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是谁,四面楚歌初出茅庐入木三分煮豆燃箕等成语说的是哪些历史人物
围魏救赵是谁,四面楚歌初出茅庐入木三分煮豆燃箕等成语说的是哪些历史人物?
四面楚歌---项羽、
初出茅庐---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煮豆燃箕---曹丕、曹植、
破釜沉舟---项羽、
纸上谈兵---赵括、
背水一战---韩信、
指鹿为马---赵高、
围魏救赵---孙膑、
草船借箭---诸葛亮
魏国救赵谁指挥?
由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率兵援赵。
指战国时期的赵、魏两国;原指战国时期齐国用围攻魏国国都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邯的部队而使赵国得 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战国时(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此种战略后来常为兵家所采用,称为“围魏救赵”法。
36计中围魏救赵的意思?
围魏救赵的意思:是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战国时,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内部空虚,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
围魏救赵是神话故事吗?
围魏救赵是神话故事吗?不是神话故事,是历史真实事件!围魏救赵是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一,故事的主角是孙膑和庞涓。公元前353年,魏国大将庞涓围攻弱小的赵国首都邯郸,赵国求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国大将田忌和军师孙膑决定采用迂回战术:乘魏国兵力空虚,率军直攻魏都城大梁,庞涓无法,只得退兵回救,赵国危机立解。
围魏救赵的主角是谁?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