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年金是什么东西,每月到手3500元

2023-04-27 18:20:04 94阅读

职业年金是什么东西,每月到手3500元?

不错了,相信你也不是马云,否则早就口出狂言说要订一个亿的小目标了。相信你也不是什么二代,否则早就把上班当作打发时间了,相信你也没有什么毅力和智力,否则早就读研考博了,相信你也没什么能力,否则早当官了,所以撒一泡尿照照自己,对自己说,我醒了,回去换纸尿裤给小孩也

职业年金是什么东西,每月到手3500元

l

离退休5年再交300?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说退休前几年提高社保缴费基数,这样可以多领养老金,事实真的如此吗?

这里先告诉大家结论:

1、如果你在单位参保,无论何时提高缴费档次,你都是受益的。

2、如果你是灵活就业人员,提高缴费档次,你多收益的可能与你多付出的正好相等。

下面我们计算一下就知道了。

我们假设缴费15年,60岁退休(养老金计发月数139):

1、第一种情形,15年的缴费基数一直是60%档次,平均缴费指数是0.6;

2、第二种情形,前10年缴费基数是60%档次(0.6),最后5年缴费档次变为300%(3);

3、2019年山东数据为例测算,最低缴费基数3269元,每年以5%速度递增。

4、2019年核算养老金社平工资为6260元,15年后变为12394元/月(每年5%递增)。如下图:

5、养老金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按年7%计算。有人觉得高了,看下图:

一、60%缴费15年

1、基础养老金=12394*(1+0.6)/2*15*1%=1487元/月

2、个人账户养老金=106716/139=767元/月

合计2254元/月

二、前10年60%缴费,后5年300%缴费

平均缴费指数为=(10*0.6+5*3)/15=1.4,缴费年限越短(比如15年),最后5年或者前5年或者中间5年提高到300%缴费,能瞬间提升平均缴费指数,任何时间段都可以。

1、基础养老金=12394*(1+1.4)/2*15*1%=2230元/月

2、个人账户养老金=235811/139=1696元/月

合计3926元/月

小结:

1、缴费15年,后五年提高缴费档次到300%比一直按60%缴费每月多领3926-2254=1672元养老金,一年就是20064元

2、后五年提高缴费档次到300%(20%养老保险),多交了167090元的养老金。

3、用167090除以1672得出100个月即8.3年。也就是说,自己多花的成本需要8.4年才能领会来。考虑到养老金每年上调,实际上用不到8年就能回本。第9年往后,你就享福了,每月都会多领不低于1672元的养老金。活的越久,越赚。

结论:

1、如果是在单位参保,任何时候提高缴费基数,对我们都是极为有利的,因为基础养老金你会多领。而你自己多交的养老保险(个人承担8%)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将来连本带息还会返给你,即便去世,也可以继承这笔钱。

2、如果你是灵活就业人员,提高缴费基数,你自己缴费20%中的12%要计入统筹账户,如果领取养老金的时间较短,可能抵消不掉你多付出的12%的成本。如果领取的时间较长(长寿),有一个盈亏平衡点,过了这个点(例子中的8年就是个平衡点),就非常划算。活的越久越好。

洛阳的房价为何突然下跌了?

主要原因还是老百姓这几年的收入滑坡了。如果房价还是这么居高不下的话,根本就卖不出去了。在大的趋势下面,洛阳也只有随大流了。目前国庆旅游的情况来看,老百姓的收入,特别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大概只恢复到了疫情前的60%的水平。而购房者很多都是从农村到城市里,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和小商小贩的,过去他们赚了钱就想在城里面买房,现在他们不赚钱了,哪里有钱买房呢?

#国庆假期国内旅游收入达3890.61亿#国内旅游收入恢复到了疫情前的60%的水平,从旅游可以看出我们的第三产业服务业差不多也是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许多人的日子是艰难的,这一点可以从数据上清晰的看出来。

据报道,10月1日至7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1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1.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890.61亿元,同比减少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59.9%。#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杭州头条##策划#

还有必要去评高级职称吗?

中级职称老师一年后退休,有没有必要去评高级职称呢?我认为如果很有把握,而且费力不太大,可以去评,否则就算了。

一、退休前评职称的目的。还有一年退休,还要去评职称,无非是为了在退休前评上高级职称,比较有面子,这也算是对一辈子职业生涯的一个完美结局。否则以一个中级职称退休,还是会有些遗憾。另一个理由就是评上高级职称会有多少经济利益。

在职时只能享受一年的高级职称收入,比中级职称一年下来多不了几千元。而根据事业单位中人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及过渡性养老金组成。由于个人账户养老金只有一年就退休,评上高级职称也没有多少增加,基本没有什么意义,对增加养老金作用不大。因此在经济利益上,还有一年退休评高级职称收益不大。

二、评职称很难。虽说是你还有一年就退休了,如果学校给你照顾,把指标给你,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能评上。先不说你准备各种材料费心费力,还有些条件不满足可能还能想办法补足,就算好不容易基本达到了条件,还要看你对其他参评者是否有优势,还要参加面试。要知道现在高级职称通过率不超过60%,小心准备得要死,结果成了炮灰。

正因为评上高级职称利益不大,而评职称还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准备评职称材料很费力,所以在权衡之后再做决定。当然如果能评上,也还是值得的,也不会对学校其他老师带来影响,因为你一退休,这个高级职称指标就自动让出来给其他老师了。

如果是你,你愿意花大力气在退休前一年参加高级职称评审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在国内教师算不算公职人员?

从2019年开始,我国《教师法》修订新一轮工作进入议事日程。2021年11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教师法》修订,进一步明确教师身份地位权责,其中第13条指出:公办中小学教师是国家公职人员,依据规范公职人员的相关法律规定,享有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

这也就是说,目前国内的教师、哪怕是公办普通教师、即便是公办中小学教师,仍然还不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身份。公职人员专指从事公共事务管理职务的人员,对此我国《监察法》第15条明确了六类人员的公职人员身份:①公务员②参公管理人员③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④国有企业管理人员⑤公办的科教文卫体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如村支书、村主任等村干部。

由此可见,国家公职人员,既不等同于国家公务员,又不等同于公办在编人员,而是依据法律规定具有特殊身份的“从事公共事务管理职务的人员”。例如公办中小学的在编普通教师在修改前的《教师法》中,并不是国家公职人员;而没有编制的村委会干部和居委会干部,却是国家法律规定明文的、妥妥的国家公职人员;同时,公办学校中的那些正式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却也是国家公职人员!

许多法律方面和教育方面的专家都纷纷预估,今年下半年,有可能新修改的《教师法》能够顺利过审通过,届时新《教师法》一经颁令执行,那么广大普通教师群体中就会有一群人脱颖而出成为教师中的“异类”——公办中小学教师将集体成为国家公职人员。笔者也是中小学教师身份,退休前铁定能够赶得上这一身份的转换,成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了!

以上就是笔者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得到您的赞同!对此,你怎么看呢?我是@自在人生wub,分享教育与生活常识,欢迎您的关注和支持。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