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简历,楚云飞配得上委员长的高足

2023-04-28 02:00:04 71阅读

蒋介石简历,楚云飞配得上委员长的高足?

配不上,因为楚云飞压根就是一个非常虚假的人物。

蒋介石简历,楚云飞配得上委员长的高足

楚云飞这个人物其实是《亮剑》小说作者瞄着李云龙设计出来的,从刚出场时他的身份就决定了,楚云飞这个人物太假,不像李云龙还有比较鲜明的原型,楚云飞的原则则相对模糊很多,只因为几句台词和王耀武、胡琏等人沾了一点边。

楚云飞可以算《亮剑》里的BUG,一个意思是说他本身很强,另一个意思是说,他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一、晋绥军的悲催历史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日本投降仪式在美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代表中国签字的是时任国民政府军令部部长的徐永昌上将,站在他身后陪同他签字的是后来担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的商震上将。

徐永昌和商震两位将军都有一个共同的渊源,他们都曾是晋绥军系统、阎锡山手下的大将。

为什么晋绥军的将领代表中国出席这么隆重的仪式?为什么不是中央军黄埔嫡系将领去?

中原大战晋绥军失败后,阎锡山隐退,晋绥军整编为四个军,四个军长分别为商震、徐永昌、杨爱源和傅作义。

这四位军长中,商震在1931年负气率部脱离晋绥军系统投靠张学良,之后进入中央军系统,成为一位军政和外交上的多面手将领。

徐永昌在阎老西隐退后实际负责掌控山西,等到阎老西回来后他痛快交出兵权和权柄,之后也加入中央军系统,抗战中担任军令部部长,和何应钦、白崇禧和陈诚一起合称为“国军四大巨头”。

傅作义则是在抗战中被老蒋从晋绥军分化出去,成为一个军事小集团并逐渐成长起来。

看见了吗,晋绥军当年四大名将到最后留在阎锡山身边的只有杨爱源一人,他也成为晋绥军的二号人物。

二、阎老西的用人原则

因为商震、徐永昌和傅作义等麾下名将的出走,再加上冯玉祥西北军将领们的众叛亲离,惨痛的教训导致阎锡山在用人原则上近乎于偏执甚至残酷。

阎锡山对部下的要求很简单,忠于阎锡山大于忠于山西,忠于山西大于忠于国家。

为了笼络控制部下,阎锡山不仅组织各种军官小团体进行洗脑,甚至还要求军官发毒誓永不背叛他,弄得晋绥军比黑帮还黑帮。

比如上面提到的晋绥军二号人物杨爱源上将,他表面上是二号人物,实际上在阎锡山面前也是跟奴才一样,见面都是九十度鞠躬,不敢多说话。

有阎老西这样的大领导在,你说,楚云飞作为一个黄埔五期毕业的将领,能成为阎锡山身边的红人吗?

阎锡山自己手下的四大名将尚且被老蒋挖走了一大半,他敢把一个五千人的精锐部队交给一个黄埔五期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三、黄埔生的等级

赵刚说楚云飞是“委员长的高足”,这句话有点儿客套的意思。

黄埔军校在大陆期间一共招收了二十三期学员,虽然都是一个学校出来的,但在现实中除了毕业年限不同之外,还是有一个特殊的等级划分的。

一般来说,二十三期黄埔生大致上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第四等级是黄埔七期到二十三期,他们不仅毕业晚升职慢,由于人数多职务低,绝大部分人甚至都不能算“黄埔嫡系将领”。

第三等级是黄埔前六期毕业生,虽然分为六期,但其入校时间相隔并不远,第一期1924年入学,第六期是1927年入学,一般意义上的“黄埔生”主要是指前六期毕业生。

第二等级是黄埔前四期毕业生,他们的特殊之处在于,毕业生里不仅名将辈出,而且由于前四期学生入校和学习时都能见到蒋校长,可以算是真正的“天子门生”,毕业后也比较受重视。第五期和第六期在入校时老蒋已经开始当北伐军总司令,不怎么管学校了,他们学习时是极少能见到蒋校长的。

第一等级则是黄埔第一期毕业生,他们不仅是备受重视的首期学生,同时因为蒋校长当时也很重视这批学生,长期在军校办公,校长和几百名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近,蒋校长甚至还经常找学生单独谈话,这种待遇在其他黄埔生中是很少有的。

按《亮剑》所说,楚云飞是黄埔五期毕业生,应该是1926年11月入校,1927年8月份毕业的,他们这一期学生和第一期毕业只差三年,和第二期差两年,和第三期差一年半,和第四期只差十个月。

因为受重视不同,而且也没赶上北伐战争第一阶段的大扩军,导致第五期毕业生里的名将不论是数量还是名气都比前四期相差太多。在抗战时期,蒋校长知不知道黄埔第五期出来个楚团长都是问题。

如果楚云飞毕业后发展给力,能成为蒋校长的“高足”,那他肯定会留在中央军效力,不会被老蒋扔到晋绥军里去,即使楚云飞是山西人。

只有一种可能,楚云飞或者在中央军系统里犯下了什么天大的错误,或者是由于人缘太差实在混不下去了,不然的话,他都不可能放着好好的中央军嫡系部队不当,跑到小肚鸡肠同时又被大将出走吓怕了的阎老西手下当差。

也就是说,楚云飞如果是蒋校长的高足,就不可能是阎长官的红人,反之亦然。

四、358团是个假团

《亮剑》里经常提楚云飞358团是一个加强团,拥有五千人马,还有炮营,牛哄哄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晋绥军富得流油,五千人马才给一个团的番号。

实际上,晋绥军在抗战时期应该是穷得要死,山西虽然比较富裕,但富饶的盆地和大城市都被日军给占了,其他地方中央军有控制区,八路军也有控制区,晋绥军只能在晋西一带苟延残喘(三个鸡蛋上跳舞)

晋绥军的兵源本来就很少,抗日决死队集体参加了八路军,傅作义又被老蒋给分化走了,结果就是晋绥军番号都没变,兵员和装备严重缺乏,很多部队都只是个骨头架子而已,有人戏谑说:“官比兵多,兵比枪多,枪比子弹多”。

在这种情况下,楚云飞358团五千人马在抗战时的晋绥军里至少应该是两个师的配置,楚云飞要是真有这么多人和这么好的装备,阎老西给他一个军长都不过分。

综合起来看,楚云飞这个人物从刚出场就是假的,和李云龙在历史上有相应的原型不同,楚云飞压根没有任何原型可言,他就是小说作者为李云龙量身打造的一个飙戏角色而已。

民国四公子之一张孝若被害矛头为何指向了杜月笙?

作为“民国四公子”之一,张孝若就是少女眼中那种年少多金,能力强的代表。

甚至就连梁启超先生在看过张孝若撰写的《南通自治会报告书》后都评价其“颇有生子当如孙仲谋之感。”

伟人曾对近代工业作出过评价“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而这个张謇就是张孝若的父亲,被伟人和晚晴重臣张之洞放在一起评价,可见这个张謇的厉害。

其父张謇死后,张孝若更是执中国工商业之牛耳,是当时中国实业界的巨擘。

但就是这样一个有钱、有权、有势的年轻人,却于1935年10月17日在上海被仆人枪杀,一时间举沪震惊。

而紧随而来的就是这个仆人为什么要枪杀张孝若的传言,其中上海滩青帮杜月笙所为的猜测最是耐人寻味。

张孝若夫人所为。

这种说法主要是因为张孝若屡屡出轨,作为张孝若的夫人,陈石云不堪其辱于是就让受过张家大恩的吴义高枪杀了张孝若。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依据,主要就是张孝若死后,作为夫人的陈石云并没有声张,而是选择了低调处理。

当然,大户人家更重视脸面,仆人枪杀主人这种事若是被大肆宣扬,那他们张家的脸就丢尽了,所以陈石云低调处理可能是有这方面的顾虑。

另外,张孝若确实在外面有许多女人,大名鼎鼎的上海名妓李复初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张孝若被枪杀时正和李复初睡着觉。

这种丑闻若是传出去对于张家这种名门大家来说简直就是耻辱,所以作为张孝若的夫人就让吴义高出手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这里猜测,若真是如此,那么大概率是陈石云让吴义高去杀了李复初,结果当时吴义高因为紧张,没有仔细分辨就开了枪,然后就错杀了张孝若,发现杀错人后吴义高悔恨不已,于是饮弹自尽。

之所以有这种猜测,主要是按照正常逻辑来看确实是杀了李复初就行,根本没必要杀害自己的丈夫。

吴义高自己起意杀人。

这种说法主要的依据就是当时张孝若在上海要开设一个银行,里边有个重要的职位还差人。

而作为跟随了张家大半辈子的吴义高就希望张孝若可以把这个职位给自己的儿子。

张孝若对此自然没有异议。

但大概是因为张孝若的姨太太在张孝若耳边吹了枕边风,最后这个职位落到了姨太太侄儿的头上。

吴义高因此怀恨在心,最终起意杀人。

这种说法有个很大的漏洞,那就是就算张孝若要肥水不流外人田,也肯定会把吴义高给安抚好。

作为当时中国最出色的实业家,张孝若手底下的产业不说一千至少也有一百,不可能连亲信的儿子都安排不好,使对方怀恨自己。

最后就是重头戏了,传言授意吴义高杀害张孝若的是上海青帮的杜月笙。

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有二。

一是吴义高饮弹自尽后,杜月笙对他的遗孀很是照顾,显然是达成了某些交易。

二是张孝若手上掌控着当时华东最大的轮船公司——大达轮船公司。

因为经营不善债台高举,而作为最大债权人的陈光甫就建议让杜月笙来入股。

但陈光甫的这个建议被张孝若给拒绝了。

而杜月笙若真想插手轮船产业,那么以他黑帮的行事风格来看,因为怀恨在心找人枪杀张孝若这种事杜月笙还是干得出来的。

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我的猜测。

根据以上的种种传言,就“民国四公子”张孝若被枪杀这事我有些自己的看法,仅仅只猜测,大家当个故事看看便是。

张孝若是民国最著名的实业家,但不是唯一的实业家,所以他肯定是有竞争对手的,甚至不排除是国外的势力。

张謇

所谓和气生财,呵呵,大环境好的情况下都会出现恶性竞争,更别说当时军阀混战的时期了。

这很可能就是杀人的动机。

作为凶手,吴义高在张家生活了大半辈子,可以说是什么荣华富贵都见识过了,但自己一家跟着张家虽然饿不死,但显然也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出息。

这个时候就有竞争对手找到了吴义高,许诺了某些好处后让他出手杀人。

这里可能有朋友要说了,那不就是杜月笙干的嘛。

我反而觉得是杜月笙的可能性不大。

张孝若和杜月笙都在上海混,一个是地头蛇,一个是实业家,看上去八竿子打不着。

实际上作为实业家,张孝若那可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不仅官方的关系硬,就算在看不上杜月笙这种地头蛇,但也肯定会有所联系。

毕竟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有些生意还是需要这些地头蛇照拂的。

所以正常的逻辑应该是张孝若和杜月笙是有来往的,甚至关系还不错。

不然张孝若的轮船公司不景气,债权人也不可能推荐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入股。

至于张孝若拒绝的原因,很可能是他不想坑杜月笙。

至于杜月笙为什么会对凶手吴义高遗孀多有照拂其实也不难理解。

作为有头有脸的实业家,平日里和杜月笙这种地头蛇来往肯定不可能亲力亲为。

那么这个时候张孝若就需要一个人去和杜月笙对接相关事宜,吴义高就是这个人。

而杜月笙作为江湖人物,把义气和道义看得很重,在和吴义高的多年相处中肯定成为了好友,那么好友死了,照顾对方的遗孀在江湖中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所以授意吴义高杀害张孝若的应该是上海之外的竞争对手,甚至不排除是境外势力所为。

民国四大名校是指哪几所大学?

民国四大名校为:国立中央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

1、国立中央大学。

是清朝末年在南京创立的学府,1928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后,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这之前曾数次更名。

它是民国时期最重要的高等学府,系部设置的最全,各个学科的规模最大,拥有37个系、26个研究所和当时全国总数三分之一的部聘教授师资。

1937年后,曾搬迁到重庆,抗日胜利后又搬回了南京。48年美国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它排在世界第九、亚洲第一。

1956年国立中央大学拆分为19所院校,主体变为南京大学,其他系部变成的主要院校有:河海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一超变多强了。

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它本身就是一个战争的产物,是抗战期间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临时组建的,名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后来由于日军的轰炸搬迁到了云南,并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共设有5个学院、26个系。它的存在培养了一批各个领域大有成就的青年人才,也保存了大批的科研骨干力量和知名学者。

战争结束后,三个大学各归各位,其在昆明旧址设立国立昆明师范学院,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旧校区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不在了,但它的大名依旧驻留在历史的星空中。

3、国立武汉大学。

它是由清朝张之洞设立的自强学堂发展而来的。

34年首次开设女子游泳课,这在当时是开先河之例了,共设有5个学院、15个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院系不断的分立和合并,最终它的医学院独立出去,后来并入了华中科技大学,其他院系没有太大的变化。

过去的国立武汉大学在经过一系列的战乱后最终延续至今,就是著名的武汉大学。

4、国立浙江大学。

它是由清朝的求是书院发展而来的,这个书院是清朝效法西式学制创办的新式学堂之一。28年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

其最有名的校长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竺可桢,竺可桢当时对蒋介石提出了一个条件:“财源须源源接济,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国民党之干涉”而蒋介石也答应了。竺可桢的这点符合世界第一所大学成立时颁布的“大学不受任何权力的影响,作为研究场所享有独立性。”的宗旨。

学术独立性保证了大学的健康发展,这也奠定了国立浙江大学成为民国大学里院系最全的两大高校之一的基础。

其抗战时期培养了李政道、程开甲等历史名人,一直延续至今,就是著名的浙江大学。

刘诗雯和樊振东分别是哪里人?

刘诗雯

1991年4月12日出生于辽宁抚顺,是一位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现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04年2月进入国家二队,7月取得亚洲乒乓球少年女子团体冠军,2013年刘诗雯与张超获得全运会混双冠军,2014年获仁川亚运会女单冠军。2016年3月获53届世乒赛女团冠军,8月17日获里约奥运会女团冠军。2017年2月17日刘诗雯担任中国女乒副队长,6月5日和丁宁搭档获杜赛尔多夫世乒赛女双冠军。刘诗雯在2009年,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四次获得过女子世界杯单打冠军,也追平了王楠和张怡宁的记录。

樊振东

1997年1月22日出生于广州市,祖籍湖南祁东,国家乒乓球一队队员。2012年获世青赛男团,男单,混双冠军和男双亚军。2013年9月获12届亚运会男团,男双冠军和男单亚军。11月波兰公开赛男单冠军。2014年8月获第二届青奥会男单冠军。2015年迪拜世界杯男团冠军,亚锦赛获男团,男单,男双和混双四个冠军。2016年吉隆坡世乒赛男团冠军,10月4日在德国萨尔布吕肯世界杯男单决赛中樊振东击败许昕,拿到了个人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成为了近20年最年轻的男单世界冠军。2017年6月樊振东获杜赛尔多夫世乒赛男双冠军,男单亚军。感谢您的阅读

一有好事就把你给忘了?

给他甩脸子看。

现在领导的通病,那就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你有能力,能干事,还能干成事,你的表现被领导看中了,那么你今后的活不会少,因为领导意识里活交给你,你肯定会完成,交给别人不放心。而那些平常不认真工作的,领导也不会给他安排。于是就造成了,拿着同样的工资却付出了更多的辛苦。如果你像低头拉磨的驴,一声不吭,在分配奖励的时候,领导就会去考虑关系。这个平常工作不努力,但是关系硬,奖励给他吧。奖励少啊,不能人人均分,作为只会干活的你,就等下一次吧,反正,奖励给不给你,你都会照常工作。这就叫欺负老实人。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能低头干活,也要经常与同事沟通沟通。拉家常一样,了解福利待遇的多寡,给自己的收益与工作的付出做一个评价,是否能够有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如果你付出了十分,可是收获连一分都没有,这样的话,你直接找领导开诚布公的谈,将你做的工作一样一样的给领导摆出来,将你的收获也一样一样的摆出来,把你的要求亮出来。再提一提那些不认真工作就能得到奖励的人。如果领导敷衍你,不给你明确说法,你直接给领导撂脸子行了。

树挪死,人挪活。就凭自己努力工作的劲头,哪里找不到工作?还用得着在一棵树上吊死?放出风去,说哪里哪里要挖你过去,说你有点动心了什么的,让领导知道。如果他还是装痴拉罕的,你直接请假,让他看看,离了你工作还能够顺利完成吗?如果领导一直不找你谈话,那你就要考虑换职业了。说实话,这样的领导不值得你追随。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