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明珠,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到底谁好谁坏
纳兰明珠,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到底谁好谁坏?
索额图和纳兰明珠二人卷进党争没有谁高谁坏,二人都是出生贵族的皇亲国戚。索额图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儿子,也是太子胤礽的叔公。明珠是叶赫拉那氏贵族,武进士出生,且能文能武,是皇长子胤褆的叔公。
他们都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索额图曾除鳌拜、平三藩、灭葛尔丹。纳兰明珠治理黄河,收复台湾,驱逐沙俄。两人在朝堂上互相配合,成为朝廷的左膀右臂,表面上谦恭和睦。
可一山不容二虎,两人暗地各自结党营私,支持不同的皇子,搅乱朝纲。
索额图是太子党,他的目标就是帮助太子坐稳储君之位,早日登基。最终,索额图却因对太子教导不善的罪名而入狱。
明珠表面上谦逊温和,又精通文采。索额图死后,明珠独揽朝政,更加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卖官卖爵,最终被参劾倒台。
两位权臣在庙堂上争个你死我活,其实无论多么的权势滔天,多么的奢侈富贵,也不过是一时的风光。
为了平衡双方势力,朝廷也许能容忍你犯点小错,可一旦权力失衡,或者动摇了江山社稷,那么倒台也就是顷刻之间。
这对塑料同事到死才明白,无论怎么斗,两人都不是最终的胜利者。
狱中纳兰明珠为何说审办奸贼索额图非他莫属?
纳兰明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索额图也!
索额图: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纳兰明珠也!
纳兰明珠(1635年11月19日-1708年6月3日),叶赫那拉氏,字端范,葬于当代北京海定区上官村这两句话没毛病,最了解你自己那个人永远是你的劲敌,因为他日夜监督你,琢磨你,一个连公众太监都打点的人,一个连皇帝(康熙)晚上哪位妃子侍寝都打听的人,试问在这深宫大院里康熙都被明珠监督了,还有谁的一举一动能逃过他(纳兰明珠)的眼线?
俗话说的好,知彼知己,百战百胜,这也是纳兰明珠被苏麻喇“夸赞”的原因,也是他能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手段之一。
初出茅庐的明珠已然被康熙欣赏,被苏麻喇姑以油比之,由此可见明珠非五品道台能满足也!
康熙二十年(1688年),因获朋党之罪而被康熙罢免入狱,这个结果应该也是明珠预期之内的事情,所以入狱后的明珠并没有寻死或是不悦,不仅如此,明珠反而有迷途知返的想法,他再狱中还在办理入狱前未完成的“公务”,或许也是想在临死前替康熙多做一点事情,亦或许是像明珠自己说的那样,以前每天日理万机,日夜忙着于索额图明争暗斗,忙着罢官和提拔自己人,忙着打点工内外的一切,忙着收取金银珠宝与票票,忙着......
明珠虽然入狱,但是也没有放弃和索额图的党政和内斗,但是这次内斗却帮康熙认清了自己国长的真实嘴脸
在康熙第二次收剿葛尔丹之时,大军万里奔袭,不料粮草被焚,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的康熙陆军寸步难行,从将军到步足每顿只有一个窝窝头充饥,坐等京城的救援。
牢车旁的明珠得知此事后告诉李光地此事定是内奸所为,而押运粮草的粮官正是索额图的人葛礼,而葛礼正是索额图的人,明珠的这个检举确实帮了康熙一个大忙,不仅如此,康熙在漠北换寒热重症时,想立遗言,让太子胤礽接位,也是明珠依靠宫中的眼线,告诉康熙一个天大的消息,在康熙病危时,太子胤礽在宫中私做皇冠龙袍,而自己的国杖却在宫中暗中散布康熙病危的消息。
由此可见,索额图的一举一动,明珠都在时刻关注,明珠对索额图的“关心”远远超过他对自己子女和父母的爱......
被罢免的明珠先是被李光地在自己的寿宴上公然羞辱,后又被自己的外甥太皇子胤褆弹劾,但是此时的明珠也深知自己的境况,也说了句老泪纵横的话:我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明珠明知自己已是死罪难逃,故而自荐要审办索额图,明珠这句以毒攻毒说的太对了,当索额图面对明珠的时候,两个人可以叙叙旧,把两个人开始苟合的每一件不耻了大清,不耻于康熙的事,全盘托出,就算有些事索额图不承认,明珠也都讲事情发生的时间和经过以及受贿银两的金额,还有罢官提拔的人名,以及杀人藏尸的地点全部一一说出来,索额图避无可避,只是抱头痛哭,可惜悔之晚矣!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文/追溯历史传奇(原创)
纳兰性德是明珠的儿子吗?
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是明珠的儿子。明珠,又称纳兰明珠,叶赫那拉氏,清代宰相。纳兰性德字容若,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爱新觉罗氏,清代著名词人。
索额图和纳兰明珠谁厉害?
索额图与纳兰明珠都是康熙皇帝身边的大臣,而且都与康熙皇帝有着亲属关系。索额图是顺治皇帝的托孤大臣之一,索尼的儿子,在平定三藩,剿灭葛尔丹,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纳兰明珠是一位干吏,支持康熙皇帝撤三藩,统一台湾,治理黄河,平定准格尔,抗御外敌等做到了积极的贡献。
纳兰明珠有几子?
纳兰明珠有三个儿子,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纳兰性德。纳兰性德二十二岁考中进士,非常受康熙喜爱。康熙让纳兰明珠担任侍卫,让他自己身边,多加历练。在外出巡视时,康熙曾多次带上纳兰明珠,就是为了多加培养。不过,纳兰明珠早逝,没有在仕途上有太多的进展。
纳兰明珠的次子纳兰揆叙虽然没有参加科举,却从佐领、侍卫做起,后来又担任翰林院学士,掌院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位。如果说,纳兰揆叙能获得这些职位,多少是因为纳兰明珠权柄的因素,到康熙五十五年,纳兰明珠去世后,纳兰揆叙仍被提拔为左都御史,这便是康熙的提拔。
纳兰明珠的三子纳兰揆方也是从佐领、侍卫做起。不过,跟两位兄长不同,纳兰揆方除了有父亲的庇佑,跟皇族又有联姻关系。他娶了礼亲王的女儿。后来纳兰揆方的儿子还娶了康熙的孙女,乾隆的纳兰舒妃,便是纳兰揆方的孙女。所以,即便在纳兰明珠被罢黜后,康熙依然非常照顾他的家人。纳兰家族的根基,在清朝前期,仍是比较深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