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八大怪,陕西八大怪为何姑娘不对外呢

2023-05-04 18:15:05 103阅读

陕西的八大怪,陕西八大怪为何姑娘不对外呢?

“陕西八大怪”,更准确一点应该称为“关中八大怪”。

关中位于陕西中部,又称关中平原、关中盆地或者渭河平原、渭河盆地。因为地处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所以称其为“关中”。具体包括现在的渭南市、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东西长约400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

陕西的八大怪,陕西八大怪为何姑娘不对外呢

关中地区由于受环境,气候,经济,文化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在衣、食、住、行等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民俗习惯。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关中八大怪”。在民间有这样的顺口溜:“老婆帕帕头上戴,家家房子半边盖。板凳不坐蹲起来,面条宽得像裤带。锅盔大得赛锅盖,油泼辣子一道菜。秦腔大戏吼起来,姑娘一般不对外”。

其中的“姑娘一般不对外”,说的是陕西关中的姑娘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嫁到外地去,最远也不会出省。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呢?综合分析,应该有以下三个原因:

1、关中人骨子里的优越感。“关中自古帝王州”,陕西关中地区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长安十八代帝王都在此建都,关中人生来就有一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加上在西北地区,关中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较为富足,因此,陕西关中人更愿意在本地安居乐业,更希望把自己的女儿留在家乡而不是远嫁。这符合“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自然规律。

2、守旧恋家观念。陕西关中,不像东部沿海地区那样开放,接受新鲜事物往往滞后。因此那里的人都非常的守旧恋家,孩子的婚姻往往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女儿家大多数都尊重父母之命,不愿意远嫁。而老人则认为嫁给本地小伙知根知底,不会吃亏上当。把子女留在身边,相互能帮上忙,农活有人干,时常能在床边尽孝,也可以给自己防老养老。

3、受交通、通讯不便的制约。古代西北地区道路不畅,交通工具匮乏。加上女子裹脚。“三寸金莲”在自家门口转转还可以,走远路就非常困难了。嫁出去的话,回娘家的希望很渺茫。在外地受了欺辱,由于交通通讯不便,父母也照管关心不到。因此都希望自家姑娘嫁到越近越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姑娘不对外”的老观念已经慢慢变成了老黄历。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陕西与外界的交流不断增强,陕西姑娘嫁到外省的,外地姑娘嫁到陕西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不仅如此,陕西姑娘嫁给外国小伙子也不算是什么稀罕的事了。所以“陕西八大怪”或者“关中八大怪”中“姑娘不对外”,其实已经忙快要名存实亡了。

陕西八大怪的来历?

了解不多,凑合答复。

丨,面条像裤带。过去男人干活出力气,家里人就擀些长如裤带的宽面片,吃了顶饥。

2,锅盔像锅盖。关中一带烙的锅盔,有的真比锅盖大而且厚,这是毫不夸张的。11月5你去杨凌农高会看看就知道了。

3,油泼辣子一道菜。油泼辣子里有调料,有时忙开了,临时凑合,比如热蒸馍夹辣子咸香可口,夾大油也香的不得了。

4,老婆帕帕头上带。现在陕西关中农村还有,

干活灰大,老太太洗一次头也不容易。为避尘土,老太太头上大都顶一块方形的手帕,帕帕角掩遮在耳畔外。

5,房子半边盖。也是秦地四合院。一是省料,二是邻居间也可共用一墙。当然亦出于安全考虑,房背后墙,贼不好翻进来,即使能上房顶也不好下到院中,因为房檐布有铁丝网,本是防飞砂走石的,所以贼不好下来。另外,这种房子夏天凉快,大门一开,风吹进来,形成过堂风,分送至院中各方间。

6,板凳不坐蹲起来。想必也是临时凑合的一种办法,一是嫌回家取凳子来回跑,二是懒得动弹,还有的嫌蹲着难受,顺便背靠着墙。

7,姑娘不对外。关中地区一般自然灾害少,土地肥沃,自给自足,姑娘找对象大都在附近村子间,习俗相近,离父母亦近,便于照顧。

8,秦腔吼起来。秦腔是中国梆子戏鼻祖,普遍流行于西北五省,南方有些地方也能听懂,过去文化生活贫乏,农村人干活累了,唱几句秦腔提提精神,村子谁家过事,就有民间自乐班唱几出折子戏,以后,富裕了,就请当地剧团来演唱。

陕西八大怪,反映了旧时民间习俗。现在大多还存在,个别的有改变。社会在发展,习俗也在不断变化着。

如何看待陕西八大怪习俗影响到现在陕西人的生活和经商习惯?

八大怪随时间流逝慢慢的就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但依然也有一些作为地域文化特色得依保留,如裤带面,辣子是道菜,锅盔象锅盖,吼秦腔。裤带面,锅盔自不带言,这是陕西面食的经典,就辣子是道菜来说,之所以能够成为饮食文化特色,一方面反映了陕西人嗜辣不输湘川地区,加之辣子与馍和锅盔结合更是经典之作,不由人不想。吼秦腔,这种感觉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个感觉对一些年过中年的人可能深一点,尽管有人说听不懂,但有一个时髦的说法叫音乐无国界,秦腔艺术作为黄土高原文化,她的高昂呛凉之声,纾发了人们生活中的所有,其韵其情不由人不随之而想而思,这就是其韵的魅力,也是其生命的意义。其他的如凳子不坐蹲起来,这个似乎与人的生活方式或文明有关,必净脱鞋和穿鞋蹲在凳子上还是不好,影响别人。房子也已经钢筋水泥的时代了,一般都是楼房了。其他两项也是随着社会发展,早就逐渐消失。如帕帕,想买都买不到,市场上根本没有,也就无法头上戴了。

陕西八大怪?

作者是徐延利,八大怪分别指的是陕西八种独特的汉族民风民俗

西安八大怪是什么?

1、板凳不坐蹲起来

“蹲景”成为关中地区特别是农村最有名的亮点,这一怪独步天下,关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绝版。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实属一种硬功夫。关中人喜欢蹲是从古文的“坐”演变而来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将膝盖并直端坐于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压在双脚后跟上。

2、房子半边盖

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

3、姑娘不对外

这一怪很多地区都有,只是在关中地区现象更突显,人情味也更浓郁。“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关中男人的写照,它的正面意思是关中男人恋家恋婆娘,在“玩龙玩虎不如玩黄土”的小农时代,这种思想也算正统。既然关中男人还不错,那么,这里的姑娘自然爱嫁当地郎了。

4、帕帕头上戴

在关中风俗中这一怪最好解释了。过去人的生存环境差,黄土高原上风刮尘扬,烈日毒辣,妇女们出门干活串户没个遮蔽可不行。遮阳伞、防晒霜、口罩、墨镜是现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过去的关中女人没这样的条件,她们生活中有一块整端漂亮的布做手帕就不错了。

5、面条像裤带

说其像那裤带,说的是那面做的宽度和长度,在关中地区的面馆,一碗面只有一根面条,但若要让个弱女子能把这根面条吃完,那也是难事。

6、锅盔像锅盖

由于关中地区以前为了避免浪费,且属于大家庭吃饭的传统,所以,每家每户都有很大的锅做饭,所烙出的大饼和锅底相当,并且由于面体发酵比较好,厚度适中,俗称“锅盔”。

7、油泼辣子一道菜

关中人对于辣子情有独钟,爱吃,而且和别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干辣子面,而是油泼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独特的香味。

8、秦腔不唱吼起来

这里的唱戏指的是秦腔表演。其实秦腔也不是真吼起来的,只不过演员表演起来确实很卖力气,开玩笑说是“叫破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