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资料,故宫文章是谁写的
北京故宫的资料,故宫文章是谁写的?
故宫文章是祝勇写的。2011年祝勇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供职于故宫学研究所,担任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故宫里的空间,故宫里的时间,一直滋养着祝勇的写作。他充分运用“近水楼台”,从书画、建筑、器物等多个面向入手,写出大量关于故宫的文章。截至目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祝勇已经出版了包括《故宫六百年》《故宫的古物之美》《故宫的隐秘角落》等九本书,并且即将出第十本。2020年11月29日,祝勇还因《故宫六百年》获第五届琦君散文奖。由于展现出一名深入社会肌理和时代脉搏的行走型作家的不俗实力,2021年1月6日,祝勇入选“名人堂·2020年度十大作家”,实至名归。
故宫为什么吸引你?
“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一字之差,道破了北京与雪的不解之缘。
今天,北京的天空,洋洋洒洒的飘起了雪花。
顷刻间,无古无今,唯见得,天地白,宫墙红。
雪,凝固了世界,仿佛是天仙饮醉,把白云揉碎。
当故宫遇上雪,便惊艳了北京城。
我一直在想
在这样一个灰暗的冬日下午
有一家店可以进去
推开那厚厚的帘门
它永远停留在民国和北平
没有丝毫的新奇玩意儿
靠碳盆取暖
油灯照明
宾主尽数布衣长衫
三三两两凑一起喝着暖茶
或兀自看着古书
抚着小儿
我的心
总在这时代的夹缝里惦着那一份清寂
窗外下起落雪
便想追了出去
by@湖知水
雪
你本该是冬的伴侣
却跑来做春的情人
人们该赞美你的热情奔放
还是该指责你的水性扬花
你若与冬同行
或许会更幸福美满些
因为冬用它的温度延长雪美丽的生命
而你在春的世界里漫天飞舞
即背叛了冬
也阻挡了春与雨的恋情
屹立数百年的故宫,既有盛世皇朝的博大胸怀,也有百年前的历史沧桑……
百年风云,四季变幻,故宫有无数的模样。
但只要那晶莹的雪花配上这红色的宫墙,故宫就变成了紫禁城。
这是故宫最好的季节。
编辑丨苏格拉没有底
图丨故宫博物院
故宫的内部结构简写?
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故宫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为世界之最;故宫的整个建筑被两道坚固的防线围在中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 米。城墙上开有4门,南有午门,北有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 门,城墙四角,还耸立着4座角楼,角楼有3层屋檐,72个屋脊,玲珑 剔透,造型别致,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 偌大的故宫大体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外朝内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 不可不看的外朝主体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殿均建筑在8米 宽的巨大平台上,总面积约85000平方米。其中的太和殿最为高大、辉煌,它宽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册封、命将出征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仪式,其时数千人山呼“万岁”,数百种礼器钟鼓齐鸣,极尽人间气派。太和殿后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则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 内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宁三宫以及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这是皇帝及其嫔妃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 三宫六院”。在居住区以北还有一个小巧别致的御花园,是皇室人员游玩之所。明朝和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 更有趣的是,故宫的许多细节都有某种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粹。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9颗。这种奇特的数字现 象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关。古代人认为“9”字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9”。“9”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故宫里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门、太和殿等,这些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了传统的儒家理念。 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名字也和儒家经典《易经》有关。《周易》说,“乾”象征“天”,代 表“男”;“坤”象征“地”,代表“女”;中间的“泰”意为“平安、畅通”,整个意思即为“天地交泰”,暗示帝后关系和谐,再加上“清正”、“宁静”,把一个皇宫生活想象 得 异 常 美 丽。 故宫里的颜色也有深奥的寓意。故宫多用黄色琉璃瓦,室内的颜色也多为黄色,乾清宫的布置尤其突出。这种用法来源于古代经典《尚书》中的五行说。古人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世界因此变化不定。“黄色”代表“土”,土是万物之本,皇帝也是万民之本,所以皇宫多用黄色。 故宫中唯一使用黑色琉璃瓦的建筑是藏书楼文渊阁。在五行中“黑色”象征“水”,“水”可以克“火”,所以藏书楼用黑瓦,代表水克火,取防火之意。设计用心可谓良苦。在欣赏恢宏的外在建筑物的同时,仔细品味每一个建筑所象征的文化意义,才会兴趣盎然,情趣隽永。了解物化了的中国文化,才能了解伟大的故宫。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紫禁城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其材料均是当时最好的。进紫禁城前不妨先到外面的城墙下看看砌墙的砖。这种砖叫澄浆砖,即先将泥土放入池水中浸泡,经过沉淀,取出过滤后的细泥,再把细泥晾干做坯。砖的尺寸也比一般的大,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2厘米,每砖重24公斤,砌城墙共用了1200 万块。紫禁城宫殿的地上用砖,又是另一种,叫金砖。这种砖质地细腻,略带金黄色,敲之铿然有声,异常轻脆,作工自然也要复杂得多。整个紫禁城用砖超过了1亿块。 砖块之间、石板之间的粘合,也用了一种相当精细的材料。这种材料主要包括煮过后捣碎的糯米和鸡蛋中分离出来的蛋清,用它们混合而成的粘合剂不仅粘力强而且平整美观。制造这种中国式“混凝土”需要成千上万公斤糯米和鸡蛋。 故宫所用木料来自京郊房山县山中,也有的来自江南甚至四川、云南。江南木料多从运河上运来,在今天东便门处上岸。清代时所用木料也有的来自东北。 紫禁城的房瓦都是采用预先制作方式,即设计者定出大小和样瓦制作者再根据清单大批制造。不同地方的瓦,花纹也各不相同。 故宫里使用的巨型石块多达数万,其中最大一块在保和殿后面。这块上雕九条蟠龙的巨石长16.57米, 宽3.07 米,厚1.7米,重约250 吨。从产地房山向京城搬运时动用民工2万,耗银11万两。运输时间选在冬季,沿途每50米打一眼水井,汲水泼路成冰,再拉巨石在冰上滑行,50公里距离,用了28天,艰苦卓绝,可见一斑。 从材料到建筑,从布局到寓意,故宫都堪称中华瑰宝。除此之外,故宫里保存下来的古董字画、文书档案,也是稀世之珍,价值连城。事实上,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和珍宝馆。 故宫内的文华殿,收藏了明清两朝500余年的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档案,共74个卷宗,1000余万件,这是中国数量最大、价值最高的历史资料。文渊阁里则藏有完整的《四库全书》,囊括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术著作,共有3503种,6304册。 紫禁城内现有10余个藏馆,包括历代艺术馆、工艺美术馆、绘画馆、清宫玩具馆、青铜器馆、陶瓷馆、钟表馆、珍宝馆、铭刻馆和明清家俱馆,共有珍贵藏品约100万件,其中一部分是孤品,惟在故宫方能看到。
参观完故宫大家是什么感受呢?
作为一名旅游从业者,最早去故宫是14年,那时候我还是一名没进入旅游行业的大学生,因为实习选择了北京,利用假期的三天时间和小伙伴一起来到向往已久的故宫,
中间出现了小插曲,一共6人,第一天从古北水镇,抵达北京时已经是晚上就六点多了,下车后的一站是前门,其中一个朋友想先去故宫,在找住宿,我和其他朋友正好相反,找到住宿后,一起去前门大街里吃的晚饭。
第二天一早晨起来,只有我和另外一对情侣想先去故宫,另外一对想去朝阳公园,最后分头旅行,
当时只知道去故宫要从天安门进入,由于旺季所以排队至少要2小时,
拍到一半时,不知什么原因那对情侣吵了起来,两个人不欢而散,最后只剩下自己,(由于当时脚骨折后并未痊愈)所以不想放弃,于是坚持走完,走一步歇三步,总算进来了,租克讲解器,带着数码卡片机,由于当时是旅游旺季,人山人海,抬头就是脑袋,所以大殿内的建筑,只能举起相机通过屏幕看建筑,所以第一次游故宫的感受就是,哇故宫真大,建筑真好,人好多,
多年后再次来故宫是带着团来的,由于事先查阅相关资料和视频,对故宫有了了解,因此在来故宫时才发现,原来古建筑是有等级的,通过房顶、彩画、开间来判断古建筑等级,故宫氛太分为前朝、后寝,东西六宫,宁寿宫和太后宫区几部分,实际上除皇帝和服侍人员其他人是不允许进入后宫的,因此电视剧中的侍卫王爷能进入后宫算是扯淡,
后来每次进故宫都有新发现,每一次都觉得自己很渺小,每一次都有新认识,
因为喜欢所以靠近,因为靠近所以更爱,在故宫除了看建筑之外,还有许许多多荡气回肠的故事,除此之外故宫的珍宝也是值得赞赏,游览故宫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
温馨提示:去故宫需要提前在官网约票,进入时刷身份证即可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故宫、紫禁城!可以说,故宫是北京乃至全中国当之无愧的景点之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北京故宫真的就是一个您有钱也不一定进得去参观游览的地方!作为一名北京的资深旅游从业人员,今天给大家整理一份故宫旅游详细攻略,相信对大家会有一定的帮助!
1、故宫跟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地方吗?
故宫就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们电视上看到过无数次的紫禁城,1925年,这一座帝王宫殿就变成了我国最牛x的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所以故宫就是故宫博物院,他们一个是简称,一个是全称,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2、如何购买故宫门票?
故宫已全面实行网络购票,现场不再设置购票窗口,只保留综合服务窗口为特殊旅客解决购票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故宫的官网购买门票!
gugong.228.com.cn
购买故宫门票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故宫实行实名制购票,买票时需要填写实际参观者的身份证号+名字(还没有身份证的儿童则填写户口本上的号码)!买好票以后,参观当天直接刷身份证就是检票!有些朋友说想要纸质票留念,可是很抱歉,故宫没有纸质票了!
实名制购票
(2)、两种人免票:身高1.2米以下或者六周岁以下孩子免票,残疾人凭残疾证免票!
(3)、故宫没有所谓儿童票,6岁到18岁的统一购买学生票,不需要出示学生证,只看年龄!18岁以上的学生可以购买学生票,但入园检票时需要出示学生证!
(4)、60周岁以上购买老人票,故宫对老人没有免票,所以100岁的老人都需要购买老人票!
(5)、故宫门票价格:淡季(11-3月大门票:40元,联票60元),旺季(4-10月大门票60元,联票80元)!
其他细节可以到官网仔细看看,不再啰嗦!现在【重点】来了!
(6)、为了更好的保护故宫,故宫每天限流8万,限流就是限制售票8万张,买到票的可以去参观,没买到票的,很抱歉,您给再多钱都不让您参观!就因为这个,网友戏称故宫是您有钱也不一定进得去的景点!尤其是节假日(春节、暑假),8万门票常常提前四五天就已经卖完!所以节假日游览故宫,一定一定要提前购买故宫门票!
3、故宫有几个检票口?可以从那些门进入参观?
故宫实行由南往北单向游览制度,游客一律从南门(就是午门,故宫唯一的检票口)进入,北门离开!想要到达南门常规线路必须通过天安门,旺季难免人多,这时候我们可以从东华门绕到午门检票口!
4、故宫最佳的游览线路是什么?需要多久?
当然是是沿着中轴线由南往北参观!先看看平面图吧!
最佳线路: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参观用时3小时!
5、最后给大家再划一个重点:故宫购票这么繁琐吗?有没有更加实惠便利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滴!
某宝上有很多旅行社也在售卖故宫门票,我也有过购买经历,有几个好处:1、都是全天票,不区分上下午,全天都可以使用;2、某宝卖家会赠送故宫电子讲解,很是方便;3、某宝购买门票会比故宫官网购买要便宜几块钱,店铺偶尔还有代金券;分享一下我之前购买的良心店家!@头条旅游
故宫的各个宫殿资料?
1.太和殿
太和殿(明朝称奉天殿、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高35.05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面积约2380多平方米。长宽之比为9:5,寓意为九五之尊。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
太和殿并不是皇帝日常办公之所,而是举办国家重大仪式的地方,比如登基大典,元旦和万寿节(皇帝生日)等重大庆典。太和殿前有两只铜龟和铜鹤,象征长命百岁、万寿无疆。
2.中和殿
中和殿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
中和殿高19米,方形殿,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中和殿内宝座前左右两侧放置两只金质四腿独角异兽,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言,远知八方之事。放在皇帝宝座两旁,寓意君主圣明。
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3.保和殿
保和殿是皇帝举行御试的地方,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
殿内以金砖铺地,设有雕镂金漆宝座。保和殿后阶陛中间设有一块雕刻着云、龙、海水和山崖的御路石,人们称之为云龙石雕。这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4.乾清宫
乾清宫是紫禁城后寝部分的主要大殿,原是供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宫殿,后来皇帝也在这里接见大臣,处理日常政务,雍正即位后,将寝宫迁至西部的养心殿,乾清宫就成为皇帝办公的专用宫殿了。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坐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
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后檐在两个金柱之间设屏,屏前有一宝座;东西两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殿内以金砖铺路。内殿的宝座上方挂有一块“正大光明”的横匾。
5.交泰殿
在乾清、坤宁两座宫殿之间有一座方形的交泰殿,规模不大,殿名取自《易经》,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这是清代皇后在重要节日时接受众皇族朝贡的地方,并且用龙纹和凤纹并用装饰,龙代表皇帝,凤代表皇后。
交泰殿是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鎏金宝顶,殿中设有宝座,宝座后有4扇屏风,上有乾隆御笔《交泰殿铭》,殿顶内正中为八藻井。
6.坤宁宫
坤宁宫在明代和清初是皇后的居住地,后来把殿内分作两个部分,东部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西部为萨满教的祭祀场所。坤宁宫坐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 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
坤宁宫改建后,即成为清宫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其中宫的地位并未改变。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扩展资料:
故宫坐拥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以三大殿为中心,有三宫六院,有9000多个房间。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分别为午门、神武、东华门和西华门。城墙的四角,有四座风姿绰约的角楼。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两组建筑。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