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物,中国现代十大艺术家代表有哪些
中国人物,中国现代十大艺术家代表有哪些?
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
徐悲鸿《群马图》
2、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张大千山水画作
3、张大千(1899—1983),别号大千居士,四川省内江市人。国画家。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早期研习古人书画,后旅居海外,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晚期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风格。上世纪30年代曾两度执教于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他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被誉为“当今最负盛名之国画大师”,仿古画作可以乱真,“骗”过不少鉴别大师。徐悲鸿说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刘海粟黄山画作
4、刘海粟,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凤阳。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等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49年后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早年习油画,书法学康有为,苍古沉雄。兼作国画,线条有钢筋铁骨之力。后潜心于泼墨法,笔飞墨舞,气魄过人。晚年运用泼彩法,色彩绚丽,气格雄浑。历任南京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潘天寿花鸟写意画作
5、潘天寿(1897—1971),现代画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寿者。浙江宁海人。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8年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著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等。傅抱石《待细把江山图》
6、傅抱石(1904~1965),现代画家。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江西新余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教于中央大学。1949年后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擅画山水,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魄雄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人物画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著有《中国古代绘画之研究》《中国绘画变迁史纲》等。黄宾虹山水画作
7、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浙江金华。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鸟草虫亦奇崛有致。除绘画之外,并从事绘画史论、篆刻的研究和教学。曾任杭州国立艺专教授等职。著有《黄山画家源流考》《虹庐画谈》《画法要旨》等。李可染《漓江山水》
8、李可染(1907—1989),现代画家。江苏徐州人。自幼习画,早年先后入上海美专、国立西湖艺术院学习。1946年任教于北平艺专。1956年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其山水画早年取法八大,笔致简率酣畅,后从齐白石习画,用笔趋于凝练。又从黄宾虹处学得积墨法,并在写生中参悟林风眠风景画前亮后暗的阴影处理方式。画风趋于谨严,笔墨趋于沉厚,至晚年用笔趋于老辣。亦善画牛,笔墨颇有拙趣。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代表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李苦禅《群鹰图》
9、李苦禅(1899- 198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英杰,改名英,字励公。山东高唐人。1923年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擅画花鸟,阔笔写意,笔墨雄阔,酣畅淋漓,画风以质朴、雄浑、豪放著称。所作禽鸟浓墨神俊,骨力兼备。晚年常作巨幅通屏,笔力苍劲,气势博大。他堪称当代中国画一代宗师。黄胄画作
10、黄胄(1925.3—1997.4.23)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美术基金会设立者。带头捐赠自己书画作品与古代文物、书画收藏。主持具有深远影响的“93科学与艺术研讨会”“95经济与文化研讨会”等若干重要展览及学术活动。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黄胄的社会活动与艺术实践,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有大量艺术作品及《黄胄作品集》《黄胄谈艺术》等三十余部著作传世。中国著名的十大反派明星?
我来说说嗷。
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名,计春华计春华计春华老师曾出演过多个反派角色,在电影和电视剧中都有他的身影。他最为人所知的反派角色是电影《少林寺》中的“秃鹰”,这个角色让他一举成名。此外,在电影《驻藏大臣》中,他也出演了反派“秃鹫”。
尽管他的反派形象深入人心,但计春华曾表示希望导演能够多给他安排一些好人角色,不要让他在作品中轻易死去。2014年,他首次出演正面角色,在一部电影中饰演便衣刑警,这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名,邹兆龙邹兆龙邹兆龙在多部电影中饰演反派角色。其中,他在电影《赤子威龙》中扮演心机深沉、果断狠辣的反派角色“副船长”,与李连杰的打斗场面十分激烈;在电影《冒险王》中,邹兆龙与李连杰第四次对决,打斗戏份依然令人过瘾;在电影《导火线》中,邹兆龙与甄子丹合作,郊区小木屋内的对决惊心动魄,每一拳每一脚都让人感觉到强烈的震撼;在电影《特殊身份》中,邹兆龙再次与甄子丹搭档出演,他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他的表现却让人印象深刻,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致命的杀气,几乎要盖过主角的光芒。
第三名,万梓良万梓良万梓良是香港演员,以塑造多个经典反派角色而著称。在电影《江湖情2:英雄好汉》中,他扮演的反派角色邓家勇以强烈的表演风格,完美地压制了周润发所饰演的主角李阿剂。此外,他还在其他电影和电视剧中出色地诠释了众多反派角色,其中包括《东方不败》等经典作品。
第四名,张耀扬张耀扬张耀扬是香港演员,他在多部电影和电视剧中饰演了反派角色。其中,他在《古惑仔》系列电影中饰演的反派角色乌鸦,以及在《监狱风云》中饰演的监狱长,都是经典的反派角色。
第五名,钱小豪钱小豪钱小豪是香港演员,曾经饰演过多个反派角色。其中,他在1988年上映的武侠片《太极张三丰》中饰演的大反派董天宝为了上位不择手段,他那坏到极致的神奇表演,很大程度上抢了功夫皇帝李连杰的风头。
第六名,徐少强徐少强徐少强是一位演技精湛的演员,凭借精湛的演技,加之不怒自威的强大气场,饰演坏人总是让人感觉格外的有代入感。他曾经在《武状元苏乞儿》中饰演赵无极,这个角色是一个心狠手辣、阴险毒辣的反派角色。在《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中,他饰演丁春秋,这个角色是一个阴险狡诈、心机深沉的反派角色。在电视剧《水月洞天》中,他饰演尹仲,这个角色是一个心狠手辣、阴险毒辣的反派角色。此外,他还在科幻冒险巨制《迷雾航线》中饰演蔚蓝集团董事长——李海潮,这个角色也是一个阴险毒辣、冷血无情的反派角色。
第七名,周比利周比利周比利曾是香港公认擂台战绩最强的加拿大拳王,1988年因洪金宝拍摄电影《过埠新娘》时被选中扮演片中角色,进入电影圈。后因在《精武英雄》中饰演反派藤田刚,而为内地观众所熟悉。他在电影中饰演的反派角色凶悍劲,通过藤田刚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除了《精武英雄》外,他还在《太极宗师》、《黄金兄弟》等影片中饰演反派角色。
第八名,吴镇宇吴镇宇吴镇宇是香港电影黄金反派之一,他的反派角色形象有目中无人,狂放不羁,行为乖张,神经兮兮等,对于这些风格迥异,变幻莫测的反派形象他都拿捏的非常精准。
第九名,任达华任达华任达华是一位香港演员,他在演艺生涯中饰演过很多反派角色。在1985年的《新扎师兄续集》中,他饰演反派总督察韩彬,不仅让观众看得咬牙切齿,更使他一举声名大噪。在《古惑仔3》中,他饰演洪兴老大。在《龙城岁月》中,他饰演阿乐。在电影《刑警之海外行动》中,他饰演反派谢阿荣。这些都是他塑造的经典反派角色。
第十名,李明启李明启李明启是一位香港演员,她在演艺生涯中饰演过很多反派角色。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她饰演了反派角色容嬷嬷,这个角色深入人心,让他成为了全民公敌。
我最喜欢李明启老师饰演的容嬷嬷,当时看的真是咬牙切齿呀,恨得不行。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一、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
【颁奖词】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二、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
【颁奖词】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欠身体一台手术,欠妻子一个告别,欠父母一次团圆。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过后,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三、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
【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中国戏曲中的人物有哪些?
有五角:生旦净末丑
生角 :京剧中生角即青壮年男子角色
旦角 :京剧中旦角即女性角色
净角 :京剧中净角即相貌品质有些特异的角色
末角 :京剧中末角即中年男子角色的介绍。
丑角 :即插科打诨和昏庸糊涂的角色。
生
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因多戴髯口,故又称须生,俗称胡子生。京剧老生行又分唱功、做功、靠把和武老生,另有红生一行,主要扮演关羽,因勾红脸,故又称红生。
小生扮演青年男性,分中生(扇子生)、冠生(官生)、穷生、雉尾生(翎子生)、武小生等。外,泛指生的副角,不表现确定的性格特征,唯汉剧的外唱、念、做并重。末,沿袭南戏、北杂剧之名目,今多数剧种已并入老生行。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人物,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娃娃生扮演儿童角色,京剧中还有娃娃武生。
生除了红生某些勾脸的武生之外,其他都是素脸,也就是内行说的“俊扮”。
旦
旦行中有青衣(正旦)、花衫、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
青衣
旦行里最主要的一类是青衣。青衣还有一个名称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旧社会的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年龄一般都是由青年到中年,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京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从服装上看,青衣穿青褶子为多,所以青衣的另外一个名称也叫青衫,简称衫子。
青衣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二进宫》里的李艳妃,《三娘教子》里的王春娥,《春秋配》里的姜秋莲,《贺后骂殿》里的贺后,《红鬃烈马》里的王宝钏,《三娘教子》里的王春娥,《汾河湾》里的柳迎春,《六月雪》里的窦娥,《五龙诈》里的李三娘,《大保国》里的李艳妃,《铡美案》里的秦香莲,《宇宙锋》里的赵艳容,《别宫·祭江》里的孙尚香,《春秋配》里的姜秋莲,《法门寺》里的宋巧姣,《浣纱记》里的浣纱女等。
花旦
旦行的第二大类叫花旦。从服装上来说,都是穿裙衣裳。即便是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鲜艳的花样。从年龄上看,都是扮演青年女性。如《红娘》里的红娘,《打樱桃》里的平心,《花田错》里的春兰,《春草闯堂》里的春草,《红鸾禧》里的金玉奴,《得意缘》里的狄云鸾,《拾玉镯》里的孙玉姣,《柜中缘》里的刘玉莲,《凤还巢》里的程雪娥,《钗头凤》里的唐蕙仙,《梅玉配》里的苏玉莲,《二度梅》里的陈杏元。从表演上来看,花旦是以做工和说白为主。在说白上是以京白为主,人物性格一般都比较活泼、开朗,动作也比较敏捷、伶俐。花旦可以分为闺门旦、玩门旦、泼辣旦、刺杀旦。
花衫
花衫是京剧旦行里的一个重要的行当,这是一种集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行,也就是说,她集中了青衣的端庄严肃,花旦的活泼开朗,和武旦的武打工架。早期的京剧里只有青衣和花旦,没有花衫。花衫的创始人是王瑶卿。他创建的花衫行当,在表演时有唱、有念、有做、有打,再加上后来出现的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将京剧旦行表演艺术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著名的花衫戏,有梅兰芳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廉锦枫》、《花木兰》、《太真外传》、《西施》、《樊江关》(饰薛金莲)、《洛神》、《天女散花》以及《穆桂英挂帅》等;程砚秋的《红拂传》、《沈云英》、《碧玉簪》、《风流棒》、《赚文娟》、《梅妃》、《花肪缘》以及《英台抗婚》等;尚小云的《谢小娥》、《乾坤福寿镜》、《汉明妃》、《林四娘》、《墨黛》、《摩登伽女》等;荀慧生的《香罗带》、《霍小玉》、《杜十娘》、《荆钗记》、《鱼藻宫》、《红楼二尤》等。
老旦
老旦是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老旦的表演特点,就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像老生那样平直、刚劲,而应该像青衣那样婉转迂回。《钓金龟》的康氏,《赤桑镇》的吴妙贞,《望儿楼》的窦太真,《遇皇后》、《打龙袍》的李后等,都属于唱工老旦,专门以唱工为主;而《清风亭》的贺氏,《西厢记》的崔老夫人,《李逵探母》的李母等都属于做工老旦。
武旦
武旦是表演一些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也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短打武旦,穿短衣裳,这类的武旦,一般是不骑马的,重在武功,重在说白。还有一种特殊的技巧,就是打出手。如《打焦赞》里的杨排风,《泗州城》里的水母,《打店》里的孙二娘,《无底洞》里的白鼠精,《摇钱树》里的张四姐,《三岔口》里的店主婆等。
刀马旦
一类长靠武旦,就是妇女也穿上大靠,顶盔贯甲。这样的角色,一般都是骑马的,拿着一把尺寸比较小的刀,所以有个专门名词叫刀马旦。刀马旦和武旦也有一些区别。刀马旦一方面要有很好的武功,同时还得长于做工,而且有时候说白、工架都很重要。刀马旦的戏,有《穆柯寨》、《穆天王》、《破洪州》里的穆桂英,《佘塘关》里的佘赛花,还有《棋盘山》里的窦仙童,《三休樊梨花》里的樊梨花,《珍珠烈火旗》里的双阳公主,《扈家庄》里的扈三娘等。
彩旦
彩旦俗称丑婆子,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角色。这类角色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如《凤还巢》里的大姐程雪雁,《西施》里的东施等。有的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犷、豪放的妇女,如《串龙珠》里的花婆,《四进士》里的万氏,《铁弓缘》里陈秀英的母亲等,还有的是塑造了风趣、诙谐的艺术形象,如《拾玉镯》里的刘媒婆等。
净
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三花脸。
正净(大花脸),以唱工为主。京剧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度恢宏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
副净(也可通称二花脸),又可分架子花脸和二花脸。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抹白脸的曹操等一类,。在其它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有的剧种叫草鞋花脸,如川剧、湘剧等。二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一种,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武净(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朴摔打两类。重把子工架一类扮演的人物如《金沙滩》的杨七郎、《四平山》的李元霸等。重跌朴摔打一类,又叫摔打花脸。如《挑滑车》中牛皋为架子花脸,金兀术为武花脸,金兀术的部将黑风利为摔打花脸。
丑
(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一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
末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多数挂须。又细分为老生、末、老外。
老生:所扮角色主要是正面人物的中年男子。
末:一般扮演比同一剧中老生作用较小的中年男子。传统昆剧演出整部传奇之首出,照例皆为副末念诵词曲开场。
老外:所扮角色多半是年老持重者,其扮演对象颇广,上至朝廷重臣,下至仆役方外。
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脚色。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
历史上有哪些姓于的名人?
于姓不是个大姓,但名人不少。今天介绍几位于姓解放军上将,他们是:
△于永波,辽宁瓦房店人,解放军上将。1931年9月生,中专文化。1947年9月参加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委员会副主任。1993年6月7日晋升为上将军衔。
△于振武,辽宁宽甸人,空军上将。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后任空军团领航主任。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大队大队长、军射击训练主任、团长、副师长,空军军训部副部长、部长,空军军长,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司令员。1996年1月晋升为空军上将军衔。
△于忠福,山东莱阳人,空军上将。1956年7月出生,1974年12月应征入伍。历任南空政治部副主任,空军上海指挥所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2017年07月晋升上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