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画马的画家,艺术家艾轩的人体油画西藏女孩
擅长画马的画家,艺术家艾轩的人体油画西藏女孩?
出生于浙江金华的艾轩,这个名字,你也许感到陌生,但提起爱国诗人艾青,就是写过著名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大家应该想起来了!而艾轩就是他的儿子,也是艺术家艾末末之兄! 1967年,艾轩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在1984年,进入北京画院油画创作室,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他的油画作品曾被国内外众多的博物馆和收藏家争相收藏,出版作有《艾轩西藏风情》!
说起艾轩的油画,就不得不提到西藏,西藏的荒凉偏僻,西藏的广袤无际,西藏的皑皑白雪,还有孤寂悲凉的西藏人,一直都是艾轩作画的题材!他特别擅长画西藏女孩,在那偏僻荒凉的世界里,一位衣衫破旧的藏族小姑娘,大大的无邪的眼睛里蕴藏着哀伤和眼泪!
这幅画中的西藏女孩,背景似乎是天空正不停地飘着片片雪花,小女孩无家可归,孤独而无助,那哀怨而又无助的眼神,看了一眼,就忍不住令人心碎!
这样伤感的画面为什么会在艾轩的画作中反复出现呢,那是来自于画家孤独和不愉快的童年,他在借画作诉说着他内心深处不可言说的情感,那是一种无言的倾诉,更加令观赏者动情落泪!
艾轩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坚守着关于西藏方面的题材!他曾经多次不远千里去过西藏,观察那里西藏人的生活状态,一个人孤单地坐在那里,感受着那里的辽阔和宁静,在原汁原味的藏风里,寻找他的故事,他的情感,他的世界!多年来他沉浸在写实风格画作里,用一幅幅孤寂苍凉的画作,感动了无数人!
在乡土写实主义的画家中,艾轩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并非曲高和寡,他的一系列关于西藏的油画,很多都成为了艺术市场上的宠儿!
艾轩最为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在2010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冯小刚以2072万元超高价格拍入其名下作品《圣山》!近几年,艾轩的画作拍卖价越来越高,都要达到千万,艾轩《西藏女孩》之《殉道者在远方歌唱》在北京匡时2013年春拍上,以200万起拍,最终以300万落槌,被著名演员周杰收藏。艾轩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因为他拥有一大批明星粉丝,而明星最擅长于炒作,这也是他油画拍出如此高价的原因!
张大千擅长画什么动物?
中国十大画家徐悲鸿擅长画马、齐白石擅长虾、黄胄擅长驴、李可染擅长牛、吴作人擅长熊猫、吴冠中擅长桥、张大千擅长虎、李苦禅擅长鹰、韩美林擅长动物、丁聪擅长讽刺漫画、石涛擅长山水、郑板桥擅长竹。
覃日群,关山月大师弟子,有着德艺双馨的艺术美赞,更是被称之为小悲鸿!覃日群的山水画可谓是大气非凡,无处不透露了大家的艺术风采,传承岭南山水的艺术画风,是当代最著名的国际大师。
吴大恺,当代一位非常有自己艺术特点的山水画大师,真山真水真性情来形容他最为恰当,吴大恺老师笔下的山水画有着自然最真实的原貌,吴大恺在焦墨山水,青绿山水,雪景山水画上都有着极好的艺术造诣。
受启功,刘大为,范曾等诸多大师的艺术指点,将工笔和写意两者结合,艺术特点鲜明,笔止气贯,弱中有力,空灵透气,虚实相生,笔笔见根,笔笔有味,笔笔耐看。
刘海青,胡若思大弟子,张大千的再传弟子,名师弟子字画绝对是值得收藏的,刘海青在山水画上造诣颇深,并且被人们称作是山水马良,张大千出生于北方。
但是他的师父却是南方人,所以刘海青的山水画中更显得青秀俊逸,明山净水,但又有着浓山重水,气势磅礴,豪情万丈的艺术特点,独自开创了山水画的新水墨世界。
该怎么发展?
我业余时间画画,是游于艺的状态,非常享受,用作品的实力和做人的诚信获得了我喜欢的生活状态。感谢国画让我体面而尊严地生活。
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金浩在华山隐居?
五代时期的著名画家金浩在太行山隐居 擅长画山水画。荆浩(约850-911年),字浩然,号洪谷子,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画家,北方山水画派之祖。为躲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善于山水画,师从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中国历史上哪个画家名气大?
画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艺术形式。中国绘画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画家,他们有很多著名的理论和极具个性的画风。今天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十大杰出画家,他们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时代!
01
顾 恺 之
中华绘画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东晋画家顾恺之是这个时期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
顾恺之《洛神赋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局部)
顾恺之不光是画家,还是绘画理论家、诗人。他知识渊博而有才气,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通绘画。工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当时有“才绝、画绝、痴绝”之称。
顾恺之《洛神赋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局部)
由于沉醉于艺术文学,顾恺之极其淡泊名利地位,以“痴黠参半,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以达到他艺术最高的成就。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顾恺之《洛神赋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局部)
作为对中国画发展保持影响的第一位画家,顾恺之不仅创造了人物画的基本模式,留下了最早的山水手稿《画云台山记》,而且提出了如“传神论”这样可以坚守千年的绘画原则。
02
吴 道 子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又名道玄,尊称画圣。
《送子天王图》 现珍藏于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 局部
吴道子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很早就开始当画工兼雕塑工。曾师从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成绩不大。后专攻绘画,由于学习刻苦,进步很快,“年未弱冠,穷丹青之妙”。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
《送子天王图》 现珍藏于日本国大阪市立美术馆 局部
在画史上评吴道子壁画是“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动。”吴道子画人物,笔势圆转,衣服飘带如迎风飘扬,后人称这种风格为“吴带当风”。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仙女静立,但衣带似有风动,盈盈若舞
被尊称为“画圣”的人,非天纵奇才不能获如此殊荣,吴道子也确实厉害,他的许多发明创造是中国画历史中的亮点,诸如高度的写实技巧、笔法的解放、山水画的正式确立等等,皆是肇始于吴道子。
吴道子 观音菩萨像拓片
吴道子对中国绘画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如果没有他,中国画的发展不会如现在我们所见。
▲ 唐朝壁画 《维摩诘经变图》
▲ 永乐宫壁画 《朝元图》
吴道子的绘画艺术对后世的许多画家都有深刻影响,如唐朝的敦煌、元代永乐宫的壁画都有吴道子风格。
▲ 李公麟 《维摩居士像》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宋代画家李公麟朴素淡雅的“白描”也脱胎于吴道子的白画。另外吴道子还创造了支配民间画坛一千多年的民间传统画派,时至今日民间画师仍尊他是祖师爷……
03
王 维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传王维《高士围棋图》,藏地不明
王维不但有着卓越的文学才能,还拥有出色的绘画技艺。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传王维《雪溪图》,藏地不明
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的诗取景状物,极有画意,色彩映衬鲜明而优美,写景动静结合,尤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
传王维《符生授经图》
虽然王维画迹已经是杳无踪迹了,但是他的诗仍然在,中国人读他的诗,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想象那种只可能属于中国人的美妙境地。
04
荆 浩
荆浩,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号洪谷子。
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擅画山水,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
五代后梁 荆浩 《匡庐图》 绢本水墨画 185.8×106.8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荆浩好作秋冬之景,历代著录中有《匡庐图》、《秋山楼观图》、《秋山瑞霭图》、《秋景渔父图》、《秋山萧寺图》、《楚山秋晚图》等。
《匡庐图》局部
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
《匡庐图》局部
现在人可以随意用程式在画室里做“造山运动”,但千万别忘了前人的伟大创造,是他们让绘画这个“巨大的困难”变得相对地容易,荆浩就是这样伟大的画家。他创造了全景山水的基本模式,为中国人表现自己崇高理想提供了一个确实可行的路径。
05
李 唐
李唐,南宋画家,字晞古。初以卖画为生, 宋徽宗赵佶时入画院。
《万壑松风》李唐
李唐擅长山水、人物。变荆浩、范宽之法,开南宋水墨苍劲、浑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简,用笔峭劲,创“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画水尤得势,有盘涡动荡之趣。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教子图》、《清溪渔隐》、《长夏江寺》、《采薇》、《烟寺松风》等。
李唐 《江山小景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李唐所画的《采薇图》,即着力刻划了这两个古代宁死不愿意失去气节的人物。李唐采用这个历史故事来表彰保持气节的人,谴责投降变节的行为,在当时南宋与金国对峙的时候,可谓是“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采薇图》李唐
李唐的创造是放纵和节制结合的完美典范。谁能想得到李唐在八十岁的时候,仍然在杭州摆地摊,谁都可以想象他的内心一定充满矛盾,但是生命的动荡没有影响画家对艺术品质的要求,他的作品精致华丽又大气磅礴,虽然意气始然却又坚持理性。
李唐《策杖探梅图》
李唐《濠梁秋水图》
李唐《清溪渔隐图》(局部)
李唐《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牧牛图》李唐
李唐《江山小景图》
李唐《长夏江寺图》(局部)
李唐《长夏江寺图》(局部)
《灸艾图》 李唐
《灸艾图》艾草 局部
《灸艾图》 局部
《灸艾图》 局部
《灸艾图》 局部
《灸艾图》 局部
《灸艾图》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