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词,文言文虚词意思是什么
什么是虚词,文言文虚词意思是什么?
我们所说的实词 就是指在句子中有实际含义的词 名词和动词就是典型的实词 实词很容易弄懂 而虚词就就很复杂 所有在句中表语气、停顿、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助词、连词、关联词、发语词等都是虚词 可以看出:一个句子,如果少了它们,它的成分也是完整的。 文言文的虚词多 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使句子结构完整或听上去更流畅 虚词的用法种类高中教材有总结 但例子需要自己积累 积累多了文言文就基本上能看懂了
虚词包括哪些?
一、副词
1、程度:很、非常
2、范围:都、一概、一律、全部
3、时间:已经、正在、常常
4、肯定否定:必须、的确、不
5、语气:难道、幸亏、何尝
6、情态:公然、亲自、大肆
二、介词
1、时间、处所、方向:自、从、于、在、当、向、沿着、随着
2、方式:以、按、照、本着、通过
3、目的:为、为了、为着
4、原因:因、由于、因为
5、对象、范围:对、对于、把、向、与、给、关于
6、排除:除、除了、除非、除去
7、被动:被、叫、让、给
8、比较、比、和、同
三、连词
1、并列关系:和、跟、而、并、及
2、承接关系:于是、然后、那么
3、递进关系:不但……而且……、甚至、并且
4、转折关系:虽然、可、然而、否则
5、选择关系:或、要么、不是……就是……
6、因果关系:因为、由于、所以、以致
7、条件关系:只有、除非
8、假设关系:如果、纵使、倘若、只要
9、目的关系:为了、以、以免
四、助词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
2、动态助词:着、了、过
3、语气助词:呢、吗、吧、罢了
4、其他助词:等、第、们
五、叹词
1、感叹:啊、哎、哼、哎呀
2、呼唤、应答:喂、嗯
六、拟声词
哗啦、咔嚓、轰隆隆、咕咚、噼里啪啦、叽里咕噜
汉语中全部虚词?
汉语中的全部虚词包括“的、得、地、了、呢、吗、啊、嘛、哪、呀、罢了、吧、着、等、之、乎、与、和、都、及、而、则、也、亦、只、但、然而、却、于、把、将、被、给、跟、同、向、往、从、至、直至、乃、以及、与其、比、才、曾、差不多、当、打、凡、嘴、干、钓、样、坏、了望、了解、略等等。”这些虚词在句子中占有重要的语法功能,用来调节句子的结构和语气,是汉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论语虚词整理?
《论语》十二章实词虚词整理:
1.为:
可以为师矣。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2.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懂得
3.而: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博学而笃志。表并列
4.其:
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论语》十二章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论语》十二章古今异义: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3.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5.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论语》十二章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4.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5.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论语》十二章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2.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重点虚词是什么意思?
1、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2、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不表示实在的意义,除副词外一般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重点虚词
文言虚词考查的范围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8个、要求能既够辨别词性,用法,又能够理解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