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佛寺,西藏第一僧人是谁
我国最早的佛寺,西藏第一僧人是谁?
桑莺寺(桑耶寺)是莲师到西藏之后建立的第一个寺院。也是在西藏第一次挑选出7名僧人尝试出家,结果发现此举可行,于是渐渐有了大规模的僧团。
在中国哪里有少林寺?
事实上如今少林分寺已开遍了全世界,在全国每个省级行政区几乎都存在少林寺的分寺,一般来说如果单独提到“少林寺”三个字是指的河南嵩山少林寺。除此之外目前国内历史比较悠久的具有代表性的少林寺分寺有福建莆田南少林寺、福建福清南少林寺、福建泉州南少林寺、河北保定北少林寺、天津蓟县北少林寺等。
公元2至3世纪罗马、安息、贵霜和汉帝国四足鼎立、紧密联系,使得横亘东西的丝绸之路全面繁荣起来:在这条道路上穿梭往来的不只有驮着丝绸、宝石和香料的商队,同时还有怀着崇高信仰的僧侣。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原——在东汉的都城洛阳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然而佛教真正大规模传入中国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时中原大地正在经历五胡乱华的动乱,一时间中原士民都陷入到迷惘之中。鸠摩罗什是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率先由西域前来中原布道的佛教僧侣之一——他祖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家世显赫,其祖上为名门。相传他自幼天资超凡:半岁会说话,三岁能认字,五岁开始博览群书,七岁跟随母亲一同出家,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又娴汉文,佛学造诣极深。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藏法师第一人,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翻译学鼻祖,语言学大师。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后凉太祖吕光取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到达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在甘肃凉州待一十七年弘扬佛法,学习汉文,后秦弘始三年(401)入长安,至十一年(409)与弟子译成《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论,系统介绍龙树中观学派的学说。总计翻译经律论传94部、425卷,其中“三论”(《中论》、《十二门论》、《百论》)为三论宗主要依据;《成实论》为成实学派主要依据;《法华经》为天台宗主要依据;《阿弥陀经》为净土宗所依“三经”之一等。
正是在鸠摩罗什的翻译之下大量印度佛教典籍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也是佛教由域外宗教开始同中华本土文明融合进而形成东亚汉字文化圈独特的汉传佛教的历史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又一位对中华汉传佛教的形成影响深远的人物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来到中原——此人就是菩提达摩。他先是航海来到广州,在南梁弘扬佛法,后又北行至北魏,到处以禅法教人。中华佛教独特的禅宗体系正是在这一时期日渐形成,因此中国佛教禅宗弟子尊奉菩提达摩为达摩祖师。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达摩祖师到达了位于当时的北魏都城洛阳附近的嵩山脚下。他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认定这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在这里创建了少林寺并将其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当然少林寺作为中华千古名刹一方面固然是其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的宗教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其独特的禅武双修理念。
1982年的一部《少林寺》让观众真正欣赏到了真实的中国功夫,影片根据“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演绎而成。尽管事实上当年李世民与王世充虎牢关大战前并没这么一出插曲,但少林武僧参加了反隋建唐的战争却是真实的历史。如果我们今天造访少林寺依然能见到当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笔题写的诏书碑刻,事实上在李唐时期少林寺扮演着拱卫东都洛阳的特种部队角色。少林寺提倡禅武双修的精神——练武以强身,修禅以静心:没有好的武功底子就不能保国安民、救苦救难;但仅仅只专注于武学,而忽视修禅则容易走火入魔。少林寺在传承中华武学的过程中并没削弱其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的宗教地位——当西行求法的玄奘法师东归大唐之后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希望去少林寺翻译自己从印度取回的真经,尽管此事被李世民婉言谢绝,但足以看出少林寺在当时天下信众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武术界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与此同时少林寺在中华武术界的地位并没削弱其作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的宗教地位,因此少林寺也一直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
李世民还特地准许少林寺在全国各地建立十座分寺,各分寺都有权建立自己的僧兵队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九莲山的林泉院就是少林寺十座分寺中较早创建的分寺之一,这里是中华武术南拳流派的发源地,因此素有南少林之称。福建莆田南少林是唐太宗李世民特敕北少林昙宗方丈建立的,在明代抗倭战争时期南少林僧兵成为一支威名赫赫的队伍,清初南少林因参与反清复明而被夷为平地。1986年考古学家挖掘发现南少林寺遗址,1992年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莆田市政府在遗址上重建南少林寺,1998年莆田南少林的重建工程竣工,从2006年起南少林恢复了宗教活动。通常我们所说的南少林是指位于福建莆田的南少林寺,事实上位于南方的少林寺分寺并非只有福建莆田这一处:福建福清少林寺是和莆田少林寺一样始建于唐太宗年间的古刹,因嘉庆年间被白莲教占据而被清军焚毁,1993年6且4日在福清市东张镇少林自然村找到其遗址。福建泉州少林寺相传是唐太宗年间嵩山少林寺的智空大师入闽所建,位于清源山之东岳山麓。泉州少林寺自建立以来长期作为中国南禅和南拳的传播中心,然而这可能也是最为多灾多难的一座少林寺分寺:唐天佑元年(公元907年)泉州少林寺被割据福建的王审知焚毁,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宋太宗赵光义下旨重修。南宋景炎元年泉州少林寺千余僧侣参与抗元斗争,因此再遭兵火之灾。明洪武十年州官黄立中上奏朝廷建议重修泉州少林寺。明中叶泉州籍的抗倭名将俞大猷将泉州少林寺所创的剑技棍法回传到河南嵩山少林寺。清乾隆二十八年泉州少林寺因参与反清复明活动第三次被焚毁,此后出自泉州少林寺至善法师避祸民间并继续招收少林弟子,一部分武僧逃入德化避难。至善法师的弟子洪熙官后在广东佛山开馆收徒传授南少林拳,洪熙官所传之南少林拳后由黄飞鸿及其弟子传播到香港、东南亚及美国等地。1992年10月泉州少林寺在原址重建。2004年金庸先生在造访泉州少林寺后为少林寺题下了:“少林武功,源远流长,传来南方,光大发扬”十六字,随后的金庸新版武侠小说里的南少林皆定改为泉州南少林。元世祖忽必烈仿中原汉制建元称帝后曾下旨命福裕和尚主持嵩山少林寺,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元仁宗黎拔力八达赦封福裕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同年福裕派高徒来到河北省满城县始建北少林寺。
上海玉佛寺历史?
清光绪八年(1882年),普陀山慧根法师朝五台,历峨眉,入西藏,到印度,礼佛后过缅甸,在当地华侨的赞助下,开山取玉,雕成五尊玉佛,并请回普陀山。路经上海时,留下坐佛、卧佛各一尊,即在江湾镇造庙供奉,称玉佛寺。
最早的玉佛寺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建立在吴淞江湾车站之侧,由慧根法师的弟子本照法师任持。辛亥革命后,寺毁于兵火,仅玉佛幸存。一度以盛宣怀舍殚根路(今维安路)别墅为寺,供奉玉佛。
民国七年(1918年),佛寺毁于兵火,故择现址重建,新寺易名为“玉佛禅寺”。民国七年(1918年)起,佛教禅宗支派临济宗僧人可成法师在今址建新寺。经过十年的“躬营奋筑”,相继落成了佛殿、楼阁、斋厨等仿宋寺庙建筑群,使玉佛寺“丹艧觚绫,崇闳壮丽,蔚为巨刹,甲于海上。”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玉佛寺住持远尘法师曾在寺内创办了上海佛学院。邀请镇江竹林寺震华法师任院长兼教务长,招收学僧30人。后因种种原因办。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多次进行拔款进行维修。
1963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亲自陪同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来到玉佛寺,参加为纪念斯里兰卡前总理班达拉奈克诞辰64周年举行的纪念法会。
“文化大革命”中,在市委的保护下,各级政府、有关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及寺内僧人相互配合,使整个寺院建筑完好地保存下来,经卷佛像、法器法物也安然无恙,两座玉佛完好无损,一切佛教活动都停止。
1976年10月以后,为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玉佛寺又重新作为佛教活动场所恢复开放,成立了“玉佛寺管理委员会”,流落僧人纷纷回寺。还拔出资金,对年久失修的寺庙进行了维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玉佛寺交从自己管理,由上海市佛教界人士按寺庙体制推了方丈、监院等僧职。
1979年,由真禅法师担任玉佛寺的住持,恢复了佛教十方丛林制度。
1981年起,恢复举办各类佛事法会。
1983年,上海市佛教协会在玉佛寺恢复了上海佛学院。
2006年7月,玉佛禅寺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华东师大觉群佛教文化研究所”,并出版《人间佛教的都市发展模式》、《西藏佛教与和谐社会》两部研究专著。
显通寺凭居士证可以进入吗?
可以进入!
显通寺,又称大显通寺、大孚灵鹫寺、花园寺、大华严寺、大吉祥显通寺、大护国圣光永明寺、永明寺,位于山西五台山中心区的台怀镇北侧。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为大显通寺,它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
大雁塔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什么?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