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一部,论语是第一本什么书
论语是一部,论语是第一本什么书?
《论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基本上用口语记录的书。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在周游列国,从事政治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讲了很多话,这些话有的是孔子的独白,有的是他和他的弟子们之间以及他和别的人之间的对话。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这些言论汇集起来,加以编辑,便形成了《论语》,所以说《论语》是一本圣人的语录书,位列“四书”之首。
论语重在论还是语?
《论语》的“论”,不是议论说理的意思,是编纂的意思。《论语》就是孔子过世后,他的弟子们把他在世时说的话集中编纂起来。后来再传弟子们继续编纂,所以里面也有曾子等人的话。
学习传统典籍,基本的知识方面还是要弄清楚,否则望文生义,容易闹笑话。
论语全书共有多少篇?
论语全书共有20篇。《论语》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作品,是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为主要内容的一部书,共收录20篇。虽然《论语》只有20篇,但是其中的每一篇都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和哲学观点,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论语》,我们不仅应该熟读20篇原文,还应该了解相关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论语全书以记言为主是一部什么体著作?
《论语》全书以记言为主,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为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论语》与《易经》、《老子》,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籍,它们不仅是道德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后的智慧结晶。
要不要学习论语?
当然要。
理由如下:
一、从大的方面讲,孔子及儒家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数千年。著名学者李学勤说过“国学的核心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论语》在汉代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就基本成为国家的主导思想,直到“五四”。虽然,汉代人对《论语》的地位还没有被抬到那么高,多作为传,意思是比经的地位要低一点;但宋以后,《论语》被列为了经。成为了国家治理、政治运行和人民行为准则的核心原理、依据。“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2000年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书,流传很广,可以说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所以,读一读《论语》可以理解诸如“中国人何以是中国人”“我们的文化基因究竟是怎样的”等问题。
二、如果你对大问题没有什么兴趣,那也可以从小处看《论语》。这部书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例如,如何立身行事,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等。对提升个人修养也是有好处的。
三、当然,要理解《论语》没有那么容易,最好也了解了解这三个问题:
(一)孔子其人和他的时代背景;
(二)汉代人对孔子形象的构建,以及对《论语》的阐释及其背景;
(三)宋代人对孔子形象的再构建,以及对《论语》的阐释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