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废太子,康熙为什么不立太子
康熙废太子,康熙为什么不立太子?
康熙皇帝共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两废胤礽太子后,选择了不立皇太子并且一直延续到其去世。那么,储位空虚,容易生变,难道康熙皇帝怕出乱子吗?笔者经过分析,认为基于以下原因,康熙皇帝不能再立储了。
1.废太子胤礽已经伤了他的心
本来康熙皇帝最属意的接班人就是嫡子胤礽,本来清朝并不像其他王朝那样的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清朝唯一的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是道光皇帝旻宁,其余的继承人都不是嫡长子即位。而胤礽是清朝唯一一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太子。康熙皇帝与他的皇后赫舍里氏感情特别好,而很不幸的是赫舍里氏在生下胤礽后难产而死。康熙皇帝对胤礽特别疼爱,很小就被册封为皇太子,并在康熙皇帝出征时,由其监国。胤礽在一定程度上为父亲分忧,也表现了很强的执政能力。但是康熙的儿子太多,而且各个都有能力,都觊觎储君的位置,胤礽就成了众矢之的。这些皇子不断在康熙面前诋毁胤礽,有些属于无中生有,但架不住经常说,康熙皇帝也不得不信。而胤礽的一个硬伤可能就是情商不够,不知道在父亲面前装,尤其康熙皇帝很重视孝悌之义,而在康熙皇帝生病和兄弟生病,胤礽表现的无动于衷。最终在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废了胤礽的皇太子位置。毕竟培养了几十年,康熙皇帝内心还是觉得胤礽最合适。复立为太子的胤礽一反常态,变得有些疯癫,在许多方面表现大不如从前。最终康熙忍痛第二次废了胤礽的太子。而这一年了是康熙五十一年,此时的康熙皇帝已经进人暮年,自己在储君选择上还是这样失败,内心是很难平复的。
2.个人安全的考虑
皇帝和太子之间是一对矛盾体,皇帝终身制注定皇太子只有父亲去世才能即位。帝王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自然不想死,也不会主动让位。而历史上也存在一些储君涉嫌杀害在位皇帝的情况。包括隋炀帝、宋太宗等人。康熙皇帝非常懂得权力的平衡,他敏锐的看到,他的几个儿子争斗储位已经呈现白热化,而随着自己年龄增大,有很大一部分臣子开始站队。一旦自己确立皇太子,会有些儿子铤而走险,采取武力夺位的可能性是大概率存在的。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骨肉相残是必然的,而且自己很有可能会落得齐桓公的下场。显然最安全的就是不册立皇太子,让具备夺嫡的儿子相互制衡,避免威胁自己的权力。而大臣们也不敢盲目站队,因为谁也不确定皇帝会让谁来接班。可以说康熙皇帝这一步是险旗,万一他像皇太极希望那样的猝死,清朝很容易会出现内乱。
3.保护继承人的安全
两废皇太子,康熙皇帝肯定会总结原因,也懂得几个儿子的心思。如果再立皇太子,一定会被自己的其他儿子攻击。作为父亲,康熙皇帝不希望儿子们决裂到相互残杀,更不希望理想的继承人在未即位前就遭受兄弟围攻,甚至有丧命的风险。个人感觉,在第二次废掉胤礽太子位置的时候,他已经有了明确的继承人。通过不立太子,转移几个儿子的注意力,让儿子们觉得康熙皇帝有三立太子的可能。虽然夺嫡场面依然激烈,但没有暴露继承人,间接保护了继承人。等到自己不行的时候,再遗照让继承人即位。康熙后十年的脉络几乎就是这样走下去的。
康熙在位61年,深谙帝王之术,懂得如何平衡关系,尤其是与自己跃跃欲试的儿子之间的关系。最终在其去世后,四皇子胤禛即位。站在历史角度看,胤禛还是比较符合康熙皇帝继承人选择的标准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关系关注评论。
康熙废了几次太子?
康熙一共废了两次太子,而且都是同一个人,即嫡长子胤礽,第一次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即1708年,而在次年被复立为太子。三年后,再次因为有罪被废,此后康熙再未立太子,九子夺嫡就发生在康熙晚年。
隆科多为什么要和康熙说佟国维居中联络拥立八爷当太子?
第96期总680期
康熙帝斗智,佟国维斗勇;康熙皇帝的目的是解决“储君”问题,佟国维目的是为佟氏家族“再造辉煌”,其他人都是配角,配角更需要智慧。在康熙四十七年去热河木兰秋狝之前,康熙皇帝认清楚二个儿子的面目,一个是太子胤礽,一个是八阿哥胤禩,太子胤礽放纵刑部亲信勾结任伯安用钱买命,八阿哥胤禩利用小人手段套取肖国兴口供给太子胤礽下套,为了稳定朝局,康熙帝没有声张,康熙要的是实锤。【康熙帝的狡辩能力超强】
太子胤礽对属下管教不严,酿成了如此丢人的刑部大案,康熙皇帝即没有声张有没有处分太子,因为康熙帝不想废黜自己亲自培育三十几年太子,可是对于八阿哥胤禩的背后使绊子也不能追究,因为追究起来还是要牵连太子,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草草结案收场!
来到热河狩猎,本是休闲一下,并与塞外蒙古王爷沟通感情,又撞见了太子胤礽与郑春华的苟且之事,这次康熙帝是真的生气了,但是还不能声张,儿子与老子的女人扯到一起说出去让天下人笑话!
被气晕了的康熙帝还是图里琛背着回到住处八大山庄的戒得居。【冒充太子胤礽发调兵符】
紧接着出现了太子胤礽调兵围困八大山庄,这让康熙皇帝吃惊了,胆子不小啊,可是经过张廷玉的提醒细看,原来是一张假调兵符,这又是陷害太子胤礽的套路。
看来想整倒太子胤礽的大有人在,其手段也及其恶劣,康熙皇帝心理明镜似的,就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一伙子人,但是需要证据。
于是康熙帝以太子胤礽失德为借口第一次废了太子胤礽,这是康熙帝要借此整顿超纲,巩固皇权。【康熙帝开始演戏了】
康熙皇帝“自编、自导自演”由张廷玉配合的废太子,公举新太子的大戏开始了!
康熙皇帝的目的:一、利用废太子胤礽这一个无奈之举看看众皇子的势力范围,特别是背后使绊子的八阿哥胤禩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还有“谁”在窥视储君位置,都是一些什么手段。
二、在这次的举荐新太子中康熙皇帝说“一唯公意是从”完全没有不允许再举荐原太子胤礽的意思,康熙帝要在这次大戏中完全摧毁一切窥探“储君”的势力集团以及各股参与夺嫡的皇子,包括背后支持者。
三、康熙皇帝要重新整合在康熙领导下的皇权班底,完成新老交替的权利调整,为将来做打算。【康熙皇帝的主题意思】
首先被康熙打掉的是大阿哥胤褆,他是明火执仗被打掉的。其次是三阿哥胤祉,他是以对大阿哥胤褆知情不报被打掉的,连续两个!
八阿哥胤禩认为机会来了,八阿哥胤禩在佟国维的支持下,对新太子位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发动了朝廷上下超过半数的官员支持。
佟国维就是八阿哥胤禩的后台,的确是佟国维居中调度的,因为佟国维有他自己的打算,那就是他佟氏家族在未来荣华富贵的延续!【佟国维对形势的判断】
作为“佟半朝”的佟国维首先判断出太子胤礽被废是早晚的事,继承人最大的可能就是“四阿哥胤禛”,虽然四阿哥胤禛引而不发,但是不排除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的势力集团的攻击,此刻分不出雌雄。
佟国维通过与康熙皇帝的一顿饭明白了康熙皇帝的意思,让他佟国维这个老家伙让位,同时康熙皇帝也提出了政治交易,那就是你佟氏家族可以出来一个人做事,并且康熙皇帝直接开出了条件,就是九门提督兼领步军统领衙门职务。【康熙皇帝的开价】
佟国维要做一件配合康熙皇帝的大事,那就是大张旗鼓的支持八阿哥胤禩竟选新太子,故意居中串联,即让八爷党的八阿哥胤禩感激他,又使康熙皇帝有充分理由打击八爷党,佟国维就此退休回家。
佟国维既然出头扶持八阿哥胤禩上位,又自愿接受康熙皇帝的怒怼,为何不让侄子隆科多(实际是儿子)在立上一功?这就出现了隆科多朝堂之上隆科多当着众皇子大臣举报“六叔”佟国维如何阴谋这一幕情景,正是血肉模糊的苦肉计!【隆科多告发自己的六叔】
由上书房首辅大臣佟国维引发的举荐八阿哥胤禩为新太子被康熙皇帝怒批为佟国维居中串联所为,不能算数,此刻的康熙皇帝怒气未消,他想到了肖国兴口供一案,他想到了热河狩猎的假调兵符一案,是有的怒气都集中在八阿哥胤禩身上,难怪都说你是八贤王?【康熙:你是八贤王吗】
你这位八贤王是真的贤惠啊?康熙皇帝的言外之意是你八阿哥胤禩够缺德的,你自己做了什么事你自己不清楚吗?还想做“储君”?
据清代历史上康熙皇帝对八阿哥胤禩有这样一句骂词:你八阿哥胤禩一个辛者库贱妇所养的,朕与你父子之情段亦!老八就此完蛋!
至于隆科多举报佟国维,那是康熙皇帝与佟国维的交易的产物,隆科多的举报更是佟国维与隆科多父子俩的“苦肉计”,反正我佟国维要回家休息了,为何不以自己的老迈之身送隆科多一程,更上一层楼!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带你继续解剖分析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
康熙还会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吗?
如果,他最爱的女人活着,如果太子仍然还是这样扶不起来,他会被废,否则,他就不会被称为康熙大帝了,他爱美人,更爱江山。以他的个性,智慧,经历,他不会把诺大一个帝国,交给一个性格儒弱的人去管理。
九子夺嫡和康熙废太子子有关系吗?
肯定有关系啊,太子被废储君的位置就空出来了,九五之尊的位置谁不会惦记。其实在康熙未废太子之前就很多皇子惦记,等到太子二次被废这种局势就达到了剑拔弩张的阶段,不惜手足相残。当然最后是四皇子胤禛胜出,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这个结局也算是完美的,毕竟真实历史的雍正皇帝还是个难得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