,围攻曹操将征南将军曹仁于樊城,时值汉水泛滥,左将军于禁所督七军皆被淹没,又斩将军庞德,自许(今河南许昌)以南往往遥应,威震华夏。曹操派平寇将军徐晃往救,而吴乘机袭取江陵,关羽遂败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与儿子关平同为吴军俘杀。追谥壮缪侯。好《左传》,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以忠义见称于后世。关羽去世后,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朝雍正时期,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等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名列“五虎上将”之首,使用青龙偃月刀。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在宗教文化方面,关羽被儒家尊为文衡帝君,被佛教尊为护法伽蓝菩萨(伽蓝神)、盖天古佛,被道教尊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等。(
最长寿的武将超过100岁了吗?
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不够,很多人的寿命其实并不长,若遇上战乱,则寿命更短。而让我们最熟知的一个动乱年代就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在这段时间,经常打仗,一直挣扎在生死线的武将,有没长寿的呢?谁最长寿呢?最长寿的武将活了多少岁?超过100岁了吗?
据统计,三国时期这四人岁数都很大,其中最长寿的此人居然活了97岁,没超过100岁,分别分析如下。
廖化:演义中90岁、正史上70多岁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恐怕是大家对廖化的最初认知,而对他更熟悉的人则知道,廖化有一个很厉害的外号,让人记忆深刻,这就是“三国活化石”。在演义中,廖化先是参加过黄巾军,后又投靠关羽、刘备,最后在熬死了一批又一批的名将后,直到蜀汉灭亡后,他才去世。按照演义中的描述,我们来分析,黄巾起义发生于公元184年,结束于公元204年,前后历时20多年。
而当年,能参与黄巾军作战,那么廖化至少是14岁以上的少年。这样推测,廖化应该是公元170年左右出生,到他去世时的公元264年,廖化至少是活了90来岁。不过正史中对于廖化的出生年月并没有明确记载,我们能只能通过其他人的描述来推测。
《三国志》中曾有如此记载:时诸葛瞻初统朝事,廖化过预,欲与预共诣瞻许。预曰:“吾等年逾七十,所窃以过,但少一死耳,何求于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遂不往。
根据宗预的描述,他说自己和廖化都已经年过70,说明此时廖化的年龄和70相差不大,肯定不是八九十岁,不然宗预不会这么说。而此时,诸葛瞻摄政,距离蜀汉灭亡已经不远,所以从正史中分析,廖化的真实年龄应该就是70多岁,并没有演义中分析的有90多岁。
丁奉:80多岁
演义中,除了廖化,还有一人也被认为是特别长寿的人,这个人就是丁奉。在演义中,丁奉在赤壁之战时就已经作为将领出场了,所以此时的丁奉岁数肯定是不会太小,至少是已经成年了。
而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所以可以推测丁奉至少是出生于公元188年之前,到丁奉去世时的公元271年,丁奉在演义中至少是活了80多岁,确实是一个比较长寿的人。而在正史中,对于丁奉的出生年月,也并没有明确记载,所以无法估算出他的真实年龄。
士燮:90岁
士燮这个人在大家的印象中不是特别出名,但他是三国历史上真正活得比较长的人。他出生于公元137年,此时仍然是东汉统治时期,死亡于公元226年。士燮原本被任命为交趾太守,董卓祸乱朝堂后,天下大乱,很多地方已经断绝了对朝廷的朝贡,他却并没有忘记理法,照样对朝廷上供,朝廷感念他的忠心,封他为安远将军,龙度亭侯。后来孙权攻略南方,士燮投降了孙权,被封为左将军,直到去世,享年90岁。
吕岱:96岁
吕岱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将领,他原本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当时天下大乱,颇有才能的他也想在乱世中拥有一番作为。适逢孙策遇刺身亡,孙权上位,广邀天下人才,于是吕岱前往投靠,并被封为吴郡郡丞。吕岱颇有才能,在任期间,恪尽职守,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很快就脱颖而出,得到了孙权赏识。
孙权将他升为“余姚长”,而正是在余姚,吕岱的另一个才能被充分的施展了出来,在这里,他组织了一千多江东健儿,将他们训练成军,正是这支军队跟随吕岱南征北战,立下了战功无数。后来。吕岱凭借战功,一步一步慢慢升官,一直升任为大司马。吕岱一生清正廉明,为官之处,颇受百姓爱戴,公元256年,吕岱在武昌去世,时年96岁。
来敏:97岁
在那个时代,吕岱的96岁已经足够惊人了吧,然而接下来的这个人,比吕岱活得还要久。来敏,生于公元165年,他从一出身,其实就是过着人上人的生活,他祖上是东汉的名将,一路下来,家族多有在朝廷为官的人,所以说,来敏算是世家大族出身。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来敏跟随姐姐来到益州避乱,来敏的姐夫本就是刘璋的亲戚,所以来敏在益州过得还是不错的。
刘备平定益州后,来敏被封为代理典学校尉。刘备去世后,刘禅继位,对来敏也是十分看重,封他为虎贲中郎将。诸葛亮北伐,来敏随军出征,结果因为口出狂言,被诸葛亮免官。后来来敏又多次被升官、罢免,全都是因为他那张嘴,整天瞎说,搞得大家都不待见他。公元261年,来敏去世,时年97岁。
总结
综合上述分析,在演义中,我们熟知的长寿人物廖化和丁奉其实在真实历史中算不上最长寿的人。而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人当属蜀汉官员来敏了,他居然活了97岁,虽然没有超过100岁,也很长寿了。这个年龄,不仅在当时,放在现代,也算是长寿之人了。
难道不知道会招来刘备复仇大军吗?
在刘备得到诸葛亮的辅助以后,加上自己的两名得力大将关羽和张飞的帮助,他的势力立马就开始增加起来。原本的寄人篱下,现在变成了有自己的领土,并且在逐步扩张。当时有一段时间是刘备要先入川,让关羽自己在荆州看守。当时在蜀汉可以从汉中去进攻关中,这样就对长安产生了威胁。从荆州又可以胁迫到中原,所以这个时候刘备的势力是达到了一个顶峰的状态。他所处的领土从战事上分析,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
刘备留下关羽自己在荆州看守是有原因的,因为关羽的实力真的是非常的强大,他令樊城被大水淹没,士兵们都毫无战斗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令关羽的名声大噪,不管是谁,听到他的名声,都要感叹上一句。一向精明沉稳的曹操,当时都被逼得无可奈何,还曾经考虑要不要搬迁到别的都城,来暂时躲避关羽的逼迫,从这也可以看出关羽不愧是刘备的得力干将。 经过那件事以后,关于他个人的名声变得非常高,威望也变得非常大。在这四海之内,不管是谁碰到他,都要避目三分。
而刘备留关羽在荆州作为自己的策应,随时可以前去中原威胁震慑到曹操,同时也可以对江东的孙权作为一种威胁的存在。即使刘备先和曹操开战了,留关羽在那镇守孙权也不敢有所作为。 关羽这个人,虽然非常的厉害,有勇气,也有谋略,可是他却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缺点。他这个人非常的骄傲,也很自大,对待他人经常都是我行我素,不把别人放在眼中,所以他的人缘并不是很好。诸葛亮十分清楚关羽的为人,也知道他的处境,所以就曾经劝过他,要改一下自己的行为性格,可是关羽并不听诸葛亮的劝,依然是自己,该怎样做就怎样做,并不把别人的提议放在心上。 关羽不止性格孤傲,心气儿高,心胸还非常的狭窄,容不下别人比自己强。
在当时马超去投奔刘备的时候,帮助刘备使刘璋投降,在这件事情上立了不小的功。所以刘备为了嘉奖马超,就给了马超很高的官位以及爵位。关羽听闻这件事情以后,心里就很不舒服,害怕马超会超过自己的地位。 于是他写信去问诸葛亮,说自己和马超相比来说,到底谁会更好一点。诸葛亮就给他回信说马超就和张飞一样,武功虽然很好,也很有谋略,但是跟你比起来,却还是不如你。关羽收到回信以后非常的高兴,还将这封回信传给大家看。关羽这个人本来就是比较自傲的,诸葛亮又这样说就使关羽更加的骄傲自信和虚荣。 这时候不明白的人可能会觉得诸葛亮怎么可以这样说呢?这样不是使关羽更加的自负了吗。但是其实诸葛亮是在安抚关羽,因为如果不这样说的话,关羽肯定是容不下马超的。
关羽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可以说是刘备的心腹了,本来从大局上来看,把马超给招过来成为自己部队下的伙伴是一件好事,毕竟自己这边能人异士越多,对自己的胜率越大。 可是关羽却只顾着自己的面子和马超比较,看谁地位更高,生怕自己会被马超抢了风头。所以诸葛亮这样做是为了大局考虑,如果如实相告的话,可能关羽就会和马超产生内部矛盾,这样对他们当时的大局来说是很不好的。
关羽的这种性格和为人处事的这种态度,最后造成了他的悲剧收场,若不是他的性格孤傲骄傲自负,也不会中了吕蒙的计,被孙权给生擒,最后死在人家手中。 在当时,孙权抓住关羽以后犹豫了好久,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他,于是便向自己的部下们征求意见。而他的部下们都认为关羽这个人对刘备是死心塌地的,所以不会轻易的投降到自己这方。
因为在此之前,曹操就曾经想要拉拢关羽给关羽高官厚禄,并且还把赤兔马给了他,最后关羽还是跑回了刘备身边。 跑回去就算了,他还去包围襄樊,并用水淹城,逼的曹操差点都搬迁自己的都城了。曹操那样厚待关羽,最后都被关羽给反咬一口,孙权就更不会去冒这个险了。所以他们都不会去想要关羽投降到自己的这方。最后孙权思来想去,最终下定决心要将关羽给处死。 关羽的死亡,这就代表着孙权不会和刘备再结盟了,吴蜀的联盟关系彻底破裂,孙氏和刘氏这两家彻底的撕破脸皮,成为敌人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羽的死,才爆发了当时的夷陵之战。
刘备和孙权一开战,曹操和魏国也趁此机会来参加战争,对东吴开始分割。 这时候就会有人产生疑问,孙权难道不知道处死关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吗?其实孙权他知道这样的后果,要不然也不会在活捉关羽以后还犹豫了那么久,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杀死他。最后经过自己和大臣的各种分析以后,权衡了一下各种利益关系,才下定了决心去处死关羽。
在抓了关羽以后,就像孙权的大臣们所说的那样,关羽投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时孙权就面临着作出选择的结果,到底是杀了还是放了,或者是一直软禁着他,来使刘备自投罗网,或者是不敢轻易的打吴国的主意。但是作为一个帝王,他是不可能有这种想法的,因为和自己的江山相比,兄弟情义或者是君臣大义,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如果刘备真的来攻打自己的国家,到时候关羽杀也不能杀,放了又很没面子,会使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所以孙权早就做好了和刘备撕破脸皮的准备。 杀了关羽也不只是只有坏处,还有一些好处:杀了关羽就相当于折了刘备的左膀或者右臂。 虽然孙权和刘备是联盟,但是联盟的结果也只是如果曹操对自己发兵,他可以和刘备站在一起,但是如今的局面是他们三家的势力都非常的均衡,刘备肯定不会陷于这种平静的局面,到时候一定会对自己下手,所以自己还不如趁早和他一刀两断。孙权和刘备撕破脸皮,也可以借机向曹操表示友好,他向曹操献上关羽的人头,以表示自己的友好之心。
孙权夺了荆州,杀了关羽,和曹操联盟不怕刘备大军复仇。
三国时的关羽活了多少岁?
一、岁数:
刘备(161-223) 62岁, 关羽(162-220)58岁, 张飞(167—221)54岁, 曹操(155~220)65岁 , 孙权(182-252)70岁,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 53岁, 62+58+54+65+70+53= 362岁。
二、简介:
1、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2、关羽(162-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3、张飞(167-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4、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5、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