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清洁,为什么空调制暖室内PM25升高
室内空气清洁,为什么空调制暖室内PM25升高?
空调散热片被污染是室内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隐藏在过滤网背后的散热片是空调冷热空气交换的必经之地,容易积累大量的灰尘与污垢。再加上使用后,空调散热片长期处于潮湿状态,病菌就很容易在这里滋生并大量繁殖,引发室内空气污染。空调太脏,不仅仅会引起头晕、乏力、恶心、头痛、发烧等不良反应,弄不好甚至会送命。 曲霉菌肺炎等。
夏天空调应该每个月清洗一次。清洗时,我们可以把空调机分三部分洗。
第一步,清洗空调外壳和裸露部分;第二步,清洗过滤网;第三步,清洗冷凝器和蒸发器。有时还会送到专业人士那边作更深层次的清洗。
空调吹得时间越久,室内PM2.5浓度越高。所以要经常开窗通风
为什么室内灰尘如此之多?
大家好,欢迎关注刘智聊家居,在此必将竭尽全力为你解答有关家居方面的知识。
空气中的灰尘无处不在,有些灰尘是人眼看不到的,而有些灰尘是人眼可以看到的;无论一个家庭打扫的多么干净,只要有人在这里生活,就会产生一定的灰尘,但也不一定说没有人在这里生活,就不会产生灰尘;所以说灰尘不是说人能控制就能控制的,但人为的干预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室内灰尘的含量;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室内灰尘如此之多?今天就这个问题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在认识,与解决这方面有所帮助。
室内灰尘多的原因原因一:未经常打理而造成室内灰尘过多。灰尘是无处不在的,也可以说见缝插针,所以对于室内不经常打理,就会造成灰尘越积越多,当灰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人眼就可以看见,从而直接感觉室内灰尘特别多,这就是因为未经常打理而造成灰尘积累过多。
原因二:人为从室外带入室内的灰尘。大家都应该清楚,室外的灰尘要远高于室内,比如一辆车子停在室外,没过几天,表面会有一层厚厚的灰尘,如果将车子停在车库内,表面的灰尘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所以人员在室外活动积累,在衣服上的灰尘回到家就会将灰尘带入室内,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室内的灰尘量。
原因三:日常生活产生的灰尘。比如纺织品、动物的毛屑、瓜果纸皮、成人美食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灰尘,这些如果不经常打理的话,会发生霉变,从来直接感觉室内灰尘越来越多。
原因四:室外的灰尘进入室内。这种情况很可能居住环境室外灰尘过多,再加上窗户未关上或关的不密封,从而灰尘通过缝隙飘到室内,长此以往,就会使室内的灰尘越来越多,这也是室内灰尘过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因五:起砂起粉的墙面。一部分家庭墙面都是采用腻子或涂料做装饰,如果质量或使用过程中保养不到位,就会使墙面出现起砂起粉现象,这些粉末状会掉落在地面,从而就产生了一定的灰尘,这也是室内灰尘过多的原因之一。
【小结】室内灰尘过多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人员生活与户外灰尘进入室内产生灰尘,再加上人员为经常清理,从而直接导致室内灰尘特别多。
如何解决室内灰尘过多?方法一:人员进门之前应及时清理鞋子底部与衣服上的灰尘。人员在室外活动以后,鞋子底部与衣服上会沾上一部分灰尘,如果这些灰尘在进门之前未及时清理的话,灰尘会被带入室内,从而直接影响室内灰尘的含量。
方法二:经常性清理家具表面与地面的灰尘。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未清理到的家具顶部或底部,可能会有一层厚厚的灰尘,这时假如我们经常清理的话,这些位置就不会积累厚厚的灰尘,所以经常打理家具,表面与地面的灰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室内灰尘的含量,从而使室内保持一定的整洁度。
方法三:当刮风或室外灰尘过多的时候,尽量紧闭窗户。假如室外灰尘过多,又碰到刮风的天气,如果没有关闭窗户的话,灰尘就会通过窗户或缝隙飘到室内,所以关闭窗户是杜绝室外灰尘进入室内的最理想方法;但室外灰尘不多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开窗通风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室内的空气质量。
方法四:可以开通吸尘器,吸附灰尘。吸尘器是通过科学技术设备吸收空气中、地面及家具表面的灰尘,打开吸尘器的时候,它会自动吸收附着在这些表面的灰尘,从而直接降低了室内灰尘与提高干净度。
方法五:打理纺织品的时候尽量在阳台?阳台是一个家庭最接近室外的,而且很多家庭阳台与卧室或客厅之间会有一道移门,将这道移门关上清理纺织品表面的灰尘时,这些灰尘不会进入室内,只会留在阳台,从而给清理灰尘带来一定的方便,而且还不会增加室内灰尘的含量。
方法六:对于室内墙面或家具产生了发霉腐烂的情况下,应及时解决。发霉的墙面很容易产生各种沙粒,如未及时清理这些沙粒,会越来越多,从而直接产生了灰尘;腐烂的家具会滋生有害细菌,从而有一部分会变成木屑子,就是所说的灰尘,所以对于发霉的墙面或腐烂的家具,应及时解决。
个人观点:室内产生灰尘,是无法杜绝的,但通过人为的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室内灰尘的含量,一般情况下室内灰尘主要是有生活产生的纺织品、人员带入室内的灰尘及室外飘到室内的灰尘,在没有及时清理的情况下,才会造成室内灰尘越来越多。
【结束语】关于室内灰尘多的原因,刘智为大家分析了产生灰尘的原因及各种处理方法,同时还发表了一下个人观点;希望以上分析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不到之处,请多包涵,还有不了解的地方,可以给我留言,会一一为大家解答,同时也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供大家学习参考。
文字:个人原创,头条首发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可删
预防疫情室内喷洒什么好?
是根据不同的疫情配制的消毒液。
为您转载以下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消毒液类型、消毒方式及消毒时间间隔,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三个问题。从医学上来说,含氯的消毒液都有一定的消毒作用,像药店、超市比较常见的消毒液,以及医用乙醇(酒精),均可以有效地抑制病菌。至于是否要使用医院的专用消毒液,专家认为无此必要,因为家庭毕竟不是病区,适当采取措施完全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室内消毒以喷洒、擦拭方式为主,除家具、地板表面外,最好对电话机、门把手等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部位进行重点消毒。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消毒液时要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浓度进行操作,以防引发眼结膜水肿,甚至更严重的中毒现象。如家中有老人、儿童及对消毒液过敏的人,进行消毒时人要离开室内,过40分钟到1小时后再对室内进行通风处理。对于消毒时间间隔,一般按消毒液说明书操作即可,但如果条件具备,最好每天坚持消毒。
消毒制剂应存放于安全的地方,严防家人(如儿童或不知情者)误饮误服。
当然,消毒只是多种预防措施中的一种,如果周围没有发现受感染人群,完全没有必要“如临大敌”。与家庭室内消毒相比,通风换气、保持个人卫生等良好习惯,则更简便,也更重要。
消毒药水浓度越高越好吗
现在,无论是到商场购物,还是在办公场所,甚至在家里,常常刚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烈刺鼻的消毒药水味。呆了不一会儿,就感到轻微头晕、恶心,原来大家进行消毒时,在消毒液里兑水少,浓度太高了。
消毒药水有必要这么浓吗?
一般地说,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消毒药水并不是越浓越好,应该按照原厂说明书正确配比稀释使用。由于平时应对突发事件准备较差,这次突然面对“非典”流行,大家的疾病预防知识,特别是“非典”预防知识明显不足,所以才出现这种情况。
目前,市场最常见的消毒药水有过氧乙酸、甲酚溶液(来苏儿)、84消毒液等。过氧乙酸容易挥发分解,具有腐蚀性和漂白性,杀菌效果好,在喷洒过氧乙酸之后,至少要通风半小时才能不对人体有所伤害。来苏儿加水配制的消毒液,不能与肥皂和洗衣粉同时使用,因为少量肥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其杀菌力消失。以84消毒液为代表的清洗消毒液,原液通常含氯量为5%,必须要加200倍的水稀释使用。如果不了解这些消毒液的特性,就有可能对人体或物品起不到消毒作用,或造成不必要损害。
这里要提醒大家:最有效的消毒方法应该是用配比合适的稀释药液进行经常性的消毒,而不是使用很浓的消毒药液擦一遍就能管用的。
如伺配制消毒液
要使消毒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注意掌握消毒液配制的浓度,消毒液太浓,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浓度过低,则起不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为此,不仅在实施消毒时,应该掌握具体消毒的方法、作用时间、消毒药物的剂量。同时,由于药店并没有出售配制好的各种比例和浓度的消毒药物,那么,根据本书介绍的与各种消毒方法相适应的消毒剂含量与比例,来配制适合自己需要的消毒药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由于一般家庭并没有专用量器,故可以采取估计方法,具体为:一杯水约250毫升,一盆水约5000毫升,一桶水约10000毫升,一痰盂水2000~3000毫升。一调羹消毒剂约相当于10克固体药粉或10毫升药液,如需要配制1万毫升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在一桶水中加入5调羹过氧乙酸原液就可以了。
家里怎么消毒
家庭成员与社会接触频繁,常易将呼吸道传染病病菌带入家庭。家庭中一旦发生传染病时,应及时做好重点环节的消毒,以防在家庭成员中传播。
(1)一般性消毒 主要是指在家中消毒,如空气、地面和家具表面、手、餐具、衣被和毛巾等的日常消毒。
空气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开窗通风换气方法,每次开窗30分钟以上,使空气流通,让病菌排出室外。
餐具消毒——可连同剩余食物一起煮沸10~20分钟或可用 500毫克/升的有效氯,或用浓度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半小时到1小时。餐具消毒时要全部浸入水中,消毒时间从煮沸时算起。
手消毒——要经常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在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品后最好用含250~1 000毫克/升的1210消毒剂,或含250—1 000毫克/升有效碘的碘伏,或用经批准的市售手消毒剂消毒。衣被、毛巾、屎布等棉布类消毒宜将其煮沸消毒10— 20分钟,或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半小时到1小时;对于一些化纤织物、绸缎等,只能采用化学浸泡消毒方法。
要使家庭中消毒达到理想的效果,还需注意掌握消毒药剂的浓度与时间要求,这是因为各种病原体对消毒方法抵抗力不同。
(2)专业消毒 家庭中一旦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时,则要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
怎样对手进行消毒
手不仅是人使用率最高的“工具”,也是人体器官中和外界接触最多、最频繁,也最重要的部位。为此,手也就成了人体中最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犯的部位。有人说,尽管眼睛看不见自己的手到底有多脏,但它确实是人体中最脏的部位。
手上的微生物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寄植菌,就是长期寄植在手上的细菌。它通常只是位于皮肤深层,比如在汗腺、皮脂腺与毛囊中。由于这类菌属于不致病菌,因此,它对人体并不带来疾病。由于它深藏在深处,一般不容易洗去,即便用肥皂和清水洗上5分钟,也只能洗去一半。另一类则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了,称为暂住菌。主要通过手与外界的接触而被污染的,通常位于指甲缝、皮肤裂口处,以及皮肤表面。尽管这次“非典”属于呼吸道传播,但病毒会随着病人的咳嗽、打喷嚏,以及大声喧哗时,由口、鼻喷出的雾状物形成“气溶胶”,并悬浮于空气中。我们的手会非常容易地接触到这些不洁“颗粒”,就会很容易由手到嘴,由嘴到喉,由喉到气道,从而引起感染。为此,手的消毒也就成为预防“非典”非常重要的方法。
那么,怎样对手进行消毒呢?
首先是坚持勤洗手,通常要求做到“七洗”,即饭前洗、饭后洗、便前洗、便后洗、外出回家洗、晚上睡前洗、打喷嚏咳嗽与清洁鼻子后洗。只有做到这样“七洗”,才能确保避免“病从手入”。
其次,有必要对手进行消毒。在一般情况下,可以用肥皂擦搓再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重复一次,然后再用个人毛巾擦拭干净。假如在没有肥皂和清水洗手的条件时,可用70%的乙醇(酒精)棉球仔细擦拭3分钟,也能达到手的消毒目的。当有必要时,比如怀疑接触过病人或疑似病人后,就应该用0.5%的碘伏溶液涂擦双手,并需要维持1—3分钟。或者将此碘伏溶液按1:20的比例进行稀释,然后以此液洗手。也可以用75%的乙醇(酒精)或0.1%的苯扎溴铵溶液,将手在药液中浸泡1— 3分钟。另外,也可以用0.2%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泡双手,或用 0.2%的过氧乙酸棉球及纱布擦拭双手,同样也能达到很好的消毒目的。
对食物和食具如伺消毒
对“非典”病人及疑似病人使用过的食具和残余食物,可将食具连同需要消毒的食物一起煮沸15—30分钟,或者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以用250—500毫克/升二溴海因溶液,或者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半小时到1小时,消毒后再用清水洗干净。进行餐具消毒时,应将餐具全部浸没在药液中,消毒时间从浸入时间起计算。
对瓜果、蔬菜类食物又如何进行消毒呢?由于瓜果、蔬菜等食品在生产、运输以及买卖的过程中,难免没有受到致病菌的污染。为此,购买回来的水果、蔬菜等,应该经过必要的消毒后方可食用。消毒的办法可以用0.2%一0.5%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泡5~10分钟,然后再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
如何给厕所消毒
据报道,香港淘大花园暴发的严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原因之一是病人出现腹泻,其粪便带有大量病毒,并通过污水管道系统在大厦之内广泛传播。干涸的“U形聚水器”捉供了一个传播途径,令含病毒的污水小液滴通过浴室的地面排水口殃及居民。因此,保持厕所清洁是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的重要环节。
首先,使用厕所务必注意卫生。如厕后,厕纸要放进厕座内,冲厕前要盖上厕座盖板,避免污水溅出;待冲厕水静止后,再打开厕座盖板。
在对厕所进行消毒时,应以1:99的比例稀释家用漂白水 (即把1份漂白粉与99份清水混合)清洗厕所环境,每日至少一次。每次如厕后,可用稀释家用漂白水揩抹厕座边、厕板和厕盖,再用清水揩抹。在冲水前,应向厕座注入一茶匙稀释家用漂白水。如厕后,应彻底清洗双手,再用纸巾抹干。
此外,厕所内或其他地方的地台排水口也要注意消毒,在排水口下面的排水管,都设计有一个防臭气的“U形聚水器”,如果里面的水干涸,则有助于病毒的生存和传播。因此应每天清洁地台排水口一次。
与“非典”病人有过密切接触者的
物品如何消毒
与“非典”病人有过密切接触者,在进行医学观察期间,对其使用的物品应采取如下消毒措施。
(1)对使用过的被服、口罩等要及时消毒。无纺布帽子、衣物、口罩、鞋套等用后应放于污物袋内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棉质衣、被、帽子、口罩等,可用500毫克/升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亦可用压力蒸汽121℃,蒸20分钟消毒。
(2)食具应专用,用过后单独消毒处理。剩余食物煮沸15~ 20分钟后方可弃倒。
(3)用过的纸张、书报可采用过氧乙酸气体熏蒸。
(4)体温计使用后即可用有效氯为1000毫克/升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次使用后应立即用75%酒精擦拭消毒。
(5)对生活垃圾,要用双层垃圾袋盛装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存放容器必须加盖,避免造成污染。
(6)若与“非典”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病,应尽早转移入院治疗。入院后,家庭内须进行一次终末消毒,为保证消毒效果,病家的消毒需要由卫生防疫人员负责进行。
对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如何进行消毒
公共场所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如人群相对集中的剧院、会议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再如人群相对流动的车站码头、公共交通工具等,由于人群聚集,空气流通情况欠佳,再加上不自觉者的吸烟,往往使这些场所的空气混浊,这无形中促使致病微生物的浓度相对上升。同时,因人群聚集处声音嘈杂,说话者通常会提高讲话的分贝,这也很难避免因讲话方式的改变而带来唾液飞沫的扩散。
另外,又由于人群对这些场所内物件的流动性触摸,也就难免使这些物件沾染上致病微生物而导致疾病的传播。有调查表明,98%的共用电话机带有数以万计的细菌,85%的共用水龙头带有致病细菌(其中77%为大肠杆菌);再如公交车辆上的扶杆,剧院和会议室椅子的扶手,候车候诊等处的栏杆,等等,由于聚集人群的流动性触摸,也就难以避免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污染而导致疾病的传播。为此,除了尽可能在疾病流行期间不去或少去这些公共场所外,尤其重要的是对公共场所有关设施进行消毒。
首先,要注意这些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经常开窗开门。有条件的话,应尽量安排性能良好,且足够的通风换气设备,尽可能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的清新,以有效地降低致病微 生物的浓度。
其次,就是要对有关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每升含 500—1000毫克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对公共场所室内进行空气消毒。较小的场所可以采取每立方米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7毫升(即每立方米用过氧乙酸1克),放置在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也可以用0.2%一0.5%的过氧乙酸溶液,或有效溴为每升500—1000毫克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每升 1000~2000毫克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较大的公共室内场所,可采取将房间密闭,用2%的过氧乙酸溶液按照每立方米 8毫升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时间应达到1小时。消毒结束后,应开启门窗通风换气。
为什么说除甲醛要开窗通风?
在上海做装修工的小叔年入百万,他告诫我:为什么除甲醛一定要开窗?背后的原因没有这么简单,但如果家中无人关窗的话,可能面临一个大麻烦。
如今的房子实在太贵了,特别是二线和一线城市的房子,动辄数万的单价几乎让没有家庭背景的年轻人绝望。
为了在大城市买房,大多数年轻人耗尽了父母一辈子的血汗钱,甚至掏空“六个钱包”,买了房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因为装修依然是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难题。
相比买房,装修的过程一点也不会更简单,需要你与装修团队、设计团队斗智斗勇,而好不容易克服种种困难,熬到装修完成,你以为就万事大吉可以拎包入住了?当然没这么简单,因为接下来还要经历漫长的通风除甲醛阶段,那么为什么说除甲醛要开窗通风?如果家里不住人,关上窗户,甲醛不散发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甲醛的危害甲醛,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在现代装修材料,比如涂料、胶水、油漆等普遍存在。
甲醛是被联合国指定的一级致癌物质,长期接触甲醛会增加患鼻咽癌等鼻腔癌症的概率,特别是对于免疫能力较低的婴幼儿或老年人,更是有致命的伤害。
如果身处甲醛超标的房间中,人体常常会出现恶心、头痛、胸闷气短、食欲减退、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如果是孕妇,还容易导致胎儿发育畸形甚至死亡。
可以说,甲醛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千万不能麻痹大意,特别是刚装修好的房子,甲醛浓度严重超标,千万不能立即入住,否则后悔莫及。
为什么说除甲醛要开窗通风?上文我们已经说过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所以新房装修后一定要除甲醛之后再入住,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开窗除甲醛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市面上常见的几种除甲醛方式。
1、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是一种很普通的吸附材料,以自身具有的孔隙来对甲醛进行吸附,但活性炭本身没有分解甲醛的能力,所以很容易就饱和。
如果不及时更换活性炭的话,活性炭中吸附的甲醛反而会再次挥发出来,造成二次污染,所以活性炭最长30天左右就要更换。
2、植物吸收
波士顿肾蕨、菊花、绿萝、吊兰、洋常春藤等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植物,可以一定程度上吸收甲醛,然而它们的吸收效率太低。
指望通过植物除甲醛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这些植物只适合放在轻微污染的环境中吸收甲醛。当我们除甲醛后入住新房,可以买几盆植物放在家中吸收甲醛,净化空气。
3、光触媒
光触媒是一种能够和紫外线产生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将甲醛(HCHO)分界为二氧化碳和水,除甲醛效果不错。
然而,光触媒对紫外线的依赖太强,正常的阳光下和晚上根本达不到促氧化标准,所以这种除甲醛方式在国外几乎已经被抛弃,不再使用。
4、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的过滤和净化空气中的PM2.5等颗粒,也有一定的除甲醛能力,但净化器和活性炭的工作原理相似。
是依靠活性炭过滤网吸附甲醛,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否则容易反弹,而且价格昂贵,所以并不适合普通家庭。
以上四种方式都是市面上常见的除甲醛方式,尽管各有优点,但缺点明显,相比之下开窗通风除甲醛的优点更加显著:
因为开窗是零成本,只需要将窗户打开,通过空气流通,把室内游离态的甲醛与室外的清新空气不间断地互相置换,从而达到降低室内甲醛等空气污染物的含量,减少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这种方式可谓省心省力,而且除甲醛效果比以上几种方式更好,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这也是为啥大多数人都选择开窗通风除甲醛的原因。
如果家里不住人,关上窗户,甲醛不散发吗?很多人疑惑,如果家中没有住人,关上窗户,甲醛还散发吗?对于这个问题,网红魏老爸专门做了个实验。
实验在密闭实验舱中放置了劣质密度板当作甲醛的释放源;然后用测甲醛仪连续监测房间里的甲醛浓度。实验根据通风方法的不同共设置了三个实验组,分别是:连续通风法、闷放法、加热加湿闷放法。实验中,大家可以看到前2天闷放法、加热加湿闷放法在挥发甲醛上确实比连续通风法要强得多,所以室内的甲醛浓度比连续通风法要高的多。但从下方这个表可以看出,尽管闷放法、加热加湿闷放法挥发出更多的甲醛,但只能停留在室内无法散发出去,室内甲醛浓度越来越高,却反而导致甲醛的释放速度越来越慢。
可以看到,3个小时之后,闷放法的甲醛释放速度相比三个小时前下降了将近将近15倍,而一天之后几乎不再释放甲醛。
而连续通风法由于室内甲醛不断与新鲜空气相置换,所以室内甲醛的浓度与闷放法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通过公式计算,连续通风法释放的甲醛总量是闷放法的10倍以上。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家里不住人,关上窗户,那么甲醛在散发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不再散发,所以除甲醛的最好方法就是连续的开窗,将室内甲醛不断与新鲜空气相置换,从而降低室内甲醛浓度,将甲醛不断地散发出来。
延伸阅读:新房装修到底要通风多长时间呢?甲醛的释放周期在10-15年之间,而我们自然没耐心等待这么长时间,所以只要甲醛浓度在安全标准之下就可以放心入住了。
而不同甲醛的浓度对人体的影响是不同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g/m³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超过0.5mg/m³以上时,会刺激人的眼睛,引起流泪;超过0.6mg/m³m³以上时,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时/m³时,会致人死亡。所以根据甲醛浓度对人体的影响,国家制定了甲醛家庭类标准值为0.08g/m³,所以只要我们的新房甲醛浓度低于这个标准,我们就可以搬进去居住了。而专家根据甲醛的挥发速度,一般建议是:如果你是普通人:房屋通风6个月之后再入住,最好经过完整的一个夏天,因为温度越高,甲醛的挥发速度越快。如果家中有孕妇或幼儿:建议房屋通风至少一年后再入住,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抵抗能力较弱,适当延长通风时间以免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综上所述,新房装修后至少要通风半年以上,如果家中有孕妇或孩子,为了家人的健康,时间更是要延长至一年以上,这也是对家人负责的表现。写在最后买房不易,装修更难,而通风是入住新房前的最后一道关。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保持半年以上的通风时间才能保证你和家人不受甲醛的伤害,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如何自己清洗汽车的水箱?
汽车水箱清理分为外部和内部清理·方式如下
内容概述:
简单外部清理方式复杂水垢清理方式位于车头位置的“水箱”是燃油汽车内燃机散热的核心,内燃机运行时的正常问题会在100℃左右;而燃油燃烧的火焰温度可以超过1200℃,在巨大温差的运行环境中之所以能够将温度维持在低标准内,核心因素是汽车行驶中的气流对水箱进行的“不间断风冷”。
从进气格栅进入中网的空气温度低于水箱,热能会从高温物体传导至低温物体,或者理解为低温物体会吸收热能;所以空气就会持续的从水箱吸热,水箱内部流动的是温度远超冷却后水箱温度的防冻冷却液,于是防冻液的温度也会被吸收从而降温。
随后防冻液流经缸盖吸热为机体降温并自身升温,再循环到水箱降温则是水冷循环系统;所以水箱能有效被吸热是非常重要的冷却环节,而想要被吸热则要保证热传导不受影响。
重点是附着在水箱上的灰尘、柳絮、油泥等等杂质都会影响空气与水箱的热交换,所以水箱需要定期检查并清理。清理的方式很简单但也需要注意细节,在冷车只有用压力稍高的水枪冲洗水箱即可,顽固附着的杂质只要手能触及则可以擦拭清除。
但是在冲洗水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止飞溅,要避开以下零部件。
两侧大灯安定器保险盒电瓶ECU新车电脑发动机舱有很多电路和电气元件,沾水后很有可能会短路;很多车辆直接冲洗发动机舱后,再启动会发现很多功能都异常了。所以冲洗水箱没有问题,但要做好其他零部件的防水保护;尤其是带有通气孔的大灯要防止进水汽,ECU位置要避开,行车电脑短路损坏是只换不修的,费用动辄数千元。
水箱内部的水垢是什么,水垢又要如何清理呢?
水垢是一种很常见的物质,但理论上汽车的水箱和管路中是不应该出现水垢的;因为防冻冷却液使用的是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这两种水都没有“杂质”。
但是有些汽车用户比较粗心大意且缺乏常识,会用一些生水或一些仅经过粗滤的水补充损耗的防冻液;防冻液因内燃机运行中的高温会逐渐减少,这是蒸馏水蒸发导致的结果,补充确实可以使用相同的水,不过生水是不可以的哦。而且在等量补充三次蒸馏水之后,可以等量补充一次防冻冷却液,因为作为主要成分的EG(乙二醇)也会微量挥发。
回到正题:水垢也是俗称的“水碱”,但这些水垢的本质并不是碱,主要成分如下。
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钙等这些物质的形成是因为生水被加热,加热过程中会被析出并成型黄色或乳白色的块状物,这才是真正的水垢。
清理水垢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溶解”;一般采用的“溶解剂”都是随处都能买到的“白醋”,醋的主要成分「醋酸」能与碳酸钙等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溶解掉这些矿物质。其次也可以用苏打水来溶解,苏打水可以用小苏打自行按照1:109(浓度1%)的比例调制。
水箱内部清洗流程
1:首先要放空水箱内部的防冻液。准备千斤顶、废液盛器、十字螺丝刀,随后打开发动机盖并用千斤顶撑起前方单侧车轮;前进挡一定要保证安全稳定地撑起车身,并且车辆要拉紧手刹。
随后在水箱下方找到放水螺丝,卸掉之后用准备好的盛器接废液即可;防冻冷却液多以EG为主要原料,这种化学原料是有相当毒性的。与水混合后达到每公斤含有1.6克,只要误饮则有可能致死。所以防冻废液要妥善处理,至于皮肤接触一点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皮肤吸收能力极差,只要及时清洗即可。
2:废液放空之后要拧回放水螺丝,拧的时候不要用力过大;因为防水螺丝基本都是防腐塑料材质,用力过大会滑丝。随后要松掉千斤顶,这时候就要开始加水了,一般内燃机的防冻液会有5L左右的用量,水和醋的比例控制在1:9或2:8之间都可以。
混合加注完毕之后不要盖膨胀壶的盖子(膨胀壶即为加注水壶),加注量控制在MAX线左右即可;第一次加注时会将很多空气挤入管道和水箱,所以看似液位达到了MAX高位线,实际量在排出空气后会回到MIN低位线左右。
3:加注完成后就要启动发动机了,启动之后“水醋溶液”会在管路中流动,内部的空气会排出;同时也会被加热,醋的沸点时60℃左右,水的沸点在常压标准下是100度。启动怠速后要注意观察水温表,温度达到中线后要特别注意,这是90℃左右的标准;如果水温不再升高则可以怠速半小时左右,用苏打水怠速10分钟即可。
反之如水温达到中线还会上升,而且没有达到上述时间标准;应该做的是熄火降温后,再次启动升温到中线,重复2~3次即可。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水箱里的水垢基本都能被有效清除掉了;但是清理水箱用的水还是生水,因为用蒸馏水成本太高。所以清理完成并再次放掉带有水垢的废液之后,可以用防冻液从膨胀壶加注而少量冲洗一下管路和水箱,用吹风机吹一吹的效果会更好。(有些防冻液比蒸馏水还便宜)
清洗完成后则是拧回防水螺丝,首次加注防冻液到MAX线,启动发动机怠速20分钟左右排气,随后再次补充到MIN·MAX线的中间偏上位置即可。这就是水箱清理的流程,看似负责实际只有三步,操作起来不是很难;但一定要注意前进挡的稳定,尽量只将胳膊伸到底盘下方,身体不要探入。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保留版权保护权利