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族,东夷族来自哪里

2023-02-20 09:48:03 99阅读

东夷族,东夷族来自哪里?

东夷,是一个族群,也是一个历史地理文化概念!从地理上讲,她位处东方,南从江苏中北部向北,包括山东中东部,再向北跨海到辽宁南部。从历史上讲,她从黄帝进入中原,跨越五帝时期,夏商周,终结于秦始皇统一中国。

她最早来自哪里?现在的人们还真没有弄清。在中华文明露出曙光的时候,她就崛起于中华的东方。她的酋长就是伏羲女娲,因她处于中华文明的前列,所以伏羲女娲也是中华各族群共同的族长:天子。

东夷族,东夷族来自哪里

东夷族,又叫泰族,因为她在泰山一带。华胥族是她的分支,借助蒙古族称成吉思汗家族的说法,是泰族的黄金家族。

炎黄民族融合的实质就是黄夷联合,整个五帝时代,一直到夏朝前期,古中华的领导阶层就是黄帝一族和东夷族联合政权。所谓华夏也是这样形成的:华,指华胥。夏,指黄帝一族,或者指大禹的族群。

古代叫伯人的民族?

不是少数民族,而且大民族。源于嬴姓,出自夏王朝初年东夷族伯益,属于以先祖名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伯氏出自嬴姓,伯益之后。伯益,亦称柏翳、大费,本是黄帝的后裔,在舜帝执政时期出任东夷部族联盟的首领,他以调驯鸟兽出名,受赐“嬴”姓,故伯益也是嬴姓的祖先,其后代中有嬴政,即秦始皇。伯益曾辅佐大禹治水,立有大功。大禹得位后,曾想让位给伯益,伯益却推辞不受,还躲避到箕山之阳。夏禹在后继无人的无奈情况下,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启,结束了历来的禅让制度。后来,夏启担心伯益会夺取自己的王位,因此杀死了伯益,建立起“王天下”的夏王朝,中国正式进入奴隶制社会。

“伯”之一字,本意除了排行老大以外,还有管理一方的长官之意,益为东夷首领,故称“伯益”。在伯益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祖名“伯”字为姓氏者,称伯氏、嬴氏、柏氏、费氏等等,有四百多个分衍姓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伯氏史称正宗。伯氏族人大多尊奉伯益为得姓始祖。

姓氏分别是什么系?

姓氏是母系氏族社会诞生发明的。

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母系民族社会,女人那时就是氏族中的核心,如果有婴儿诞生的都会继承母亲的姓氏。甚至孩子就只知道自已的母亲叫什么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叫什么,那时的母系氏族社会需要按照彼此不同的姓氏区分血脉,避免近亲结婚,影响生育率。

现在有些姓氏就是母系社会的古姓氏有八大姓,臂如带有女字旁的古八大姓:姜、姬、姒、嬴、妘、妫、姞、姚等都是人们继承的姓氏就是女姓祖先的姓氏。

高密以前叫什么?

古称凤城。据考证,远在5000年以前,境内就有人群聚居。春秋时为夷维方国,属于东夷族,而东夷族的祖先图腾就是凤凰,所以称为凤凰城。

战国有史载高密之名。秦置高密县,属齐、胶东郡。汉属胶西郡、高密国。晋属城阳郡。北齐夷安(夷维)并入高密。隋属高密郡。唐、宋属密州。元属胶州。明属莱州。民国时期,属胶东、莱胶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政区多变。曾划为高密、胶高等县。新中国成立前夕,胶高县撤销。此后县先后归属滨北、胶州专区。1956年3月划归昌潍地区,1981年5月,昌潍地区更名为潍坊地区,1983年10月地改市。县均属之。1994年5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高密县,设高密市(县级市),归潍坊市代管。

谷氏是什么世家?

1.以国为姓,战国时期齐国的公子尾孙被封于夹谷,他的后代于是以国为姓,称为谷氏。

2.出自嬴姓,与赵、秦同一个源流。他们都是黄帝的后裔,传至舜的时候,被赐姓为嬴。嬴氏的后代有叫非子的,被周王封于秦谷,后来成为秦国和谷国(在今天的湖北谷城),秦为公爵,谷是伯爵。春秋时谷国的后代开始以谷为氏。

3.出自姬姓,他姓改姓而来。据《鼠璞》所载,古代有郤姓,后去掉邑旁改为谷姓。

4.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的时候,代北复姓有谷会氏,为鲜卑族,进入中原后改为单姓谷;

② 据《唐书》所载,唐代有“九经书库”之称的谷那律,复姓谷那,本来是东夷人,后来他的后代都改姓单姓谷。

③ 今彝、土家、满、蒙古、回、锡伯、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伯益。一作伯翳、大费。颛顼玄孙,父亲为皋陶,系夏朝东夷族首领。长于畜牧、狩猎。舜时被任为虞(掌管山泽之官)。后又助禹治水,立下大功,因功赐姓嬴。后被选为禹的继位人。禹死后,在夺权斗争中,被启攻杀。西周时,其裔孙非子善于养马,被周孝王封于秦地(今甘肃省清水东北),因非子最先住的地方叫秦谷,所以他的子孙中,有一支就以地为氏,称谷姓。并尊伯益为其得姓始祖。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