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多少个台风,2020年下半年大概有多少个台风影响广东
2020年有多少个台风,2020年下半年大概有多少个台风影响广东?
预测今年下半年将有3-5个台风影响广东
前期副高压至,导致台风“难产”由于今年副高偏强、位置偏南,并且一直在菲律宾附近海域徘徊,长期控制台风发源地。不仅高温炎热持续,也闷死了台风胚胎。
上述原因导致今年只有两个台风生成(黄蜂和鹦鹉),比常年同期(7.4个)偏少了5.4个!
虽然91w已经进入南海并制造了风雨天气。但是其体型过于庞大,虽然水汽充足但是季风吸了太多,能量难以聚集,所以很难加强为台风。
看样今年七月“空台”已经成了定局(距离七月结束还有7小时,希望奇迹发生),为建国七十年来首次。
常年影响广东的台风情况据统计,登陆及严重影响广东的台风年均5.3个,其中登陆台风3.7个,占登陆全国台风34.5%。近10年来广东因台风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为151.3亿元!
从历年的台风路径集合中发现,影响广东的台风确实很多,平均每年有5个至多。虽然今年台风一直偏少,但是预计后期台风开始增多,台风生成总量较往年相差不会太大。
近期形势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可能有2个台风登陆或影响广东,三防形势严峻复杂,我省要做好防台风及其次生灾害的各项准备。
中央气象台29日发布的中期天气预报显示,8月2日前后,南海北部将有热带低压活动,并可能发展为台风;受其影响,华南沿海地区将有较大风雨天气。
后期展望后期副高、热带辐合带等天气系统有序北推,给台风的发生发展腾出空间,台风将渐趋活跃。8-10月份都为台风活跃期,所以有3-5个台风影响甚至登陆广东并不算难事。2020年6月8日是什么台风?
中新网广州6月8日电(蔡敏婕)广东省民政厅8日称,受台风“艾云尼”带来的强降雨影响,截至6月8日16时,该省梅州、江门、阳江、湛江、云浮部分地区受灾,受灾21.47万人,因灾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今年第4号台风“艾云尼”于6月6日6时25分在湛江市徐闻县新寮镇沿海地区登陆,并于6月7日20时30分在阳江市海陵岛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20米/秒)。
2020年1号台风黄蜂终于生成了?
黄蜂预估再次增强,已登陆3次,或还有2次! “南北喜雨”马上来,97W新胚胎生成,2号台风要来?
在强降雨进入长江中下游一带之后,5月15日的雨水可以说整体上降低了不少,中央气象台认为:
今天强降雨将主攻湖南、江西等地,局部地区还有强对流天气的发展,所以位于湖南东部、江西东北部等地的朋友注意下,部分地区还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局部地区有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天气发展。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从5月16日开始,新一轮的降雨将会再次上线,也就是马上来,这次降雨主要南北都有,南方主要集中在江南,华南等地,而北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黄淮等地,局部有有大到暴雨。这下“南北喜雨”可以缓解一定的天气变化了。
当然我们从整体的降雨分布来看,北方喜雨明显比南方的少很多,所以北方的朋友期待值不要太高,南方的需要注意强降雨的天气变化,基本上都是以大到暴雨为主,江南、华南等地的雨水值较高。
16-18日有一波雨水,在20-22日江南、华南还将有一次较强降雨过程。甚至局部地区还有大暴雨的情况,所以这就导致南方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这也是国家气候中心最初一直强调,今年夏季的天气复杂,雨水可能较多的原因之一,从如今看来,已经在逐步的发生改变了,所以说该准备的就准备下,然后我们回到台风情况。
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2001号台风黄蜂已经从14级下降到了12级状态,风速为35米/秒(约126公里/小时),中心气压值为970hpa。初步预报是接下来将会提速到每小时18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中央气象台认为,2001号台风黄蜂将会再次出现增强的情况,重回13级状态,所以说今年的1号台风“黄蜂”有点奇葩,登陆了减弱,然后再次增强。并且登陆次数已经超出了预期,最初预报是登陆3次,然而如今已经登陆了三次,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可能是要登陆5次。
当然,从如今的1号台风“黄蜂”来看,还在继续“西调”,相对于前面是再次“西调”了,所以说副热带高压说明在增强之中,那么对我国的影响范围就更大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主要就是影响海洋区域。
例如,在南海中东部海域、巴士海峡、台湾以东洋面的风力将逐渐加大到7~8级,部分海域阵风9~11级。出海的朋友需要多多注意下,远离台风的外围圈。从卫星云图来看,1号台风黄蜂不仅在影响我国南海地区,菲律宾大半地区都被覆盖了,所以这个“大黄蜂”影响还是比较强,这还是今年的首个台风,菲律宾今年也需要注意了。
相对来说,今年的台风确实来得比较晚,但是预计今年的台风是略偏多偏强,而除了如今的1号台风黄蜂之外,根据欧洲气象数据显示,位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新台风胚胎又来了,新台风编码为97W,中心位置位于5.0°N 145.0°E,最大风速为15 kt,这会不会是今年的2号台风?
按照超级计算机模拟情况来看,97W台风胚胎成台的可能性极低,预估会一直以热带低压的状态发展,并且北上,所以大家暂时不用担心,当然后期如果97W出现变化的时候,我们再来看看,海洋区域的变化较强,这也是今年台风发展过程之中的一个特殊情况。
整体上来说,如今我们重点需要注意下1号台风的发展,越是靠近我国南海,说明影响的可能性越大,当然这登陆的概率基本是没有的,可能会给我国台湾省带来强降雨的发展,局部区域将会出现暴雨或大暴雨级别的“台风雨”,这就是海洋区域的变化。
发生在2020年的连续三场台风对东北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灾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较大。尤其是2020年连续三场台风光顾东北,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东北四省(黑、吉、辽、内蒙)玉米险些遭受灭顶之灾,经过各地干部群众的出力献策,积极采用各种办法进行抢收,最终产量损失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又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丰收年。
那么我们不仅要想,风灾到底对玉米产量具有多大的影响呢?
一般来说玉米抗倒伏能力较强,在玉米抽穗期以前经常能看到几十CM粗的大树都能在强风下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而附近的玉米田经常安然无恙。
玉米对于风灾抵抗能力较弱是在玉米乳熟期以后,尤其是在蜡熟期和完熟期。举个不算恰当的比喻,就相当于妇女怀孕5个月以后到临产之前这一段时间,外界情况的变化会造成较大影响。
相对来说由于完熟期玉米产量已基本形成,风灾对产量影响不大,只是会造成收获上的困难。 而真正造成产量影响的是乳熟期,由于产量尚未形成,强风雨天气通常会造成较大损失。
今年连续三场光顾东北的台风恰都处于玉米乳熟末期,还未达到完熟期,所以虽造成一定影响,但总体可控。 接下来书归正传我们就对风灾造成的玉米田损失分情况分析可能造成的产量影响。
玉米风灾倒伏方式包括茎倒、根倒及茎折三种情况。
1、茎倒是玉米茎秆呈不同程度的倾斜或弯曲,有时下折。常由于下部节间延伸过长、机械组织发育不良,或茎秆细弱、节根少,遇到大风或其他机械作用,茎的中、下部承受不住穗部或植株上部的重量而倒伏;简单化来说就是风把玉米杆刮倾斜了,这种情况下对产量影响不大,一般在5-10%之间,灾情轻微的影响可能更小。
2、根倒表现为茎不弯曲而整株倾倒,有时完全倒在地面。常由于根系弱小、分布浅或根受伤,当连续降雨过多时,土壤软烂,固着根的能力降低,如遇大风即整株倒下;这种倒伏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大,但是由于根系未完全与土壤脱离接触,水肥疏导作用还能正常进行,只是由于植株倒伏光合作用难以进行,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大,一般会造成10-20%的损失。
3、茎折主要是抽雄前生长较快,茎秆组织嫩弱及病虫为害,遇强风而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对产量的影响最大,茎杆完全折断,玉米穗发育基本终止,直接进入脱水期,造成较严重瘪粒现象,最多可造成30%产量损失。
今年台风造成的危害发生的倒伏以茎倒和根倒为主,茎折的比例不大,所以最终造成的产量影响应该超过10%,但还达不到20%的程度,对农民的产量预期造成一定程度的遗憾。否则今年会是一个多年难遇的大丰收年。
希望农民朋友们接受今年的经验教训,在品种选择上适当选择根系发达、茎杆韧性强、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对于高杆大穗品种在8-11叶期如条件允许尽量采用化控方式对玉米株高进行矮化,防止今年风灾损失的重演。
我是侯哥,专注农事,希望为农民朋友提供有益的建议。
欢迎大家对文中问题留言共同讨论。
今年7月份创71年无台风记录?
今年7月份创71年无台风记录,涉及的气象因素有很多,但整体上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厄尔尼诺、全球气候变暖有关,且这几个因素有串联关系。至于8月份台风连续生成则并不奇怪,因为每年8月份都是台风高发期,连续生成3--4个都属正常。
往年7月份已经是我国台风高发期,但今年7月份,只看到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大范围降雨引发洪水,却见不到台风的踪影,甚至生成台风的热带低压活动都少见。主要原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太过偏南,且太过强烈,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属性,与台风生成时的热带低压属性,刚好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气流活动,从字面意思上就不难理解,一种是高压,一种是低压,两者会相互博弈。
很多人可能对台风的生成过程不了解,当中涉及的气象条件有很多,简单理解就是局部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球自转扰动,逐步发展为一个”热带气旋“,并不断旋转壮大,最终形成台风。所有形成台风的条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海面水温达到26.5℃以上、对流层垂直切变小,这两个条件只要其中一个不满足,台风就无法生成。
今年,形成台风的气象条件中,海水温度早已经达到,但局部气流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生成气旋雏形都很难,就更别提进一步旋转壮大。至于今年的副热带高压有多强,盘踞西太平洋南部时间有多长,看一下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降雨量、降雨时长就知道了。而进入8月份,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 影响台风生成的因素消失,这才有了3号、4号台风。
至于今年副热带高压,为何一直盘踞在西太平洋南部,就与厄尔尼诺有关。厄尔尼诺发生时,西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会有所降低,这便减少了副热带高压北抬的动力,虽然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并不明显,只是展现出”弱厄尔尼诺“性质,我国也并没有因此出现严重的南涝北旱,但影响副热带高压位置长时间偏南却足够了。
最后,很多科学家认为,厄尔尼诺的发生,除了与地球自身气象周期有关以外,也与人类活动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有关,最为典型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且气候变暖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气象话题。近些年,全球的气象预测,气候变暖影响因素占比越来越大,很多以往根据历史记录就能分析得出的气象规律,当前已经发生了变化。
最后,8月份连续生成的3号、4号台风并不算强烈,严格意义上讲,这两个台风只能算是热带风暴,还没有达到”台风“级别,破坏力相对比较低。不过,随着西太平洋地区,形成台风的条件越来越成熟,8月份、9月份的台风高发期,形成强台风,甚至超强台风的可能非常大。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