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极和五方名山是什么意思,中国有哪些神仙体系

2023-05-02 19:15:04 82阅读

四极和五方名山是什么意思,中国有哪些神仙体系?

春节到了,读史汇带大家了解一下传统的神仙体系。

早在明朝以前,中国人没有自己的神仙体系。直到两部章回体神魔小说的诞生,中国人才逐渐拥有完整的神仙观念。这两部专门写神仙题材的小说,分别是吴承恩的《西游记》和许仲琳的《封神演义》。

四极和五方名山是什么意思,中国有哪些神仙体系

虽然同为写中国的神仙,《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的侧重点存在很大的区别。《西游记》主要以佛道,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崇佛抑道”的味道,人物主线以佛界众神仙为主,《封神演义》则更倾向于道家神仙。所以,要了解中国传统的神仙体系,《封神演义》才是正途,作者许仲琳基本上把道家众仙完整地梳理一遍。

广义上的道家神仙体系包含四大种类:上古神系、道家神系、民间仙系和神魔系。狭义上的神仙体系一般专指道家神系,也就是“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按照道家的说法,他们从上往下分别掌管天地运转的规则,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三清三清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三位道家创始人,在道家众多神仙中,他们的资历、职位、法力最高,是“玉清、上清、太清”三大胜境的主人。三清中又以“玉清胜境”的元始天尊地位最为尊贵,他是主持天界之祖。“上清胜境”灵宝天尊是大道的化身,地位仅次于元始天尊。“太清胜境”的道德天尊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太上老君,也是《道德经》的作者。

四帝四帝也称四御,属于地位仅次于三清天尊的大神。一开始的说法是“六御”,分别是玉皇大帝、青华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分别掌管上、下、东、西、南、北六个方位,刚好与道家“六和”的空间理念一致。

到两宋时期,道家为了使神仙体系与太清、太平、太玄、正一四大道经类别相符合,把“玉皇大帝”和“青华大帝”单独列出来成立道家四御。

四御的职责是辅佐三清天尊,具体管理宇宙万物的运行。因为三清天尊属于道的最高层,已经达到“无为”的境界,不需要再参与天地的管理。那些需要“有为”的事务,只好交给四御圣尊来处理。

五老五老是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掌握者,常年居住在五岳“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分别是东方青帝青灵始老九炁天君、南方赤帝丹灵真老三炁天君、中央黄帝玄灵黄老一炁天君、西方白帝皓灵皇老七炁天君、北方黑帝五灵玄老五炁天君。

五老拥有很高的威望,道家所有神仙中,只有元始天尊与他们地位相等。他们都不是通过后天修为得到成神,他们和玉清元始天尊一样,属于开天辟地以前的神灵。从他们的全称“元始五老”中,足以感受到来历不凡。

但在《西游记》中,“五老”的版本差别很大,依次是西天佛老、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准确地说,元始五老的解释更恰当一些,因为佛是外来文化,道才是本土文化。

六司六司全称为南斗六司,也叫做南斗六星。分别是司命星君、司禄星君、延寿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上生星君。他们的职责是掌管宇宙一切生灵。在民间有种说法叫“南斗主生,北斗主死”,说南斗六星能够决定皇帝的寿命长短。既然南斗六星有令万物长生的权限,很显然他们直属南极长生大帝领导。

南斗六星与北斗七星相对应,依次为天府星、天梁星、天机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杀星。由于六星君大多寓意吉祥,从而深受那些追求功名利禄、健康长寿的人喜欢。

此外,在“三清四帝五老六司”之下,还有“七元八极九曜十都”的说法。

“七元”是指北斗七星,在平时生活中非常熟悉,由贪狼星、巨门星、禄存星、文曲星、廉贞星、武曲星、破军星组成,也是代表七种不同的寓意,比如文曲星代表考取功名、升学考试,破军星代表行军打仗等等。

“八极”不是具体的神,它是指八大方位: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也可以理解为八纯卦。

“九曜”属于后来新增的神,属于神魔系,是根据神魔小说《西游记》所设定,即在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基础上,增加罗睺星、计都星、太阴星、太阳星。

“十都”应该最好理解,就是指十殿阎罗王。

其实在民间生活中,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完全弄清楚道家的神仙体系和来历,包括道家各个派系间,对于神仙的命名和职责也存在争议。话又说回来,没有必要了解那么透彻,在“三清四帝五老六司七元八极九曜十都”中,民间有所相求的应该是代表七元的北斗七星。而在北斗七星中,又以文曲星、武曲星与老百姓联系最为密切。

历史上的武当山金顶究竟是什么做的?

“历史上的武当山金顶究竟是什么做的?有什么来历?”我是九卿臣儒,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我想大多数朋友跟我一样是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了解的武当山,在此也通过回答问题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武当山的历史梳理一下。在具体介绍武当山金顶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金顶这种建筑风格。一、关于金顶:

金顶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建筑概念。地理概念一般是指名山的山顶,而建筑概念是指房屋的镏金屋顶,这种镏金屋顶多用于宫殿和寺院的主要殿堂,被称为金顶。

1、从地理概念来说,国内知名的名山金顶有四川峨眉山金顶、贵州梵净山金顶、湖北武当山金顶;

2、从建筑概念来说,金顶别称金瓦屋顶,是加盖在寺院主殿、佛殿、王宫屋顶和佛塔顶部上的特制金属屋顶瓦,是用铜铸造外镀纯金的一种豪华建筑装饰,这种建筑装饰和建筑风格唯藏民族所独有。

藏族金顶历史悠久,它的渊源有人说是藏族自己创造发明的,有人说是来源于古印度。从拉萨布达拉宫所藏唐卡和桑耶寺、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等处壁画来看,始建于公元前800多年前的雍布拉岗,建于公元7世纪初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建于公元736年的桑耶寺等建筑均加盖有金顶。

二、武当山

武当山的在全国有七处之多,我的家乡河北邯郸武安就有一处古武当山景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经专家考证认定是久为国内道教界寻找的著名的北武当山,其历史早于国内其它武当山。当然有金顶建筑的只有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武当山。

1、武当山的沿革及地理位置:

武当山,又名嵾(cēn)上山、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周围四百公里,号称“八百里武当”,山川秀丽,建筑规模宏伟,风景之美,超过五岳。明代,武当山被皇帝封为“大岳”、“治世玄岳”,被尊为“皇室家庙”。武当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武当山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开创武当派。

2、武当山主要景点和道教建筑:

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风景名胜区以天柱峰为中心有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朝大顶”和“金殿叠影”等。

武当古建筑群可溯源至秦汉,许多隐士、道众在此结茅为庵。据《大岳太和山志》记载,早在1300 多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627-629年),均州守姚简就开始在武当山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是在武当山营建的开始。武当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得名。唐至德到大历期间(756-779)建“太乙”、“延昌”等宫观,乾宁三年(896年)建造神威武公新庙。宋代自太平兴国到宣和(976-1125年)又有比唐代规模更大的建筑,元代至元二十二年至泰定五年期间(1285-1328年),曾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到了元末,绝大部分毁于兵乱,现在仅存的有真庆宫石殿,天柱峰下小莲峰的旧铜殿和琼台石殿以及几片遗址。

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明成祖朱棣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昕督工营建武当山宫观。于永乐十六年(1418年)落成净乐宫、玉虚宫、紫霄宫、南岩宫、五龙宫、遇真宫、太和宫、复真观、元和观等共三十三个大建筑群和三十九座桥梁,登山的磴道,以及亭台等点缀性的小建筑,后来还继续兴建了一些补充性工程,从而建成了一座所谓“真武道场”。

三、明代武当宫观最精华建筑——太和宫金殿

1、太和宫和紫金城:

武当山的最高处是天柱峰,天柱峰的顶端就是金殿。金殿四周,在千仞危岩之上,建有雄伟的紫禁城,始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

紫禁城又叫皇城,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从里看墙体向外倒,从外看墙体向里斜,工程浩大而又艰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明嘉靖年间,太和宫又历时五年进行了扩建,使殿堂道房多达520间。而在那次扩建之后,这里的称谓有了变化,以金顶围墙为界,墙外面的称为“太和宫”,墙里面叫“紫金城”。“北有紫禁城,南有紫金城”,可见当时大岳太和宫的地位仅次于北京的皇宫了。

2、金殿

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的金殿坐落在武当山主峰一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为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金殿全是铜铸部件铆榫拼合焊接成功的,从房脊到墙角,都焊成囫囵个儿,没有一点缝隙,面积约160 平方米。

殿高5.5米,宽5.8米,进深4.2米,重檐迭脊,翼角飞举,下设圆柱12根。殿基为精雕花岗石砌成,四周装饰华丽的玉石花栏杆。金殿内供祀着“真武大帝”鎏金铜像,面貌丰润,衣纹飘动重达10 吨。两旁金童拿着文簿,玉女托着宝印,水火二将执旗捧剑,神情各异。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

殿内栋梁和藻井都有精细的花纹图案。藻井上悬挂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我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3、关于金殿建造的始末:

相传,明代朱元璋打天下时,在武当山被元朝兵马围困,只得退守山顶。当时山顶有个小石庙,庙里供着真武祖师。朱元璋磕头祷告:“北海玄天真武祖师,保佑我冲下山去,得帝以后,我住什么房子,你住什么房子,天下百姓朝拜我,一样朝拜你。”说罢,武当山刮起一阵怪风,成群的虎豹满山奔跑。山下元兵围困了几天,不见朱元璋影子,以为其早被野兽吃了,就退守撤围。朱元璋以为真武大帝显灵救了自己,他临死时,把四太子朱棣和太孙允炆喊到面前嘱咐:“武当山真武祖师保佑我打了天下,你们要把武当山庙字和京城宫殿修得一样好。”

公元1413 年(永乐十一年),为了报答真武帝君相助之恩及朱元璋的遗命,朱棣命工部侍郎郭琎、隆平侯张信、驸马都尉沐听,役使30 多万军工民匠,大兴土木,用了近10 年时间,建成了武当山宫观,并赐名“大岳太和山”。永乐皇帝命令在天柱峰顶安置一座铜铸鎏金大殿,就是金殿的由来。

史料记载,金殿全部构件是在北京铸成后,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水运至武当山,拼装榫铆而成,距今刚好六百年历史。建造金殿的3000多件纯铜打造的筑殿零件,共消耗20吨精铜和上百公斤黄金。古代工匠们凝聚最高超的建筑智慧和手艺利用木质建筑的榫卯结构一点点拼接,终于完成了这座重檐庑殿式仿木结构的铜铸鎏金神殿。每一块部件都严密、准确地贴合,构成室内绝对避风藏气的环境。

相传要完成这样一件几乎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的杰作源于一种失传的制作工艺。工匠在组装前,先把水银加热融化,将黄金捶打成金片与水银相融制成“金泥”;组装时,把金泥涂抹在铜部件之间的贴合部位,再用炭火烘烤,使水银挥发。这样,铜部件之间就只留下纯金,恰好能堵住每个部件的接口。

想想当时的建筑工匠们,在武当山的至高之处,运用高超的建筑智慧,竭尽全力才能建造出如此浑然天成,几近奇迹的建筑艺术留给我们后人瞻仰。

从此天柱峰高,金殿耀日,晖映百里。

四、金殿三大奇观:

自明永乐年间这座金殿建成,天柱峰又称金顶,并且给这里带来了三大奇观。

1、永不熄灭的神灯

武当山金殿与真武神像长伴的长明灯,任凭风吹雨打至今长燃,距今600年从未熄灭,一灯如豆,千古长明。这盏灯从表面上看很普通,只是在上下双层结构当中有些特殊,上层装的是水,下层装的是灯油,灯芯是用蜡处理过的,如此简单的一盏灯,为什么能长明不熄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按理说,天柱峰顶天高风急,昼夜温差极大,还有雨雪都会导致灯火熄灭。

有人说长明灯之所以长明,要归功于殿中藻井上悬挂着一颗鎏金明珠,人称避风仙珠。其实不然,从这座金殿整体的铸造工艺来看,金殿各个构件之间没有任何的空隙,三面避风,殿门的特殊设计也能遮风挡雨,完全规避了空气的对流,所以不论殿外怎样的狂风暴雨,殿内都风平浪静,神灯如豆不动不摇,长明至今。

2、“祖帅出汗”与“海马吐雾”:

“祖帅出汗”是每当大雨来临前,殿内神像上水珠淋漓,如人汗流浃背;“海马吐雾”是天柱峰金殿屋脊上立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金兽金禽,其中只有一头金马,这个海马可以用诡异二字来形容,每逢下雨之时,海马仿佛活了一样,竟然可以吞云吐雾。在云雾当中马上就变成了烟霞,真是异常漂亮迷人。

形成此奇观的原因也是因为这座金殿的各构件结合十分严密,殿内密不透风,在铸造时已为各种铸件留有热胀冷缩的系数(写到此不得不为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艺术而在此叹服),使之严丝合缝,又留有余地。当空气中水分增多,气压突变时,神像上便出现了一层水珠,犹如出汗;而殿脊上的海马内部是空的,与金殿相通,严密的殿内的温热空气上升从“海马”口中“吐出”并发出声响,水气遇冷而成雾状。

3、雷火炼殿

当大雷雨来临时,金殿四周便出现一个个盆大的火球在其旁来回滚动,任凭电闪雷鸣、震天裂地,但金殿却丝毫未损。雨过天晴,金殿经过雷震雨洗,倍加辉煌。

这一奇观一直被蒙上了神话的色彩。其实这并不是什么神灵保护,真实的原因就是金殿它是一个导体,金殿与天柱峰合为一体,是一个良好的放电通道,雷雨之时,金殿和云中都充满了电荷,两者相互冲击,导致火球滚动,而同时它却又以巧妙地运用曲率不大的殿脊与脊饰物(龙、凤、马、鱼、狮),保证了出现炼殿奇观而又不被雷击。

可惜的是为了恢复金顶奇观和防雷,丹江口市于1980 年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再一次对金顶实施新的科学方案,安装了避雷网、避雷针。这一次,防雷问题解决了,但金殿的辉煌和“雷火炼殿”再也没有重现过。

五、国内其他知名金顶和著名铜建筑:

1、四川峨眉山金顶:

2、贵州梵净山金顶:

3、大昭寺:

4、北京颐和园万寿山铜屋:

5、昆明鸣凤山金殿:

6、故宫唯一的金顶建筑-雨花阁

以上是关于武当山金顶铜铸鎏金大殿的简单梳理和介绍,感谢朋友的提问,使我在查考和整理中对于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工艺和劳动人民的独特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能通过这样的问题共同学习和传承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我是九卿臣儒,用脚步丈量时光,用历史拓宽人生。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大家还能有一点帮助,请关注并评论,我们一起重温历史的动人之处。(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请删,非常感谢)

武当山海拔多少米?

主峰海拔1612米。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

明代,敕封为“大岳”、“治世玄岳”,尊为“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地位闻名于世。

武当山古建筑群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整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鸿钧老祖是中国神话体系最高神位吗?

鸿钧老祖就是《封神演义》中的超级BOSS,绝对的大佬,凌驾于所有角色之上。

不过鸿钧是封神中的原创人物,在其他神话体系中无迹可寻,既然这样,他的地位和实力就没有了参考坐标。同为上古大神,鸿钧同盘古相比,地位和实力如何?

盘古在《封神演义》中虽然没有出场,却被数次提及。鸿钧同盘古的对比,我们可以根据《封神演义》中透露的讯息来推断。

探究鸿钧的来历,首先可以从原著一首诗中一寻端倪。

鸿钧出场:

“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炁化鸿钧”。

按照这首诗中的内容来看,鸿钧的排名和地位都在盘古之上。

诗中的“ 天地玄黄 ”,是古人理解的大地宇宙的起源,日月星辰的运行,这个词出自《易经》,《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之根,本土的道教当然也不能例外。鸿钧的地位,超脱于天地玄黄之外,隐然就是宇宙造物主级别,如果这样来看,根据开天辟地的神话,盘古还是属于天地之内的人物,比鸿钧要低了一个档次。

这一点,从诗中“玄门都领袖”这句也能得到佐证。

玄门,许多人认为是道家的别称,这本身没错,不过在这里它的所指并不是道家。封神之前,天下是阐截二教的天下,不要说道教,就连佛教也还在创业阶段,道教始祖老子麾下只有一个玄都大法师露过脸,基本就是个光杆司令,鸿钧领袖道教,在封神演义中没有实际意义。

玄门,另外一个意义是玄学。

这玄学,学问可就大了去了,所有人类无法理解,无法捉摸,说不清道不明,模模糊糊的问题都可以被归为玄学,宇宙运行是玄学,万物更始是玄学,中华方术是玄学,就连齐达内欧冠三连冠拜也是拜玄学所赐,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今天的哲学,但比哲学逼格更高,更难理解,大致就是这么个意思。

鸿钧领袖的玄门,就是玄学之门,它超越了天地这个范畴。

这首诗是鸿钧出场的自我介绍,不能排除他自吹的成分,那么再看看其他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其实就是盘古的三个分身。

这种说法也有根据。依据分别来自《封神演义》第四十四回,赤精子为破落魂阵向太上老君借来太极图,这太极图本身是盘古留下的法宝,后归属于太上老君,原文如此:

赤精子将老君太极图打散抖开,——此图乃老君劈地开天,分清理浊,定地、水、火、风,包罗万象之宝。化了一座金桥,五色毫光,照耀山河大地。

这里明确提到了太上老君开天辟地的故事,而开天辟地,显然是盘古的代表性业绩,这样看来,太上老君同盘古是同一人的可能性存在。

不光是太上老君,通天教主也是如此。

《封神演义》第七十七回,通天教主摆下诛仙阵,太上老君去到阵中与之理论。通天教主被老君说的面红耳赤,怒火中烧,叫道:

“李聃!我和你一体同人,总掌二教,你如何这等欺灭我?”

“一体同人”四个字,可以理解为两人曾是一体。这是跟老子一气化三清同样的道理,一口气化出三个法身,并且各自独立,都能够长时间存活。

除此之外,在万仙阵中,对通天教主还有这样的介绍:

“开天辟地道理明,谈经论法碧游京。五气朝元传妙决,三花聚顶演无生”。

这样来看,通天教主也曾经开天辟地,联系到一体同人,似乎就解释清楚了。

至于元始天尊,在原著中没有类似的介绍,不过盘古留下的另外一件法宝盘古幡就归属于元始天尊,而且在道教中,把盘古和元始天尊也归为一人。

按照这样的看法,元始天尊、太上老君、通天教主师兄弟三人是盘古分身,也即是盘古的话,那就更坐实了鸿钧老祖的地位。

如果认为这种说法可靠,鸿钧跟盘古的关系就更为清楚明了,三人是鸿钧座下弟子,鸿钧出场,通天教主只能在前面如同仆役般开路。

话说哪吒同韦护等俱在芦篷下,议论万仙阵中那些光景,忽见通天教主先行,后面跟着一个老道人扶筇而行,只见祥云缭绕,瑞气盘旋,冉冉而来,将至篷下。

鸿钧在三大教主无数徒子徒孙面前,要他们来便来,要他们跪便跪,不用丝毫顾及三大教主的面子。

鸿钧道人曰:“你三个过来。”老子、元始、通天三个走近前面。鸿钧分付:“三人过来跪下。”三位教主齐至面前,双膝跪下。

要他们服下三尸脑神丸,三人话都不敢说,乖乖吞下。

道人袖内取出一个葫芦,倒出三粒丹来,每一位赐他一粒:“你们吞入腹中,吾自有话说。”三位教主俱皆依师命,各吞一粒。

简直就是要他生便生,要他死便死。凡夫俗子在神仙面前如同蝼蚁,三教主的实力对鸿钧来说,也不过是如同蝼蚁一般。

说三教主是盘古化身,那鸿钧跟盘古地位和实力的对比,不言而喻。

如果代入到漫威宇宙,掌握无限手套的灭霸如果是盘古,那么鸿钧就相当于漫威宇宙中五大创世神明这样的级别。

中国古代神话中盘古的骨头变成什么?

盘古的骨骼变成了坚硬的石头。

应该不仅仅指地球上的石头,还包括其他星球上面的石头,不然这个不成比例。传说中他的眼睛化成了日月,头发变成了星星,四肢和躯干化成了四极与五方的名山,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田土,血液化成了江河。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出的汗也变成了清露和甘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