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办主任属于什么级别,为什么一个国家内能有多个总领馆
外事办主任属于什么级别,为什么一个国家内能有多个总领馆?
使领馆相当于一个国家派驻在另外一个国家的外交机构,负责双方的外事工作。大使馆是最高级别的单位,一般设立在对方国家首都,大使是使馆的最高级别领导。
总领事馆相当于分支机构隶属于大使馆管理,一般设立在主要城市,总领事为总负责人。
许馨筑一个华人为什么能当上苏联炮兵上将?
许馨筑这个人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是相当陌生的!有很多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以至于有不少人认为,这位曾经担任过前苏联莫斯科军区司令的前苏联华裔陆军炮兵上将是不存在、是被虚构出来的……
许馨筑何许人也许馨筑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他不是华人、就是朝鲜人或者越南人,因为世界上只有华人、朝鲜人和越南人的名字是这样的格式。根据存世的史料记载,他就是前苏联籍华裔。但是,这个名字在我国的党史和其他历史记录中几乎都找不到相关记载。由此可见,许馨筑很可能并不是像唐铎等人那样,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或之后的一段时期里前往前苏联的中国革命者。个人认为,许馨筑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一个出生在前苏联的前苏联籍华裔,与中国之间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换言之,他很可能只是一个俄籍、前苏联籍华裔二代、甚至是华裔N代。
许馨筑出生于沙俄时期,1932年进入前苏联总参高等军事学院学习,二战期间曾经担任过前苏联基辅特别军区的步兵营长。1941年,因击毙一名德军上校而晋升陆军中校军衔并调任前苏联第21步兵师副参谋长。后来,在莫斯科会战中,许馨筑亲自带领一个营充当“敢死队”、与德军血战,不幸被炸断左腿,幸得司机冒死将其救了回来。战后,许馨筑被斯大林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并破格晋升少将军衔。不久之后,许馨筑被调任前苏联中央方面军司令部炮兵第一副主任,由步兵改行为了炮兵。
库尔斯克会战(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大闹课堂时讲的那一课)中,许馨筑指挥所属炮兵率先对德军展开了集群攻击,打乱了莫德尔的作战计划,为苏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之后,许馨筑在对德作战中又屡立战功,在苏军攻克柏林之后不久,许馨筑被晋升为前苏联陆军炮兵中将并升任前苏联喀尔巴阡军区炮兵司令。1953年,许馨筑晋升前苏联陆军炮兵上将并担任了前苏联莫斯科军区司令。两年之后,许馨筑退出战役,于1962年病逝。
为何中俄都很少提及许馨筑为何中俄都很少提及许馨筑这个人?其实不难题解。首先,这个人与中国没有太多联系,他在担任要职时,并不是在前苏联军队的外事或技术军兵种部门,与中国的交集很少,我国的历史记录中很少提及此人也就不足为奇了。更何况,作为前苏联籍华裔,或许许馨筑还有苏联名字也未可知。如果真是如此,许馨筑这个名字很少被人提及也就再正常不过了。比如蒋太子在苏建当人质时,就取了一个苏联名字。作为一个外国人尚且如此,就更别说是前苏联籍华裔了。
再者,从许馨筑的升迁之路来看,他是受到了斯大林的眷顾,而且他晋升上将的那一年,恰恰是斯大林作古的那一年。就在短短两年之后,许馨筑便退出了现役,这显然是不太符合前苏联常规的。这里面与赫鲁晓夫的那份“秘密报告”有没有什么关系,恐怕真的很难说。至少从明面上的东西来分析,他退出战役很可能与赫鲁晓夫有关……既然是“被退出现役”,前苏联官方将其相关资料“冷冻”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您还见过多少前苏联关于马林科夫的文字记录呢?数年之后,中苏关系恶化,前苏联就更加不会愿意提起自己曾经有一位华裔上将了。久而久之,许馨筑这个名字也便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综上所述,许馨筑这个人是否真实存在其实没有那么多可以讨论的。试想,如果他真的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人,谁会闲得没事干去杜撰出这么一个名字和他的一大套人生履历?更重要的是,杜撰出这样一个人,对中国、对现在的俄罗斯都没有现实意义,不是吗?
古代的诰命夫人是什么意思?
诰命夫人是中国古代皇帝对朝庭大臣的母亲或妻子的奖赏和加封。
关于诰命,就要说一下诰书,诰书是历朝皇帝加封大臣的一种专用文书。到了明清时,就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诰封制度,一品至五品官员文书称诰,六品至九品官员文书称敕。
而官员夫人的加封,按规定是从夫品级,所以称为“诰命夫人”。虽然说诰命夫人是从其丈夫官职大小,但只有俸禄,没有实权,是一种精神加物质的奖励。
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大臣的母亲或妻子加封时,才称诰命夫人。一品诰命夫人说明她的丈夫是一品高官,她就是皇封的一品诰命夫人。
诰作为王命文书开始于西周。如《尚书·周书》载有《大诰》、《汤诰》、《康王之诰》等篇,是周王用以告诫臣工的文书。汉代偶一用之,不为常式。唐代大除授、大赏罚用制诰。
据记载,在宋代,凡文武官员的升迁改任、追赠、贬乏、封赠等,都用诰命。到元代封赠就分宣命和敕牒,一至五品用宣命,六至九品官用敕牒。到明代依然沿宋时制,封赠一品至五品授以诰命。
清代也一样沿用明制:封赠官员首先由吏部和兵部提出准被封赠人,后由翰林院依制拟文。到封典时,由中书科缮写,经内阁诰敕房核对后,才加盖御玺颁发。
对于五品以上的官员,只有功绩超群就有机会得到皇上的封赠命令,这就是诰命。六品以下的官员称为敕命。
《清会典》记载,诰命针对官员本身的叫诰授;针对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时,存者叫诰封,殁者叫诰赠。
清代诰命用五色丝织品精制,书满汉文,皇上钤以印鉴。通览之下,色彩绚丽,有一股华贵喜庆的气氛。
我们从《大清会典事例 吏部 封赠》知道:正从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赠淑人。正从四品,母,妻,各封赠恭人。正从五品,母,妻,各封赠宜人。正从六品,母,妻,封赠安人。
那么诰命文书、敕命文书更是不同于一般文书制作。它们都是写在当时非常贵重的丝织物上面的。明朝诰命敕命由工部的神帛制敕局,清朝的诰命敕命则由江宁织造制作。
诰命夫人有一项特殊待遇,每逢重大节日,可以到皇宫参加皇后主持的宴会。
图片来自网络
国家行政部门有哪些分类?
行政机关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职权,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国家进行行政管理活动,并且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行政机关具有如下特点:
(1)行政机关是国家机关,是由国家依宪法和相关组织法设置并授予职权、代表国家进行管理活动的机关。因此它区别于政党、社会组织、团体。
(2)行政机关是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国家机关。这又与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相区别。国家权力按职能分工,可分解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不同国家机关行使。立法机关行使的是国家立法权,司法机关行使的是国家司法职权,而行政机关行使的是国家行政职权,即执行法律、管理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行政机关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行政机关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分类:
(一)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
根据行政机关的职权管辖的范围,行政机关分为中央行政机关与地方行政机关。中央行政机关的管辖范围及于全国,而地方行政机关的管辖范围只及于相应地方行政区域。
中央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国务院直属机构和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地方行政机关一般分为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县、自治县、县级市人民政府;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在某些地方,省级地方行政机关与县级地方行政机关之间还设有一级人民政府,即自治州人民政府、设区的市和市管县的市级人民政府。此外,我国地方行政机关还包括特别行政区政府,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也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涉及地方性的行政事务,主要由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实施。地方行政机关的地位可以分为政治上和行政上两个方面。在政治方面,地方行政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又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既要对地方权力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又要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但这并不影响其在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地位。在管辖的行政区域内的各项行政事务,地方行政机关依法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
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工作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的设置,省级人民政府是厅、局等;市、县级人民政府是局。职能部门在政治上是地方政府的组成部分,直接对政府负责,但在行政上是专门权限的行政机关,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的某项专门行政事务。就其管辖权限而言,按照国家法律和本级人民政府的政策、决议行使权力,处理行政事务,具有一定的行政主体资格。
(二)一般权限行政机关与部门权限行政机关
根据行政机关权限的性质,行政机关分为一般权限行政机关与部门权限行政机关。一般权限行政机关的权限是全面的,涉及各个行政领域和各种行政事务,如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部门行政机关的权限是局部性的,仅涉及特定行政领域和特定行政事务,如国务院各部委、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一般权限行政机关和部门权限行政机关都是独立的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使职权,由其本身承担相应职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但部门权限行政机关受一般权限行政机关的领导,一般权限行政机关有权向部门权限行政机关发布命令、指示,部门权限行政机关对一般权限行政机关的命令、指令、指示有服从的义务。
(三)外部管理行政机关与内部管理行政机关
根据行政机关的管理对象,行政机关可以分为外部管理行政机关与内部管理行政机关。外部管理行政机关管理的对象是作为外部行政相对人的个人、组织,如公安、工商、海关、民政等行政机关,内部管理行政机关管理的对象是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及人员,如办公厅、机关事务局、编制委员会、研究室、档案局以及人事、财务、后勤等工作机关。行政主体资格为外部管理机关所具有,内部管理机关通常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四)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
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是我国行政组织序列中的一种。所谓派出机关是指由一级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我国的派出机关主要有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而设立的街道办事处。所谓派出机构是由政府的工作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管理某项行政事务的机构。在我国派出机构种类较多,如公安派出所、税务所、工商所等
主任是什么职位?
主任是体制内常见的职务,在各级各单位均有设置,分量有轻有重,级别有高有低。界定行政规格具体职务要具体分析。
一、“主任”职务常设部门
体制内要设置“主任”一职,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是议事协调机构。各级各部门需要上级领导作为核心牵头抓总某项工作,一般会成立领导小组、指挥部或委员会作为常设或者临时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具体工作。其中,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就会以“主任”身份亮相,副职则称“副主任”。比如国动委、爱卫委、安委会、禁毒委、教工委等,都是这种类型的议事协调机构。
二是党政工作部门。在党政各部委办局中,领导班子以主任身份出现的单位不是特别多,常见于以“委”、“办”、“室”、“中心”抬头的四类部门。像政府口的政府办、发改委、卫健委、民宗委、国资委、外事办、人防办、金融办、接待办、地方志办、公积金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信息中心、发展研究中心,党口的委办、保密办、绩效办、网信办、编办、台办、侨办、政研室、党史研究室等,其正职均为“主任”。
三是单位内设部门。每个单位基本都有一批主任、副主任,像办公室、党办、后勤中心、宣信中心、财务室、研究室等共性内设部门,以及各部门特有的一些中心、办、室,都是主任挂帅的内设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