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人节,中国真正的情人节是哪天

2023-02-21 10:12:03 137阅读

什么是情人节,中国真正的情人节是哪天?

据有关资料,中国情人节有三个,它们是“元宵节”、“上巳节”和“七夕节”。

“元宵节”是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正月是农历元月,“宵”为夜,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的月圆之夜,这也是“元宵节”名字的由来。

什么是情人节,中国真正的情人节是哪天

“元宵节”是以热烈喜庆的赏花灯为习俗。那么,为什么说它又是“情人节”呢?

“元宵节”与爱情有着很多美好的元素。有诗歌:北宋欧阳修“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人,泪满春衫袖”(《生查子·元夕》)之句,以抒发对情人思念的苦衷;南宋辛弃疾“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之句,描绘了元宵夜男女爱恋的情境。有传统戏曲:《陈三五娘》戏曲中,陈三和五娘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一见钟情,后来又拍成戏曲片在全国各地上映;《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之夜订情;有故事:《破镜重圆》中,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的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形成“元宵节”情爱故事的元素。

“元宵节”爱情故事元素的来源,与当时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封锁有关。封建社会的妇女,平时是不能随便出去逛街的,尤其是夜晚。但是,每年的元宵节夜晚可以上街,妇女可以到大街上赏花灯,参加猜灯谜等活动。就这么一次机会,被妇女们抓住,制作了许多爱情故事。

今天我们所知道的元宵节活动,就是吃元宵、观灯、猜灯谜等,很少有人知道还有“情人节”的含义。这可能与汉语对“情人”这个词汇有贬义的成份有关,这个“情人”有情妇、情夫、男女暧昧、乱搞男女关系的意思,不宜宣传,很可能是因此而销声匿迹的。

“上巳节”是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上巳节”俗称“三月三”,相传这天是黄帝的诞辰日,是纪念黄帝的日子。后来,三月三日这天,又增加了少女成人礼的内容,并举行少女成人礼仪式,所以,人们把三月三日这天叫了“女儿节”、“桃花节”了。女人们在“上巳节”这天,在水边游玩,“上巳春嬉”。她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踏歌载舞,驱邪除崇。

李白的一首诗《忆秦娥·箫声咽》,使三月三日的“上巳节”,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诗中有“秦楼月,年年柳色”之句,“年年柳色”,指的就是农历三月三日的情人节。人们透过这首诗,看到了当时情人节的浪漫情景:情人爱恋,漫步灞上,折柳相赠,水啸相伴,男女欢爱。“垂柳无端馈赠别”,以柳为情,情在柳上,“年年柳色”,涌现了许多男女相爱的情诗、情歌、戏曲和故事。

宋代之后,理学盛行,礼教趋向管理森严的地步,“上巳节”风俗必然会渐渐衰微,“情人节”也随之声销迹灭了,令人十分遗憾。

“七夕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日。“七夕节”是女人的节日。“七夕节”源自对星宿(婺女星)崇拜。后来,人们把织女星衍化成了神话中的女神,又编译出“牛郎织女”美丽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相亲相爱,每年三月三日只能见一次面。这个故事太令人悲伤了。场景浪漫,不是青年男女所追求的。用“七夕节”代替“情人节”,只是个浪漫的情景,心理上不怎么好受。相爱的一对人渴望天天见面,以后生活在一起,不希望每年见一次面,把“七夕节”实情叫“情人节”感觉不妥,心理上难以接受,有牵强附会之嫌。

综上所述,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应该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三月三”已经变质了,基本变成踏青的日子了。“七夕节”是一个浪漫爱情悲剧的传说故事,由于是悲剧,再怎么浪漫,也没人喜欢把“七夕节”当作“情人节”了。

情人节是哪个国家?

情人节主要是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瑞典等欧美国家的节日。

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这是一个关于爱、浪漫以及花、巧克力、贺卡的节日 男女在这一天互送礼物用以表达爱意或友好。情人节的晚餐约会通常代表了情侣关系的发展关键。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其他国家也已开始流行。而在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的七夕节也是姑娘们重视的日子,因此而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在情人节的习俗中,鲜花和巧克力是庆祝时必不可少的。这是男性送女性最经典的礼物,表明专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代表爱情是众所周知的,但不同颜色、朵数的玫瑰还另有吉意。

在希腊神话中,玫瑰就是美神的化身。在世界范围内。玫瑰是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玫瑰颇色丰富,不同颜色有着不同的寓意。

古代的情人节都叫什么节呢?

古代也是有“自由恋爱”的机会的。这个机会就是“情人节”。古代的情人节有三个。一个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一个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一个七月初七乞巧节。这三个节日,都被称为古代的情人节

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夜等,这一天,青年男女可以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玩个不亦乐乎。要知道,古代的女子是不允许随便出门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待字阁中。但元宵节却是人例外,这天是可以女人们出来结伴游玩赏花灯的。这样就给了青年男女相亲的机会,怀春的女子,一面看灯,一面看中意的相公,而那些未婚男子们,灯下观美女,也自然不肯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双方看中了,留下名字和联系地点,就可以通过家里上门求亲了。机会就这么一小会,错过就没有了。

上巳节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在壮族里是对山歌的日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在这一天,久在闺中的女子可以出来踏青。于是在河两岸,青年女子与青年帅哥,可以在明婿的春光里,折柳为誓,通过山歌的方式表达对情人的爱意。著名的刘三姐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上巳节在北方不太流行,但在两广地区,至今仍然是热闹的节日,每年的三月初三,青年男女们都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山歌大会是少不了的。在这个日子表达情感乃至最后喜结良缘,正有一番风趣。

乞巧节是七月初七,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民间故事。这个故事有几千年历史,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牛郎是人间的帅哥。一对有情人被王母娘娘无情地分开,只有七月七才能相会一次。因为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心灵手巧是肯定的,所以这一天地上的女子们会向织女乞巧。乞巧节在古代并不是情人节。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太凄惨了,两口子被无情分离,一年才见一次,只是近代被赋予情人节的含义。女人乞巧,难免也会心中怀春,乞求这一辈子,能得到一个如意郎君。

特殊情人节有哪些?

1、网络情人节

这是现代虚拟网络世界的第一个固定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因为“520”和“521”的谐音都是“我爱你”。

2、白色情人节

“白色情人节”是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一开始,3月14日是没有名字的,与2月14日一样都叫做“情人节”。后来,人们为了把两个节日区分开来,便将3月14日定为“白色情人节”。于20世纪70年代被日本人所接受并广泛流传。逐渐地,“白色情人节”流行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等地区。

3、日记情人节

每年1月14日,情侣们会互赠足够纪录一整年恋爱情事的日记本,以此象征两人将携手走过未来一年,并留下更多美好回忆。

而单身的女孩子们,在这新的一年的开始,对自己喜欢的人要有表白和计划,写在自己的日记本里,在心中撒下爱的种子。

4、黑色情人节

每年4月14日是黑色情人节。听名字可能就能知道几分意思,跟“光棍节”差不多,据说此节来源于韩国。

5、玫瑰情人节

每年5月14日也是情人节,如果已经到5月,你的事情还是没有任何进展,在这一天穿着黄色衬衫或黄色套装吃黄色咖喱饭,就是告诉大家:“I am still available(我还是单身)!”的最好暗示。春日融融,将黄色穿在身上,也相当符合季节气氛。5月是玫瑰发芽的时节,气候宜人适合出游,因此许多情侣都选在这天相携到户外踏青,所以5月14日也有“玫瑰情人节”之称。

6、亲吻情人节

每年6月14日是亲吻情人节,这是个属于成双成对恋人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情侣们不必再害羞,可以大大方方地用亲吻尺度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意的深浅。当然,花前月下,烛光晚餐等浪漫气氛,对一吻定情可是很有帮助的哦!而在这一天,世界各地也会有不同性质的“亲吻大赛”举行。

7、银色情人节

每年7月14日是银色情人节,是把你的意中人带回家给老爸老妈认识,或介绍给其他你所尊敬的长辈的好机会。当然,这一天的全部开销,都由这些“可爱的长辈”买单,但是你最好先确定长辈对这个节日很熟悉。银色情人节也是爱侣互赠银制礼品,饰物的日子。传统习俗是用银戒订婚,所以今天你们也去买一对,戴在手上,作为甜蜜心情的见证。

8、绿色情人节

8月14日名为绿色情人节,这可不是说要环保什么的,绿色情人节当然和蓊郁的森林脱不了关系。酷热难耐的夏日午后,不妨和你的另一半作一趟清爽而清新的森林之旅,尽情享受户外大自然,度过健康而愉快的一天。

情人节有什么讲究?

情人节,有女朋友、老婆的,都要有表示,送花、送礼物、发红包,这是一种态度。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