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娇是哪位皇帝,刘盈不愿意娶姐姐的女儿张嫣

2023-02-21 01:04:04 102阅读

金屋藏娇是哪位皇帝,刘盈不愿意娶姐姐的女儿张嫣?

张氏与汉惠帝刘盈是甥舅关系、陈氏与汉武帝刘彻是表姐弟关系,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在中国古代、甚至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段时期内,表兄妹、表姐弟结亲之事是非常常见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所谓“亲上加亲”。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中国古人没有现代遗传学的概念,表兄妹、表姐弟虽然血缘很近,但在中国古人看来那就是两家人了,而且他们属于平辈、相互结亲并不违背伦常。

甥舅关系与表兄妹、表姐弟不同,虽然在中国古人的思维中外甥、外甥女也是“外人”、二者同样属于“两家人”。但是,这中间差着辈分呢!舅舅是自己母亲的亲兄弟,嫁给亲舅舅,无论在中国古代还是现代,那都是乱伦行为。更何况,这个汉惠帝这个舅舅与张氏的生母鲁元公主还是一母同胞。这个辈分该怎么论?张氏是不是得管她亲妈叫大姐?鲁元公主又是不是得管自己的亲生女儿叫弟媳?汉惠帝对这门亲事表现出抗拒、终生没有与张氏圆房也就不足为奇了……除了以上这些因素之外,政治因素也是汉惠帝非常抗拒而汉武帝乐于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屋藏娇是哪位皇帝,刘盈不愿意娶姐姐的女儿张嫣

汉惠帝的境遇

汉惠帝是汉高祖刘邦的嫡长子、唯一的嫡子!在当年的“易储风波”结束之后,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威胁到他的地位了,汉高祖去世、汉惠帝接班没有任何疑问,他不需要去巴结任何人、从而取得皇位,因为皇位本来就是他的。

汉惠帝即位之后,其生母吕太后处处掣肘皇权,几乎“架空”了汉惠帝,这一点在汉惠帝大婚的问题是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成年的皇帝,娶谁为皇后本该是自己乾纲独断的事情,可吕太后却硬是越俎代庖、帮汉惠帝选择了一门亲事!这倒也没什么,毕竟中国古人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问题是,吕太后给汉惠帝挑选的这个皇后居然是汉惠帝的亲外甥女、胞姐鲁元公主的亲生女儿!

站在汉惠帝的角度想想,如果您是汉惠帝、您会抗拒吗?这几乎是必然的。“妈呀,您硬塞给我一个老婆也就算了,这个老婆居然还是我姐的亲闺女、而且还没有成年,您这是成心跟我拧巴吗?!”更重要的是,一旦张氏成为了皇后,汉惠帝连利用另一派外戚势力制衡吕氏外戚势力的机会都失去了,通过大婚拉拢勋臣世家、为己所用的机会也失去了……如此一来,汉惠帝再想要夺权便是难上加难,只能任凭吕太后权倾天下了!试问,汉惠帝怎能不抵触、不抗拒,又怎能愿意?除非他没心没肺,不是吗?

汉武帝的境遇

汉武帝的境遇与汉惠帝完全不同,在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汉武帝非嫡非长,上面还有一位已经获得了皇太子名分的庶长兄刘荣!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任何意外,皇帝自然是刘荣来当,汉武帝充其量也就是继续当他的胶东王。即便是这个胶东王,能不能一直当下去都是个未知之数……

汉武帝想要“翻盘”,就只能“不走寻常路”。就在这个时候,汉武帝的生母王氏准确捕捉到了机会,利用馆陶长公主与皇太子刘荣生母栗氏的矛盾、将年幼的汉武帝推荐给了自己的大姑子、汉武帝的亲姑姑馆陶长公主并与之结成了儿女亲家,为此还传出了所谓“金屋藏娇”的说法。“金屋藏娇”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这里我们就不去细说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汉武帝成了他姑姑馆陶长公主的东床快婿。

馆陶长公主何许人也?汉文帝刘恒唯一嫡出的女儿、汉景帝唯一的胞姐!因为没有梁孝王刘武那样的利益冲突,汉景帝也更愿意与这位胞姐亲近,姐弟关系绝对非同一般。馆陶长公主的话在汉景帝那里,有时候还是非常管用的。因为栗氏拒绝了馆陶长公主与之结亲的请求,馆陶长公主转而在胞弟汉景帝面前大肆抹黑栗氏并为王氏和汉武帝说尽好话!最终,刘荣被废,王氏成为了汉景帝的继后、汉武帝也随之被汉景帝册立为了皇太子。换言之,馆陶长公主和她的女儿陈氏是汉武帝“翻盘”的唯一机会,他又怎么可能抗拒这门婚事呢?

或许有人要说了,既然汉武帝已经成了皇太子并顺利继承了皇位,那么他又为何不悔婚、还要娶自己的表妹王氏为后呢?悔婚在中国古代对女方是奇耻大辱,馆陶长公主毕竟是汉武帝的亲姑姑,如果汉武帝悔婚,那就是在直接打馆陶长公主的脸了,恐怕各方面都说不过去。更重要的是,汉武帝即位之初,实权依然掌握在太皇太后窦氏手中。窦氏何许人也?汉武帝的亲祖母,但她同时还是馆陶长公主的亲妈!亲孙子再亲,毕竟还隔着一辈,远比不得自己生下来的亲闺女。汉武帝想要安抚窦氏,就不得不再次借助自己的亲姑姑馆陶长公主,把她的女儿陈氏立为皇后也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换言之,就算汉武帝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这个时候也只能认下这门亲事!更何况,抛开政治因素不谈,汉武帝与自己这位表姐其实也没有太多矛盾,毕竟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关系远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恶劣。

后来汉武帝废后,其实也不是因为与陈氏有多大矛盾,更多地还是借废后之事促成朝堂的重新站队、从而清洗窦氏家族在朝堂上的势力。说到底,陈氏、甚至馆陶长公主只不过是汉武帝与其祖母窦氏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已。这也是陈氏被废之后,汉武帝依然给了她优厚生活待遇的原因所在,二人之间并没有原则性矛盾,一切不过都是政治需要罢了。

综上所述,汉惠帝娶外甥女张氏与汉武帝娶表姐陈氏根本不是一回事。姑表亲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常见的,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而舅舅娶外甥女却是乱伦行为,汉惠帝抵触、抗拒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而且,这里面还涉及到政治因素,娶了张氏,汉惠帝利用大婚培植新的外戚势力和拉拢勋臣世家以便牵制吕氏外戚势力、甚至夺权的计划全部破产,他能不郁闷吗?能愿意吗?汉武帝则不同,可以说,没有馆陶长公主就没有后来的汉武帝!汉武帝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靠的就是与表姐陈氏的这门亲事,他又怎么可能反对?更何况,即位之后,太皇太后窦氏掌权,汉武帝依然需要依靠自己那位亲姑姑兼丈母娘去安抚祖母窦氏,又怎么可能不娶陈氏为后而另娶她人?那么,汉惠帝既然抵触、抗拒,为何最终还是娶了自己的亲外甥女张氏呢?

汉惠帝的不得已

既然汉惠帝抵触、抗拒与张氏的这门亲事,他为何不索性“撂挑子”?“妈呀,我就不同意,你能拿我怎么样?”实际上,吕太后之所以选择了自己的外孙女张氏而没有选择吕氏之女,已然是“妥协”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汉惠帝的婚姻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娶功臣世家之女,吕太后不会同意;娶吕氏之女,汉惠帝无法接受、功臣世家也很难接受。唯有张氏,她既不属于狭义吕氏外戚势力,而且她还是如假包换的功臣世家之女,张氏的祖父是汉王朝的开国元勋、异姓诸侯王张耳!功臣世家挑不出刺儿来,而她又是吕太后的亲外孙女,吕太后也能够接受,吕氏子弟更加挑不出什么刺儿来。

剩下便是汉惠帝了,吕氏之女他是断然难以接受的,这一点吕太后心知肚明。如果强行给汉惠帝选择一位吕氏之女为后,很可能造成更加复杂、难以收拾的局面。让汉惠帝娶功臣世家之女,借以培植自身势力,吕太后更加不可能同意!这一点汉惠帝也心知肚明,最后只能是双方“妥协”。鲁元公主毕竟是汉惠帝的胞姐、从小一起长大,关系远不是吕家那些个表兄弟可比的。只要鲁元公主活着,张氏外戚基本不可能与吕氏外戚合流,威胁汉惠帝的地位。将来吕太后不在了,吕氏子弟有什么风吹草动,作为汉王朝功臣世家的张氏外戚更加不可能搅和进去。吕家人成了皇帝,他老张家得到的也不会比当下多,不是吗?汉惠帝此举,虽然无法达到培植自身势力的目的,却可以让张氏外戚保持中立,勉强也算是“不输不赢”吧……试想,如果让吕氏之女成为皇后,吕氏外戚势力岂不是要长期“当家”了?吕太后一死,还有一位“吕太后”存在,那么齐藩和功臣势力联合发动的那场“剿灭诸吕”到底还合不合法,那就得两说了。

立后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婚姻问题,其背后涉及到多方势力政治利益的角逐,汉惠帝与汉武帝的婚姻也不例外。这也就无怪乎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废后存在了,皇帝爱谁不爱谁是一回事,娶谁不娶谁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汉惠帝不喜欢自己的外甥女张氏吗?那倒也未必。作为舅舅,汉惠帝喜欢外甥女张氏那是亲情,与婚姻无关。汉惠帝抵触、抗拒这门婚事,但却不一定反感张氏。或许终生不与张氏圆房是汉惠帝这位舅舅唯一能为外甥女张氏做的了。汉武帝反感表姐陈氏吗?恐怕也未必,但这与立后、废后无关,感情是感情、政治是政治,一码归一码。

金屋藏娇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金屋藏娇这个典故正史无载,来源于志怪小说《汉武故事》,主人公为幼时的汉武帝刘彻和馆陶公主的女儿陈氏阿娇。要说到这件事,还得从汉景帝时期的废立太子之事说起,汉武帝刘彻和陈娇之间的婚姻可以说完全就是一场政治联姻。

馆陶公主刘嫖的威力

馆陶公主刘嫖是西汉的第一位长公主,是汉文帝刘恒和窦太后窦漪房的唯一女儿,也是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

窦太后生有一女两子,长子便是汉景帝刘启,幼子则是梁王刘武。窦太后早年因病失明,两个儿子一个是皇帝,一个远在封地,只有女儿刘嫖能够常常陪在身边,因此刘嫖深得窦太后的宠爱。

(馆陶公主刘嫖)

刘嫖的丈夫是堂邑侯陈午,两人婚后生有陈蟜和陈须两个儿子,以及陈娇一个女儿。为了保持自己和夫家的荣宠不衰,馆陶公主于是便经常给汉景帝进献美女,因此姐弟俩的关系也是极好。

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由于皇后薄氏(薄太后侄女)无嗣,按照立长的原则,景帝与粟姬的长子刘荣被立为皇太子。

刘嫖与王娡联手

刘荣的母亲粟姬虽然受宠,但其人却非常善妒,因此对于刘嫖向汉景帝进献美女极为不满,两人关系极度差劲。

(粟姬)

刘嫖眼看刘荣成为太子,为了保持陈家的世代荣华,便想化解和粟姬之间的矛盾,于是向粟姬提出想让自己女儿陈娇嫁给太子刘荣为妃。谁知道粟姬丝毫不给刘嫖面子,严词拒绝了这桩婚事。

眼看矛盾无法化解,太子刘荣如果一旦登基,粟姬成为太后,自己多年来的心血岂不是白费?刘嫖不愿坐以待毙,于是便转而向景帝的另外一位宠妃王娡提起了亲事,以此结盟共谋废除太子刘荣。王美人当即表示同意,于是陈娇便被许给了时为胶东王的刘彻。

(王娡)

结盟之后的两人立即就展开了“废太子”计划,刘嫖利用和景帝的关系,经常在景帝面前说粟姬的坏话,例如“粟姬这女人相当善妒,经常让宫女们在背后用巫术诅咒唾骂皇帝喜爱的妃子”,另一方面则不时在景帝面前夸赞刘彻。

时间久了,就连景帝也怀疑自己是不是立错太子了,而对粟姬的印象更是越来越差,对刘彻则是越看越顺眼。

太子刘荣被废,刘彻被立为太子,王娡被立为皇后

后来,景帝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因疾病导致心情不好。有一次,景帝向粟姬说道,“我百年之后,希望你能善待其他妃子和她们的孩子”,谁知粟姬不但没有答应,反而骂了景帝一句“老狗”,景帝顿时大为恼怒,粟姬的态度也不得不让他为自己的子嗣们担心。

(汉景帝刘启)

消息传到王娡耳中之后,顿时心生一计,使出了“捧杀之策”,她找来一位朝中大臣,让其上书请立粟姬为皇后。

于是这位大臣便向景帝进言,“常言道‘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如今太子的生母还只是一个姬妾,应当给予其一个适当的名份才是,应该立其为皇后。”

景帝大为恼怒,认为这是后宫私自笼络大臣干涉朝政,怒斥道,“这是你该说的话吗?”一怒之下将进言的大臣处死。

(太子刘荣)

前有吕太后为鉴,景帝害怕刘氏子孙再受屠戮,于是汉景帝前元六年(前150年),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

前元七年(前150年)夏四月乙巳日,王娡被立为皇后,同月丁巳日,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

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临江闵王刘荣被控坐侵庙堧垣为宫,于是景帝召临江王刘荣回京问罪。刘荣到京,景帝令中尉郅都责讯临江闵王。刘荣想上书自辩而不得笔墨,后来窦太后之侄为刘荣送来笔墨,但书信写成却送不出去,无奈之下刘荣被逼自杀,死后被葬于蓝田。

“金屋藏娇”的由来,陈娇的下场

按照《汉武故事》的记载,馆陶公主刘嫖在粟姬那里碰了一鼻子灰之后,想要将女儿嫁给刘彻,但汉景帝并未同意。

后来刘嫖来到未央宫,将四岁的刘彻抱在腿上,问道,“孩子你想讨得媳妇吗?”

刘嫖指着位列左右的百名长御,胶东王都说不好,长公主又指着自己的女儿问“阿娇好吗?”

刘彻于是笑着说道,“好啊,如果能取阿娇做妻子,我就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

后来刘嫖又去苦求汉景帝,刘彻和陈娇的婚事这才被定了下来。

不过小说毕竟是小说,两人的这次联姻其实有着极为明确的政治目的。

后来汉武帝登基,陈娇顺理成章成为皇后。而即位之初的刘彻由于和窦太后政治主张的分歧,差点皇位不保,又是刘嫖出面这才稳住皇位。

(卫子夫)

但陈娇由于母亲的关系,在后宫极度飞扬跋扈,为汉武帝所不喜。

后来,有馆陶公主为例子,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也向汉武帝进献美女,后来的皇后卫子夫便是从平阳公主府上进入的宫廷。

元光五年(前130年),由于卫子夫入宫后极为受宠,陈娇愤恨不已,数次寻死觅活,却令汉武帝对其更加厌恶。后来,陈娇又意图通过媚道之术企图博取皇上的欢心,结果事情败露,以“大逆无道”之罪被废,退居长门宫。

(皇后陈氏)

陈娇被废的次年,其父堂邑侯陈午病逝,陈氏的兄弟陈须继承侯爵。

元鼎元年,馆陶公主(窦太主)去世,却遗言要求与其面首董偃一起合葬在霸陵。而在为母服丧期间,堂邑侯陈须因淫乱犯“奸”罪,陈娇的另一位兄弟隆虑侯陈蟜则犯“奸”罪、“禽兽行”罪,同时两人又争财。事发后两人自杀,堂邑侯、隆虑侯国除。

馆陶公主的努力,最终还是付诸东流了。

后人评价其有吕后之才却无吕后之毒?

《清平乐》刘娥:垂帘听政11年,留名青史,差点成第二个女皇

狸猫换太子让她蒙冤千年,司马光盛赞的贤后,差点成了第二个女皇

《清平乐》中的太后刘娥,她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任皇后,是宋仁宗赵祯的养母。她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在她摄政临朝的十一年里,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宅心仁厚,不做宋之罪人

公元1033年,六十五岁的太后刘娥,临死之前要求穿上天子服饰去拜谒太庙,宋仁宗赵祯满足了她的要求。一个月之后,穿回太后衣衫的刘娥,平静地去地下见她深爱的丈夫宋真宗赵恒。从1022年宋真宗薨逝、宋仁宗赵祯继位,已经整整过去了十一年。

刘娥是大宋朝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在她的政治生涯里,本来也可向武则天一样,走向权力的巅峰,但是刘娥并没有这样做,也没有像吕雉那样,心狠手辣地对待皇族之人。都说宋仁宗的时代,是大宋朝政治最为清明的时代,朝堂正气勃勃,百姓安居乐业,实为清平盛世。刘娥垂帘听政的这十一年,为宋仁宗赵祯后来执政时的清平盛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赵祯是刘娥亲自教养长大的,只有宅心仁厚的母亲,才能教出心存善良的儿子。刘娥以她的聪明、她的睿智、她的善良、她的知进退、她的贤良和才能,在宋仁宗赵祯的心里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垂帘听政十一年,天下清平宴然

守得云开见月明,四十四岁的刘娥,在遇见她的真命天子赵恒二十九年之后,终于与所爱的人并肩南面天下,成为赵恒的第三任中宫皇后。

宋真宗赵恒到了晚年的时候,身体并不是很好,繁重的政务让他往往感到心力交瘁。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时,体贴温柔而又善解人意的皇后刘娥,充当了他的贤内助,协助赵恒处理朝政。

出身于底层的刘娥,并没有虚度被金屋藏娇的那十五载光阴,她刻苦好学,博闻强记,使她的文化素养和眼界学识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宋真宗在位后期,很多政事都是由刘娥直接处理的。

当真宗皇帝薨逝之后,只有十一岁的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刘娥以皇太后的身份开始了长达十一年的垂帘听政。

朝中大臣对太后刘娥垂帘听政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反对,一种是支持。反对的人以当时的宰相寇准为首,刘娥以寇准泄漏的国家机密为由,罢了寇准的官;并培植支持她的亲信钱惟演、丁渭等人,逐渐掌握朝中重权。

所幸,刘娥是个心底善良的人,所启用的大臣也非大奸大恶之徒,因此,刘娥执政的这十来年,《宋史》的评价是“天下宴然”。

不徇私情的太后封赏黑名单

刘娥曾经让手下的亲信上报了一份与她有亲戚关系的名单,被列在名单上面的人都以为会得到太后特别的关照或者封赏。可是事与愿违,这份名单,其实是刘娥封赏的黑名单,她并没有因为这些人与她有亲戚关系,而对他们给予特别关照,反而对于在名单上的人,经常会被剔除出封赏对象。除非有真才实干的人,才能免于这种特别待遇。

以刚正不阿出名的北宋名臣司马光,也曾给予刘娥非常高的评价:“章献明肃皇太后保护圣躬,纲纪四方,进贤退奸,镇抚中外,于赵氏实有大功。”

半路惊醒的女皇梦

人对于权力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刘娥也是。当她坐在太后的宝座之上,离那权力的巅峰仅有一步之遥之时,刘娥不是没有过想要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想法。鲁宗道是北宋时候非常有名的谏臣,当刘娥借着问大臣们对于武则天是如何评价来试探臣子们的看法时,鲁宗道说出了四个字,对于刘娥犹如当头棒喝,敲醒了刘娥的女皇梦,这四个字就是“唐之罪人”。

刘娥不想在她百年之后成为大家口中的宋之罪人,于是在她的有生之年,再没有提起自己登基做皇帝的想法。但是,心有不甘的刘娥,在她病重就要辞世之时,向儿子仁宗皇帝提出了要穿天子服饰去拜谒太庙的要求。

孝顺的赵祯不顾朝中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满足了母亲刘娥的这个要求。归来之后,刘娥宣布还政于赵祯,这让担心刘娥自立为帝的朝臣们长舒了一口气。一个月之后,刘娥去世,为她传奇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句号,史称章献太后。

无处申冤的“狸猫换太子”

关于“狸猫换太子”的那一段公案,刘娥在其中实属冤枉,可她的这段冤枉,就算包青天再世也没有办法替她平反雪冤。宋仁宗赵祯心中对于他的生身母亲的遭遇,也是心存疑虑,听到过不少关于自己身世的风言风语的赵祯,在刘娥去世之后,也曾下令验看其生母李妃的陵墓。

李妃比刘娥早一年去世,去世前的位分是才人。当看到刘娥以皇后的规格盛装收敛李妃时,才明白刘娥并非如流言所传的那样阴险毒辣。但是流传于后世的戏曲和故事中,包青天平反了李妃的冤情,刘娥却被打上了十恶不赦的封印。

小记

这个有吕武之才,却无吕武之恶的女人,从最底层的贫民出身,到嫁给银匠,街头卖唱,再到被皇子赵恒金屋藏娇十五年,终于坐上皇后的宝座,再到后来垂帘听政,她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令后人称道的一生。

宋仁宗赵祯对于生母李氏一族,也是心存愧疚,着意恩抚,因此才有了将膝下爱女徽柔公主下嫁给李氏的侄儿,以抬高李氏的门楣,这才有了《清平乐》中徽柔公主让人荡气回肠的爱恨情仇的故事。

本文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评论和转发。欢迎对我加关注,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好看好玩的历史和文化。

在他的崛起中谁的功劳最大?

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刘彻其实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他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应该说完全是三个女人把他扶上去的。

汉武帝刘彻是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之一,史学家常以“秦皇汉武”并称,秦始皇第一个建立了大一统的秦朝,汉武帝则开拓了国家的疆域,比秦朝的国土面积增大了一倍,他以文景之治为基础,以“汉武雄风”挺起了大汉民族的脊梁,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不过这一切的基础都得是刘彻能当上皇帝,可能很多朋友都不清楚,其实汉武帝刘彻只是汉景帝的第十个儿子,他前面有九个哥哥,按道理讲怎么也轮不到他做皇帝,然而有三个女人愣是改变了历史,硬生生地把刘彻推上了皇位,造就了这位汉武大帝。

这三个女人分别是刘彻的母亲王娡,姑姑馆陶公主刘嫖,汉景帝的宠妃栗姬。这三个女人合唱的一台大戏,真切的告诉我们,有一个会来事儿的妈是多么的重要呀!

如果按我国传统的嫡长子继位的话,那么皇位就应该是就应该是汉景帝的宠妃栗姬的儿子刘荣,但刘荣并非是嫡长子,因为汉景帝的第一位皇后薄皇后并没有生育,所以栗姬的儿子刘荣就成了长子,不过是庶长子,但根据长子继位的传统,于是刘荣被汉景帝立为太子,但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是一个很有权力欲望的女人,她看到刘荣被立为太子,就想让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做将来的皇后,于是她就去找汉景帝的宠妃栗姬商量,没想到栗姬一口回绝了她,因为刘嫖时常向汉景帝进献美女,所以栗姬对她一点好感也没有,很不客气的拒绝了她提亲的事。

这刘嫖碰了一鼻子灰,但他并没有灰心,而是决定用其他办法,她转而向景帝宠爱的另一位得宠姬妾王娡提出亲事,这王娡的儿子就是刘彻了。

王娡是个很会做事的女人,一看是长公主前来提亲,哪有不同意的道理?虽然这个时候刘彻不过还是几岁的孩子,但王娡一口就答应了,直说这是她们母子的福分,让馆陶公主刘嫖很是高兴,刘嫖于是就问刘彻将来如果娶了阿娇姐姐会怎样?没想到刘彻这么小你已经学会了他母亲会说话的天赋,对他的这位姑姑说,如果娶了阿娇姐姐,他就盖一座金子做的大房子,让阿娇姐姐住到里面,这就是成语“金屋藏娇”的来由了。

这样一来,馆陶公主刘嫖和王娡就达成了结亲联盟,而刘嫖对栗姬也是心生怨恨,接下来就是她的表演时间了,于是她就利用和汉景帝的姐弟关系在景帝跟前说栗姬的坏话,时间长了,汉景帝对栗姬印象就变差了。

但是汉景帝还是希望栗姬能主掌大局,因为他毕竟是太子的母亲,有一次汉景帝健康不佳,就问栗姬他百年以后,她会怎样对待其他的妃子与她们的儿子?栗姬听完这话想也不想就说绝对饶不了他们,这让汉景帝对她非常失望,很可能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汉景帝决定废掉刘荣的太子之位。

而自从馆陶公主与王娡订下儿女亲事后,她便时常向景帝夸奖王娡和他的儿子刘彻,在馆陶公主和王娡的配合下,后来汉景帝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另立刘彻为太子,这时候的刘彻不过才七岁。

后来,栗姬失宠,王娡被立为皇后,刘彻的太子之位也稳定下来,公元141年,16岁的刘彻继位,是为汉武帝。

金屋藏娇为什么是帝王梦?

因为只有有钱人才可以金屋藏娇,有钱人可以享受帝王般的生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