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有什么用,为什么美国要将一些退役的航母进行拆解打靶
航母有什么用,为什么美国要将一些退役的航母进行拆解打靶?
“美国号”航母(CV–66,属小鹰级,第三艘)被当做“靶舰”,经受了各型弹药打击后沉没的最后时刻! 关于美军把退役的航母不进行“封存”,却当成靶舰或者直接拆除的事情,还是要略深入的说一说。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舰船退役,通常的解释就是:军舰的设计寿命到期了,已经没有在服役的价值了,就必须退出现役了……但,绝大多数的舰船舰体设计寿命在50年左右,航母由于使用的钢板很厚、结构也很结实,舰体寿命一般都在70年左右,甚至“福特级”舰体寿命为100年。而美国当前退役的航母寿命都在60年左右……它们属于提前退役,退役的原因不是舰体设计寿命到期了,而是它们的使用寿命到期了! 航空母舰做为工业制成品和大型武器平台,是由很多其他“子系统”拼装而成的,但是这些“子系统”长期的高强度使用,会磨损、老化的非常严重,它到一定时间需要更换,更换下来的设备就是使用寿命到期了,而航母自身在整个服役期内也要进行多次的大修……随着时间的推移,航母舰体的设计寿命也会到了晚期,加之舰上的其他多个子系统也已经使用寿命到期了,这个时候如果再对舰体维修、子系统更换,升级代价变得很高昂!不如做退役处理,这样可以节省一大笔资金。 不但常规航母当“靶舰”,连赫赫有名的“企业号”核航母(大E)也进行整体拆解,从2012开始,拆解已经慢慢的拆解了6年时间。 对于美国海军来说,舰船的封存并不是多好的事情,虽然退役的舰船还有几年的舰体寿命,可以暂时封存以便应付突发的大规模战争……但是,当前美国海军在世界上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其他国家海军只能望尘莫及……就算是爆发大规模战争, 以美国海军现有的实力,应付大战是绰绰有余的根本没有必要再将退役的航母重新启封入役,而且设计寿命快要到期的航母,重新启封要花巨额的资金去维修!除了舰体需要大工程量的检修之外,舰上的所有设备都要重新更换,以适应现在海军的指挥、管理、作战体系,要不然你一268水平的计算机怎么与I3处理器水平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交联?要是把新设备、装备都安装是再加上维护舰体的钱,基本上等同于新舰造价的60%以上了!这还是小钱钱,有航母就得有舰载机,美军退役的航母都是大型的,搭载的飞机都在70架左右,要把舰上的航空兵配齐了,又是一笔巨额资金!但问题来了,又是维护、升级,配飞机的“老瓶新酒”的航母没有几年的重新服役时间,这显然是得不偿失!有这钱不如建造一艘新的。 “企业号”航母的螺旋桨拆下之后要做永久性保存。 总之,当前的美国海军作战能力和先进水平在世界上是“执牛耳”的,其他国家海军与之相比差距巨大,美国海军不需要重新把旧航母启用 这样的代价太大了!并且像“企业号”这样的核航母,不及时拆除对环境影响很大,万一发生核泄露就没法交代了!常规航母退役了这么多年生产商早就不生产相关的“子系统”和零件了,就算是启封也没法恢复到作战状态!所以,旧航母在一定的时间过后拆除是它它们唯一的归属。 谷歌地图上的这些美军旧航母,没有任何修复的价值了,美军也没有打算对他们进行静心的封存保养,任期这样风吹日晒……这样的航母与待拆解的民用废船没啥两样!
航母舰载机起飞为什么航母要开足马力?
航母作为现代海洋霸主,不同于护航舰艇主要使用导弹来进行攻击和防御,航母的战斗力高低全部由舰载机承担,所以评价一艘航母战斗力高低的时候,除了看航母的类型外,更重要的是看舰载机的性能高低,但是舰载机性能高低除了战机自身外,更重要的还是看航母能为舰载机维护、起降提供什么样的保障?比如舰载机在起降的时候航母都是需要高速逆风航行的,那航母为什么要高速航行呢?又为什么是逆风航行呢?首先在航母上起降不同于陆地的机场可以那么悠闲的起降,在航母上起降就相当于被抛出去、砸向甲板一样不可思议。特别是在舰载机放飞的时候,因为起飞跑道长度有限,在一百多米的跑道长度上,二三十吨重的舰载机要依靠自身动力或者借助于弹射器的能量完成起飞其难度可想而知。相比于有弹射器的舰载机而言,滑跃起飞的舰载机受限于自身重量的影响起飞难度更大,但是舰载机的离舰重量又直接影响到战机的载弹量和作战半径,再加上跑道长度有限的影响下,舰载机要想成功在航母上起飞就要能够达到离舰速度,也就是起飞速度。但是不同于汽车的车轮地速,舰载机的起飞速度指的是战机与空气的相对速度,如果舰载机的起飞速度太低就很容易造成飞机失速继而坠海,所以为了提高舰载机的起飞成功率就要增加舰载机的起飞速度。要想提高舰载机的起飞速度除了舰载机自身的加速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提高舰载机的起飞速度,比如舰载机在起飞时恰好是航母高速航行时,那舰载机的起飞速度除了自身加速外,就还有航母的航速。再一个航母在逆风状态下高速航行时,其产生的甲板风也能增加舰载机的起飞速度,继而提高其起飞成功率和起飞重量。所以舰载机离舰的起飞速度就等于舰载机自身速度+航母的航速+逆风状态下的风速,有弹射器的航母还得加上弹射速度。比如舰载机需要超过250公里的速度才能安全离舰的话,航母在高速逆风状态时,假设甲板风达到了100码,那舰载机只需要加速到150码的速度就能够安全离舰。如果要是能够通过自身或者外部提供更大的加速的话,那舰载机完全可以挂载更多的弹药和燃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所有航母在起飞的时候,航母都是开足马力逆风高速航行的原因所在。包括舰载机在降落的时候,为了提高着舰成功率,舰载机在接近跑道时速度都比较低才能很好的挂钩,但是在主轮接触跑道后又需要加速以保证万一没有勾住所需要的复飞速度。所以在这种状态下,航母也是需要逆风高速航行的,一方面逆风高速航行产生的甲板风可以给接近航母的舰载机提供更大的升力来保障舰载机不会失速和复飞时的复飞速度需求。
航母为什么一定要建那么大?
唉哟,这个想法比较玄幻,现在的地球科技太落后了,或者说现在的地球科技才刚刚起步,小朋友们可能是玄幻小说看上隐了,回到现实社会才发现现实与玄幻简值是夭地之别呀。
其实呀,你这种伸宿的航母还是落后,你可以大胆的设计,为什么不想想设计出—种能拆叠的航母呢,折叠航母多方便,造个七万八万,把这种折叠航母放在包里,每个鱼民屁股后面挂—个,战时,鱼民打开背包,放出航母蜂群,侵略者见了就会吓死,战争拫本就不用打。
小朋友,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是不可能,现在的科技是落后,但科学家己发现,万物皆是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又由电子,中子,质子组成,最小的还有量子,具说还有更更小的粒子或介子,也就是说万物皆由粒子或介子组成。只要利用科技手段把各种微小的粒子按—定方式组合,就能造出任何形状的物体,也能把任何物体变成粒子。这就是类似玄幻小说里的介子纳须弥技术。不过,这种技术需要有愚公移山精神,就是现在好好读书学文化,学科学知识,如果你的梦想实现不了,就让你的儿子去干吧,儿子实现不了,就让孙子接着干吧,子子孙孙坚持科技攻关,伸宿航母,折叠航母最终都是可造出来的。
航母自动着舰系统的装备有多大的意义?
航母作为现代海洋霸主,拥有大型航母就意味着掌握了海洋,所以对于所有临海国家来说发展远洋海军继而装备大型航母是所以海洋国家梦寐以求的事情。以美国尼米兹级、福特级这类满载排水量达到10万吨的大型航母是所有想要发展航母的国家最终的夙愿。虽然这个世界上除了像尼米兹级这类大型航母外,还有万吨级的轻型航母和几万吨的中型航母,但是大型航母所带来的优势可不单单是吨位的增大,更是战斗力的几何倍的提升。所以这也是所有发展航母的国家梦寐以求的武器装备。但是随着航母的发展,现代航母所搭载的舰载机早已经不再是二战时期的各种战斗机和攻击机了,而且在舰载机的作战实力和类型、体积大小上也有了很大进步。所以越来越多的航母装备栏自动着舰系统来提升战斗力,那么装备有航母自动着舰系统的装备有多大的意义?航母不同于其护航舰艇的主战武器是各种导弹而是其搭载的各种类型的舰载机,可以说舰载机的作战实力就代表了航母的作战实力,所以对于航母来说如何提升和保持航母的作战实力就至关重要。但是对于航母的作战实力来说,除了舰载机自身的战斗力外,舰载机的起降能力则是决定航母综合作战实力强不强的关键,因为如果不能保证数十架舰载机能够以同样的高效率顺利的完成降落回收那也就谈不上航母的综合作战实力,因为不光要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起飞更多数量的舰载机,还要能够将这些放飞的舰载机再收回来,否则这些舰载机将会成为被遗弃的孤鸟最终坠落大海。虽然现阶段舰载机从实现喷气动力、电子化后,更强的动力系统、低速升力特性更大的气动布局设计和一系列短距起降能力的加持下,就算是使用滑跃起飞的舰载机想要从航母上起飞离舰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弹射起飞的就更容易了。但是相比起飞而言降落在航母甲板上可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首先航母甲板本身面积狭小,而且在舰载机降落的时候航母基本都是处于高速航行中的运动不定的状态的,而且甲板上还有其他舰载机,再加上天气的影响下,想要驾驶本来速度就极快的喷气式舰载机降落在航母甲板上,还要在触舰瞬间控制舰载机仰角勾住拦阻索并在不到200米距离内从时速三百多降到零,这个难度可以说比千里飞线穿针还难得多。所以要想提高航母的综合作战实力就要克服航母舰载机着舰难题。虽然驾驶舰载机在航母甲板着舰很难,但是相比白天目视视野良好而言,漆黑一片的黑夜或者是狂风暴雨等天气状况特别差时着舰就真的相当于驾驶舰载机在鬼门关走一回了。所以如何保证在任何不利于舰载机着舰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顺利保证舰载机着舰就很关键了。所以作为航母发展的大国的美国率先发明了航母自动着舰系统,航母自动着舰系统是一种包括有无线电塔康系统和雷达电子助降于一体的电子化自动着舰系统,虽然对于舰载机着舰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涅菲尔光学助降系统,但是这种光学助降系统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各种降落条件,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下的舰载机降落,所以为航母舰载机降落开发一套可以由电脑控制的自动化着舰系统就很有必要,首先这不光提升了舰载机在黑夜和恶劣天气等环境下的降落着舰成功率,而且对于就算是白天降落难度也极大的舰载机飞行员而言驾驶难度降低了很多,特别是对于很多从陆基战机飞行员转为舰载机飞行员的来说更为便捷、可靠、安全,毕竟电脑控制降落的准确率要比人工控制高很多。而这些无疑对提升航母在各种环境下的综合作战能力有极大的帮助。而且这套自动着舰系统的研制难度有多大呢?截止目前全球也就只有发明者美国和我国熟练掌握了这一技术,为我国喝彩。像英国和法国的航母上装备的自动着舰系统都是从美国进口的。此外俄罗斯曾为印度改装的维克拉马蒂亚号航母上也装有俄罗斯最新研制的自动着舰系统,但是维克拉马蒂亚号服役多年却连舰载机夜晚降落也没有实现过。而我国的辽宁舰早在歼15舰载机上舰没多久就实现了,利用我国最新研发的航母自动着舰系统成功降落在辽宁舰甲板上。
在疫情横扫全球的背景下?
这种问题提的有些抬杠的嫌疑,疫情厉害与否,与航母的作战能力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横扫全球的新冠疫情挑战的是国家制度、国民水平和医疗水平,航母作为国防力量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现的是国家的军事实力和武器战斗能力,完全不能扯到一块吧。
正因为疫病等具备非常特殊且威力巨大的破坏能力,生化武器也被称作是“穷国的原子弹”,它们可以相对低成本的被研发出来,然后进行隐蔽的投放,形成的破坏力也绝不亚于一颗原子弹爆炸,甚至比核弹爆炸更难以收拾。
从这次的新冠病毒我们也看到了,且不说它是不是某国投放的生化武器,仅就破坏能力来说,它已经完成了改变人类社会现状和国家格局的成就,如同当年黑死病、天花、伤寒和流感一样,确实做到了航母战斗群所做不到的事。
疫病的能力是如此强大,放眼看看,现在各国已经是焦头烂额,连美军航母都因为疫病变成了海上团团转的瞎眼王八,貌似这场病毒已经将一些国家“缴械”了。但这场新冠肺炎并未达到末日的程度,人们已经在逐渐找到对付它的办法,所以疫病总会过去的,当世界恢复到正常状态,评价国防能力的仍然是常规兵器。
甚至就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先进装备也仍然代表着一个国家的防务能力,君不见欧洲已经为口罩、呼吸机、消毒水撕破了脸皮,公然互相劫持对方物资,就连美国都不能独善其身?倘若这场疫病再出现什么变故,引发了擦枪走火事件,那么航母、战机、坦克们还是大爷,防病可以用医疗手段,可面对稀缺紧张的资源,人类一贯的历史做法就是抡起大刀片子上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