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日本和越南提前半年疫情放开后

2023-04-21 17:15:04 93阅读

经济内循环,日本和越南提前半年疫情放开后?

越南和日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经济体,一个是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处于快车道的发展中新兴经济体,另外一个算是老牌发达国家,从经济崛起到现在已经有40年的历史了,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评判两国的经济。就好比原来考50分的人只要稍微努力一些就能考到55分、60分甚至更高,原来考90分的人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拿到95分。先来说说越南的经济状况和疫情情况。

经济内循环,日本和越南提前半年疫情放开后

放开后越南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

越南差不多是在去年四季度放开疫情管控的,当季度的GDP就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增幅,整个四季度涨了5.2%,要知道这是刚刚放开后取得的成绩。

进入2022年越南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通道,第一季度GDP同比上涨了5.05%、二季度同比上涨7.83%,三季度的经济涨幅更加夸张,同比增长了13.67%。整个前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了8.83%。

亚开行预计越南今年全年GDP涨幅为7.5%,目前来看越南2022年的经济增速极有可能超过这个数字。

虽然越南2022年的经济大幅增长与2021年基数较低因素有关,但不得不承认放开疫情对越南经济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亚开行预测2023年越南的GDP涨幅为6.3%,这可是和2022年的高基数相比的,说明亚开行看好越南经济的未来。

越南经历过DELTA病毒的侵扰,面对奥密克戎更加淡定

越南从去年四季度放开后一直与新冠处于共存状态,至于发病率是否升高没法统计,因为越南早就不把新冠当作正儿八经的严重传染病了,在他们眼里奥密克戎和普通感冒区别不大,用不着特意留意。

之所以如此与两个方面有关。

一是奥密克戎毒性较轻,加上越南的年轻人比较多、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好,一般人扛个两、三天就过去了,很快实现群体免疫,慢慢地也就没人当回事了;二是越南经历过比奥密克戎厉害得多的DELTA肆虐,越南在2021年初期就放松了疫情管控,那时正好是DELTA的高峰期,结果可想而知,受到了剧烈冲击,相比于DELTA,奥密克戎在越南人眼里实在不算什么。

日本第二、第三季度GDP好于第一季度

日本从今年3月开始全面放松疫情管控,6月提高单日入境人数至2万,9月提高至5万,到了10月完全取消单日入境人数限制,开放个人旅游签证。

2022年一季度日本GDP同比增长0.6%,放开后的第二和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7%和1.8%,看似与越南的经济增速不可同日而语,甚至比处于防控状态下的中国涨得还要少。但前面说过日本是经济发达国家,GDP增速原本就远低于新兴经济体,纵向比较放开后的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欧美国家不断加息,全球经济有陷入衰退的迹象,日本经济在这样的不利情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不错的。

死亡率与重症率低于流感

日本放开后的感染人数确实有所增加但感染率和死亡率并不比流感高。日本此前公布了一组统计数据,按照年龄分成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

不满60岁的人群感染流感的重症率为0.03%,死亡率为0.01%;新冠重症率为0.01%,大阪地区死亡率为0.004%、东京地区为0.01%。

60岁以上的人群感染流感的重症率为0.79%,死亡率为0.55%;新冠重症率为0.14%,大阪地区死亡率为0.475%、东京地区为0.64%。

这组数据里除了东京地区60岁以上人群感染新冠致死率高于流感致死率外其它所有数据均显示流感导致的不利后果其实更加严重。

我想这就是日本敢在3月放开疫情管控的原因吧,记得奥密克戎毒株刚出现时日本是第一批决定封闭国境的国家,但数据证明了奥密克戎并没有此前想象得拥有如此大的杀伤力,于是就逐步放开了。

当然,有的朋友说重症率和死亡率再低,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100%的事情,这句话没错但用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比如被雷劈死的概率为0.00001%,但对被劈死的那人而言是100%,基于此是不是以后规定下雨的时候不准行人走路、车辆行驶了?我想但凡正常点的人都不会这么考虑问题。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中国哪个城市将最有利?

如果要实现内循环经济,一个城市需要具备多种条件,例如良好的基础设施,先进的制造业和科技产业,强大的物流能力等等。目前,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例如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其中,深圳拥有世界领先的电子、通信和信息技术产业,比如华为和腾讯等引领国际科技的公司,同时拥有高效的物流和交通网络,所以深圳将是内循环经济最有利的城市之一。此外,上海也是一个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国际贸易枢纽,同时发展了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有望成为内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先锋城市之一。

经济内循环的发动机是什么?

未来,当我们回顾2020年时,将是一段历史性的转折,全球化的碎片将改变中国经的型态。那个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将转变为以经济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型态。过去以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循环也将转变为消费驱动型的经济循环。

为什么消费会成为经济内循环的发动机呢?这主要是由国内国际双循环角色互换决定的。我们知道目前全球有三大市场,即以美国为中心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岸市场,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市场和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市场。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全球三大生产基地和三大供应链和价值链。近十年来,这三大中心从供应链到市场,从生产到销售,从生产链到价值链,围绕着生产要素展开激烈竞争,如今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成本总体趋近,产业替代和产业链垂直化加速,贸易保护抬头,贸易规则破坏。三大中心内循环趋势强化。而且中国并非市场完全开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欧美要求中国取消贸易壁垒和䃼贴,进行结构改革,遵守自由贸易规则,因为事涉国家制度改变,中国当然不会接受,因此与欧美市场贸易摩擦就在所难免。而且,亚洲主要经济体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台湾、韩国也会将供应链和产业布局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亚洲中心地位会逐渐转移到南亚和东南亚。

由新冠疫情带来的世界经济衰退和世界贸易格局的转变,决定外部需求弱化将是一个长期趋势。2019年我国工业产值90.7万亿,出口近20万亿,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多万亿,如果将出口的一半转向内销,对国内的企业和产业都是一个塌方式的冲击。例如,国内销量家电增加40%,服装鞋袜增加1倍,手机增加2倍,那这些产业的企业只能相互杀价,直至大部分企业倒悼。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仍然下降11.8%,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0.3%,在内部和外部需求疲软的情况下,生产越多库存积压越重,从7月份PMI指数反映的情况来看,库存明显上升,订单几乎为当期订单。如果这种状况不能解决,经济内循环就会在消费环节梗阻,因此,提振消费成为当前迫切解决的问题。

国家启动经济内循环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防止因突发重大事件而严重影响国内经济发展。保内需促消费稳经济,最大限度减少疫情所带来的损失。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