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史之随花向南,南京有哪些当代文化名人

2023-04-19 21:20:05 97阅读

武林外史之随花向南,南京有哪些当代文化名人?

感谢邀请!

首先,提问者问南京当代文化名人,看了一些回答把当代、现代和近代这三个词语义弄混淆了。

武林外史之随花向南,南京有哪些当代文化名人

中国历史上,近代指1840年—1919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到五四爱国运动的这段时间。世界史上,近代指资本主义时代。

中国史上,现代指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时间。世界史上,现代资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代。

当代则是指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时期,也是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毫无疑问,提问者问的是新中国建国以后有所建树的南京文化名人。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邺、建康等,是江苏省省会、总面积6587km;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大学”的美誉。

下面就由我来盘点下南京当代文化名人:

1、郭秉文

郭秉文(1880年—1969年8月29日),字鸿声,南京浦口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著名教育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先驱,被称为“中国现代大学之父”。创办“南高”,并担任校长,国立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校长。

郭秉文是中国现代大学的开创人。他主持的国立东南大学,被教育界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国立高等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2、张恨水

张恨水

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张心远,中国著名章回小说大家,现代通俗文学大师,通俗小说的鼻祖。中国最多产的作家,最受欢迎的作家,作品一经刊出,旋即造成万人空巷的局面。老舍评价:张恨水是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作家。矛盾评价:运用章回体而善为扬弃,使章回体延续了新生命的,应当首推张恨水先生。

张恨水创办《南京人报》,编辑副刊《南华经》;任《新民报》主笔。张恨水有“三绝”:其一,张恨水能够同时撰写多部小说,最高纪录是七部长篇同时着笔;其二,他写作从来不打草稿,每每是一挥而就,不涂不改;其三,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穿插于小说之中。张恨水又被称为“三多”作家:其一,作品数量多,他一生写了近三千万字;其二,作品发行多,仅《啼笑因缘》一部作品至少印了29版;其三,小说同时创作的数量多,鼎盛时期,他可以同时创作六、七部小说。

1924年,凭借章回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此后,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的问世让张恨水的声望达到顶峰。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秦淮人家》、《丹凤街》、《满江红》、《大江东去》等等佳作,描绘了一个个南京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部分作品影视化情况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转变文风。“书生顿首高声唤, 国如用我何妨死”,这是张恨水先生抗战时期坚持抗日、誓死报国心态的真实写照。

南京大屠杀后,张恨水曾呈文政府,请求自费上山打游击,但请缨无路,他把浓烈的爱国热忱和一腔孤愤书于纸上,创作了大量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抗日小说,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许多抗御外寇的珍贵历史—— 《热血之花》是国内发现的最早抗日小说; 《大江东去》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南京大屠杀日寇暴行的中国小说;《虎贲万岁》最早描写抗战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全景,表现中国将士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 《巴山夜雨》、《八十一梦》则是抗战“痛定思痛”之作,被称为张恨水作品的“巅峰之作”。期间以“西北民生疾苦”作为素材,奋笔创作了《燕归来》、《小西天》两部长篇小说,以反映西北大社会,西北人民在天灾人祸的煎熬下卖儿鬻女的凄惨生活。

3、胡小石

胡小石

胡小石(1888年—1962年3月16日),名光炜,字小石,南京人,中国著名国学大师,文字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艺术家。

于古文字、声韵、训词、群经、史籍、诸子百家、佛典、道藏、金石、书画之学,以至辞赋、诗歌、词曲、小说、戏剧,无所不通,尤以古文字学、书学、楚辞、杜诗、文学史最为精到。

曾任金陵大学教授,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与陈中凡、汪辟疆并称南大中文系“三老”。病逝遗言,藏书赠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文物捐赠南京博物院。

代表作《甲骨文例》、《远游疏证》、《磐石集》、《峡林》、《东风堂集》、《夏庐长短句》等。

4、林散之

林散之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南京市江浦县人(今南京市浦口区人),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被誉为“草圣” 。同书法家胡小石、高二适、萧娴并称为书坛“金陵四老”。

1972年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 ,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为其出大名很晚,数十年寒灯苦学,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极高境界,对现代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贡献,真可谓“功莫大焉”。

林散之书法代表作有《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李白草书歌行》等。

5、万籁明

万籁明

万籁鸣(1900年1月18日~1997年10月7日),南京人,世界动画大师、艺术大师,中国剪纸第一人。中国动画事业的开山鼻祖。与其孪生弟弟万古蟾、万超尘和万涤寰一同被称为中国动画片电影的创始人。四兄弟中万籁鸣最年长,被人们尊称为“大万老”。万赖鸣与兄弟们一起幼年自学绘画,1925年与弟古蟾摄制的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为中国动画片之雏形。1926年加入长城画片公司,四兄弟拍摄成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35年又制成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36年完成了动画长片《铁扇公主》。1960年至1964年,担任动画片《大闹天宫》《神笔马良》等导演,创作了中国动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另著有《人体表情美》《人体画美》等著作。

《大闹天宫》插图

6、苏民

苏民

苏民(1926年7月11日——2016年8月28日),原名濮思荀,南京溧水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导演,中国话剧先锋,北京人艺第一代演员。著名演员濮存昕之父。梁冠华、王姬、宋丹丹、徐帆、陈小艺、江珊等,都是他的学生。

苏民先后扮演过《雷雨》中的周萍,《蔡文姬》中的周进,《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中的格洛莫夫,《胆剑篇》中的范蠡等多种类型的角色。导演过《在街道上》《红色火车头》《老师啊,老师》等。1996年,他以70岁的高龄,在影片《鸦片战争》中出演道光皇帝。1999年《蔡文姬》复排导演。

7、余光中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出生于南京,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栖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8、陶泽如

陶泽如

陶泽如,1953年12月7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著名演员,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为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院长,江苏省电影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 。

凭借电影《晚钟》《阴阳界》和《欢乐英雄》,获得第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凭借电视剧《天网》,获得第1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

中国电影百年,获国家广电总局、人事部评选颁发的50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电影艺术家荣誉称号。

凭借电影《哺乳期的女人》,获第1届中国优秀农村题材电影表彰典礼最佳男主角奖。

凭借电影《百鸟朝凤》,获得第1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学会奖,获得第3届中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提名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入选中华影星,并获中央文化部颁发“电影表演艺术成就杯“。

9、王安忆

王安忆

王安忆,1954年3月6日出生于江苏南京,中国当代作家、文学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1976年,在杂志《江苏文艺》上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86年,出版首部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

长篇小说《长恨歌》开始在杂志《钟山》上连载,凭此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短篇小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

长篇小说《天香》,获第四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首奖。

小说集《红豆生南国》,共收录《红豆生南国》《向西,向西,向南》《乡关处处》三部中篇小说,其中小说《向西,向西,向南》获得第三届钟山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

10、叶兆言

叶兆言

叶兆言,1957年1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著名作家。本硕毕业于南京大学。现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代表作:中篇小说《追月楼》《马文的战争》,中篇小说集《艳歌》《夜泊秦淮》《枣树的故事》,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花煞》《别人的爱情》《没有玻璃的花房》《我们的心太顽固》,散文集《流浪之夜》《旧影秦淮》《叶兆言散文》《杂花生树》《乡关何处》、 《叶兆言文集》(七卷)、《叶兆言作品自选集》等。

中篇小说《追月楼》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江苏文学艺术奖。

长篇小说《刻骨铭心》、散文集《乡关何处》、《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人物》等作品获得第16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17年度年度杰出作家”奖。

《桃花扇底看前朝》获得第15届十月文学奖散文奖 。

长篇小说《刻骨铭心》获第三届钟山文学奖长篇小说获奖,提名矛盾文学奖。

《滞留于屋檐的雨滴》获第六届汪曾祺文学奖。

《南京传》获第四届施耐庵文学奖。

其作品另获江苏省文学艺术奖、丁玲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各种奖项。

11、王朔

王朔

1958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南京,著名作家、编剧。

代表作:小说《空中小姐》、《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顽主》《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动物凶猛》、《无知者无畏》等。另出版有《王朔文集》、《王朔自选集》等。

后进入影视业,《动物凶猛》改编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电影《甲方乙方》,都大获成功。改编同名作品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轰动一时。编剧电影《一声叹息》、《非诚勿扰》、《非诚勿扰2》、《私人订制》,均获得不俗票房。

《空中小姐》获《当代》文学新人奖;《一声叹息》第24届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我是你爸爸》获第53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豹奖。

12、苏童

苏童

苏童,本名童忠贵,1963年1月生于江苏,著名作家 。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入职南京《钟山》,成为《钟山》杂志最年轻的编辑。同年,短篇小说《桑园留念》发表在《北京文学》第二期,这篇小说被苏童认为是自己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同年,在《收获》的第五期发表《1934年的逃亡》而一举成名,成为先锋小说的领军人物之一。

苏童

长篇小说《黄雀记》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随后被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获得庄重文文学奖,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

长篇小说《河岸》,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 。

短篇小说《香草营》,获第十四届百花奖,获第二届郁达夫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短篇小说《茨菰》,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短篇小说《万用表》,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五届汪曾祺文学奖。

短篇小说《玛多娜生意》,获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13、毕飞宇

毕飞宇

毕飞宇,1964年1月出生于江苏,中国当代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教授。

1987年,扬州大学毕业后,先后曾就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雨花》杂志社。

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青衣》,该小说位列中国小说学会“2000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榜首。

长篇小说《玉米》,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获英仕曼亚洲文学奖。

长篇小说《平原》,法文版《平原》后获法国《世界报》文学奖。

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短篇小说《大雨如注》,获2013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奖。

文学评论集《小说课》,被授予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出版首部非虚构作品《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获人民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短篇小说《两瓶酒》,获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获第六届汪曾祺文学奖。

倪妮

南京的当代文化名人不胜枚举,作家还有《新乱世佳人》黄蓓佳、《角色》范小青等,著名影视明星梅婷、海清、杨子姗、倪妮等(按年龄排序),音乐人卞留念、朴树、朱昌耀等,有画家施邦鹤、孙晓云、周京新等等。

以上个人觉得都是当代南京文化名人,个别出生地在外地,但成长、成才在南京,所以也算是当代南京文化名人了吧!您们还知道南京南京名人呀?不妨反馈给我!谢谢!

有哪些精辟的情话?

收藏这些情话~说给最爱的人听~

1、我没法看你长大,但我想看你和我一起白头。

2、不偏不倚,刚好是你。

3、世界都变了,但未来还是我们的未来,不曾改变。

4、我想对你爱恋的极短诗篇,升华为漫长的生活散文。

5、你的眼睛像一颗恒星,撑着黑夜照亮我的生命。

6、我喜欢你总是藏不住,捂住了嘴巴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7、这世上最好的聘礼,就是你对我一生的迁就。

8、人生的路很长很长,让我陪你一起走吧。我愿与你搭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

9、时间最烈的酒,是你低头含笑的温柔。

10、你是看一眼,就能让我很安定的人。

11、温山软水满天星辰,不及你眉眼半分。

12、让我们慢慢成为适合对方的人,手牵手走过属于我们的春夏秋冬。

13、理想型的标准答案,是见到你的那一刻才有的。

14、你抬头那一刻,浮在树顶的阳光,忽然就跌落在我的怀里了。

15、我的喜欢写在风里,从此整个世界都是你。

16、努力追赶上你的每一天都是美好的,因为未来可期。

17、我有一个习惯打死都不能改,就是每天想你很多遍。

18、愿意变成一本书,只为记载有关于你的春夏秋冬。

19、今世我做过最骄傲的事,是对你爱的承诺。

20、我想和你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余生都有你。

21、梦想不多,兜里有糖,肚里有墨,手里有活,卡里有钱,未来有你。

22、你所在之处,就是我心目中的天涯海角。

23、遇见你之前是青春,遇见你之后是余生。

24、只此一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5、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说许多爱你的话,却会做许多爱你的事。

26、你是我的小宇宙里,限量贩售的快乐。

27、如果你牵住我的手,那我的心里就会放起千千万万多烟花。

28、我是个无趣的人,却总想着怎么哄你开心。

29、风吹过来,你站我面前就很甜。

30、我的心脏出了故障,除了想你,一事无成。

31、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爱你,我觉得我只能如此回答:因为是你,因为是我。

32、你问我,是不是爱你如初,我说不是,是与日俱增。

33、那些说星星亮的人一定没有看过你的眼睛。你眼中有春与秋,胜过我见过爱过的一切山川与河流。

34、环游遍整个星辰,找不到比你更亮的星星。

35、我以为我看够了阳光,直到遇到你,才知我从未真的见过阳光。

36、你总说这个城市风很大,孤独的人晚回家。我不会说什么浪漫情话,只想带你回家。

37、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情,就是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38、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而是遇见你之后都是最好的时光。

39、遇见你的时候,上帝就在我耳边说了四个字,在劫难逃。

40、有一句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想告诉你,你就是那一二的幸运如意。

41、你的微笑,像一缕晨光阳光,照在我的窗上,像一束月光,洒在我的床上。

42、不做玫瑰,要做你的心上野草,一点点湿意遍虐意疯长,烧不尽,吹有生。

43、给你波澜不惊的爱情,陪你看细水长流的风景。

44、不管什么遭遇,记得内心装满开心的童话。

45、我有个恋爱,想跟你谈一下。

46、如果风也会说话,风会不会告诉你,我在想你。

47、我莫名奇妙的笑了,只因为想到了你。

48、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喜欢你,我只知道如果是去见你我会用跑的。 —— 《虞美人盛开的山坡》

49、我真是一个大笨蛋,怎么了,除了喜欢你,其他是我都做不好。

50、流星不能帮你实现的心愿,愿意告诉我吗,我来帮你实现。

得言app伴你一路同行~!

最好记的一至十的成语?

一至十点成语:

一目十行、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四分五裂、五彩缤纷、六神无主、七零八落、八面玲珑、九霄云外、十万火急。

一至十的成语解释如下:

一、一目十行

释义: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朝

出处:《杂纪六言五首》:“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翻译:在很短的时间里飞快的看书,

二、二话不说

释义:指立即行动。

作者:老舍

朝代:近代

出处:《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三、三心二意

释义:又想这样又想那样,常指不专一。

作者:关汉卿

朝代:元朝

出处:《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翻译:无奈是个不专一的妓女。

四、四分五裂

释义: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作者:刘向

朝代:西汉

出处:《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翻译:如果魏国向南亲近楚国而不亲近齐国,那齐国就会进攻你们的东面;向东亲附齐国而不亲附赵国,那赵国就会由北面来进攻你们;不和韩国联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你们西面;不和楚国亲善,那南面就会危险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四分五裂的地理位置。

五、五彩缤纷

释义:指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作者:吴趼人

朝代:清朝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六:六神无主

释义:形容心慌意乱,拿不定主意。

作者:冯梦龙

朝代:明朝

出处:《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翻译:早下的心慌意乱了,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喝酒。

七、七零八落

释义:指零零散散不集中,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

作者:惟白

朝代:宋朝

出处:《五灯会元·泐潭澄禅师法嗣·有文禅师》:“无味之谈,七零八落。”

八、八面玲珑

释义: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作者:卢纶

朝代:唐朝

出处:《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

九:九霄云外

释义:在九重天的外面。比喻无限远的地方或远得无影无踪。

作者:无名氏

朝代:元朝

出处:《抱妆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这七宝盒中,我陈琳早魂飞九霄云外。”

十、十万火急

释义: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

作者:老舍

朝代:近代

出处:《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红楼梦中有哪些让人震惊的贵族做派?

【人鱼薇沫】最让人吃惊的无非衣食住行,和平常面姓家自是不同,我只从吃和穿两方面说起,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细细想来,曹公一部书三分之二都在写衣食住行,却又把情节与人物镶嵌其中,令故事更加丰满,人物更加立体,难怪“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这份缜密的心思和巧意,足够我们细细回味。

又逢春节,看着满桌的家常菜,我不禁想起《红楼梦》的锦衣玉食,切看看那些极致的美食与华服是如何展现的。

1.吃

记忆最深的莫过于那个茄鲞

凤姐喂刘姥姥吃的茄鲞“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其制作的复杂程度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这道菜的做法,现当今也是极其复杂,很难复制的吧。

宝玉挨打后想吃的“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单说那汤模子,“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连薛姨妈都夸赞说“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这个也不认得这是作什么用的。”

论吃的还有许多,光是听名字已令人向往。

第八回糟鹅掌鸭信、豆腐皮包子、枫露茶、第十一回枣泥馅的山药糕、第十六回火腿炖肘子、第十九回宝玉留给袭人,却被李嬷嬷吃了的酥酪、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吃的糖腌的玫瑰膏子、第三十七回宝玉送给湘云的红菱鸡头两样鲜果和一碟桂花糖蒸的新栗粉糕(缠丝白玛瑙碟子也好赞)、第三十八回海棠诗社众人赏菊食蟹、第三十九回舅太太送来给贾府的奶奶姑娘们吃的菱粉糕和鸡油卷、第四十回鸽子蛋、第四十三回野鸡崽子汤、第四十五回宝钗送给黛玉的燕窝和洁粉梅花洋糖、第四十九回贾母吃的老年人滋补的牛乳蒸羊羔和宝玉拿茶泡饭、就着的野鸡瓜子、烤鹿肉、第五十回贾母去找联诗众人时吃的糟鹌鹑、第五十三回除夕夜贾府家宴中的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第五十八回火腿鲜笋汤、第六十二回宝玉生日那天,芳官让柳家的送来的酒酿清蒸鸭子、腌的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绿畦香稻粳米饭、第七十五回鸡髓笋、风腌果子狸、第七十六回瓜仁油松瓤月饼。

其中大宴、小宴、盛宴。按时间:有午宴、夜宴、按内容:生日宴、寿宴、省亲宴、家宴、接风宴、诗宴、灯谜宴、合欢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按节令:秋宴、端阳宴、元宵宴、按设宴地址:芳园宴、太虚幻境宴、大观园宴、大厅宴、小厅宴、怡红院夜宴等。

据研究者统计,120回的《红楼梦》小说,描写到食品多达186种。所以这些包括:主食、点心、菜肴、调味品、饮料、果品、补品补食、外国食品、洗浴用品九个类另。

其中主食原料11种。食品10种,点心17种,菜肴原料31种,食品38种,调味品8种,饮料23种,果品30种,补品补食10种,外国食品7种,洗浴用品4种。

这宏大的饕餮盛宴,光是看看书,想像一下,也可满足了。

2.衣

光是穿就要分五个类别:用料、做工、饰物、款式、穿戴。

用料:品类多、档次高、名贵,有些算是世上珍宝。

书中出现的服饰用料,主要有大红洋缎、撒花泮绉、起花八团倭缎、秋板貂皮、灰鼠皮、黄绫、羽缎、白狐腋、貂裘、妆缎、蟒缎、西洋布、月白纱、羽纱、哆罗呢、海龙皮、凫靥裘、天马皮、雀金裘、猞猁狲大裘、云狐皮、香狐皮、鸭皮、麻叶皮、洋灰皮、羊皮、皿貂皮、羽线绉、葛布、麻等30多种用品。

这么多野生动物的珍稀皮毛,大都是庄子上供来的吧?

做工:原料做工要求极高,书中写到:缕金百蝶、五彩刻丝、插牙背心、二色金百蝶穿花、五彩丝攒花结长穗、起草八团排穗、锦边弹墨。

最有名的莫过于“晴雯病补雀金裘”的故事,这件衣服后襟上烧了一块,有指顶大的烧眼。

书中写首,让婆子们拿出找织补匠织补,可是不但能干织补匠人,就连裁缝绣匠并做女工的问了,都不认得这是什么,都不敢揽。

可见这料子是如何的名贵稀罕,也暗中说明了这件衣服在工艺上的复杂程度。

饰物:也极广,也极多

璎珞图、宫绦、钗、佩、金冠、抹额、箭袖、排穗、坠角、凤冠、昭君套、勒子、荷包、金魁星、含球、朝珠、靴掖、房囊、香袋子、戒指、吉祥如意、耳坠子、麒麟、汗巾、鲛帕、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手巾、包头、如意绦、观音兜、虾彩镯、联垂、珊瑚、猫儿眼、祖母绿、一丈表、碧玉佩、慵妆髻、玉塞子、汉玉九龙佩、抹胸衣、脂玉圈带、妙常髻、尾念球……

这真是古人的配饰指南大全呀,有些就是在21世纪也无法完全仿制,我们只能靠想像去感受这些珍宝的美好。

款式:四季分明,全身俱备,事无具细。

雨雪天也也斗笠、蓑衣、沙棠屐、雪帽。

窄银袄、银鼠褂、洋绉裙、背心、水朝靴、大袄、花绫裤、霞帔、披风、皮裙、棉裙、斗篷、对衿褂、蟒袍、王帽、貂裘、芒鞋、折裙、破纳、绫子袄、肚兜、羊皮褂子、羊皮小靴、鹤氅、肷褶子、鹰膀褂、大裘、袷裤、水田小夹袄、红睡鞋、水紧身、水毛儿衣服、撒鞋....

层层面面,人物就这样浮现在我们的面前,栩栩如生,并且活在我们的心中。

穿戴:

贾宝玉: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宝钗: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红楼梦》中人物的穿戴都有其深刻含义,绝不是表面上描写的如此简单,都有推动剧情,埋下伏笔,提示人物性格等作用。

曹雪芹生平所经历的事情,一一做成暗线,埋在所念所思之人身畔四周,边写边落下血泪,就可以想而知了。

以上数据均来自网络,若有出入请指出,谢谢!

古代座次中最尊贵的座位面向?

按中国儒家伦理观念,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反映在座席上也是有规矩要讲究的。 古人席次尚右,右为宾师之位,居西而面东。 家塾教师和官僚们的幕客,都称为“西宾”,又称“西席”,主人称为“东家”。 所以古人尊称授业解惑之师为“西席”。 那桌上的主位是哪个位置呢? 按照中国古代的礼制,南为尊,北为卑,人的座位有南北面向之分,不能僭越。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一国之君主的座位,必须坐北朝南。 其实我国古代的礼节,席位尊卑有君臣和主宾两种。 君臣主要是南北方向来说,皇上以南面作为独尊之位,也就是南面称尊,北面称臣。 而主宾之礼则取东西方向,出于对宾客的尊敬,主人自坐东位;而让客人坐西位,即面东而坐。 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正向朝南的座位,也就是正座儿了。 这个正座儿,在亲朋好友聚会的时候,一定要留给家中辈分最高的人物。 当然在生活中,大家都不是以方向来区分座次,而是将座席面对门的位置定为上席。 同席时,应以长辈、领导让为上席,背对门的位置为下席,一般为晚辈的席位,左右为普通席位,可由主人安排就座。 在注重礼节的中国历史上,对于座次也多有记载。 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 “(赵)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 善于纸上谈兵的赵括自己面东而坐在尊位上,藐视其他的军吏,将夸夸其谈、狂妄自大的赵括刻画得活灵活现。 再如《汉书·王陵传》记载,项羽把王陵的母亲放在军中,王陵的使者来了,项羽就让王陵的母亲东向而坐,让使者看到自己对王母是尊敬的,以此想来招降王陵。 由此可见,在室内坐西面东是上座。 所以古人将宾客和老师安排在坐西朝东的座位上,以表示尊敬。 当然在过去,“西席”还有着其他指代意义。 如古典文学作品里也常把老师称为“西席”。 唐代柳宗元有诗曰:“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乞西宾。” 《红楼梦》第二回中写道: “因闻得鹾政欲聘一西宾,雨村便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且作安身之计。” 《儒林外史》第二回中说: 申祥甫连忙斟一杯酒道:“ 梅三相该敬一杯。顾老相公家西席就是周先生” 另外在民间有一副对联赞美老师教育有方,得意门生遍布乡里:“西席桃李满桑梓,东坦龙蛇尽楷模。”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