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得名于它的,宣纸的介绍
宣纸得名于它的,宣纸的介绍?
宣纸 (文房四宝之一)
宣纸,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宣纸是中国独特的手工艺品,具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之特色,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被誉为“国宝”。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
2002年8月,宣纸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大陆地区安徽省宣城县所出产的书画用纸。以橝树皮和稻秆为原料。纸质细密均匀,柔软洁白,经久不变色,不易蛀蚀,最适合创作中国书画。台湾南投县埔里镇亦仿宣城生产宣纸,以楮皮配以雁皮、竹浆等制作。
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冠于各地。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宣字是什么意思?
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宣纸绝对是纸中之王,千年不朽,更妙的是它只产于中国,别的国家(如日本)把制宣纸的材料树移植到日本却长不出那么好的树皮。
传说宣纸是蔡伦的徒弟发明的,他为了改进老师的纸而四处寻找材料,一日行至宣州,发现一种树的皮光滑圆润,就以此造纸,即宣纸。
古人给它们取的名字和封的官职是啥?
“文房四宝”,分别指:笔、墨、纸、砚。
(上图是照心常用的笔墨砚图片)
古代文人雅士认为:笔墨纸砚如同万物,都有灵性。于是给它们都取了极具人性化的名字。不但有名有姓,还带着籍贯呢。
笔叫中山人毛颖。王羲之在《笔经》记载,汉朝时,洛阳城门要书写匾额,诸侯纷纷上贡毛笔。结果只有赵国制作的兔毫笔被选中,中山原为赵国属地,毛颖就是笔毫锋尖,因此戏称之。当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宣城的宣笔,湖州的湖笔也脱颖而出,因此毛笔也叫做毛元锐,字文峰。
墨叫做绛人陈玄。传说绛州(山西境内)产好墨,多为朝廷贡品。墨又以陈年浓黑为上品(当初,乾隆皇帝得到了南唐后主李煜的四块古墨而沾沾自喜)。“黑”雅称“玄”,不多说了,自己想象一下绛人陈玄的意思呗。
纸叫做会稽褚知白。古时候,浙江会稽(今绍兴一带)产纸比较出名,那时候还没宣纸呢,用的材料是楮树皮,因“楮”与“褚”同音,纸就有了姓氏,姓褚遂良的褚,纸以白为美,坚守节操,所以姓褚,名知白,字守玄。大家可以想象“守玄”的含义。
砚叫做弘家陶泓。隋唐时期,流行用號州(今天的河南灵宝县)河中澄泥烧制的砚,砚中心可以储水墨,曰“泓”,號州在汉代又叫弘家郡,因此,砚叫做弘家陶泓,字守默,默就是墨。名字高雅吧?
除了人性化的名字,甚至戏封了官职。
笔:竹管为杆毫为椎,蘸水墨的书写工具,封为中书君、毛椎刺史、墨曹统领、管城侯、墨水郡王。
墨:多以松烟(或油烟)加香料、胶质制作而成,故封为黑松使者、玄香太守、松滋侯、毫州楮郡平章事。
纸:宣纸性柔软,易裁剪,色泽白为上品。封为白州刺史、文馆书史,好畦侯、统领万字军略道中郎将。
砚:多为石做,坚硬,磨墨储墨的工具。著名的有端砚、翕砚、贺兰砚等。故封为铁面尚书、即墨侯、离石侯。
从以上可以看出,自古以来,文房四宝就是古人至爱,几千年来深受文人墨客和士大夫的喜爱。
买了一种很薄几乎全透明沾水就全透明?
薄的有好几个名:薄页纸、拷贝纸、雪梨纸,外观白,半透明,质脆,轻薄,柔软。常用作包装物。
还有一种厚的叫硫酸纸,外观基本一样,但是虽略薄,比雪梨纸更透明,用来描图。
这两样纸都是水湿后全透明。
宣纸中熟宣较透明,较生宣薄,是因为矾过,不是“几乎全透明”;生宣不透明,但是点一点水就洇一片。
画画的纸叫什么纸?
画画的纸一般称为绘画纸,也有人称之为素描纸、绘图纸、美术纸等。绘画纸通常有不同的材质和质量,如纸张的厚度、纹理、质地、颜色等都会影响到画作的效果。艺术家们在选择绘画纸时,会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个人喜好来选择不同的绘画纸。绘画纸是绘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不仅能帮助艺术家实现自己的创作灵感,还可以保护画作,延长其保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