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五是什么意思?,海蓝之谜的化妆效果怎么样
黑五是什么意思?,海蓝之谜的化妆效果怎么样?
La Mer的定位是世界上最贵的护肤品吗?
相信很多不了解护肤品或者才开始了解的人第一次看到La Mer的标价都会觉得震惊,其中也包括无罪本人。La Mer是隶属于雅诗兰黛集团旗下的顶级定位品牌,价格自然符合其商业定位。La Mer的灵魂核心单品精华面霜达到了1450元/30ml的价格,已然属于贵妇产品,不过对比多个日系厂商当家的顶级线万元面霜并不算贵。(100ml的精华面霜不许作弊哦)。
La Mer目前国内在售的产品中最贵的是鎏金焕颜精华露,高达5500元/30ml,但是来自La Prairie和娇兰等品牌的好些产品仍然可以轻松力压它;在国外La Mer还有一款21天尊享密集焕颜修复精华,三支15ml售价超过2万元人民币,令人咋舌,确实属于世界最贵之一,但并不是最贵的NO.1。
Miracle Broth神奇活性精萃是什么?有什么功效?
它是贯穿整个La Mer品牌的灵魂核心成分,在成分表中的名字是【藻提取物】。
品牌故事告诉我们它是由烧伤的太空物理学家通过发酵深海巨藻得到的,含有蛋白质、多糖、矿物质、维生素等,可以保湿、舒缓、促进肌肤的自我修护,而【修护】,也是La Mer宣传强调的关键字。
Miracle Broth和SK-II的Pitera一样,都是属于特定的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发酵得到的,难以复制模仿,也让品牌与其他竞争对手做出了明显区分,加之商业营销大做文章去神话这个概念,给消费者不断洗脑,给很多人留下了高端、顶级、奇迹这样的高大上印象。但是神奇活性精萃是不是真的有这么神奇,在撇下心理加成之后去使用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吧。
La Mer的产品能治好我的敏感肌吗?听说它家产品急救效果也特别好?
长期的敏感肌肤和短期内正常肌肤的敏感不适是完全两回事。
真正的敏感性肌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而不应该把治疗的期望放到护肤品上。只是根据成分表简单推断的话,La Mer的大多数产品并不适合敏感肌,因为过多的植物提取、商业大牌难以回避的香精、防腐剂等都是可能增加刺激、引发不适的因素。
我知道看到这里肯定有low妹要跳脚了:“我烂脸就是擦La Mer好的!” 都烂脸了不是应该就医吗?你都不知道自己烂脸的原因又怎么清楚是擦了什么东西好的?你怎么知道你不擦就不会好呢? 那万一别人烂脸擦了反而加重症状呢?
用护肤品【急救】,很多时候都是针对正常肌肤偶尔的不适,比如【我马上要参加婚礼了可是皮肤状态不好干燥起皮,怎么才能急救呢】这样的问题。如果真正皮肤敏感不适到一定严重的程度,还是应该立即就医,别想着护肤品能治病了。只针对想要短时间提升皮肤状态的情况,La Mer的一些产品还是很有效的,比如浓缩修复精华、提拉紧致面膜之类的。
听说有新闻爆出La Mer精华面霜效果不及20元一罐的妮维雅润肤霜,是真的吗?
这个梗是来自于几年前一位英国女记者做的实验:47岁的她在30天里,在左脸使用妮维雅润肤霜,右脸使用La Mer精华面霜,30天之后经过皮肤科医生的测试发现使用妮维雅润肤霜的左脸皮肤状态更好。这个新闻一出,La Mer自然是一时间被黑得很惨。
从成分来讲,至少La Mer精华面霜和妮维雅润肤霜都是矿物油,凡士林,甘油这几样基础保湿的成分占大头,这个是没有争议的。但是La Mer多了自家主打的Miracle Broth藻提取物,也添加了很多调整皮肤的植物提取和矿物质,至于值不值价这个就是仁者见仁了,毕竟护肤品从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三分货】,两款面霜差价超过百倍,但效果一定不可能像价格如此悬殊。
我自己对La Mer精华面霜的看法在此仅供参考:它是一款不错的基础保湿产品,适用于干皮四季和其他非敏感类型皮肤秋冬季干燥时使用,对于需要封闭来促进修复的一些屏障受损,可以尝试,除此之外,它也没有什么抗皱紧致、美白、祛痘等更多的功效了,我个人是认为它没什么神奇的。有这个消费水平的,自然长用无妨,而对于它有过多期望而消费力不足的,很可能在入手之后失望而归。护肤这件事还是不找最贵的、找最适合自己的才最明智。
La Mer也遵循“人红是非多”的定理,首先要红才能有很多争议。被骂“不如妮维雅”、“就是一瓶高价硅”的同时,事实上La Mer的销售数据是非常好看的,尤其是在天朝市场蒸蒸日上,稳坐集团头牌,给雅诗兰黛集团贡献了2位数增长的大头。在昔日死对头HR日渐衰落、节节败退之后,La Mer联手雅诗兰黛品牌步步紧逼,搞得兰蔻手忙脚乱,拳打脚踢。抛开过多的神化,也摈弃极端的一脚踩到地心,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La Mer的部分产品。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La Mer官方主要分了几个系列:
La Mer精华面霜
Moisturizing Cream
1450元/30ml
推荐指数★★☆
这款就是最为经典名气最大的精华面霜,质地宛如猪油,滋润度非常高。跟20元的妮维雅蓝罐对比的就是这一款。从成份上来看,只看排在前面的几样有矿油、矿脂、微晶蜡、羊毛脂醇、石蜡等成分你就可以猜到质地有多厚重,其实原理就是形成一个封闭,增强皮肤自愈的能力,当然也有品牌灵魂成分Miracle Broth和多种植物提取助力。但是这款比较麻烦的是,用之前需要用手搓来乳化,冬天比较冷的时候真的很难乳化啊,加一点护肤油会好乳化一些。虽然矿油致痘的传闻早就平反了,不过我自用反正是会闷痘的,粘腻厚重让我极度不适,所以个人不会回购。这样的一款产品确实承载了过多的期望和质疑,它几乎就成了一个概念而非一款单纯的产品了,你只能亲身试试再来判断。
La Mer精华乳霜
The Moisturizing Soft Cream
1450元/30ml
推荐指数★★☆
毕竟只靠一款厚重的经典面霜是无法一招吃遍天下鲜的噜,所以La Mer推出了多款质地不同的面霜乳液来适应不同肤质的护肤诉求。这款乳霜就不再需要乳化,质地也蓬松一些,在成分上拿掉了经典面霜的矿油换上了鸭屎烂die最喜欢的硅油,矿脂仍然在列,所以依旧有不弱的封闭性。
La Mer精华凝霜
The Moisturizing Gel Cream
1450元/30ml
推荐指数★★★
这款凝霜自然是三款面霜中最适合我的,啫喱质地,无矿油无矿脂,清爽保湿,没有负担了。可是超过千元的价格,却只有最基础的保湿功效,让我实在无法诚心安利。Miracle Broth和多种植物提取还有复杂的矿物质对于我的皮肤并没有太多的改善功能,个人不会回购。
La Mer控油精华乳液
The Oil Absorbing Lotion
2350元/50ml
推荐指数★★★☆
La Mer面霜乳液系列我相对来说最喜欢的一款,因为相比面霜的基础保湿,它还可以多了控油功效,哑光的感觉更好,不过这款已经停产,改版后我也没用过了,因为只是追求控油的话便宜的选择也太多了吧。
La Mer精华乳液
The Moisturizing Soft Lotion
2350元/50ml
推荐指数★★☆
新品,在柜台试了一下,感觉就是soft cream的乳液版本,没什么亮点,boring。
La Mer修护精萃液
The Treatment Lotion
1100元/150ml
推荐指数★★★★☆
我跟你讲厚,这个绝对是La Mer性价比最高的东西了,体验La Mer的入门必选款,没有之一。这个精华水主打品牌灵魂成分Miracle Broth海藻提取,还包含透明质酸钠、酵母提取物、甘草酸钾、六胜肽、海藻糖等等这些一大堆保湿兼抗炎成分的豪华家族现已加入套餐,当然按照惯例植物提取物和植物精油也没落下。精粹液的味道清新,有一些粘稠度,保湿效果相当好,还能很好的舒缓一些干燥和泛红,可以说是本人秋冬最爱的一款水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精萃液的延展性也是好到可怕,只需三四滴即可涂满全脸(我脸小靴靴),一瓶正装150ml我至少可以用三四个月,性价比爆棚,不买不是人。
La Mer浓缩修护精华
The Concentrate
4100元/50ml
推荐指数★★★★☆
作为价格十分高昂的顶级线产品,这款和精华面霜一样真的很有争议,有的人说它只是一瓶骗人的高价硅,有的人则说这款涂了就变仙女。成分上还是主打Miracle Broth的藻提取物和数量惊人的植物提取、矿物质等等,配方思路跟面霜一致。但是正如之前总结到的,贵妇级产品只单纯看成分完全是低端玩法,你并不知道这些植物提取或者其他成分里面到底有没有干货,有的是真的有效,有的只是纯粹为了成分表好看一点,至少从我个人体验到的效果来看,这款是前一种。我觉得这是一款修复力真的上佳的精华,每次皮肤状态差的时候总能力挽狂澜让你心服口服。既然加了那么多硅自然是爽滑的肤感,然后还是那股海藻植物味,没什么特别的。如果你是健康肌肤,那这款对你来说真的卵用没有,甚至皮肤健康正常的常用反而长痘的反馈也不在少数。如果你偶尔皮肤不适想要急救提升皮肤状态,那么这款谁用谁知道了,除了价格恶心之外,我个人觉得是一款优秀的、有效的产品。
La Mer提升紧致精华面膜
The Lifting and Firming Mask
2200元/50ml
推荐指数★★★★☆
提升紧致精华面膜比8分钟急救面膜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别的不说,修复力我是服气的,有一些小痘痘小的炎症一晚就下去了,跟没长一样!你问我提升紧致的效果好不好啊?我才15岁我怎么知道(手动斜眼笑)?!成分表这款同样已经炸裂,几十种云里雾里的植物添加,不过有相当一部分添加量是很足的,毕竟都这个价位了,还是没那么小气巴拉的。可能是怕佛跳墙一锅炖味道不好,这款加了香精,不过看在效果很好的份上我婊示可以接受。
La Mer焕肤水
The Lotion
750元/200ml
推荐指数★★☆
丢掉了Miracle Broth的一款不功不过的普通化妆水。很温和,却也只有基础保湿功能,比较清爽,四季皆宜。不过我夏天最爱IPSA流金水和SK-II神仙水,秋冬爱La Mer精粹水,所以这一款对于我来说实在划不进常用或者爱用的list靴靴。这款还有一个控油版本的。
La Mer美白洁面
The Cleansing Foam
750元/125ml
推荐指数★★☆
我用过的最无聊的贵妇洁面,确实不像这个价位应有的水平,还是搓盘子的感觉,虽然名字叫“Foam”但不是太好打泡,要多挤点才行。洗后有些干和紧绷,看了成分原来是皂基为主配氨基酸的。然后没有所谓的“焕白”功效,洁面就停留脸上那么几十秒,别多想了。价位百元就能有很多好用的洁面了,这只实在是乏善可陈。话说辣妹家的美白系列包括精华啊水啊我一个都没用过,毕竟好用的美白产品太多,VC衍生物加点二氧化钛可糊弄不了本贵妇。
La Mer洁肤乳
The Cleansing Lotion
750元/200ml
推荐指数★★
洗不干净!完全没法洗干净防晒什么的,看了成分才知道是没有表活的。问了柜姐说必须要和化妆棉搭配在脸上摩擦摩擦才能有清洁功效,我????幸好是送的小样,买正装估计气吐血。
La Mer调理舒缓喷雾
The Mist
650元/100ml
推荐指数★★★
很舒服的一款商业大牌喷雾,完爆SK-II的神仙水喷雾,这个玫瑰味至少好闻很多,虽然有点浓,老阿姨的感觉。成分上也比一般的La Mer产品动辄八九十种成分要精简,还是一堆植物提取物加矿物质的老梗。飞机上我看见这东西几回了。
La Mer润唇膏
The Lip Balm
500元/9g
推荐指数 ★★★★
忽略价格这是我最喜欢的润唇膏,其实算下来并不贵因为份量很足。甜甜的薄荷味,对于唇部死皮厚敷两天效果非常好,是我用过的效果最好的润唇膏,完全不油腻,哑光,不像很多润唇膏涂上去像一层猪油一样。可是这包装略恶心,用手指扣来扣去的感觉都不卫生,做成管装的要死吗?害我老是偷懒直接拿嘴上蹭,这样方便点。
La Mer保湿修复面膜
The Hydrating Facial
2600元/6pics
推荐指数 ★
我是抱着品牌情怀去买的拆卖的。这个面膜冬天用应该很爽吧,里面精华很多很滋润,用完了发现除了保湿没有其他效果,也许应该在皮肤状态不好的时候用?这个价位的面膜讲真随便哪个贵妇牌的面膜都秒杀这款吧。
La Mer保湿精华
The Revitalizing Hydrating Serum
1900元/30ml
推荐指数★★☆
其实蛮好用的,给我的感觉是精粹液的那种全面升级版,保湿确实也是很好。但是这价格???如果只是要保湿的话,好用的、平价一些的单纯保湿精华也太多了吧,这款确实是贵妇专用了。
La Mer 紧致环彩眼霜
The Eye Balm Intense
1700元/15ml
推荐指数★★★☆
这款眼霜不错,有点清凉的质地,滋润但不浮油,用配合的按摩棒去按摩特别爽,觉得自己瞬间变高贵了呢。舒缓浮肿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眼周提拉紧致的效果几乎立竿见影。加了二氧化钛,对黑眼圈有即时遮盖提亮效果,但不会从本质上改善,眼部产品对于黑眼圈基本上无解的。Plus这个按摩棒(噗)真的要夸一下。
La Mer 浓缩修复眼部精华露
The Eye Concentrate
1700元/15ml
推荐指数★★
完全不像面部的浓缩修复精华那样惊艳,这款对于我来说是没有任何明显效果的,包括紧致、提拉都没有感觉,我觉得它可能更像是一款基础保湿产品。还是加了云母和二氧化钛,能即时提亮一点眼周,洁完面之后打回原形。不推荐。
La Mer多效净透洁肤水
The Cleansing Micellar Water
480元/100ml
推荐指数★★★
现在的卸妆水都流行胶束水了,La Mer自然不能落俗。使用感很好,卸的也很干净,味道特别喜欢。带了100ml的小瓶出差用很方便。但是依泉啊贝德玛的同类优秀产品便宜不少,高价格里面自然包含不少品牌溢价。
La Mer焕活精华油
The Renewal Oil
2100元/30ml
推荐指数★★★★
感觉这款跟SK-II的护肤油思路很像,都是自家灵魂核心成分加上大堆植物提取油,然后水油分离,用前请摇一摇。这款护肤油柜台BA特别喜欢推荐给买了精华面霜的,说是官配拿来“乳化”面霜特别好,用了它确实让面霜变软要容易一点但是你用其他的油也是差不多的效果,所以不是非它不可的。我秋冬季特别喜欢用这种护肤油,洗澡的时候滴两滴,手上搓匀上脸,保湿效果非常好,轻松缓解干燥。
为何在中国电商能干掉实体店?
题主的意思是,在美国,实体店能“干掉”电商?你忘了,全球最大的电商亚马逊不就在美国嘛!其实,美国的网购率甚至高于中国。
2016年,美国多达80%的人在网上购物;同期,中国只有63.1%。但为什么中国的“双11"能把美国的”黑五“碾压得渣渣都不剩呢?因为中国有13亿多人,美国只有中国的一个零头,按63.1%的网购率,中国网购用户有近9亿,美国尽管网购率高达80%,但乘以3亿多人口,网购用户也不过2.4亿多,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中国在人口规模上占了优势。
不过,和我们爱上网购就不愿去实体店不同,美国人是网购和实体店购物两手抓,都舍不得放,而且在网购和实体店购物二选一的情况下,六成多的美国网购用户会选择去实体店购物。
由于消费者对实体店的情有独钟,使得美国实体店的日子在2016年前活得还行,当时网购交易额在整个零售行业交易额中仅占10%。但是,随着电商渗透率进一步提高,房租增长,美国实体店也被卷入倒闭狂潮,仅2019年就有9302家零售商店关门。
狂潮席卷之下,纽约第五大道老牌百货零售商Barneys也申请破产。Barneys的破产不仅仅是受网购冲击导致销售额下降,天价般高昂的租金也是压垮它的一座大山。破产法庭的文件显示,Barneys有近1000万美元房租没有支付。
题主认为网购冲击了实体店,这个看法并不全面。其实是不断上涨的房租抬高了实体店的经营成本,由于网购存在,实体店无法通过提价覆盖房租上涨的成本,利润越来越薄,经营难以为继,只能选择关门。
所以,不是电商逼死了实体店,而是年年高涨的房租压垮了实体店,这个已经有官方结论:实体店铺租金占经营成本约30%,而且近年来以每年20%的速度上涨,大约是销售额平均增速的2倍。
等于实体店在为房东打工,而且每年交的租子呈两位数上涨,谁能撑得住?至于房东涨租的套路,多到不胜枚举,最常见的就是”关门大狗“,等你花大钱装修好了,买卖开始赚钱了,对不起,涨租金,你要么乖乖就范,要么赔上装修搬走。
隋唐演义里宇文成都排行仅次于李元霸?
头条号《姑妄言》作者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隋唐演义》这部书的价值,这样对于理解笔者的答案很有益处。
笔者以为,无论是从历史价值、文学价值还是军事价值,这本书都不高。那它为啥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被人一再翻拍呢?因为它有另一个卖点——娱乐价值,所以一定不要把这书当正经书看,没事看着一乐就行了。
先说下历史价值。在本书中有诸多的讹误之处,比如对秦琼的描述,把一个只能担当冲锋陷阵之责的猛将,写成了仁义无双、文武双全的大帅;再比如苏定方,江夏王李道宗,在演义里都是反派,而在真正的历史上,这二人都是能够独挡一方的大将,也很有本事,也都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为人也很正直。不一一罗列,太多了。
为什么会这样?
看《隋唐》,有没有感觉到一丝丝《三国演义》的影子:三国里有刘备这个非常讲究的大哥,文武兼备的二哥关羽,勇猛且鲁莽的三弟翼德,还有个聪明到非人类的军师诸葛亮。
看看《隋唐》是否也有相似的人设?
明白了这个,才会理解《隋唐》一书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靠谱的对历史人物的扭曲了,因为他要往《三国演义》这个模式上靠,因为《三国演义》太成功了,就好比现在的文学网站,只要有一部作品成功大卖,就会调动整个网站的原创力量往那个模式上靠拢,现在叫“跟风”。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隋唐》也是属于跟风之作,只不过换了时代背景,换了人物而已。
《水浒》也有这个毛病,为了在宋江集团里找出个诸葛亮式的人物,硬生生造出个吴用来,把个只有生产队会计水平的小人物,生生打造成了诸葛第二。
这也是笔者说《隋唐》文学价值低的原因,没有塑造出一个在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人物。
再说军事价值。三国演义的军事价值很高,把战争写得相对真实,特别是那些军事奇谋,真的很有价值,很有可操作性,甚至有传说,满清之所以能够入关,凭的就是半本《三国演义》。想想袁督师是如何被皇太极用反间计玩死的,这话挺靠谱。
而《隋》则不同,或者是因为作者对于古代战争的真实情况了解程度低,或者是为了迎合民间百姓的口味而故意如此,总之水准很低,很偏离现实。
这样的桥段在本书中随处可见:
双方打仗,不管多少军队,都要摆出许多牛叉闪闪的大将来PK,基本步骤是这样的:
“来将通名!”
“秦琼秦叔宝!你是何人?”
“大将新文礼!”
然后双方开始PK,有一方输了或挂掉了,就再换上一人,或者获胜的一方首领直接一挥马鞭,三军齐冲,对方就败了。
在本书中甚至出现了罗成这个牛掰到突破天际的人物,在金锁山创造下了接连靠PK活捉五王的情节,这五王依次是孟海公、窦建德、王世充、高谈圣、朱灿。拜托,就算想捧罗成,黑五王,也不要这么明显好不好!要知道人家五王也是有自尊的,何况当时唐灭王世充、窦建德可是费了移山心力的,演义里就这么被罗成一个人解决了,亏心不亏心!
所以,按照作者或者本书的逻辑,战争只能这么打,个人武力值成为战争胜负的关键。
因此就需要出现个人武力值爆表的大将,而李元霸、宇文成都就是这种逻辑下,塑造出来的此类武将的极致人物。
以下就是笔者对问题的答案:
本书中很少有用计谋解决掉比自己武力强悍对手的例子,所以干掉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的,只能是排名第一的李元霸。
顺便说一句,这两个人都是虚构的,李渊有个儿子叫玄霸,不过早夭,后追封为卫王。至于宇文成都,更不靠谱,宇文化及的两个儿子都是废物,倒是本书中的宇文成龙更像他们本人。
可能作者本人也觉得这么写不太好意思,就弄出个师父交待元霸,不能打死用凤翅镋这种兵器的大将,还安排了个李元霸自己用锤砸雷,结果将自己砸死的结局。这样即缓解了作者的尴尬,还加入了宿命论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民间受众最吃这一套。
否则,按照作者的逻辑和思路,李元霸天下第一,几乎就是不死之身了。那么后面唐朝要面对的诸多麻烦和敌人,靠李元霸一个人就全解决了,这样是不行的。不找借口干掉李元霸,别人的戏份铁定都被他抢光了,让别人还怎么混,让作者还怎么往下写?
顺便说一句,在真正的战争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军队的数量、装备水平、训练水平、后勤供给、军心士气、地形地势甚至连天气、风向这些都不能忽略,是一项相当复杂、相当科学细致的系统工程。
本文由头条号《姑妄言》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码字不易,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就是我发文的动力!
关注按钮在右上方,随手点点,我心暖暖!
要带什么东西?
既然大家都已经把要带的东西说得差不多了,那我就来和大家科普一下,英国留学行李黑单!
对于大部分的同学来说,出国留学是人生首次跨越国境,家人朋友不免担忧,所以在准备行李箱的时候,总想着的“能多塞点是一点,到了国外就什么买不到了”,结果临走时塞的有多满满当当,到机场时就拆地有多尴尬。
首次出国有些东西真的完全没有必要带!
真不用带系列
1、sim卡
街边的小商店随便找一家都有lyca的电话卡打大陆1p比giffgaff还便宜。补充一下!在Heathrow以及其他大的火车站Kingscross等等,都有送lebara电话卡的,可以拿一个先用着,等从网上预定的giffgaff到了再换。
2、羽绒服
比较大牌的羽绒服比如Moncler比中国便宜很多。像其他牌子更是在比斯特或者等到打折时候买很划算。基本都比国内便宜30%-50%。
3、棉衣
外国天气多变,尤其是英国,看着大太阳没准过20分钟就下雨了。在英国的同学可以买一件SuperDry,穿的人也很多。
4、鞋
不管是运动鞋,还是正装鞋,或者各种靴子在这边可以买到国内没有的款,且经常有打折活动,平时价格也要比国内便宜。
5、牙膏,洗面奶,洗发水,床单,枕头
这边买的价格又便宜,质量还算不错。
6、厨具,锅碗还有菜刀,擀面杖
真的不用带,基本上在国外都可以买到,而且厨具背过去又重又累,最后你可能还并不一定会用上。
7、卫生棉
相信我,如果你去了国外会发现,国外的卫生棉既好用又便宜!为了这个辛辛苦苦背上几千公里真不值得。
8、化妆品
国外经常打折!就算不打折也比国内便宜多了!买化品终于不用辛苦找代购了。
涉检系列
1、肉制品、乳制品、蛋类
因为涉及检验检疫,肉制品、乳制品、蛋类一般都不允许入境。比如各种肉类小零食(香肠、凤爪、牛肉干),牛奶布丁等等。
有的人会说我之前就带出国,一点事都没,海关也没有查。芝士君在这提醒大家一句,有没有被查只是概率问题。
譬如美国海关规定,所有肉类不能携带,无论是新鲜的、风干的还是真空包装的。英国禁止旅客从欧盟以外国家携带肉制品、乳制品和蛋类,包括火腿、香肠、腌肉等。
而在澳大利亚,肉制品、乳制品和蛋类同样禁止入境。蛋黄派、方便面(里面有肉酱包)出国时别带。
在这里特别强调一下粽子和月饼。有些学生可能想着给舍友带点见面礼,像这种有本土特色的食物好像挺合适。然而已经有许多国家有严格的禁令,特别是含有肉、蛋成分的月饼。建议去国外当地的华人超市买,别再冒着风险携带。
2、水果
由于涉及检验检疫,新鲜水果都不可以随便带进带出。水果是昆虫幼虫的主要寄居场所,跨国携带水果有可能散播病虫毒害。
还记得前段时间彭于晏因为携带水果过海关被罚上热搜的事情吗?彭于晏都没过的关,你觉得你能过吗?
加上水果在国外也不是买不到,水果是真不必带啦!
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入境物品检查尤为严格,携带水果入境,不仅会被没收,而且还根据重量来罚款,最高罚3000澳元。
3、口香糖、电子烟
针对国家:新加坡
在新加坡境内携带口香糖入境是违法的,可能被处以高达万元的罚款甚至是监禁。
无烟水烟和电子香烟是禁止入境新加坡。抽烟的朋友还是建议携带普通烟草。但是新加坡几乎全境禁烟,入境通关时可携带的香烟不准超过19支。
4、超额的烟酒
因为烟酒类单价较高,大部分国家对游客携带入境的烟和酒检查很严格。去欧洲,一人只能携带200支烟、1公升的烈酒只能带一瓶。禁止未成年人携带烟酒。
5、携带的现金
出境携带的货币数量也有规定。中国海关规定的出境携带外币不能超过5000美元。
现在境外旅游也无需准备大量零钱,可以在当地刷信用卡和银联卡,支付宝支付也日益普及。但是也要有现金!
6、中药
一些在国内看似普通的常备药,其实很多都不能带出国。轻则被没收罚款,重则5年内禁止入境或遣返回国,甚至判刑入狱。
之前来自浙江的吴先生帮朋友带16瓶复方甘草片去美国,被洛杉矶海关盘问十多个小时,最后与同行的12岁女儿一起被遣返回国,五年内禁止进入美国。
原来复方甘草片里含有阿片粉(主要成分是吗啡),可以提取出来制成毒品,属于国际上的管控药品,严禁非法持有运输销售。
任何有动物成分的中药。比如虎骨酒、熊胆粉、燕窝、鹿茸、蛇胆、牛黄解毒丸都属于违禁品。
要是有慢性疾病,需要每天定时服药。而且服用的常用药中包含麻醉或成瘾成分,如某些咳嗽药、镇定剂、安眠药、抗抑郁药和兴奋剂等,记得要遵循下面的规定:
1. 提前向海关申报你所携带的所有药品。
2. 将药品保存在原包装内。携带病例和医生处方(英文翻译),以证明你必须服用该药品且服用量在医生监督内。
3. 不要携带明显超过个人服用量的药品。
4. 不要为他人携带大量的药物,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大家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想着偷偷带一些也没事。有人带了一箱子火锅底料没事,有人带了火锅底料被海关说有“鸡精ChickenPowder”,涉及肉类被全部没收。
这些都是几率问题,真碰到海关抽查,自己在法律上站不住脚跟。大家可别因为过关被查到违法物品,而毁了入学之旅呀!
PS4还有必要买吗?
至少2019年不会出,所以最少等一年半,首发的话价格上肯定要比现在的PS4贵一些,估计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会等活动优惠的时候来购买,那样差不多就要等两年。
两年的时间来等一款主机,本身就不值得,或许那个时候你都不想玩游戏了。
况且现在PS4版本上有很多必玩神作,以后不一定都会移植,等你看完攻略再去玩就没意思了
如果你真的喜欢一样东西,我建议不要等,毕竟时间总比金钱宝贵的多,等来等去基本上自己享受不到科技带来的乐趣,更为以后留下遗憾,所以喜欢的话就现在买吧,就算玩腻了现在挂二手网站也很好处理,本身损失不了多少钱。
如果楼主纠结买SLIM,还是PRO欢迎邀请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