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主要原料是什么,康熙最有名的瓷器

2023-04-23 21:20:03 91阅读

景泰蓝主要原料是什么,康熙最有名的瓷器?

康熙一朝历史六十一年,青花瓷器经历三个阶段,是继永宣青花后又一个高峰。青花原料:有:石子青料,浙料,珠明料。尤其在康熙二十年后,把珠明料按照一定比例与石子青料和浙料的配合,达到了当时文人画家用水墨丹青在宣纸的分水,及墨分五色,翠毛蓝的效果。这一发现将瓷器工匠与文人绘画的绘画艺术完美的结合。这就是康熙青花发展对瓷器历史的贡献,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高度融合。

景泰蓝主要原料是什么,康熙最有名的瓷器

景泰蓝是什么地方的特种工艺?

北京是中国景泰蓝的发祥地,也是最为重要的产地。流光溢彩、极度奢华的景泰蓝,曾是不合中国文人的审美的。宋元时期流行青瓷,素雅的器物,简洁、似玉的质感,才是当时文人喜爱的风格。曹昭就认为珐琅器太过俗艳,“但可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夫文房清玩也”。

虽然未能迎合士夫文人淡雅高洁的趣味,它却深得元明清几朝统治者的喜爱,并在康雍乾三代盛世,迎来了又一次大繁荣。

乾隆帝本身崇尚奢华,他见惯了西洋玩意,自然对来自伊斯兰地区,绚烂的缛丽色调好感有加。他热爱钻研,对宫廷景泰蓝的烧制提出了诸多建议。

在乾隆的启发下,珐琅工匠们用钻蓝、天蓝等作大面积底色,红、黄、绿、自小面积穿插在蓝地上,产生鲜明跳跃的色彩效果。胎面上的掐丝在强烈、鲜艳的色釉上,勾勒出中国白描的意蕴。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香盘

中国画的风格,香炉、 画屏等东方的传统器型,螭龙兽面、山水花鸟等中国元素不断涌现,一齐改造着景泰蓝的基因。

“包豪斯曾倡导过,艺术不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艺术家和工艺师之间,根本没有任何的区别。” 而这些古代无名的艺术家们,秉承皇帝旨意,恭而谨之,一举烧出了宫廷景泰蓝的璀璨风华。

乾隆是真爱景泰蓝。

小到手上的扳指,大到室内的桌椅、花瓶、熏炉、床榻用的都是景泰蓝。

在乾隆四十四年的除夕家宴上,从冷荤食品,干果蜜饯,到冷膳热膳,一桌共计四十多道菜,用的都是掐丝珐琅碗。而他的妃殡陪宴桌上所用的餐具,则为各色瓷器和银具。

如同路易十五的餐桌上,要放一只纯金的宝船,乾隆也以珐琅器来彰显帝王尊贵。一只景泰蓝里,装着的也是大清盛世。

浴火而生的景泰蓝

景泰蓝作为宫廷重器,在数百年间几乎没有走出过宫廷。它昂贵的价格和复杂的工艺,要有大国的气度来做支撑。景泰蓝手法考究,又需要极大的耐心,慢工出细活,是盛世的工匠才有的心力。

烧好一件精美的景泰蓝,也许要一年的时间。

“不得白芨花不开,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说的正是景泰蓝制作时最关键的步骤:掐丝、点蓝、烧蓝、磨、镀金。

铜胎为主,亦有用金、银为胎的,制好铜胎后,要先把金属丝盘出花纹,焊在胎上,再将各色珐琅釉料细细填进花纹里。

景泰蓝工艺中的关键原料——珐琅料,是以石英、硼砂、长石等原料按照适当的比例混和,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再磨碎制成的粉末状。它的成分与瓷釉的成分,颇有几分相似。

花纹外通常靠蓝色釉料铺施,入窑烘烧,重复几次,等釉的厚薄适当了,再打磨镀金。涂了三回,烧了三回,又磨了三回。而每烧一回,都仿佛在鬼门关里走了一趟。

因为即使配方相同,烧制时炉内温度的细微变化,都会以千差万别的效果。成败只有一次,于是每一次烧制就成了一次赌博。但当多重色彩一起出现在整个画面上,结果的不可预知性便会成倍叠加。

玉石的温润,珠宝的光泽,瓷器的细腻,金银的灿烂,景泰蓝是工匠和天意之间的一场赌局。

清末民初的磨难

清代末年,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入,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景泰蓝,受到西方青睐,它成为一种比较畅销的出口商品。1904年,景泰蓝工艺品“宝鼎炉”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此后,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次荣获一等奖。

这个曾经来自异域的器皿,被打上了东方的烙印之后,又转而开始吸引世界的眼光。

然而清末民初,内忧外患使得景泰蓝工艺遭到严重破坏,一度停滞。在一个旧古玩摊上,一只景泰蓝花瓶吸引了林徽因的目光。摊主几句话,道出了景泰蓝的现状:

“二位先生还是有眼力的,这是正宗老天利的景泰蓝,别处你见不到了。就是老天利这家大字号,也撑不住,快关张了,北京的景泰蓝热闹了几百年,到这会儿算绝根儿了。”

“景泰蓝是国宝,不能在新中国失传。” 林徽因与梁思成商量,决定在清华大学营建系成立一个工艺美术教研组,抢救濒于灭绝的景泰蓝工艺。

他们学习历代装饰材料,绘制新的图案,又有很多有识之士陆续加入。这个流转了数百年的工艺,被他们接着,一口气又续上来了。

景泰蓝的故事,又开始在中华大地上吟唱。

从丝绸之路上趋之若鹜的超级大国,到马可·波罗笔下人人向往的繁华盛世,再到也是清末民初的工艺凋零,景泰蓝陪着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一起从艰难岁月到昌盛繁华。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几乎没有走出过宫廷,清末之前更是很难在民间发现它的影子,它是皇家宝库中最为神秘的珍品。而现在,它在越来越多的公开场合里作为一个中国的符号出现,讲述东方传奇。

看更多美学知识和东方传统手艺,欢迎关注【东家·守艺人】。

金云母与黄金的区别?

金云母和黄金都是具有金色外观的矿物质,但它们在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用途方面存在显著的不同。

明确结论:金云母是一种硅酸盐矿物,其主要成分为碱性或钙性铝硅酸盐,常见的金云母有闪锌矿、银云母、黑云母等。而黄金则是一种稀有的贵金属元素,其化学符号为Au,是具有高密度、不易氧化、良好的延展性和电导率的金属元素。

解释原因:金云母和黄金在形成过程和环境上有天然的差异,金云母属于属于矿物分类,是一种碳酸盐,而黄金是一种单质金属。另外,金云母多用于陶瓷、珐琅、石英等材料的填充剂,而黄金则被广泛用于珠宝、投资等领域。

内容延伸:金云母和黄金都有一定的产地分布,金云母常见于韩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地,而黄金则分布在世界各地,如南非、印度、澳大利亚、中国等。此外,由于黄金具有一定的价值和贵重性,所以其开采和交易存在着复杂的环境和法规限制。

景泰蓝上色时用的是什么颜料?

以前是硼砂,石英等矿物釉料,最早元代明初是从阿拉伯地区进口的釉料,明代多用云南料,到清代,宫廷造办处史料记载山东博山料居多,现在多为化工合成釉料。

陶瓷合金工艺技术?

陶瓷的合金工艺技术如下

一、选材

制作一个好的瓷器,选材是第一步,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陶土中的杂质都去掉,才能保证陶器的质量。同时,淘好的陶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摞成柱状或者砖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

二、制坯

“制坯”,顾名思义,就是将陶泥原材料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法捏塑成型,这是一个陶器工艺品最初的原型,也是决定其实用性能的过程。

1、拉坯成型法:将摞好的陶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及拉坯工具,将陶泥拉成陶坯。适用于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

2、泥板成型法: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

3、泥条盘制法: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是陶艺成型技法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

4、徒手捏制法:顾名思义,就是陶器制作匠人们根据需要徒手捏成陶器的造型,这种技法不仅可以直接的表达作者的构想,更能体现作者的工艺水平。

5、模具注浆法:用干燥的石膏模具,将制备好的坯浆注入模具中,制成所需要的坯件,这是制坯过程中最为简单的一种技法。

三、彩绘

用各种人造着色无机化合物、天然着色矿物或金属着色材料,在陶瓷制品上画出花纹装饰的过程即称作彩绘,彩绘一般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种。

1、釉下彩:直接在成型的泥坯上进行彩绘,然后上釉入窑烧制,釉下彩陶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等。

2、釉上彩:在已经烧好的瓷器釉面上进行彩绘,二次入窑低温烧制。釉上彩陶主要包括斗彩、釉上五彩、粉彩、墨彩、珐琅彩等。

四、施釉

釉是附着在陶体表面的玻璃质层,使陶器表面光滑,不透水,易清洁,并提高陶瓷的装饰性。画好的陶坯,表面粗糙,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

1、荡釉:将釉浆注入坯内,并轻轻晃动,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然后迅速倒掉过剩的釉浆。

2、蘸釉:将瓷坯浸入釉盆里,当口沿与釉面平齐时立即提出瓷坯。

3、涂釉:涂釉又称刷釉,方法是用毛笔或刷子蘸取釉浆均匀的涂在釉体表面,多用于长方形或有棱角的器物。

五、烧窑

陶瓷器烧制基本都在窑炉内进行,其中陶器的烧成温度为600—1100度,瓷器的烧成温度为1250度—1450度。同时,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充分与否,烧出的瓷器色调也不同,其中空气供给充分的称为氧化焰,不充分的称为还原焰。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