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车为什么会爆炸,中卫一满载30吨电石车突然起火
油罐车为什么会爆炸,中卫一满载30吨电石车突然起火?
电石,遇水产生可燃气体乙炔,硅铁遇水产生产生可燃气体。电石和硅铁都属于危险物品,但是国家运输部只是限制铁路装卸货站,不限制汽车运输!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不知道小编你怎么看???
导致危险品发生火灾的着火源有哪些?
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比较多,而且近年来由于运输车辆的增多,危险品流通量的增大,发生火灾的次数、损失和危害程度都有较大的增长和加重。总结和归纳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危险品装卸违反操作规程危险品在装卸过程中,如果违反操作规程,摔、碰、拖拉、翻滚、野蛮操作或者使用不合格的装卸工具,都会造成摩擦、撞击而引起火灾事故。
2.危险品包装不合格如果将包装不合格的危险品装上车或在车上码放不牢固等,极易留下事故隐患,并且在行驶途中发生事故。
3.车辆技术条件运输危险品的车辆应当保证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并符合所装运危险品的要求,否则就容易出现事故。
4.危险品混装混运,违章积载危险品运输的积载隔离非常重要,否则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5.调车作业违章溜放列车在调车连挂溜放时的撞击力比较大,如果超过了包装或容器的安全系数,就很容易损坏包装或使容器造成泄漏而发生事故。
6.行驶违章车辆在行驶中违章行车是造成交通事故一个重要原因,此时如果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就会带来更加危险的后果。例如,2012年8月26日凌晨2时40分许,河南省孟州市第一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豫HD6962”解放牌新大威罐车,从榆林能化有限公司装载甲醇运往山东。该罐车在包茂高速安塞服务区休息后出发,在匝道违法驶入高速公路后低速行驶约200m处,导致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由北向南行使的“蒙AK1475”号双层卧铺客车追尾,造成甲醇泄漏,客车起火,事故客车司乘人员36人死亡,3人受伤。
7.疲劳驾驶疲劳驾驶常常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2000年9月29日,宝鸡市丹凤县河口镇一个体司机驾驶一大货车,由湖北省枣阳市金牛化工厂拉运5.2t氰化纳前往宝鸡市丹凤县四方金矿,当车行至312国道1303km+450m处时,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操作错误,导致汽车翻入道路北侧约3m深的铁河内,罐体与车体分离翻转,罐体上部撕开了一个长约30cm宽约5cm的裂口,除罐内残存的200kg外,其余5t氰化纳液体全部流入河道,造成了河水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到铁河两岸及丹江下游的人畜安全。
8.静电放电由于绝大部分易燃气体、液体都是介电体,因此在运输过程中物体的运动和相互摩擦又非常容易产生并积累静电,如果没有很好消除和导除静电的措施,就很容易发生静电放电而导致着火或爆炸事故。例如,广州海运集团公司的“大庆243”轮第14航次从广州黄埔挂山驶抵长江下游龙潭水道南京栖霞油运锚地,在过驳作业时由于静电放电引起爆燃,造成三艘油驳相继爆炸起火,泄漏的原油在江面上形成了2万多平方米的油淌大火。大火造成6人死亡,3人失踪,大庆轮和三个油驳全损或部分烧损,直接财产损失高达822.6万元。
9.技术故障导致泄漏危险品管道运输都是散装的气体或液体运输,线路长、运量大、技术复杂且易燃易爆,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伤亡大,扑救难度大,政治影响大。
10.灭火方法错误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火灾和在储存过程中一样,灭火方法不当同样会小火酿成大灾,并且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亡。
高速公路为什么不用钢筋混凝土做路面?
高速公路为什么不用钢筋混凝土做路面?这里所说的钢筋混凝土应该叫做:水泥钢筋混凝土。不用它做路面其实还是由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的特性所决定的。水泥混凝土VS沥青混凝土
水泥混凝土,是随处可见的,普遍用于各种各样的建筑工程中。他的特性有哪些呢?强度、抗折性、耐久性、抗渗、整体、运输性等等。
沥青混凝土,一般只有在路上才能看到,现在的公路建设除了一些特殊路段(例如厂区)和乡村道路,基本上都采用沥青混凝土做路面。沥青混凝土最大的特性莫过于可塑性强、韧性好,这也是作为路面材料最基础的必备条件。
其实,以前是有钢筋混凝土作为路面的高速公路的,但现在已经逐步被沥青混凝土所替代。下面我们就从两种混凝土的特性上分析为何不用钢筋混凝土做路面:
一、强度。作为现代建筑业的主要材料,钢筋混凝土无疑根据其水泥及胶凝材料的多少可调配出多种强度的混凝土以适应工程设计需要,小到C10大至C70混凝土。通俗点说刚性上有很大的保障。而沥青混凝土因其拌合料沥青的存在,高温易熔光这一个特性在强度上是不可与钢筋混凝土相比的。
但是作为路面材料,并不要求路面强度要多高多高,只需要保证路面不易变形即可,这一点上两种材料均可达到。
二、抗折性。水泥混凝土可以有很好的强度,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缺点就是它的抗折性也因其强度高而大打折扣,之所以很多水泥混凝土里加入钢筋也是为了提高其韧性,让它的抗折度能进一步提高。作为并不是很厚路面来说(一般路面材料厚度为7-20cm不等),因水泥混凝土的抗折性差,通常都是分块浇筑,而非采用整体浇筑。相反沥青混凝土在这一点上有很好的韧性基础,很好的弥补了水泥混凝土的不足。
事实上公路因为距离长,各种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再加上过往车辆的碾压(特别是一些重型货车),导致路基沉降,对于抗折性不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经常会被压成这个样子(如下图):
这一点上,沥青混凝土要好很多。
三、耐久性。水泥混凝土无疑是好于沥青混凝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非沉降碾压造成断裂,可以使用的年限相较沥青混凝土更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沥青路面要经常修补的原因。
至于扛精网友会想到的“水泥路面用了没多久照样烂”的说法,我只能说那种路面要么路基没做好,要么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等原因工程质量不是一般的差而导致的。
四、抗渗。水泥混凝土因其密实性天生比沥青混凝土好,抗渗性自然也好。抗渗好,作为路面材料的好处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耐久性会相对好,除了表皮内部不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氧化、风化,这是相对优点。但也因如此表面也比沥青路面更为光滑,车辆行驶中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也相对沥青路面较小,特别是在有水、雪、冰等情况下更为突出。
五、整体性。水泥混凝土主要受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完全达到混凝土既定强度,公路标准为28天,建筑标准为56天。且不同块的混凝土互相之间粘性做不到整浇效果。这一方面给大面积施工带来困难,同时给道路损毁的修补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不利于车辆通行。相反沥青混凝土在这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当天铺好,当天就可以通行。
六、运输性。同样受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水泥混凝土不可长时、长距离运输,一般从搅拌--运输--施工完成需在2-3小时内完成(技术所限),时间太长还容易造成罐车堵罐现象。而沥青混凝土经搅拌--车载加热--现场施工可持续的时间远远大于水泥混凝土,这点的优势在高速公路后期维护上尤为明显。
另外,不采用水泥钢筋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还有几点原因:
1、道路因为车辆行驶,不断的摩擦,路面会因摩擦越来越光滑,水泥混凝土路面相较于沥青混凝土更为突出。这样带给车辆的安全隐患也就更大。
2、开过两种路面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水泥路面车胎的噪音更大。
3、如因路面破损,水泥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极易露出地面,这对车胎是致命性的伤害。
现状,现在的高速公路除了土路基路段,桥梁和隧道更多用的是在钢筋混凝土作为二层,上面续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方式进行施工的。既保证了桥梁、隧道所需要的强度刚性,又在此基础上保证了车辆行驶中对于桥梁、隧道的碾压缓冲。
至于费用上,众说纷纭:有的说沥青混凝土造价贵,有的说钢筋混凝土造价贵。其实这两种说法,我觉得都不对,沥青混凝土相对素的水泥混凝土可以说是贵的,但是对比钢筋混凝土则看其中钢筋密度决定。钢筋密度比较低的未必比沥青混凝土贵,钢筋密度高的那也是沥青混凝土不能比的。
综上来看,不选择钢筋混凝土作为路面究其根本与水泥钢筋混凝土特性的局限性是密不可分的。浙江省温岭市油罐车爆炸事件怎么发生?
浙江温岭槽罐车的大爆炸牵动大家的心。进入2020年开始,我们经历了太多难以言说的伤痛。
伴随着15日凌晨,救援搜索结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3个揪心的数字:
20人死亡,175人在医院救治,重伤人员24名。
其中很多都是附近良山工业区内的工人、商户和住户。
在央视直播的《浙大二院发布会》上,我们也听到了两位专家对住院治疗的那些伤者的描述。
重伤者至今还待在ICU中,其中烧伤患者,此后可能还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稍微不注意还有感染和死亡的危险。
而每一个病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灾难。
在病房的走廊里,我们不止一次地见到那些悲痛欲绝的家属,他们至今都不敢相信,命运会如此无常。
比起生命的消亡,那些活着的人,尤其是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伤者和他们的家庭,可能比我们想象中更加艰难。
进入2020年开始,我们经历了太多难以言说的伤痛。
但是我想说的是,人生除了生死,其余都是擦伤。
如果感到人生太难,请去医院看看。
你会发现,我们以为的不幸,可能已经是生活的万幸。
松原工人维修罐车时发生爆炸?
一看就没有安全知识,这种使用过的油罐、化学药品罐,焊接产生的高温很容易造成可燃气体挥发,容易引发爆炸,直接焊接属于严重违章,应该灌满水再实施焊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