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藏羚羊,保护藏羚羊的影片
保护藏羚羊,保护藏羚羊的影片?
《风雪可可西里》。揭开藏羚羊繁衍地之谜,讲述藏羚羊保护队“野牦牛队”与盗猎者斗争的故事,这支青海省治多县在1993年成立的环保队伍长年在可可西里巡山,打击盗猎者,几年中,有两位“野牦牛队”的队长都被盗猎者残忍杀害。1999年,“野牦牛队”在海拔6800米高的布克达阪雪峰发现了一大群盗猎者,共抓获17人,缴到9条枪,1万多发子弹,1065张藏羚羊皮。这种触目惊心的真实事件,再现可可西里真实的自然环境及人类给那里造成的伤害。编导者历时十余年、多次出入西藏完成此片。本片获得美国第四十四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
保护动物分为几级?
我国野生保护动物总共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保护动物有:台湾猴、熊猴,豚尾猴、马来熊、大熊猫、叶猴、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中华白海豚、亚洲象 、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骆驼、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藏羚羊等。
二级保护动物有:石貂、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水獭的所有种、小爪水獭、斑林狸、大小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猞猁、兔狲、金猫、渔猫、麝、河麂、马鹿、水鹿、驼鹿、黄羊、藏原羊、鹅喉羚、 鬣羚、斑羚、岩羊、盘羊、海南兔、巨松鼠等。
三级保护动物:中华竹鼠,华南兔、貉狐、红腹松鼠、豪猪、鼬、獾、黄鼬、青鼬、银星竹鼠等。
十大保护动物有哪些?
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华南虎、朱鹮、褐马鸡、扬子鳄、黑颈鹤、藏羚羊、四不像等。
1.大熊猫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为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型丰腴富态,头圆尾短,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色为黑白两色,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2013年CNN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上排名第三。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600只。
2.金丝猴
仰鼻猴属:有5种,川金丝猴(模式种)、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越南金丝猴、缅甸金丝猴。体型中等,51-83厘米不等,尾长与体长等长。毛色以金黄或黑灰色为主。鼻孔与面部几乎平行,俗称“朝天鼻”,是对高原缺氧环境的适应,鼻梁骨的退化有利于减少在稀薄空气中呼吸的阻力。
由于世界上最早发现的仰鼻猴是生活在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的川金丝猴,这一属的动物通常被称为金丝猴,它的英文名字直译成中文是仰鼻猴。这一属共有五种动物,都分布在亚洲。
3.白鳍豚
白暨豚科:是哺乳纲、鲸目的一科水生动物,仅有一个物种即“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暨”音 jì;媒体也常写作“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型淡水鲸。体呈纺锤形,体长1.5-2.5米,体重可达230千克。吻部似鸟喙般向前伸出,窄而长,吻尖略向上翘,约30厘米。额顶显著隆起,鼻孔长在头顶,呼吸时,头部先出水,喷出的水花不高。眼极小,在口角后上方。耳孔呈针眼状。背鳍三角形,鳍肢较宽,末端钝圆,尾鳍呈新月形。体表背面呈青灰色,腹面为白色,尾鳍并不出水。
白暨豚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陆生动物进化而来,是世界上所有鲸类中数量最为稀少的一种。2018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更新发布,暂未确认白暨豚灭绝,保持原定评级“极危”。
4.华南虎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仅在中国分布,亦称“中国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在野外已灭绝。
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华南虎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是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
5.朱鹮
朱鹮:古称朱鹭、红朱鹭,朱鹮系东亚特有种。中等体型,体羽白色,后枕部有长的柳叶形羽冠,额至面颊部皮肤裸露,呈鲜红色;繁殖期时用喙不断啄取从颈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涂抹到头部、颈部、上背和两翅羽毛上,使其变成灰黑色。
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ELS、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种群,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2008年)。
6.褐马鸡
褐马鸡:是中国特产珍稀鸟类,体高约60厘米,体长1-1.2米,体重5千克,全身呈浓褐色,头和颈为灰黑色,头顶有似冠状的绒黑短羽,脸和两颊裸露无羽,呈艳红色,尾巴高高竖起。翅短,不善飞行,两腿粗壮,善于奔跑。
褐马鸡主要栖息在以华北落叶松、云杉次生林为主的林区和华北落叶松、云杉、杨树、桦树次生针阔混交森林中。仅见于中国山西、河北西北部、陕西黄龙山和北京东灵山。1987年调查野生种群仅有数百只,根据2009年文献报道,中国现存的野生褐马鸡数量在17900只左右。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7.扬子鳄
扬子鳄或称作鼍(tuó):是短吻鳄科短吻鳄属的一种鳄鱼。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因其生活在长江流域,故称“扬子鳄”。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活化石”。因此,扬子鳄对于人们研究古代爬行动物的兴衰和研究古地质学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中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为了使这种珍贵动物的种族能够延续下去,中国还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扬子鳄的自然保护区和人工养殖场。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卵生。
8.黑颈鹤
黑颈鹤: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颈、脚甚至长,通体羽毛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眼先和头顶前方裸露的皮肤呈暗红色,尾羽褐黑色。头顶,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虹膜黄褐色,嘴肉红色,尖端沾黄,腿和脚灰褐色。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除繁殖期常成对、单只或家族群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在越冬地,常集成数十只的大群。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9.藏羚羊
藏羚羊: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长角。
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为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中国拉达克地区。
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将藏羚羊的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近危(NT)。
10.四不象
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蹄子似牛、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
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要保护的10种动物的名称有哪些?
1.北部白犀牛,目前世界上仅存活一只。
2.华南虎,中国特有虎种,1990年后就没有在野外再发现过华南虎群。
3.黑冠长臂猿,分布在我国云南和老挝,世界上目前仅存500只左右
4.红狼,1980年后野外就没有发现过它的踪迹。
5.白头叶猴,仅存百只,全球濒危25种灵长类之一。
6.北方毛鼻袋熊,十几年前才被发现后,新物种,仅百只。
7.弗罗里达美洲狮,猫亚科中体型最大,仅存百只。
8.安哥洛卡象龟,生存在马达加斯加岛,现存400只左右。
9.山地大猩猩,野外现存500只左右。
10.白鳍豚,产于长江中下游,在长江中生活了大约2500万年左右,数量奇少。
国家保护动物有那些?
保护名单:
哺乳纲:
灵长目:蜂猴、倭蜂猴、台湾猴、北豚尾猴、喜山长尾叶猴、印支灰叶猴、黑叶猴、菲氏叶猴、戴帽叶猴、白头叶猴、肖氏乌叶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川金丝猴、怒江金丝猴、西白眉长臂猿、东白眉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白掌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东黑冠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北白颊长臂猿
鳞甲目:印度穿山甲、马来穿山甲、穿山甲
食肉目:豺、马来熊、大熊猫、紫貂、貂熊、大斑灵猫、大灵猫、小灵猫、熊狸、小齿狸、缟灵猫、荒漠猫、丛林猫、金猫、云豹、豹、虎、雪豹、西太平洋斑海豹
长鼻目:亚洲象
奇蹄目:普氏野马、蒙古野驴、藏野驴
偶蹄目:野骆驼、威氏鼷鹿、安徽麝、林麝、马麝、黑麝、喜马拉雅麝、原麝、黑麂、豚鹿、梅花鹿、西藏马鹿(包括白臀鹿)、塔里木马鹿、坡鹿、白唇鹿、麋鹿、驼鹿、野牛、爪哇野牛、野牦牛、蒙原羚、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秦岭羚牛、四川羚牛、不丹羚牛、贡山羚牛、赤斑羚、喜马拉雅斑羚、塔尔羊、西藏盘羊、台湾鬣羚、喜马拉雅鬣羚
啮齿目:河狸
海牛目:儒艮
鲸目:北太平洋露脊鲸、灰鲸、蓝鲸、小须鲸、塞鲸、布氏鲸、大村鲸、长须鲸、大翅鲸、白鱀豚、恒河豚、中华白海豚、长江江豚、抹香鲸
鸟纲
鸡形目: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斑尾榛鸡、黑嘴松鸡、黑琴鸡、红喉雉鹑、黄喉雉鹑、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棕尾虹雉、白尾梢虹雉、绿尾虹雉、蓝腹鹇(蓝鹇)、褐马鸡、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黑长尾雉、白冠长尾雉、灰孔雀雉、海南孔雀雉、绿孔雀
雁形目: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白头硬尾鸭
鸽形目:小鹃鸠
鸨形目:大鸨、波斑鸨、小鸨
鹤形目:白鹤、白枕鹤、赤颈鹤、丹顶鹤、白头鹤、黑颈鹤
鸻形目:小青脚鹬、勺嘴鹬、黑嘴鸥、遗鸥、中华凤头燕鸥、黄嘴河燕鸥
鹱形目:黑脚信天翁、短尾信天翁
鹳形目:彩鹳、黑鹳、白鹳、东方白鹳
鲣鸟目:白腹军舰鸟
鹈形目:黑头白鹮、白肩黑鹮、朱鹮、彩鹮、黑脸琵鹭、海南鳽、白腹鹭、黄嘴白鹭、白鹈鹕、斑嘴鹈鹕、卷羽鹈鹕
鹰形目:胡兀鹫、白背兀鹫、黑兀鹫、秃鹫、乌雕、草原雕、白肩雕、金雕、白腹海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
鸮形目:毛腿雕鸮、四川林鸮
犀鸟目:白喉犀鸟、冠斑犀鸟、双角犀鸟、棕颈犀鸟、花冠皱盔犀鸟
隼形目:猎隼、矛隼
雀形目:黑头噪鸦、灰冠鸦雀、金额雀鹛、黑额山噪鹛、白点噪鹛、蓝冠噪鹛(靛冠噪鹛)、黑冠薮鹛、灰胸薮鹛、棕头歌鸲、栗斑腹鹀、黄胸鹀
爬行纲
龟鳖目:缅甸陆龟、凹甲陆龟、四爪陆龟、红海龟、绿海龟、玳瑁、太平洋丽龟、棱皮龟、鼋、斑鳖
有鳞目:大耳沙蜥、鳄蜥、孟加拉巨蜥、圆鼻巨蜥、西藏温泉蛇、香格里拉温泉蛇、四川温泉蛇、莽山烙铁头蛇
鳄目:扬子鳄
两栖纲
有尾目:安吉小鲵、中国小鲵、挂榜山小鲵、猫儿山小鲵、普雄原鲵、辽宁爪鲵、镇海棘螈
硬骨鱼纲
鲟形目:中华鲟、长江鲟、鳇、白鲟
鲱形目:鲥
鲤形目:北方铜鱼、扁吻鱼
鲇形目:长丝𩷶
鲑形目:川陕哲罗鲑
鲈形目:黄唇鱼
肠鳃纲
柱头虫目: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吻虫
昆虫纲
蛩蠊目:中华蛩蠊、陈氏西蛩蠊
鳞翅目:金斑喙凤蝶
双壳纲
帘蛤目:大砗磲
头足纲
鹦鹉螺目:鹦鹉螺
珊瑚纲
软珊瑚目:红珊瑚科所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