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吉士,淄博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老吉士,淄博历史上有哪些名人?
姜齐太公吕尚(公元前1211年——前1072年),太公姓姜,名牙,归齐后又称“太公望”,简称太公。由于“吕”是姜姓的一个分支,太公居吕,故又称吕尚。《史记》称“太望吕尚者,东海上人,”由于姜太公生于商殷末期,卒于西周初期,是兴周灭殷有深远影响的传奇人物(是时属于半信史时期,先秦史籍,对其有多种记载),因太公灭殷有功,被封于齐地,且又死于齐地,实为齐人之开国先王,我们收录其中。《诗经》“太公至国修正,因齐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春秋五霸齐桓公(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是齐襄公的弟弟,周庄公十一年以其兄襄公政令无常,国内将乱。鲍叔奉小白出奔莒。管吾夷、召忽奉公子纠(襄公弟)出奔鲁。公孙无知杀襄公,自立为君。齐人杀公孙无知,迎公子纠。鲁庄公不及时遣送公子纠,齐大夫归,迎小白于莒。鲁庄公伐齐纳公子纠,小白自莒先入,立为桓公,任管仲为相,尊周室攘夷狄,多次大会诸侯,订立盟约,成为春秋第一霸主。及管仲死后,用竖刁、易牙、开方等人,怠于政事,死后67天无人照管,尸体腐烂,桓公的五个儿子争位,霸业遂衰。
名相晏婴(?——公元前500年)春秋时齐国大夫,字平仲,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出使晋国,与晋大夫叔向议论齐政,预言齐国政权将为田氏所代替。著有《晏子春秋》。
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贵族,承其父靖郭君田婴的爵为薛公,以养士著名,有战国四君子之称,《史记 •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幸临文者三千余人”。齐缗王时奉命使秦,被扣留,孟靠其门客中的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逃出秦国,归为齐相,谥为孟尝君。
军事天才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兵家,古代伟大的军事家,本是陈国公子田完的后代,因功景公赐姓孙,后孙武奔吴,经伍子胥推荐被吴王阖闾拜为大将军,由此可知其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40年——前470年之间,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分上中下三卷,讲述了一百零五个问题。为我国最早最杰出的兵书,“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是毛泽东同志对其高度评价。
司马穰苴,春秋时齐国大夫,田氏,名穰苴,官司马,深通兵法。奉齐景公命击退晋燕军队,收复失地。战国时齐威王命大夫整理古司马兵法,并把他的兵法附在里面,称为《司马穰苴兵法》,《史记》有《司马穰苴列传》。
焦裕禄,1922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现淄博市博山区)北崮山村一个贫苦家庭
蒲松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所著《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光辉的短篇小说集。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山东淄川人
其实还有很多,山东出了很多名人呢,觉得有帮助的话支持一下吧
乾隆和刘墉的媳妇六王的女儿是什么关系?
乾隆年间,马尔泰千金出嫁,即将洞房,突然,闯进一群“黄马褂”,一把扯掉盖头,架起新娘,一溜烟跑了。马尔泰大哭,“皇上,小女有什么好?”
乾隆风流,凡被他看中的女子,都逃不出手掌心,但有一人除外。
抢皇帝女人,刘罗锅色胆包天六王的独女霞儿,才貌双全,待字闺中。一次偶遇,让乾隆心神荡漾,当即要纳她入宫。
可霞儿满身侠气,“一人深宫人不知”的日子,她死也不要。父女俩一合计,下棋招亲。
“冤大头”刘墉技高一筹,可杀到最后,才惊觉情敌是乾隆,进退两难。
生死关头,霞儿豪情万丈,对刘墉说,“同样是死,倒不如赢了皇上叫人痛快!”
刘墉深受感动,豁出命去,放手一搏。
最终,乾隆放手,刘墉抱得美人归。
“糊涂”六王,大智若愚满族八旗,有女儿的人家,分为两派:
一派称女儿为“姑奶奶”,眼巴巴盼着她们爬上龙床,带领全家飞黄腾达。
另一派,恨不得把女儿藏起来,因为一旦入宫,今生再难见家人,只能老死深宫。
比方说:
同治帝选中了阿鲁特,其父礼部尚书崇绮听到消息,携全家痛哭流涕,跟哭丧一样。道光年间,河道总督林庆的女儿落选,她哥哥赋诗一首,“贺大妹子撂牌子”。显然,六王和他们是一路人,不想女儿受苦。
他位极人臣,有钱有势,不需要牺牲女儿,来装点门面。
前半生赚钱,后半生疼爱家人,人称“糊涂蛋”的六王,大智若愚!
痴心不改,乾隆巧施“离间计”一眨眼,“俏堂妹”变成“刘夫人”,乾隆心有不甘,千方百计想亲近一番。
“小棉袄”和绅出谋划策,以公事为由,将刘墉扣在宫中,并安排两个妃子,在身边伺候。
霞儿思夫心切,进宫探望,一进门,就见2个女子搂住丈夫,一个劲儿撒娇。
刘墉瑟瑟发抖,噗通跪下,“皇上干的,夫人我错了!”
霞儿醋意大发,“好你们君臣,合伙欺负我个妇道人家,皇上让你偷,你也偷吗?”
二人一个追,一个跑,闹得鸡飞狗跳,恰好乾隆路过,乐开了花——离间计成功。
别急,这才是第一步。很快,他将霞儿诱骗到自己屋内,先软后硬,逼她就范。
霞儿是个烈女子,以死相逼。
乾隆恨得牙痒痒,转身将妃子赐给刘墉,没想到,刘墉竟然抗旨。
乾隆恼羞成怒“你们两个,又臭又硬!”
不过,这只是影视演绎,历史上的乾隆,真的会放手所爱吗?
不放过一个女人,乾隆抢亲乾隆六年(1741年),闽浙总督德沛上折子:犬子恒志今年17,请皇帝恩准,与两广总督马尔泰之女完婚。
乾隆将折子一扔,“查查看,选过秀吗?”
小太监领旨,一路小跑去翻阅资料,两个时辰后,回来复命,“没选过。”
乾隆怒不可遏,“啪”地踢翻奏折,拂袖而去。
德沛眼巴巴等了一个月,一点动静没有,便去找马尔泰商量。
马尔泰比他还急,女儿误了选秀,再等3年,可就20了,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退一万步,就是不嫁,3年后也不一定选上,皇帝的品味,高着呢。
他安慰德沛,“估计这么点小事,皇上懒得浪费笔墨。”
可话又说回来,他们也算有身份的大人物,还能因为这点事,接二连三上折子?
二人一合计,先成亲再说。
几日后,总督府张灯结彩,新娘新郎刚入洞房,突然一伙“黄马褂”闯入,不由分说,挥散了宾客。
新娘吓得直往后缩,一领头的侍卫一把捉住她,扯掉红盖头,扛起来扔进一顶小轿,一溜烟跑了。
众人目瞪口呆,“不想活啦?总督的女儿也敢抢!”
马尔泰却噗通跪下,老泪纵横,“皇上,小女有什么好?”
其实,打那帮人一进门,他就知道完了。朗朗乾坤,除了皇帝,谁敢如此嚣张?
不就是没选秀女吗?为啥如此小心眼呢?别急,我们先来看看,何为选秀。
大清选秀,始于顺治帝。他规定,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以及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女子14至16岁,都要入宫选秀,每三年一次。
乾隆五年,要求更加苛刻:因故未能选秀的,下次补上,哪怕到了20岁,也不得私自聘嫁。有违反者,重判!
也就是说,不管当官的还是壮丁,只要隶属八旗,他们的女儿,都得送进宫,让皇帝先筛一遍,漂亮的留下,剩下些丑的、胖的、不顺眼的,才能轮到王公大臣、官二代。
问题就出在这里。马尔泰的女儿17岁,尚未选秀,在马尔泰看来,已经是老姑娘了,可在乾隆看来,你就是等到80,也得先选秀、再嫁人。
可见,乾隆又蛮横,又风流,一个漏网之鱼都不许有。
回到上一个问题,若霞儿真是乾隆所爱,他就是削掉脑袋,也要给抢回来。岂会便宜一个穷秀才?
可见,乾隆并不喜欢刘墉的老婆。
妻妾成群,刘墉不是痴情种《宰相刘罗锅》中,刘墉又老又丑、还是个“妻管严”,一见老婆吃醋,就扑通跪下。
可历时上的刘墉,既不丑陋,也不痴情。
先说外貌。在清朝,选拔官员有四个标准:身、言、书、判。“身”即形体,要五官端正,仪表堂堂“言”即表达,要口齿清楚,舌头不打结“书”即书写,要字迹工整,让考官看懂“判”即机灵,要思维敏捷,审判明断刘墉官至中堂,怎么会又老又丑?
再说了,“刘罗锅”这个外号,是嘉庆帝打趣,喊他“刘驼子”而得的,那时,他已年入古稀,驼背很正常。
再说妻妾。刘墉一生,娶了两妻三妾,有书为证。刘墉族谱记载,刘墉有正妻,叫单氏高。
除了正妻,刘墉还有一位黄夫人,写得一手好字,与刘墉的书法放在一起,真假难辨。晚年时,刘墉的书法大多由黄夫人代笔。
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诸城(指刘墉)有摄夫人黄氏,嘉兴人……诸城晚书多出黄手”。
此外,刘墉还有三个小妾,都爱好书法,能帮他代笔。
马宗霍《书林纪事》记载,“石庵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外人不能辨。”
两妻三妾,显然是个花心大萝卜,岂会痴守霞儿一生?
所谓刘墉痴情,不过是剧情需要,杜撰来的。
霞儿是个“假”堂妹霞儿的父亲为六王爷,如此算来,乾隆该称霞儿堂妹,属于近亲。
乍一看,大清为了追求血统纯正,家谱真够乱的。例如:
光绪是慈禧的外甥,却娶了慈禧的侄女皇太极的老婆哲哲,和孝庄是亲姑侄但满清也有底线:不许同姓通婚、舅母不做婆。
霞儿如果姓“爱新觉罗”,打出生那一刻起,她就与乾隆无缘。况且,兔子不吃窝边草,乾隆虽然风流,可对自己妹妹下手,我不信。
因此,霞儿不过是个远亲,“假”堂妹而已。
霞儿有才无貌既是远亲,又能自由婚配,那霞儿必定参加过选秀,还被刷下来了。
关于皇帝选秀,《汉杂事秘辛》有详细记载:
东汉时选皇后,派女官到一粱姓官员府上,盯着女孩使劲看,女孩浑身不自在。看完后,女官说:来内堂,脱。女孩死活不干,女官拿出尚方宝剑,连哄带吓,逼女孩就范。
随后,什么皮肤、肩宽、腰围、腿、肚子、指甲盖全部查一遍,最后,还让她喊两声“万岁”,看看是否悦耳。
到了清朝,“初选考官”换成了太监,入选后,留在宫里住半个月,小太监暗中观察,看有没有打呼噜、口吃、磨牙这样的坏习惯。最后,再检查贞节。
说了这么多,皇帝选妃,到底要什么样的呢?
答案很简单,端庄!
古代社会认为,女子是“祸水”,太过美丽妖娆,就会迷惑皇帝,扰乱朝纲。因此,清宫选秀,首选德行。
具体要求呢,就是圆脸或方脸,眉毛眼睛比较正。什么鹅蛋脸啊、柳叶眉啊,初选就被淘汰了。
如此看来,我们的霞儿,要么太美,要么太丑。
但我认为,霞儿不会是美女。一来,妖艳的女子大多无才;二来,刘墉秉性恬淡,比起美女,他更爱才女。
乾隆爱色,刘墉爱才,如此一来,皆大欢喜。
因此,霞儿不是美人,顶多算才华横溢。
结语综上所述,乾隆和刘墉的老婆,八杆子打不着,更不可能暧昧。
否则,当年进宫纳秀女时,早被染指,还能轮到刘墉?
都说天子薄情,尔虞我诈的深宫,哪有什么爱情?
可反过来想,人无完人,一个你侬我侬的天子,如何堪得起家国大任?
如此看来,乾隆也算个好皇帝。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去上海必吃的十大馆子?
一、上海老饭店。
二、王宝和酒家。
三、沈大成。
四、小南国。
五、老正兴菜馆。
六、南翔馒头店。
七、绿波廊。
八、老吉士酒家。
九、杨州饭店。
十、功德林。
古代时对青年男子和青年女子的称呼有哪些?
男子
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或美称,相当与现在的先生.夫子
甫--古代男子的美称.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
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
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
女子
妾--古代女子表谦卑的自称.
母--古代对贵族女子的一种美称或泛指长辈女性.
青衣--古代俾女的代称.
裙衩--古时为妇女的代称.
拙荆--一般人家丈夫对妻子的一种称谓.
粉黛--古代美女代称.
蛾眉--亦作`娥眉`,古代美女的代称.
这就是古代时对青年男子和青年女子的称呼。
为什么把严嵩定义为奸臣?
在江西新余市分宜县钤山镇,有一个叫防里的不起眼小村落,山环水绕,古樟成群。不要小看这个村子,自唐、宋、元、明、清以来,出了十九个进士,可谓是名副其实的“进士村”,古时官员经过此村,武官必下马,文官必下轿。就是这样一个书香底蕴十足的村落,却在明朝嘉靖年间被皇帝派海瑞专程微服私访来查案,原因是这个村子出了一个叫欧阳淑端的女人,她就是被称为“明代第一奸相”严嵩的女人。严嵩终其一生,只有这一个妻子陪伴,从来不纳妾讨小,从来不拈花惹草。一个满脸麻子的女人有什么样的魅力,让当朝第一人成了“禁欲系男神”呢?
防里村欧阳氏祠堂严嵩自幼被称作“神童”,虽然父亲只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但这没有影响到严嵩的读书和科举。五岁在严氏祠启蒙、九岁入县学、十岁过县试、十九岁中举,二十五岁时以二甲第二名(相当于总成绩第5名)赐进士出身。
严家与欧阳家是世交,有着“通家之好”,严嵩与欧阳淑端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严家家境一般,可同县的欧阳家却是大商巨贾,这两家能够联姻实在让很多人出乎意外。防里村文风鼎盛,欧阳家虽然腰缠万贯,但那是时候商人并没有地位。更何况欧阳氏比严嵩还要大上一岁,从小因出天花而留下一脸的麻子,相貌实在普通的不得了。在古时候,相貌堂堂是做官的基本条件,更何况能当上一朝首辅的天下第一人,严嵩自然相貌伟岸。
严嵩家境一般但长相好的“美男子”严嵩,与家庭富裕却容貌一般的欧阳淑端结秦晋之好,除了互有所取以外,与两位父亲的交好,让两个孩子自幼便在一起玩耍。严嵩成亲之后,还没有通过乡试,不过因为老丈人家里有钱,他就可以不用操心柴米油盐,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在京城当上庶吉士,年轻的严嵩并不懂得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被“老官油子”们欺负的痛不欲生,强忍着成为翰林院编撰之后,严嵩大病一场,迫使他退官回籍。
一代权奸回到家中,妻子欧阳氏没有嫌弃和埋怨丈夫的“无能”,相反四处寻医问药找寻良方,为严嵩治病。史书上并没有记载严嵩到底得了什么病,但这场病几乎要了严嵩的性命,妻子每日衣不解带的随时照料,在死神手里救下了严嵩的性命。妻子不嫌弃严家穷,不嫌弃丈夫窝囊,不嫌弃丈夫有病,这样的夫人到哪里去找?严嵩发誓,终其一生,只爱欧阳氏一人。
欧阳淑端后来的严嵩也确实说到做到。病愈后重新回到官场,严嵩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一身正气又左右逢源,官场的规则被他洞若观火玩弄于股掌之中。但无论是他仕从国子监治学编撰图书,还是他“黑化”以后打击官场对手步步高升,欧阳氏始终是他唯一的挚爱。
严嵩有文采,擅长写青辞,这种读起来晦涩实际又没有屁用的文章却非常受嘉靖皇帝的赏识。据他自己说,当时皇帝忙于同辅臣及礼部尚书等制定礼乐,有时一日召见严嵩两三次,有时至夜分始退。他住在城西约四里,乘车驱隶弗及,往往是单骑疾驰。
皇帝独宠得到皇帝的信任和嘉许,严嵩的仕途开始节节攀升,从默默无闻到天下第一人,严嵩可谓权倾朝野、大权在握,特别是嘉靖皇帝总喜欢在后宫“修道”,朝廷之事权权交由严嵩处置,这位当年的穷酸尝到了权力的味道,不但大肆收受贿赂,还培植亲信打击异己,搞死了前任首辅夏言。
欧阳氏不愧是书香门第出身,对于丈夫和儿子严世蕃的种种作为她并不满意,甚至反对,奈何一个女人无法更改时局,于是一方面不断劝解严嵩不要逾越雷池,同时严格管理儿子不让其有出格行为。
严嵩与欧阳氏相恋相守60年,嘉靖40年(公元1561年),高寿83岁的欧阳氏撒手人寰,严嵩哭得老泪纵横,从此爱人不在,此生只剩归途。事实证明,欧阳氏去世后,严嵩就没有了贤内助帮衬,加上年事已高昏聩不已,第二年就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嘉靖皇帝欧阳氏死后,严世藩没了顾虑,在为母亲守孝时广纳小妾、夜夜笙歌,有种莫名的欢喜。不过愉悦只是短时间的麻醉,嘉靖44年,严世藩获罪被斩首,严嵩罢官抄家,一辈子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家底被皇帝一朝全收了个干净。此后严嵩沿街乞食、形同乞丐,一年后就因贫病交加撒手人寰,他死的时候,寄食于墓舍,既无棺木下葬,更没有前去吊唁的人。
小阁老严世藩严嵩死后,嘉靖皇帝曾严查其家乡是否有党羽,当查到防里村时竟发现,在严嵩执掌朝纲的二十余年里,出过无数大儒和进士的这个书香村落,竟然没有一个人参加科举,也没有一个人投靠严嵩获得一官半职,被称为“防里清门”。这事儿很多朝臣不信,于是嘉靖命海瑞微服私访。海刚峰明察秋毫不会徇私舞弊,发现事实确实如此,并挥毫为防里村写下一副对联,被流传至今。
防里村一代奸雄,身边只有一个挚爱妻子相伴60年;而被称为千古直臣的海瑞海清天,连肉都吃不起却休掉了3个老婆、纳了3个小妾,70高龄还纳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历史总是如此的讽刺。
爱情与金钱无关、与权势无关、与操守无关,只是两个人最真挚的情感。严嵩虽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他能对爱情如此坚守,成为明朝的“禁欲系男神”,这一点还是值得称道的。
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