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有没有彩蛋,超人和闪电侠
海王有没有彩蛋,超人和闪电侠?
大家好,我是舒宜昂,欢迎关注我,每个回答我尽可能答到最好,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就是闪电侠,但是这个答案并不是每一个都能信服。因为无论在漫画还是动画中,超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开挂或者是很BUG的能力,这些表现始终让人感觉超人会更快一点。
比如最强的思维机器人可以保护整个多元宇宙,而他的能力近乎哲学范畴,理论上讲是思想的集合体,并且可以打破“第四面墙”,知道自己处于漫画中。还有金色超人可以创造生命,改变现实,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会受伤,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上帝之下的存在。还有过在动画中(不记得是哪一集了)超人通过在地球周围反方向飞行,从而带动地球反转,然后时间倒流。这些事例都可能说明了超人比闪电侠快,但是始终不是常态的超人。
而闪电侠也有过可以说是开挂的表现,或者更应该说是一种速度极限的表现。这些表现都由三代闪电侠沃利·韦斯特创造。一个是在7中,清津市原子弹爆发,沃利将532000人在0.00001微秒内转移到了35英里外的山头上。另一个是在《闪电侠V2#138》中,沃利和宇宙神竞速时,宇宙神到地球只用了绝对意义上的一瞬间,而沃利利用收集到的整个地球上人的动能,在绝对意义上把神速力火力全开,速度要比这绝对意义的一瞬间还要快不少。最后就是沃利曾跑赢了当出现时就代表一位极速者死亡的黑闪电,也可以说沃利跑赢了死亡。
排除这些外挂来讲,闪电侠和超人是有过比赛的,所以这里还是以比赛结果来定输赢,毕竟是官方认定的比赛结果。闪电侠一共有四代,和超人比赛过的有初代杰伊·加里克、二代巴里·艾伦、三代沃利·韦斯特。
初代杰伊·加里克和超人会比赛是为了打倒反派,所以最终是没有结果的。二代巴里·艾伦在平局两次后,赢了超人三次。沃利·韦斯特两次也是都赢了超人。官方所设计的比赛中,最重要的两任闪电侠都证明了自己比超人快,无论其中是有什么样的过程,但始终都还是想世人表明了闪电侠是比超人速度更快的,闪电侠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英雄的名号并不是说说而已。
《超人》第199期,1967年。二代闪电侠巴里·艾伦VS超人,平局。
《闪电侠》第175期,1967年。二代闪电侠巴里·艾伦VS超人,平局。
第三次在《最佳搭档》第198、199期,1970年。二代闪电侠巴里·艾伦VS超人,闪电侠胜。
第四次在《DC Comics Presents》第1、2期,1978年。二代闪电侠巴里·艾伦VS超人,闪电侠胜。
《超人历险记》第463期,1990年。三代闪电侠沃利·韦斯特VS超人,闪电侠胜。
《DC 1st: Superman/Flash》2002年。初代闪电侠杰伊·加里克VS超人,没有结果。
《闪电侠v2》第209期,2004年,三代闪电侠沃利·韦斯特VS超人,闪电侠胜。
《闪电侠:重生》,第3期,2009年二代闪电侠巴里·艾伦VS超人,闪电侠胜。
漫威系列和DC系列在票房深度和剧情上?
其实就现阶段漫威和DC在票房、剧情、深度等方面的“质量”上来看,个人觉得漫威还是要稍胜一筹的。
这倒不是“自卖自夸”,而是就现阶段而言来说,虽然DC这次《海王》的表现比较惊艳,但是依旧存在剧情上的薄弱以及和整个DC宇宙关联度不够的情况。
而对于另一边的漫威来说,在这方面下的功夫还是有目共睹的,具体来说有三方面——
1、漫威影版宇宙,单兵和组队系列关联度紧密;在漫威中以往的影版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漫威对于整个影版宇宙的大局观是非常看重的,因此基于这点,在很多漫威影视作品中会看到和其他漫威作品的关联,不论是在隐藏剧情设定上,还是彩蛋上,漫威的操作很多漫威粉丝应该都了解。
典型的此前的《雷神3》彩蛋就是《复联3》的开头。
所以总的来说,漫威在剧情关联度以及大局观的处理上,起码现阶段漫威是要优于DC的。
就拿这次的《海王》作比较,值得承认的是这次影版《海王》在观影感受上算是近几年最好的代表作,但是在剧情设定以及和DC宇宙的关联度上,就比较普通了。
2、剧情深度上,DC一手好牌打烂了;老实讲,DC的超级英雄剧情在内容深度上其实丝毫不比漫威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比漫威强上一些,但是就现阶段的影版宇宙来说,DC算是有一手好牌却打烂了。
典型的就是,整个DC影版宇宙在《海王》之前处于低迷状态,一部《正义联盟》更是被吐槽“亲儿子”专场秀,英雄角色的能力差异巨大,所以造成了剧情深度上在影版改编过程中遭受到了打击。
所以通常会出现——
如果boss打不过怎么办?不怕!我们有大超……
英雄角色实力的巨大差异,会严重损失剧情深度,而这一点上漫威就表现的非常好。
典型的就是,你在漫威影版宇宙中看不到大超怼上荒原狼的那种绝对压制,更多的漫威想要的是一种相对平衡的实力设定。
而这种平衡下,就能有更多的剧情资源来体现剧情深度。
这也是说DC一手好牌去打烂掉的原因。
3、票房上就不用说了;凭借漫威“复联”系列的招牌,在全球票房市场上能够找到的同期对手几乎没有。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不怕自己被随机灭掉吗?
当红小生吴磊为了防剧透不再刷动态;
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11.8亿,讨论165.7万;
被剧情虐的“披麻戴孝”,仍在电影院迟迟不愿离席;
看完后一脸“我是谁、我在哪”的懵逼,也要毫不犹豫地给了8分以上的好评……
这就是近期观影《复仇者联盟3》的真实写照。自5月11日,漫威超级英雄系列集群雄之作《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在国内上映以来,就深得人心。院线达到了73.1%的罕见碾压式排片量。午夜场入账6000万创造漫威电影最高记录后,首日票房超4亿,次日票房超10亿!
十年磨一剑,漫威重返江湖。电影里漫威带着麾下的超级英雄拯救了世界,现实中这些IP也扫荡了中国。
根据以往数据显示,漫威电影宇宙在全球收获超多的160亿美金的票房,光中国就占了将近100亿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了漫威电影宇宙票房的主力军!
20多位超级英雄空前集结
从《复仇者联盟1》中面对地球危机时产生的紧迫感,到《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奥创的人类灭绝计划。《复仇者联盟3》前所未有的危机来临,让超级英雄的空前集结。英雄们的出现和拯救,都在点燃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梦。
在数据来看,《复仇者联盟3》整以强势的姿态打破各项记录。全球上映12天,便史无前例地吸金11.64亿美元,而次周末三天的北美票房也位居影史第二,仅次于《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在很多国家,《复联3》上映不到2周便已问鼎当地影史冠军。中国也不例外,三天时间就票房破11亿,话题热度高,口碑与票房齐飞。
2008年起,漫威电影宇宙在第一阶段依次将钢铁侠、绿巨人、雷神、美国队长等超级英雄搬上了银幕,随后通过《复仇者联盟》将他们集结了起来。第二阶段,银河护卫队和蚁人亮相;第三阶段,奇异博士、蜘蛛侠、黑豹接连上场。18部电影埋线,20多位英雄集结复联3。从彩蛋来看,接下来惊奇队长要亮相,据说异人族也在来的路上。
豆瓣上有网友评论:“漫威从电影第一刻就开始用心打破观众预设的期待,灭霸是目前漫威写的最好的反派,电影饱含深情,在妇联(复联)4上映前漫威粉要集体焦虑了。”
英雄们如期赴约,一次次点燃漫迷内心的激情。从学生到职场,从青年到父母,这些英雄早已不是一个个IP那么简单。
《复联3》的导演罗素兄弟之一乔•罗素曾表示:“如果你把过去十年看作一本书的话,《复仇者联盟》第三部和第四部就是最终章,故事告一段落,新的篇章也将开启。”
灭霸响指一打,消灭了半个宇宙。不知暂时离我们而去的超级英雄们将以何种方式归来。
打造超级英雄IP,漫威的从0到1
讲真,令人艳羡的漫威英雄IP的打造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成功的。它在中国也走了一段从0到1的过程。
最开始,由于受众基础薄弱,英雄IP的受众并不广泛,连续数部电影票房、口碑表现都不理想。比如最开始推出的《无敌浩克》、《钢铁侠2》、《美国队长》、《雷神》中,除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钢铁侠2》取得了1.75亿票房外,其余几部电影票房均未过亿,按照汇率来看甚至不到北美票房的十分之一。整体的市场表现全看档期选择和运气。
但漫威很聪明,它知道一根火柴的力量渺小,但一盒火柴的力量将能点燃各个受众的心。所以经过了整整十年的布局,以三部《复仇者联盟》为节点,漫威正式走上了“占领心智、发家致富”的道路。
通过前期的铺路,加深观众对英雄的了解,漫威于是2012年打响了团战的第一炮《复联》。它将英雄基于一战,一起点燃各个英雄粉丝的热情。而《复联1》也在中国实现了爆发式表现,首日6600万的成绩单,两天狂收1.14亿人民币,轻松创下超级英雄电影在华的首映新纪录。而影片在三四线城市的活跃度提升到了40%左右。
也就是从这一次抱团出战开始,漫威电影的票房权重一路上扬,平均达到15%以上。而单个作品的票房也都保持在了5亿以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这只是漫威的第一步,之后《复仇者联盟2》成功斩获14.22亿元,成为内地史上首部在收获10亿+的漫威电影。
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让漫威受宠若惊。
其实,从2008年到2018年,经历了90后从学生时代步入到社会工作的过程,而漫威的英雄更加具有陪伴意义。更重要的是,在漫威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也在不断向前。2012年—2015年,内地票房的年增速都在30%左右,2015年更是达到了夸张的49%,大量观众开始走进影院,许多进口片都因此而收获了不错的成绩。
90多岁的“漫威之父”斯坦.李就表示: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影视中心,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需要有自己的超级英雄。就在2017年,漫威就宣布将和网易合作,首创中国的超级英雄:气旋和林烈。在将来这些“中国化”的本土英雄很可能与钢铁侠等初代超级英雄并肩作战。
据官方宣布,2020年正式推出全沉浸式超级英雄主题公园,新增的三个漫威主题园区分别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法国巴黎以及中国香港。
那个时候,漫威更会在中国狂赚一笔。
10年超160亿美元票房的漫威宇宙
漫威漫画公司创建于1939年,当年10月,第一本漫画推向市场,同时创造了它第一个超级英雄海王纳摩。1941年3月推出的美国队长再次引起轰动,第一次出场,就卖出了100万册的漫画。此后,漫威又陆续推出了绿巨人、蜘蛛侠、雷神、钢铁侠等超级英雄。
漫威的命运也像它的英雄们一样跌宕起伏,经历了二战等一系列事故,漫威被多次转手:1986 年,漫威被母公司Cadence Industries卖给了New World Pictures;3年后,又被卖给了MacAndrews & Forbes Holdings1994年,Andrews Grou和ME又将漫威改组成为漫威控股公司;1996 年,漫威被卷入Carl Icahn和Perelman间的权力斗争。当年12月27 日,漫威正式宣布破产,之后又在多方帮助下,脱离了破产的窘境。
漫画行业整体衰败,漫威陷入了财政危机。为了渡过难关,漫威决定出售超级英雄的电影拍摄权。1999年,漫威700万美元把《蜘蛛侠》电影版版权卖给了索尼。后者通过《蜘蛛侠》前两部电影大赚16亿美元,但只有7500万属于漫威。
2005年,对分成不满的漫威成立了影业公司。随后从美林银行贷款2.25亿美元投资了《钢铁侠》,背水一战。豪赌成功了,《钢铁侠》全球取得5.85亿美元票房,帮助漫威摆脱窘境。3部《钢铁侠》电影下来全球总票房高达23.8亿美元,3部电影的DVD总共卖出了1700多万份,赚了3亿美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系列电影之一。
2009 年,迪士尼以42.4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价格,收购漫威娱乐。2013年起,在迪士尼的主导下,漫威逐渐开始收回散落各处的超级英雄电影版权。漫威成了迪士尼的一部赚钱机器:电影、动画、玩具、游戏、乐园在一条产业链不断衍生发展。
凭借《X战警》、《蜘蛛侠》横扫美国票房后,漫威开始了自制超级英雄大片的道路,推出了漫威电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计划。自2008年起,一整套清晰完整的电影计划浮出水面,钢铁侠、雷神、美国队长,金刚狼……一个又一个的超级英雄陆续走上银幕,既能孤胆英雄拯救世界,又能合体打怪兽,随后通过《复仇者联盟》将他们集结起来。第一阶段,漫威凭借6部影片,以总计10亿美元的成本取得了37.4亿美元的全球票房。第二阶段仅《X战警》就带来了近40亿美元的回报,第三阶段也已进入了筹备拍摄阶段。
78年来,漫威不断推出、贩卖虚拟世界里的英雄。队伍人员日渐壮大,超级英雄的生意也越做越大。大荧幕上超级英雄层出不穷,漫威也没有放过小屏幕。先后推出《神盾局特工》和《卡特特工》两部美剧,剧情紧扣大电影,神盾局为大电影穿针引线,电影、电视剧环环相扣,共同打造出气势恢宏、场面磅礴的漫威帝国。从漫画到电影、电视剧,从游戏到衍生品。
据报道称,漫威的衍生品年收入达10亿美元,远远超过单部电影带来的票房收益。可以说,荧幕内外两个世界都已经被它们主宰了。
结语
作为打造超级IP的帝国,漫威做了非常好的榜样。自大的托尼、正义的美队、嘴炮蜘蛛侠、聪明的班纳、邪魅的洛基、豪爽的雷神、感性的星爵、绯红女巫、无敌的浩克、理性的奇异博士、天真的格鲁特、帅气酷炫的黑豹、战争机器、猎鹰、性感的黑寡妇……“我们爱每一个超级英雄。”
如果这一次《复联3》的票房突破30亿,那么漫威未来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将更加难以想象,未来的几十年里,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漫威战士吧。
不过它同样为世界、为中国的市场带来了思考:1939年创立的它创造出了会赚钱的正派和反派英雄,在英雄主义吸金的路上,中国的身影在何方?
美国漫画为什么没在中国流行起来?
这要看你怎么定义流行。
漫威和DC旗下的那些超级英雄们,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绿巨人……这些形象在一二十,二三十这个年纪的人当中,算得上是家喻户晓。
但了解他们的方式大多是来自电影——我记得在05年前后,CCTV6就播过蝙蝠侠的第一部(当然未必是首播)。
那个时候,电影已经拍出近二十年了,CCTV放这种片子不无复古之意。但蝙蝠侠的漫画却已近七十年,直至近日也没有完全引进。
……完全引进这个词,恐怕是个伪命题。
而美漫无法在中国流行的根结,我个人认为也在于此。
以对应美漫的日漫为例吧。
无论是多么火爆、连载时间多么长久的作品——如迄今也没完结的《海贼王》,或世上连载回数最多的《乌龙派出所》——读数百卷的漫画,当然要花不少时间和金钱,但如果你想读它,只要找来读即可。读完了,享受了作品带来的感动,也就完了。
众多作者在同一个业界里,各自发表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高度独立于彼此,尽管常能见到联动,也不过是彩蛋性质而已。集英社虽然有诱发了全世界最赚钱周边之一的漫画《游戏王》,也没让旗下的其他漫画都加上卡牌元素。
日漫业界的结构大体是条状的,而美漫则不同,更近似块状。
如果说日漫业界主要以杂志连载来拉拢读者,却以单行本的销量决胜负的话,美漫业界的杂志销量比重远要大得多。当一个角色——我们还是用蝙蝠侠来举例——人气高到可以单列一刊的时候,也是优先以其为名,创设名为《蝙蝠侠》的杂志,并将其系列化,形象化,而不单纯与某名作家绑定。在其他角色的刊物当中,同样会插入关于蝙蝠侠的部分,如此才营造出所谓的漫威/DC宇宙。
这样的营销方针对于出版社来说,优势无疑是巨大的。比起单纯依靠一位漫画家的天才,把责任分摊给许多优秀的漫画家,让它相对手工制作更接近工业,对于确保漫画作品的质量是有一定效果的。
然而对于试图让美漫作品脱离其环境,引入对它完全陌生的国度的人来说,这极其困难。
语境不同,国情不同,需要了解的内容也太多。仅仅是一两本单行本,很难塑造起对应的形象。
没有对超级英雄故事内核的了解,就容易只把他们看成“奇装异服的疯子”;而不能理解其故事所要表达内容的人,也会觉得它空洞无聊。
至于被日漫统治后难以接受的美式画风、盗版界难于盗版以至于没能过早培养起大批用户、以及引进的版税偏高等问题,也都确实存在,而且很重要。但已经有不少人就这一方面论述过了,在此就不再赘言。
漫威最成功的电影是哪一部?
个人觉得《蜘蛛侠2》是漫威最成功的电影!不得不说蜘蛛侠II是部非常好的好莱坞商业、科幻电影。英雄不一定是高高在上的,他也有柔弱的一面,也得为生活奔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蜘蛛侠2》的故事发生在第1集结束2年后,彼得·帕克继续过着自己的双重生活,平时是性情温和的大学生,晚上则化身为拥有超能力的英雄蜘蛛侠,可是这两者之间的微妙平衡却越来越难以维系,爱人、朋友和慈爱的阿姨都开始怀疑他的真实身份;同时他还多了个更可怕的敌人——章鱼博士,彼得·帕克必须用尽全力对付这位邪恶魔头的疯狂计划。
我们每人都像蜘蛛侠一样,有懦弱的一面,也有英雄的一面,无论是面对生活、道德或爱情……呵呵,很喜欢彼得·帕克看心爱女孩的背影时的眼神——愿此刻,你快乐!
电影打动人心之处不是靠特技、场面,而是对人性的发掘,心理的揣摩……
当蜘蛛侠下定决心放弃自己应得的东西,
绝然面对罪恶,向高楼间穿梭时,
我们感受到的是英雄的力量与伟大,
没有丝毫的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